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一種觸控屏生產(chǎn)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觸摸屏的壓屏設備。
背景技術:
觸控屏,可用手指觸摸操作進行人機對話,常用于手機、pda、電腦、導航儀等產(chǎn)品中。用戶通過觸控屏可直接對設備進行操作,省去了操作按鍵,增強了人機的互動性。
由于全貼合屏的制作難度遠遠大于非全貼合屏,可分為incell和oncell技術,但無論是那種技術,在生產(chǎn)過程中,都需要將玻璃蓋板與帶有觸控功能的顯示屏進行貼合,而在貼合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先通過在玻璃蓋板上涂膠,然再將涂覆有膠水的玻璃蓋板與帶有觸控功能的顯示屏進行貼合,最后在將整塊屏進行熱處理,以實現(xiàn)膠水的固化。但由于膠水在涂布時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其厚度不可控,因此經(jīng)常出現(xiàn)膠水在固化后玻璃蓋板與顯示屏之間會存在空氣層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全貼合屏幕的良品率極低。因此本申請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若先對涂布在玻璃蓋板上的膠水進行固化使其成為半熔融狀態(tài),然后再將顯示屏與玻璃蓋板進行壓合,通過半熔融狀態(tài)膠水自帶的粘性實現(xiàn)顯示屏與蓋板的貼合。由于處于半熔融狀態(tài)的膠水會由于玻璃蓋板和顯示屏之間相互的壓力作用而鋪開會將玻璃蓋板與顯示屏之間存在的空氣層完全填滿,從而可大大提高全貼合屏的良品率。
因此,為了實現(xiàn)顯示屏屏體與涂覆有膠水的玻璃蓋板之間的壓合,就需要提供一種全新的屏幕壓合設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摸屏的壓屏設備,可滿足對涂覆有膠水的玻璃蓋板與顯示屏屏體之間的壓合,從而提高了全貼合屏幕良品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觸摸屏的壓屏設備,包含:
承載機構,用于承載觸摸屏的屏體;
抓料機構,相對于所述承載機構設置,用于抓取觸摸屏的玻璃蓋板并配合所述承載機構將所述玻璃蓋板和所述屏體相互壓合,且所述玻璃蓋板在被所述抓料機構抓取到時,所述玻璃蓋板的涂膠面朝向背離所述承載機構的一側;
回轉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抓料機構在預設的角度范圍內進行翻轉,且所述回轉機構在帶動所述抓料機構翻轉至預設角度時,所述玻璃蓋板的涂膠面朝向所述承載機構;
升降機構,帶動所述抓料機構在預設的行程范圍內沿垂直于所述承載機構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
主控系統(tǒng),其分別與所述抓料機構、所述回轉機構和所述升降機構電性連接,且所述主控系統(tǒng)在所述回轉機構帶動所述抓料機構翻轉至預設角度時驅動所述升降機構,由所述升降機構帶動所述抓料機構朝向所述承載機構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并在所述抓料機構運動至預設位置時,所述玻璃蓋板的涂膠面與所述屏體相互貼合。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由于壓屏設備是由承載機構、抓料機構、回轉機構、升降機構和主控系統(tǒng)構成,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可先將觸摸屏的屏體放置在承載機構上,然后通過抓料機構對涂覆有膠水的玻璃蓋板進行抓取,而回轉機構可在抓料機構抓取到屏體后帶動抓料機構進行翻轉,以保證玻璃蓋板的涂膠面可正對屏體,最后可由升降機構帶動抓料機構朝向承載機構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以完成屏體與玻璃蓋板之間的壓合,從而實現(xiàn)屏體與玻璃蓋板之間的貼合。
進一步的,所述承載機構包含分布有氣孔的載物臺、與所述載物臺連接的抽氣管、與所述抽氣管連接的抽氣裝置;其中,所述載物臺內部具有一腔體,所述抽氣管通過所述腔體與所述載物臺上的各氣孔連通。通過抽氣裝置可實現(xiàn)玻璃蓋板在載物臺上的固定,從而實現(xiàn)對玻璃蓋板在承載臺上的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承載機構還包含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載物臺上用于對所述屏體進行定位的定位塊。通過定位塊可實現(xiàn)對屏體在載物臺上的精確定位,從而保證屏體與玻璃蓋板之間的精確貼合。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塊包含用于貼合住所述屏體任意相鄰兩側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垂直。從而當定位塊在對屏體進行定位時,屏體任意相鄰的兩側可分別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完全貼合,從而可進一步提高屏體在載物臺上的定位精度。
另外,所述抓料機構包含分布有氣孔的載物臺、承托并固定所述載物臺的承托架、與所述載物臺連接的第一抽氣裝置;其中,所述載物臺內部具有一腔體,所述第一抽氣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腔體與所述載物臺上的各氣孔連通。通過第一抽氣裝置可實現(xiàn)玻璃蓋板在載物臺上的固定,從而實現(xiàn)對玻璃蓋板的穩(wěn)定抓取。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抽氣裝置包含插入所述載物臺內并與所述第一腔體連通的管道,與所述管道連接的抽氣泵。
