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2550328閱讀:159來源:國知局
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信息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隨著電子技術(shù)的發(fā)展,終端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個人電腦。將鼠標放在目標元素上,例如網(wǎng)頁界面的鏈接按鈕或?qū)Ш綑谏蠒霈F(xiàn)一個懸浮窗口形式的提示框,用于提示目標元素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等信息。

目前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indows呈現(xiàn)基礎(chǔ))界面技術(shù)開發(fā)的含箭頭提示窗(Popup),可根據(jù)目標元素靈活調(diào)整提示框的位置和根據(jù)提示框里面的內(nèi)容自適應地調(diào)整提示框大小,提高了設(shè)計師和開發(fā)人員的時間成本,正常情況下的提示框與目標元素的顯示界面如圖1所示。

但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提示框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位置,如圖2所示,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indows呈現(xiàn)基礎(chǔ))界面技術(shù)開發(fā)的提示窗無法超出屏幕,當提示框到達屏幕邊界時,系統(tǒng)會根據(jù)提示窗的位模式的將提示框朝定相反方向跳轉(zhuǎn)重新定位,確保提示窗不超出屏幕,這樣就會帶來兩個問題:一、當提示框重新定位后,新生成的提示框與目標元素重疊,遮擋目標元素的內(nèi)容;二、提示窗朝定位模式的相反方向跳轉(zhuǎn),此時箭頭朝向并未做調(diào)整,箭頭沒有指向目標元素,影響顯示。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提示框影響目標元素顯示的問題,提供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所述提示框包括箭頭和矩形框,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所述對齊方向為所述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

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并進行跳轉(zhuǎn)時,以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

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

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的步驟包括:

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當所述新的提示窗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恢復所述當前提示框,并剪切所述當前提示窗,使所述提示框不超過所述屏幕的邊界。

上述方法,其中,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邊界時,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所述新的提示框。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的發(fā)生跳轉(zhuǎn)時,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沿著靠近所述超出的邊界的方向平移第三距離,所述第三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d=h1-2*|Δh|-h2,

其中,d為所述第三距離,h1為所述矩形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Δh|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當前提示框的對齊點的偏移量的絕對值,h2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的邊緣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與所述屏幕的邊界對齊時,所述新的提示框向遠離所述超出的邊界方向平移所述超出的距離。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的步驟包括:

獲取目標元素的原點相對于屏幕原點的坐標;

根據(jù)所述原點的坐標和所述提示窗的對齊點相對于所述原點的偏移量、提示窗的寬度和高度確定所述提示窗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箭頭包括一個頂點和兩個位于所述提示框的邊框上的定位點,所述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箭頭的頂點的坐標沿著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四距離得到新的頂點的坐標,所述第四距離為兩倍的所述箭頭的長度;

連接所述新的頂點的坐標和所述兩個定位點的坐標,形成翻轉(zhuǎn)180度后的箭頭。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之后還包括步驟:

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邊界時,所述當前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所述當前提示框。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提示框顯示裝置,所述提示框包括箭頭和矩形框,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判斷模塊,用于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所述對齊方向為所述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

偏移模塊,用于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并進行跳轉(zhuǎn)時,以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

第一平移模塊,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

顯示模塊,用于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顯示模塊包括:

第二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顯示子模塊,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恢復模塊,用于當所述新的提示窗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恢復所述當前提示框,并剪切所述當前提示窗,使所述提示框不超過所述屏幕的邊界。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顯示子模塊包括:

第三判斷模塊,用于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第二平移模塊,用于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邊界時,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所述新的提示框。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的發(fā)生跳轉(zhuǎn)時,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沿著靠近所述超出的邊界的方向平移第三距離,所述第三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d=h1-2*|Δh|-h2,

其中,d為所述第三距離,h1為所述矩形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Δh|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當前提示框的對齊點的偏移量的絕對值,h2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的邊緣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與所述屏幕的邊界對齊時,所述新的提示框向遠離所述超出的邊界方向平移所述超出的距離。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判斷模塊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目標元素的原點相對于屏幕原點的坐標;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原點的坐標和所述提示窗的對齊點相對于所述原點的偏移量、提示窗的寬度和高度確定所述提示窗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平移模塊包括:

箭頭平移模塊,用于以所述箭頭的頂點的坐標沿著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四距離得到新的頂點的坐標,所述第四距離為兩倍的所述箭頭的長度;

