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增強終端操作的檢測器邏輯和無線電標識設備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短程通信系統(tǒng),更特別地涉及RF-標記通信系統(tǒng)中的改進,其中本發(fā)明提供了在便攜用戶電子設備中用以直接地和內部地利用在射頻標識(RFID)模塊之內相關存儲的射頻標識(RFID)信息以增強和指引后續(xù)終端操作的手段。
背景技術:
射頻標識(RFID)技術主要地涉及本地通信技術領域,更特別地涉及包含電磁和/或靜電耦合技術的本地通信技術。例如使用射頻標識(RFID)技術在電磁譜的射頻(RF)部分中實施電磁和/或靜電耦合,該技術主要地包括也表示為射頻標識(RFID)標記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以及為求簡單也表示為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的用于射頻發(fā)射機應答器的閱讀器設備。
最初為了電子物品監(jiān)視、物品管理目的和后勤而開發(fā)和引入射頻標識(RFID)技術,主要地用于取代為了物品管理目的和后勤而使用至今的條形碼標識標簽。關于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典型實施。典型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10常規(guī)上包括一個電子電路,其示例性地描繪為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11,具有內存數據存儲器容量,在這里描繪為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12,以及分別的射頻(RF)接口235和高頻(HF)接口,而該接口將天線13耦合到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11。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通常容置于小型容器中。依賴于對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預想應用的要求(即數據傳輸速率、詢問能量、傳輸量程等),針對在從數10-100kHz到若干GHz的范圍之內的不同射頻(例如134kHz、13,56MHz、860~928MHz等;這僅用于說明)的數據/信息傳輸提供不同類型。能夠區(qū)別兩類主要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無源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由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激活和賦能,該閱讀器生成詢問信號,例如某一頻率的射頻(RF)信號。有源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包括用于賦能的自有電源比如電池或蓄電池。
在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由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激活時,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12中存儲的信息內容被調制到射頻(RF)信號上,該信號由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天線13發(fā)射并由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檢測和接收。典型現有技術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對應于射頻標識(RFID)標準,比如ISP 14443A型標準或Mifare標準。根據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應用目的,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中存儲的信息或數據可以被硬編碼或軟編碼。硬編碼意味著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13中存儲的信息或數據是預定的和不可修改的。軟編碼意味著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13中存儲的信息或數據可由外部實體配置。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的配置可以經由天線13由射頻(RF)信號執(zhí)行或者可以經由允許與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13連接的配置接口來執(zhí)行。
更特別地,在無源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即沒有本地電源)的情況下,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常規(guī)上是通過由詢問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生成的隨時間變化的電磁射頻(RF)信號/波來賦能。當射頻(RF)場穿過與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相關聯的天線線圈時,在線圈中生成電壓。此電壓最終用來對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賦能,而且使得來自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信息能夠回傳到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這有時稱作回散。
對各種射頻(RF)標記技術的關注近來已經顯著地增長,這造成各種射頻(RF)標記應用在常規(guī)的制造線和電子物品監(jiān)視應用以外的發(fā)展。
RF-標記技術被認為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為一種提供短程交互應用的技術,尤其是在移動通信領域,RF-標記技術的基本性質(無源通信,沒有用于“真正”雙工數據傳送的手段)越來越變成與涉及交互性的應用相關地加以考慮的議題。
一旦配備有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便攜設備在進入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設備的覆蓋區(qū)域時接收到詢問信號,則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就通過回發(fā)嵌有與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相關存儲的數據的射頻(RF)信號對詢問信號做出響應。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設備可以能基于從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接收的數據來啟動或提供各種服務或應用。然而,配備有常規(guī)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電路的便攜設備不具有任何手段以確定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數據是否已被外部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設備讀取,以便基于此確定來執(zhí)行后續(xù)操作。