進一步的,所述載物臺上還開設有n根等距排列的插槽;所述觸摸屏的壓屏設備還包含:將所述玻璃蓋板傳送至所述載物臺上的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包含m根等距排列并用于承托所述玻璃蓋板的送料插板、連接各送料插板的送料推塊、帶動所述送料推塊朝向所述載物臺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n等于所述m為大于1的自然數(shù),并一一對應,且各插板用于在所述驅動裝置帶動所述送料推塊朝向所述載物臺的一側滑動時插入各自所對應的插槽內。由此可知,通過送料機構各送料插板與載物臺上各插槽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將玻璃蓋板從送料機構的各送料插板上成功的轉移到載物臺上,從而實現(xiàn)玻璃蓋板的自動送料。
進一步的,所述送料機構還包含與各送料插板連接的第二抽氣裝置;其中,各送料插板內均具有第二腔體,且各送料插板用于承托所述玻璃蓋板的一側還均布有與各自的第二腔體連通的氣孔,且均布在各送料插板上的氣孔通過各自的第二腔體與所述第二抽氣裝置相互連通;所述第一抽氣裝置和所述第二抽氣裝置均與所述主控系統(tǒng)電性連接。由此可知,通過第二抽氣裝置可完成玻璃蓋板在各插板上的吸附固定,從而實現(xiàn)對玻璃蓋板的穩(wěn)定抓取。
進一步的,所述回轉機構包含對所述抓料機構進行圍繞的框架、設置在所述框架上并與所述抓料機構連接的轉軸、設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驅動所述轉軸進行旋轉的驅動裝置。從而使得轉軸可在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抓料機構進行回轉,從而實現(xiàn)抓料機構的翻轉動作。
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含:一支撐架、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的直線軌道、設置在所述抓料機構上的滑枕;其中,所述直線軌道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抓料機構,且所述抓料機構通過所述滑枕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直線軌道上;所述升降機構還包含: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與所述滑枕連接的驅動裝置,且所述驅動裝置用于帶動所述滑枕沿所述直線軌道的長度方向進行滑動。由此可知,整個抓料機構可由驅動裝置驅動滑枕在直線軌道上進行滑動,從而實現(xiàn)抓料機構可在支撐架上的升降運動,以完成玻璃蓋板與屏體之間的壓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觸摸屏的壓屏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載物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觸摸屏的壓屏設備的系統(tǒng)模塊框圖;
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承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抓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回轉機構帶動抓料機構回轉至預設角度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回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屏體與玻璃蓋板壓合時觸摸屏的壓屏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中承載機構的載物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中送料機構與抓料機構的載物臺相互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發(fā)明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jié)。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jié)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xiàn)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觸摸屏的壓屏設備,如圖1和圖2所示,包含用于承載觸摸屏的屏體11的承載機構2、相對于承載機構2設置的抓料機構,且該抓料機構用于抓取觸摸屏的玻璃蓋板12,并配合承載機構2將玻璃蓋板12和屏體11相互壓合,并且該玻璃蓋板12在被抓料機構抓取到時,該玻璃蓋板12的涂膠面121朝向背離承載機構2的一側。
并且,本實施方式的觸摸屏的壓屏設備如圖1還包含:與抓料機構連接的回轉機構,該回轉機構用于帶動抓料機構在預設的角度范圍內進行翻轉。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觸摸屏的壓屏設備還包含:與抓料機構連接的升降機構,該升降機構用于帶動抓料機構在預設的行程范圍內沿垂直于承載機構2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