箭頭生成模塊,用于連接所述新的頂點的坐標和所述兩個定位點的坐標,形成翻轉(zhuǎn)180度后的箭頭。

上述提示框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提示框顯示裝置還包括:第四判斷模塊,用于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所述顯示模塊還用于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所述當前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所述當前提示框。

本發(fā)明通過自動調(diào)整提示框的箭頭的朝向、提示窗的偏移量,使提示框在超過屏幕邊界時仍保持箭頭指向提示框,并自適應地調(diào)整提示框的偏移量,使提示框與目標元素保持合適的位置,確保正常顯示。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提示框與目標元素的顯示界面圖;

圖2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提示框到達屏幕邊界時跳轉(zhuǎn)后的顯示界面;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示框與目標元素的顯示界面圖;

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提示框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提示框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圖6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提示框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提示框顯示裝置的結(jié)構(gòu)框圖;

圖8為圖7中顯示模塊的結(jié)構(gòu)框圖;

圖9為圖8中顯示子模塊的結(jié)構(gòu)框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提示框顯示裝置的結(jié)構(gòu)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參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圖,將清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這些和其他方面。在這些描述和附圖中,具體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實施方式,來表示實施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范圍不受此限制。相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權(quán)利要求書的精神和內(nèi)涵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涉及目標元素10及提示框20,所述提示框20包括箭頭201和矩形框202。涉及的技術(shù)術(shù)語:

目標元素的原點(Target origin),表示目標元素上用于定位的參考點,包括第一目標點101和第二目標點102;對齊點(Alignment point),表示提示窗上用于定位的參考點,包括第一參考點203和第二參考點204;對齊方向,表示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如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其中箭頭201將以三角形來表示,其屬性包括寬度、高度、朝向、箭頭的頂點相對于與提示框?qū)R點的偏移量(水平偏移量和垂直偏移量)。箭頭朝向根據(jù)提示窗與目標元素的對齊方式來確定,比如對齊方式是左對齊,箭頭朝向則是朝右的。對齊方式和偏移量決定了箭頭的具體位置。

矩形框202的屬性包括:頂點坐標、寬度、高度。如果矩形為圓角矩形,則還包括矩形角的X軸半徑和Y軸半徑。

根據(jù)提示框20與目標元素10的對齊方式,及提示框20的對齊點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原點偏移量確定了提示框20的位置,計算出箭頭201的一個頂點和兩個定位點的坐標,將三個點坐標連接構(gòu)成三角形的箭頭。

本發(fā)明中也可以采用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indows呈現(xiàn)基礎(chǔ))中的路徑標記法來生成三角形的箭頭,包含起點、線條終點、終點三個信息就可以描述箭頭了,這里提到的線條終點是起點沿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平移后的終點,比如根據(jù)路徑標記的語法,如果起點為M200,30,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0的話,那么線條終點就是H230,沿垂直方向向下平移的話,那么線條終點就是V60。因此根據(jù)路徑標記法字符串“M200,30V60L230,45”來描述箭頭的三個頂點。

箭頭201和矩形框202構(gòu)造好后,將箭頭201與矩形框202合并,并將相交的邊框去掉后,得到最終的提示框20的邊框。

當提示框超出屏幕邊界時,提示框會自動跳轉(zhuǎn),保持提示框在屏幕內(nèi)。以對齊方向為水平方向為例,提示框在水平方向進行跳轉(zhuǎn)的步驟包括步驟S1和步驟S2:

步驟S1,以當前提示框20的第一參考點203為對齊點以所述目標元素的第一目標點101為原點確定所述當前提示框20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目標元素10的當前偏移量。其中,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提示框的對齊點在水平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原點的偏移量。

步驟S2,以所述當前提示框20的第二對參考點204為對齊點以所述目標元素的第二目標點102為原點將所述當前提示框20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

可以理解的,對齊方向為垂直方向?qū)R時,當在垂直方向超出屏幕邊界時,也會發(fā)生跳轉(zhuǎn)。

請參閱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的提示框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包括步驟:

步驟S11,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所述對齊方向為所述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如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步驟S12,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所述當前提示框進行跳轉(zhuǎn),并以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

