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卡及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智能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卡及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卡是一種內(nèi)置有存儲器和/或微處理器等的塑料卡片,用于實現(xiàn)身份鑒別、 數(shù)據(jù)簽名、訪問控制等功能。其便于攜帶和使用,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從通信角度,可以將智能卡分為接觸卡和非接觸卡。接觸卡需要插入讀卡器中進 行操作,而非接觸卡通過射頻接口與讀卡器通信。當非接觸卡進入讀卡器的天線的有效范 圍內(nèi)時,非接觸卡就會被激活,通過內(nèi)置的天線與讀卡器進行無線通信。 非接觸卡由于通過無線通信與讀卡器交互而具有諸多優(yōu)點使用時無需取出并插 入讀卡器,因此給用戶帶來了方便,操作速度也得到了提高,卡丟失的風險也得以降低,而 且由于不會被讀卡器磨損而延長了使用壽命。 但是目前的智能卡都存在安全性問題智能卡一旦丟失或者被盜,任何不合法的 持卡人都可以有效使用該智能卡,從而造成很嚴重的安全隱患。目前通常的防盜措施是對 讀卡器增加防盜措施,如增設口令輸入、指紋識別等。但是,這一類方法通常會延長操作時 間,而且給用戶帶來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認證功能的智能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智能卡,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 用于存儲卡信息,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密碼獲得單元,用于獲得密碼信息,密碼 信息用于驗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傳輸單元,用于將卡信息傳輸給讀卡設備,其中,當使 用者身份驗證通過時,讀卡設備啟動應用。 較優(yōu)地,智能卡為接觸卡,還包括密碼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密碼獲得單元獲得 的所述密碼信息。 較優(yōu)地,智能卡為非接觸卡。 較優(yōu)地,密碼信息為按鍵密碼口令或生物特征。 較優(yōu)地,傳輸單元還用于將所述密碼獲得單元獲得的所述密碼信息傳輸給所述讀
卡設備,由所述讀卡設備驗證所述密碼信息以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 較優(yōu)地,智能卡還包括驗證單元,用于驗證所述密碼信息以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
用者身份。 較優(yōu)地,當所述驗證單元對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驗證通過時,所述傳輸單元 將所述卡信息傳輸給所述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較優(yōu)地,當所述驗證單元對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驗證不能通過時,所述傳輸
單元不將所述卡信息傳輸給所述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不啟動所述應用。 本發(fā)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獲得密碼信息,所述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所述卡信息存儲在所述智能卡內(nèi),并且對應所述讀卡設備端一應用,其中,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較優(yōu)地,智能卡為接觸卡,在所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還包括將獲得的所述密碼信息存儲在所述接觸卡內(nèi)的步驟。 較優(yōu)地,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在所述讀卡設備端實現(xiàn)。 較優(yōu)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還包括將獲得的所述密碼信息提供給所述讀卡設備
的步驟。 較優(yōu)地,在所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所述智能卡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則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較優(yōu)地,在所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所述智能卡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不能通過驗證,則不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不啟動所述應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對智能卡本身增加了防盜功能。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智能卡的結構框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
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
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智能卡100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102,密碼獲得單元104和傳輸單元106。其中,卡信息存儲單元102用于存儲卡信息,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密碼獲得單元104,用于獲得密碼信息,該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傳輸單元106,用于將卡信息傳輸給讀卡設備,其中,當使用者身份驗證通過時,讀卡設備啟動該應用。 其中,智能卡IOO可以是接觸卡也可以是非接觸卡,如果是接觸卡,則該接觸卡還包括密碼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密碼獲得單元104獲得的密碼信息。 智能卡100中密碼獲得單元104獲得的密碼信息可以是按鍵密碼口令,還可以是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征。
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種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流程圖;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種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流程圖;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種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流程圖。