此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觸摸屏的壓屏設備還包含:分別與抓料機構、回轉機構和升降機構電性連接的主控系統(tǒng)。其中,該主控系統(tǒng)在回轉機構帶動抓料機構翻轉至預設角度時驅動升降機構,由升降機構帶動抓料機構朝向承載機構2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并在抓料機構運動至預設位置時,玻璃蓋板12的涂膠面121與屏體11相互貼合。
通過上述內容不難發(fā)現(xiàn),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可先將觸摸屏的屏體11放置在承載機構2上,然后通過抓料機構對涂覆有膠水的玻璃蓋板12進行抓取,而回轉機構可在抓料機構抓取到屏體11后帶動抓料機構進行翻轉,以保證玻璃蓋板12的涂膠面121可正對屏體11,最后可由升降機構帶動抓料機構朝向承載機構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以完成屏體11與玻璃蓋板12之間的壓合,從而實現(xiàn)屏體11與玻璃蓋板12之間的貼合。
具體的說,如圖1和圖4所示,承載機構2包含分布有氣孔21的載物臺22、與載物臺22連接的抽氣裝置23。并且,該抽氣裝置23在本實施方式中是由抽氣泵231和與抽氣泵231連接的抽氣管232構成。其中,載物臺22的內部具有一腔體26,抽氣管232通過腔體26與載物臺22上的各氣孔21連通。由此不難看出,屏體11在載物臺22上的固定方式是由抽氣泵231通過抽氣管232對載物臺22的腔體26進行抽真空來實現(xiàn),通過對腔體26的抽真空可使得分布在載物臺22上的各氣孔21可具備一定吸附力,以實現(xiàn)對屏體11的吸附,從而完成對屏體11在承載臺22上的固定。
另外,如圖1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抓料機構包含分布有氣孔31的載物臺32、承拖并固定載物臺32的承托架36、與載物臺32連接的抽氣裝置33。其中,載物臺32的內部具有一腔體34,而抽氣裝置33通過腔體34與載物臺32上的各氣孔31連通。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抓料機構中的抽氣裝置33與承載機構2中的抽氣裝置23可采用相同的結構,具體為該抽氣裝置33包含一個插入載物臺32內并與腔體34連通的管道331,與管道331連接的抽氣泵332,且該抽氣泵332設置在框架35上。從而在抓取物料的過程中,可由抽氣泵332通過管道331對載物臺32的腔體34進行抽真空,從而使得分布在載物臺上的各氣孔31具備一定的吸附力,以實現(xiàn)對玻璃蓋板12的吸附,從而完成對玻璃蓋板的抓取。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讓回轉機構在抓料機構的載物臺32抓取到玻璃蓋板12后,帶動載物臺32實現(xiàn)精確的翻轉,如圖1、圖6和圖7所示,上述所提到的回轉機構包含對承托架36進行圍繞的框架41、設置在框架41上并與抓料機構的載物臺32連接的轉軸42、設置在框架41上用于驅動轉軸42進行旋轉的驅動裝置。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驅動裝置采用的是伺服電機43,且轉軸42可直接與伺服電機的主軸進行連接。由此可知,由于伺服電機43具有較高的回轉精度,從而使得載物臺32在帶動玻璃蓋板12翻轉至預設角度時,玻璃蓋板12的涂膠面121可平行于屏體11,如圖6所示的狀態(tài),以保證升降機構在帶動抓料機構朝向屏體11的一側進行運動時,玻璃蓋板12與屏體11可完全貼合。
此外,上述所提到的升降機構如圖1所示,包含:一支撐架51、設置在支撐架51上的直線軌道52、設置在抓料機構的框架25上的滑枕53。其中,直線軌道52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抓料機構,且抓料機構通過滑枕53可滑動地設置在直線軌道52上。另外,該升降機構還包含:設置在支撐架51上與滑枕53連接的驅動裝置54,且驅動裝置54用于帶動滑枕53沿直線軌道的長度方向進行滑動。具體地說,該驅動裝置包含一個伺服電機541和一根與伺服電機541的主軸連接的絲桿542,從而當伺服電機541在帶動絲杠542進行旋轉時,滑枕53可利用絲杠542的旋轉,帶動抓料機構沿著絲桿542的長度方向進行直線運動,從而實現(xiàn)玻璃蓋板12與屏體11的壓合。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伺服電機43和電機541均與主控系統(tǒng)電性連接,可由主控系統(tǒng)分別對伺服電機43和電機541的開啟和關閉進行控制。具體為,當抓料機構的載物臺32完成對玻璃蓋板的吸附后,可由主控系統(tǒng)先開啟伺服電機43,由伺服電機43通過轉軸42帶動載物臺32進行旋轉,隨后主控系統(tǒng)可在載物臺32旋轉至一預設角度后(即玻璃蓋板12的涂膠面朝向承載機構的一側)如圖6所示,關閉伺服電機43并同時打開電機541,通過電機541驅動絲桿542進行正向旋轉,以使得滑枕53可帶動整個抓料機構朝向承載機構載物臺22的一側進行直線運動,直至位于載物臺32上的玻璃蓋板與位于載物臺22上的屏體相互壓合后(即滑枕53滑動至預設位置)如圖8所示,此時主控系統(tǒng)可關閉電機541并同時關閉抓料機構的抽氣泵332,使得玻璃蓋板12可與抓料機構的載物臺32完全分離,從而完成整個玻璃蓋板12與屏體11相互貼合的過程。而此時主控系統(tǒng)由可重新打開電機541,通過電機541帶動絲杠542進行反向旋轉,以使得滑枕可帶動這個抓料機構朝著背離承載機構的因此運動至初始位置。