步驟S13,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例如,當所述對齊方向為水平方向時,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的寬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的寬度。當所述對齊方向為垂直方向時,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的高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的高度。

步驟S14,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本實施例通過自動調(diào)整提示框的箭頭的朝向、提示窗的偏移量,使提示框在超過屏幕邊界時仍保持箭頭指向提示框,并自適應地調(diào)整提示框的偏移量,使提示框與目標元素保持合適的位置。

請參閱圖5,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的提示框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包括步驟S21~S28。

步驟S21,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執(zhí)行步驟S22,否則執(zhí)行步驟S29。所述對齊方向為所述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如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步驟S22,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調(diào)整所述當前提示框,形成新的提示框。該步驟具體包括:

步驟S221,所述當前提示框進行跳轉(zhuǎn),并以所述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

步驟S222,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

上述步驟中,所述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的步驟包括:

以所述箭頭的頂點的坐標沿著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四距離得到新的頂點的坐標,所述第四距離為兩倍的所述箭頭的長度;

連接所述新的頂點的坐標和所述兩個定位點的坐標,形成翻轉(zhuǎn)180度后的箭頭。

需指出的是,當對齊方向為水平方向時,第四距離為箭頭的寬度,當對齊方向時垂直方向時,第四距離為箭頭的高度。

步驟S23,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屏幕的邊界時執(zhí)行步驟S24,否則執(zhí)行步驟S25。

步驟S24,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邊界時執(zhí)行步驟S25,否則執(zhí)行步驟S27。

步驟S25,使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得到調(diào)整后的提示框,并顯示所述調(diào)整后的提示框。

步驟S26,恢復所述當前提示框,并剪切所述當前提示窗,使所述提示框不超過所述屏幕的邊界。

步驟S27,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步驟S28,判斷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邊界,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邊界時執(zhí)行步驟S29。

步驟S29,所述當前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當前提示框。

上述步驟S25和S29中,當檢測到提示框在垂直對齊方向上超出屏幕的邊界時,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當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的發(fā)生跳轉(zhuǎn)時,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沿著靠近所述超出的邊界的方向平移第三距離,所述第三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d=h1-2*|Δh|-h2,

其中,d為所述第三距離,h1為所述矩形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Δh|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當前提示框的對齊點的偏移量的絕對值,h2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

第一種情況中,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的發(fā)生跳轉(zhuǎn),即垂直所述對齊方向的對齊點和目標元素的原點都發(fā)生變化。如以水平對齊方向為例,當提示框超出屏幕的下邊界時,對齊點由提示框的右上角變?yōu)橛蚁陆?,具體過程參照步驟S1和步驟S2中水平方向跳轉(zhuǎn)的情況,本實施例中不再贅述。

第二種情況,當提示框的邊緣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與所述屏幕的邊界對齊時,所述提示框向遠離所述超出的邊界方向平移所述超出的距離。

第二種情況中,提示框不會發(fā)生跳轉(zhuǎn),但是會與屏幕的邊界對齊,即提示框整體平移了超出的部分,這樣可能導致提示框的箭頭沒有指向目標元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將提示框的箭頭向遠離所述超出的邊界方向平移所述超出屏幕的邊框的距離。

進一步的,判斷提示框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的步驟包括:

獲取目標元素的原點相對于屏幕原點的坐標;

根據(jù)所述原點的坐標和所述提示窗的對齊點相對于所述原點的偏移量、提示窗的寬度和高度確定所述提示窗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本實施例中,先判斷提示框在對齊方向是否超過屏幕邊界,當超出屏幕邊界時,調(diào)整提示框的箭頭朝向和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使提示框的箭頭始終朝向目標元素,且與目標元素保持合適的偏移。再判斷新生產(chǎn)的提示框在垂直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當超出屏幕的邊界時,調(diào)整箭頭的位置,使箭頭保持指向目標元素。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內(nèi)容,下面將以具體的實施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他方面。設(shè)定目標元素為一個按鈕(Button),提示窗(popup)與目標元素的對齊方向為水平方向,如左對齊(Left),提示框的第一參考點為對齊點。對齊點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原點的垂直偏移量為-36,水平偏移量為-10,即提示框相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為-10。提示框的矩形框的寬度w1為200,高度h1為300;提示框的箭頭寬度w2為30、高度h2為30、箭頭頂點相對于提示框?qū)R點的垂直偏移量Δh為-30。上述數(shù)值的單位均為像素點。