4
其中,智能卡100還可以包括驗證單元,用于驗證密碼獲得單元104獲得的密碼信
息,以驗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在使用者的身份通過驗證的情況下,傳輸單元106才將卡
信息存儲單元102存儲的卡信息傳輸給讀卡設備,讀卡設備啟動應用;否則,傳輸單元106
不將卡信息存儲單元102存儲的卡信息傳輸給讀卡設備,讀卡設備不啟動該應用。 另外,傳輸單元106還可以用于將密碼獲得單元104獲得的密碼信息傳輸給讀卡
設備,由讀卡設備驗證密碼信息以驗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 本發(fā)明提供的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得密碼信息,其中,該密碼信息用于驗證該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 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其中,卡信息存儲在所述智能卡內(nèi),并且對應所述讀卡
設備端一應用, 其中,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如果該智能卡為接觸卡,則在獲得密碼信息步驟之后還包括將獲得的密碼信息存
儲在接觸卡內(nèi)的步驟。 另外,驗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的步驟可以在智能卡一端實現(xiàn),也可以在讀卡設備端實現(xiàn)。如果在讀卡設備端實現(xiàn),則上述方法在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還包括將獲得的密碼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的步驟。如果在智能卡一端實現(xiàn),若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則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讀卡設備啟動該應用,否則不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讀卡設備不啟動該應用。
實施例一 圖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一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智能卡200
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202,密碼獲得單元204、傳輸單元206和驗證單元208。 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202 :智能卡200的密碼獲得單元204獲得密碼信息,該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智能
卡200的使用者身份。其中,該密碼信息可以是按鍵密碼口令,還可以是指紋、虹膜等生物
特征。如果該密碼信息是按鍵密碼口令,密碼獲得單元204可以通過在智能卡的一面或者
兩面設置的交互鍵接收輸入口令并形成有效的密碼信息,其中,交互鍵可以是觸按開關、電
容、電阻、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或者交叉導線的接觸與分離中的任意一種;輸入口令可以通
過多個交互鍵并行、一次輸入,如同時接觸五個不同的交互鍵以輸入口令,也可以通過多個
交互鍵并行、多次輸入,如首先同時按觸三個不同的交互鍵,在一定時間間隔內(nèi)再同時按觸
兩個交互鍵以輸入口令,還可以通過多個交互鍵串行、多次輸入口令,如以一定時間間隔進
行多次單鍵按觸以輸入口令。 S204 :智能卡200的驗證單元208對密碼獲得單元204獲得的密碼信息進行驗證,以驗證智能卡200的使用者身份,如果智能卡200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則執(zhí)行步驟S206。 S206 :智能卡200的傳輸單元206將卡信息存儲單元202存儲的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其中,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以智能卡200為門禁卡為例,卡信息存儲單元202存儲的卡信息可以是該卡的ID信息,該ID信息對應于讀卡設備的門禁應用。
S208 :讀卡設備啟動卡信息對應的該應用。 其中,在步驟S204中,驗證單元208還可以對包括密碼獲得單元204獲得的密碼
5信息的信息進行驗證,以驗證智能卡200的使用者身份,例如該信息由密碼獲得單元204獲 得的密碼信息和卡信息存儲單元202存儲的卡信息相加,或者減,或者與、非、異或,或者直 接合并等處理獲得。 另外,在步驟S204中,如果智能卡200的使用者身份不能通過驗證,則智能卡200 的傳輸單元206不將卡信息存儲單元202存儲的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讀卡設備不啟動 卡信息對應的該應用。
實施例二 圖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一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如圖4所示,智能卡300
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302,密碼獲得單元304、傳輸單元306。 圖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302 :智能卡300的密碼獲得單元304獲得密碼信息,該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智能卡
300的使用者身份。其中,該密碼信息可以是按鍵密碼口令,還可以是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征。 S304 :智能卡300的傳輸單元306將卡信息存儲單元302存儲的卡信息和密碼獲 得單元304獲得密碼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其中,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
S306 :讀卡設備驗證智能卡300的使用者身份,如果智能卡300的使用者身份通過 驗證,則讀卡設備啟動卡信息對應的該應用。 其中,在步驟S304中,智能卡300的傳輸單元306可以將密碼獲得單元304獲得 的密碼信息和卡信息存儲單元302存儲的卡信息經(jīng)過加,或者減,或者與、非、異或,或者直 接合并等處理過的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在步驟S306中讀卡設備對包含密碼信息的新信 息進行驗證,以驗證智能卡300的使用者身份;也可以對密碼獲得單元304獲得的密碼信息 和卡信息存儲單元302存儲的卡信息不進行任何處理直接提供給讀卡設備,在步驟S306中 讀卡設備直接對密碼信息進行驗證以驗證智能卡300的使用者身份。 另外,在步驟S306中,如果智能卡300的使用者身份不能通過驗證,則讀卡設備不
啟動卡信息對應的該應用。
實施例三 在本實施例中,智能卡是接觸卡,在這種情況下,智能卡還包括密碼存儲單元,用 于存儲密碼獲得單元獲得的密碼信息,在使用該智能卡時,在密碼獲得單元獲得密碼信息 之后,密碼存儲單元還對密碼信息進行存儲。 圖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一種智能卡的結構框圖。如圖6所示,智能卡為接觸