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觸摸屏的壓屏設備,第二實施方式是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改進,其主要改進在于: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承載機構2還包含可拆卸地設置在載物臺32上用于對屏體11進行定位的定位塊36。通過定位塊36可實現(xiàn)對屏體11在載物臺32上的精確定位,從而保證屏體11與玻璃蓋板12之間的精確貼合。
具體的說,如圖9所示,定位塊36包含用于貼合住屏體11任意相鄰兩側的第一定位部361和第二定位部362。并且,第一定位部36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62相互垂直,且第一定位部361和第二定位部362朝向屏體11的一側均為用于抵住屏體11的定位面。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當定位塊36在對屏體11進行定位時,屏體11任意相鄰的兩側可分別與第一定位部361和第二定位部362的定位面完全貼合,從而可進一步提高屏體11在載物臺32上的定位精度。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第一定位部361和第二定位部362的定位面分別為一平面,或分別為一齒形面。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操作人員可根據(jù)屏體11的實際大小,旋轉具有不同形狀定位面的定位塊,以滿足不同尺寸的屏體11在與玻璃蓋板12壓合時的定位需求。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0所示,還可在第一定位部361和第二定位部362相連的部位處開設一缺口363,通過缺口363可避免屏體11的拐角部位頂住第一定位部361和第二定位部362相連的部位,從而可進一步提高定位塊36對屏體11的定位精度。
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觸摸屏的壓屏設備,第二實施方式時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改進,其主要改進在于:如圖1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壓屏設備還包含:將玻璃蓋板12傳送至載物臺2上的送料機構6。
具體的說,如圖11所示,該送料機構6包含多根等距排列并用于承托玻璃蓋板12的送料插板61、連接各送料插板61的送料推塊62、帶動送料推塊62朝向抓料機構的載物臺32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的驅動裝置63。同時,在本實施方式中,載物臺32上還開設有多根等距排列的插槽321,且插槽321的數(shù)量與插板61的數(shù)量相同,且一一對應,用于被各插板61插入。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送料機構6還包含與各送料插板61連接的抽氣裝置(圖中未標示)。其中,各送料插板61內均具有腔體(圖中未標示),且各送料插板61用于承托玻璃蓋板12的一側還均布有與各自的腔體連通的氣孔612,且均布在各送料插板61上的氣孔612通過各自的腔體與抽氣裝置相互連通。從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抽氣裝置33和抽氣裝置均與主控系統(tǒng)電性連接,在使用過程中,結合圖11所示,可先由主控系統(tǒng)打開抽氣裝置,通過抽氣裝置將玻璃蓋板12吸附在各送料插板61上,而當各插板61在插入抓料機構載物臺32的各插槽321內后,主控系統(tǒng)又可關閉抽氣裝置,并同時打開抽氣裝置33,以使得對玻璃蓋板12的吸附力從送料機構轉移至抓料機構上,從而實現(xiàn)抓料機構對玻璃蓋板12的抓取,而此時送料機構又可在主控系統(tǒng)的控制下,由送料機構的驅動裝置63驅動送料推塊62朝著背離載物臺32的方向進行直線運動,以使得送料機構6的各送料插板61可從載物臺32的各插槽321內抽離,從而完成對整塊玻璃蓋板12的傳送。
并且,該驅動裝置63可由電機631和與電機631的主軸連接絲桿632構成,送料推塊是直接設置在絲桿632上的,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可由電機631驅動絲桿632進行旋轉,通過絲桿632的旋轉以實現(xiàn)送料推塊62的直線運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使得送料插板61在從載物臺32的各插槽321內抽離時,避免帶動玻璃蓋板12出現(xiàn)位移現(xiàn)象。如圖1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觸摸屏的壓屏設備還包含設置在送料推塊62底部的升降機構7。并且該升降機構7與主控系統(tǒng)電性連接,并且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主控系統(tǒng)可在載物臺32吸附住玻璃蓋板12后,帶動送料推塊62進行下降,并在推塊62下降到預設位置后,再由驅動裝置63帶動送料推塊62朝著背離載物臺32的方向進行運動,以保證各送料插板61可在完全玻璃蓋板12分離后再從載物臺32上的各插槽321中抽離,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載物臺32對玻璃蓋板12進行承載時的精度,確保了玻璃蓋板12在與屏體11進行壓合時的精準性。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