請參閱圖6,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的提示框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包括步驟:

步驟S31,判斷提示窗是否超出屏幕的左邊界。

步驟S32,當提示窗超出屏幕的左邊界則提示框跳轉(zhuǎn)使其在屏幕內(nèi),并將所述跳轉(zhuǎn)后的提示框以所述目標元素的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

判斷當前提示窗的邊界是否超出屏幕邊界的計算過程為:

(1)獲取目標原點相對于屏幕原點的坐標;

(2)根據(jù)目標原點的坐標和提示窗的對齊點相對于目標原點的偏移量、提示窗的寬度和高度,計算得到提示窗左上角的參考點的坐標;

(3)根據(jù)提示框左上角的參考點的坐標和提示框的寬度及高度就確定提示窗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

由于提示框的矩形框跳轉(zhuǎn)至參考元素的右側(cè)了,目標元素的原點及提示框的對齊點均改變。如果提示框相對于目標元素的水平偏移量不改變的話,提示框會與目標元素部分重疊,影響顯示。所以要對水平偏移量取反,即新的水平偏移量為10。

步驟S33,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并將所述箭頭向左平移第一距離,將所述矩形框向右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的寬度w1即200,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的寬度w2即30。

步驟S34,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

步驟S35,當新的提示窗超出了屏幕的下邊界時,箭頭往下偏移第三距離。該步驟中,箭頭偏移第三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d=h1-2*|Δh|-h2,

即,d=300-2*30-30=210

步驟S36,當新的提示窗超出了屏幕的上邊界時,所述新的提示框向屏幕的上邊界方向平移所述超出的距離。

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水平方向上超出屏幕的邊界時,提示框不跳轉(zhuǎn),將當前提示框剪切后顯示,使所述提示框不超過所述屏幕的邊界。

請參閱圖7至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提示框顯示裝置,所述提示框包括箭頭和矩形框。如圖7所示,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判斷模塊30,用于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所述對齊方向為所述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

偏移模塊31,用于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并進行跳轉(zhuǎn)時,以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

第一平移模塊32,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zhuǎn)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

顯示模塊33,用于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如圖8所示,進一步的,上述顯示模塊33包括:

第二判斷模塊331,用于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顯示子模塊332,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恢復模塊333,用于當所述新的提示窗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恢復所述當前提示框,并剪切所述當前提示窗,使所述提示框不超過所述屏幕的邊界。

如圖9所示,進一步的,上述顯示子模塊332包括:

第三判斷模塊3321,用于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第二平移模塊3322,用于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邊界時,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所述新的提示框。

一方面,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的發(fā)生跳轉(zhuǎn)時,所述新的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沿著靠近所述超出的邊界的方向平移第三距離,所述第三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d=h1-2*|Δh|-h2,

其中,d為所述第三距離,h1為所述矩形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Δh|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當前提示框的對齊點的偏移量的絕對值,h2為所述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的長度。

另一方面,當所述新的提示框的邊緣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與所述屏幕的邊界對齊時,所述新的提示框向遠離所述超出的邊界方向平移所述超出的距離。

進一步的,上述第一判斷模塊30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目標元素的原點相對于屏幕原點的坐標;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原點的坐標和所述提示窗的對齊點相對于所述原點的偏移量、提示窗的寬度和高度確定所述提示窗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平移模塊32包括:

箭頭平移模塊,用于以所述箭頭的頂點的坐標沿著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四距離得到新的頂點的坐標,所述第四距離為兩倍的所述箭頭的長度;

箭頭生成模塊,用于連接所述新的頂點的坐標和所述兩個定位點的坐標,形成翻轉(zhuǎn)180度后的箭頭。

如圖10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提示框顯示裝置還包括:第四判斷模塊34,用于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所示顯示模塊33還用于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所述當前提示框的箭頭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平移,使所述箭頭指向所述目標元素,并顯示平移后的所述當前提示框。

本實施例通過自動調(diào)整提示框的箭頭的朝向、提示窗的偏移量,使提示框在超過屏幕邊界時仍保持箭頭指向提示框,并自適應地調(diào)整提示框的偏移量,使提示框與目標元素保持合適的位置。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shù)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jié)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gòu)、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shù)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gòu)、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jié)合。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quán)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