一種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設計直升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直升機依靠旋翼系統(tǒng)產(chǎn)生升力和拉力,為平衡旋翼反扭矩需要,通常帶產(chǎn)生橫側 向拉力的尾槳。由于旋翼既是升力面又是主要操縱面,造成直升機各個操縱通道之間耦合 嚴重。直升機的操縱系統(tǒng)包括總距操縱、駕駛桿橫向操縱、駕駛桿縱向操縱和腳蹬操縱???距操縱使直升機產(chǎn)生垂向運動,但同時帶來反扭矩改變,因而需要腳蹬操縱改變尾槳拉力。 尾槳拉力變化又改變了橫向配平,因此還需進行對旋翼橫向操縱修正。且飛行員輸入的操 縱修正量值上并不一定是合適的,故而容易出現(xiàn)多個方向的姿態(tài)或速度振蕩、嚴重時還可 能引發(fā)飛行員誘發(fā)振蕩。操縱通道之間耦合造成直升機飛行員需要在各個通道上進行大 量、不同幅度的操縱修正,增加了飛行員工作負荷,嚴重影響了直升機駕駛品質。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以解決或至少減輕【背景技術】中所存在 的至少一處的問題。
[0004]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所述直升機操 縱解耦設計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一:建立直升機部件的氣動力和力矩模型,將得到的 力和力矩代入六自由度運動方程,得到非線性微分方程組,
[0010] 其中u、v、w為速度向量在體軸系上的分量,p、q、r為體軸系上三個軸上的轉動角 速度,0、(1)、 11)為三個姿態(tài)角,1;!、1¥、12、1 ;^、1;^、1#為轉動慣量,5^為縱向操縱量、5^ 為橫向操縱量、S ^為腳蹬操縱量、δ ral為總距操縱量,A和B是通過各個部件的子模型得 到的系數(shù)矩陣;步驟二:根據(jù)所述非線性微分方程組求解直升機飛行中控制機構的配平操 縱量;步驟三:確定控制機構之間的耦合關系,將步驟二中的所述配平操縱量帶入到所述 耦合關系中;步驟四:通過飛行仿真試驗驗證設計是否提高駕駛品質;步驟五:飛行試驗。
[0011] 優(yōu)選地,所述直升機部件包括旋翼、尾槳、機身、平尾、垂尾、發(fā)動機、飛行控制子系 統(tǒng)。
[0012] 優(yōu)選地,所述控制機構包含總距、駕駛桿縱向操縱、駕駛桿橫向操縱和腳蹬操縱。
[0013] 優(yōu)選地,所述機構之間的耦合關系包含總距和腳蹬操縱之間、總距和駕駛桿縱向 操縱之間、總距和駕駛桿橫向操縱之間的耦合關系。
[0014] 優(yōu)選地,所述總距和腳蹬操縱之間的耦合關系為線性比例關系:Δ δ ped= C1A δ ral,其中,(^為常數(shù)。
[0015] 優(yōu)選地,所述總距和腳蹬操縱之間耦合關系為二次函數(shù):
[0016] Δ δ 一= C3(A δΜ?)2,其中,C3為常數(shù)。
[0017]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本發(fā)明的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可以建立總距 與腳蹬操縱之間、總距和駕駛桿縱向操縱之間、總距和駕駛桿橫向操縱之間的耦合關系,在 飛行過程中,僅需要拉動總距即可自動調整尾槳拉力及橫向配平。提高了操縱修正的精度, 減少了飛行員的工作量,降低直升機駕駛技巧要求。
【附圖說明】
[0018] 圖1是本發(fā)明的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的流程圖;
[0019] 圖2為不同速度點上的總距一尾槳距的操縱聯(lián)動關系;
[0020] 圖3為不同速度點上的總距一縱向操縱的操縱聯(lián)動關系;
[0021] 圖4不同速度點上的總距一橫向操縱的操縱聯(lián)動關系;
[0022] 圖5是總距與橫向操縱之間的關系及操縱極限;
[0023] 圖6是總距與縱向操縱之間的關系及操縱極限;
[0024] 圖7是總距與尾槳距之間的關系及操縱極限;
[0025] 圖8為總距隨速度的變化曲線圖;
[0026] 圖9為解耦前與解耦后駕駛員橫向操縱量的對比曲線;
[0027] 圖10為解耦前與解耦后駕駛員縱向操縱量的對比曲線;
[0028] 圖11為解耦前與解耦后駕駛員尾槳距操縱量的對比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 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 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 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 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 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下 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30]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 "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 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 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 限制。
[0031] 如圖1至圖11所示,一種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法,所述直升機操縱解耦設計方 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一:建立直升機部件的氣動力和力矩模型,將得到的力和力矩代入 六自由度運動方程,得到非線性微分方程組,
[0037] 其中u、v、w為速度向量在體軸系上的分量,p、q、r為體軸系上三個軸上的轉動角 速度,0、(1)、 11)為三個姿態(tài)角,1;!、1¥、12、1 ;^、1;^、1#為轉動慣量,5^為縱向操縱量、5^ 為橫向操縱量、S ^為腳蹬操縱量、δ ral為總距操縱量,A和B是通過各個部件的子模型得 到的系數(shù)矩陣。
[0038] 所述直升機部件包括旋翼、尾槳、機身、平尾、垂尾、發(fā)動機、飛行控制子系統(tǒng)。
[0039] 某型機的其主要飛行狀態(tài)為從懸停到大速度前飛、在不同速度下的爬升和下降。 將其設計參數(shù)輸入到由matlab自建的飛行力學程序所對應的各個子系統(tǒng)模型之中,將此 狀態(tài)下的子模型得出的氣動力和力矩以系數(shù)的形式整合進前述非線性飛行力學方程。
[0040] 步驟二:根據(jù)所述非線性微分方程組求解直升機飛行中控制機構的配平操縱量; 所述控制機構包含總距、駕駛桿縱向操縱、駕駛桿橫向操縱和腳蹬操縱。
[0041] 使用matlab中的牛頓迭代法求解方程得到狀態(tài)平衡位置的四個操縱量配平計算 結果。以其某一速度前飛狀態(tài)為例,其典型的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尾槳距對應腳蹬操縱 量。
[0042] 表1某型機某速度下對應不同總距的操縱量計算結果
[0044] 將典型狀態(tài)下的配平計算結果按照表1的形式處理,通過比較可以看到,總的來 說,總距與其他操縱量之間存在較好的線性關系。按照現(xiàn)行關系得到不同速度點上的比例 關系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其中,圖2為不同速度點上的總距一尾槳距的操縱聯(lián)動關系, 橫軸為速度(km/h),縱軸為總距-尾槳距比例系數(shù);圖3為不同速度點上的總距一縱向操 縱的操縱聯(lián)動關系,橫軸為速度(km/h),縱軸為總距-縱向操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