卡400,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402,密碼獲得單元404、傳輸單元406和密碼存儲單元410。 圖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402 :接觸卡400的密碼獲得單元404獲得密碼信息,該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接觸卡
400的使用者身份。其中,該密碼信息可以是按鍵密碼口令,還可以是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征。 S404 :接觸卡400的密碼存儲單元408存儲密碼獲得單元404獲得的密碼信息。
S406 :傳輸單元406將卡信息存儲單元402存儲的卡信息和密碼存儲單元408存 儲的密碼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其中,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 S408 :讀卡設備驗證接觸卡400的使用者身份,如果接觸卡400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則讀卡設備啟動卡信息對應的該應用。 其中,在步驟S406中,接觸卡400的傳輸單元406可以將密碼存儲單元408存儲 的密碼信息和卡信息存儲單元402存儲的卡信息經(jīng)過加,或者減,或者與、非、異或,或者直 接合并等處理過的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在步驟S408中讀卡設備對包含密碼信息的新信 息進行驗證,以驗證接觸卡400的使用者身份;也可以對密碼獲得單元404獲得的密碼信息 和卡信息存儲單元402存儲的卡信息不進行任何處理直接提供給讀卡設備,在步驟S408中 讀卡設備直接對密碼信息進行驗證以驗證接觸卡400的使用者身份。 另外,在步驟S408中,如果接觸卡400的使用者身份不能通過驗證,則讀卡設備不 啟動卡信息對應的該應用。 本發(fā)明由于對智能卡增設了認證功能,使得只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的 情況下,讀卡設備才啟動對應于卡信息的應用,所以本發(fā)明提供的智能卡具有防盜功能。
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 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一種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卡信息,所述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密碼獲得單元,用于獲得密碼信息,所述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以及傳輸單元,用于將所述卡信息傳輸給所述讀卡設備,其中,當所述使用者身份驗證通過時,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為接觸卡,還包括 密碼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密碼獲得單元獲得的所述密碼信息。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為非接觸卡。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碼信息為按鍵 密碼口令或生物特征。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單元還用于將所述密碼獲 得單元獲得的所述密碼信息傳輸給所述讀卡設備,由所述讀卡設備驗證所述密碼信息以驗 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還包括驗證 單元,用于驗證所述密碼信息以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驗證單元對所述智能卡的使用 者身份驗證通過時,所述傳輸單元將所述卡信息傳輸給所述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啟動 所述應用。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驗證單元對所述智能卡的使用 者身份驗證不能通過時,所述傳輸單元不將所述卡信息傳輸給所述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 備不啟動所述應用。
9. 一種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獲得密碼信息,所述密碼 信息用于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將卡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所述卡信息存儲在所述智能卡內(nèi),并且對應所述讀卡設備 端一應用,其中,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為接觸卡,在所述獲得密碼 信息步驟后還包括將獲得的所述密碼信息存儲在所述接觸卡內(nèi)的步驟。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 在所述讀卡設備端實現(xiàn)。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還包括將獲 得的所述密碼信息提供給所述讀卡設備的步驟。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所述智 能卡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通過驗證,則將卡信息提 供給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啟動所述應用。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獲得密碼信息步驟后所述智 能卡驗證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若所述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不能通過驗證,則不將卡 信息提供給讀卡設備,所述讀卡設備不啟動所述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卡及獲取智能卡信息的方法,智能卡包括卡信息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卡信息,卡信息對應讀卡設備端一應用;密碼獲得單元,用于獲得密碼信息,密碼信息用于驗證智能卡的使用者身份;傳輸單元,用于將卡信息傳輸給讀卡設備,其中,當使用者身份驗證通過時,讀卡設備啟動應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智能卡本身具有認證功能,從而防止非法用戶盜用智能卡。
文檔編號G06K7/00GK101770596SQ20081024681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侯紫峰 申請人:北京聯(lián)想軟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