另外,當考慮各種交易應用(比如票券務服務)時,尤其與票券兌換處理有關的安全和隱私議題需要納入考慮之中。例如,用戶可能已經購買在某一時間段有效的大量交通票券或者具有單向或往返程的順序號數票券。當借助于提供票券信息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來實施這樣的票券時,該信息通常包括一些私人的與用戶有關的信息(例如社會安全號、出生日期、用戶標識等)和/或其它秘密和安全信息(例如票券標識符等)。這樣的敏感信息優(yōu)選地加以保密以便防止可能的濫用。為了將這樣的敏感信息保持為對于任何潛在不友好的射頻標識(RFID)閱讀器設備是隱藏(不可見)的,如果配備有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電路的移動終端能確定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分類的數據是否已被讀出以便從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去除敏感信息從而增強安全性則將是有利的。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施和一種方法,基于該實施和該方法,對于對應的閱讀器設備對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讀取訪問進行的檢測是可檢測和可分析的。
特別地,本發(fā)明旨在提供用以允許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電路提供與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存儲的發(fā)射機應答器信息的讀取過程有關的信息的后端邏輯。
更特別地,本發(fā)明還旨在允許一種配備有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電路和具有檢測器邏輯的便攜設備,用于基于檢測確定來執(zhí)行后續(xù)操作。后續(xù)操作可以例如分別地包括與讀取的射頻標識(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數據對應的一個或多個特定預定義服務和應用的操作或啟動。
有利地,本發(fā)明提供了用于借助于終端設備之內提供內部輸入以啟動與某些服務和應用有關的過程來增強交互和服務的裝置和方法。另外,本發(fā)明有益地提供了用于增強與交易服務有關、尤其是與票券務應用相關的安全和隱私議題的裝置和方法。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分別地提供了一種可以與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的射頻標識設備和裝置。射頻接口配置為從比如閱讀器的對方射頻標識設備接收射頻詢問信號,該閱讀器例如從所討論的射頻標識設備進行獲取。作為接收詢問信號的結果,控制器電路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以便將載有數據的射頻響應信號傳輸到對方射頻標識裝置。射頻標識設備還包括檢測器邏輯。檢測器邏輯配置為響應于一個或多個檢測事件來生成檢測信號,這些檢測事件是分別地依據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以及操作模式來限定的。提供所生成的檢測信號以經由檢測信號輸出供應到具有對應檢測信號輸入的電子設備。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檢測事件可以由檢測如下事件構成由射頻接口接收詢問信號;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對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經由天線傳輸一個或多個射頻響應信號;或者在傳輸一個或多個射頻響應信號之后衰減射頻標識設備??梢耘c檢測器邏輯一起應用的檢測事件可以不限于上述列舉。更多檢測事件是可能的。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閱讀器功能和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可選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是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以模仿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這例如意味著射頻標識設備可以模仿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特別是在射頻標識設備未被供電的情況下模仿無源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否則,即在射頻標識設備例如由外部電源供電時,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閱讀器功能來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檢測器邏輯至少可與射頻標識設備、特別是與射頻接口、天線或控制器邏輯連接。特別地,可以在射頻標識設備內部提供檢測器邏輯,或者可以在射頻標識設備外部提供檢測器邏輯。更特別地,可以向形成射頻標識設備的部件之一整體地提供檢測器邏輯;即分別地例如射頻接口、天線和控制器邏輯。另外,檢測器邏輯可以分別地連接到比如數據接口、數據存儲器(數據內存)等的射頻標識設備任一其它(結構或功能)部件并且與該部件整體地來提供。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射頻標識設備包括可配置的數據存儲器,即可配置的內存。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的檢測器邏輯。射頻接口配置為從比如閱讀器的對方射頻標識設備接收射頻詢問信號,該閱讀器例如從所討論的射頻標識設備進行獲取。作為接收詢問信號的結果,控制器電路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以便將載有數據的射頻響應信號傳輸到對方射頻標識裝置。檢測器邏輯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具體來說,檢測器邏輯配置為響應于一個或多個檢測事件來生成檢測信號,這些檢測事件是分別地依據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以及操作模式來限定的。提供所生成的檢測信號以經由檢測信號輸出供應到具有對應檢測信號輸入的電子設備。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檢測事件可以由檢測如下事件構成由射頻接口接收詢問信號;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對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經由天線發(fā)射一個或多個射頻響應信號;或者在發(fā)射一個或多個射頻響應信號之后衰減射頻標識設備??梢耘c檢測器邏輯一起應用的檢測事件可以不限于上述列舉。更多檢測事件是可能的。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閱讀器功能和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蛇x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是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以模仿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這例如意味著射頻標識設備可以模仿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特別是在射頻標識設備未被供電的情況下模仿無源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否則,即在射頻標識設備例如由外部電源供電時,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閱讀器功能來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檢測器邏輯至少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連接。特別地,檢測器邏輯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的射頻接口、天線或控制器邏輯連接。特別地,可以在射頻標識設備內部提供檢測器邏輯,或者可以在射頻標識設備外部提供檢測器邏輯。更特別地,可以與形成射頻標識設備的部件之一整體地提供檢測器邏輯;即分別地例如射頻接口、天線和控制器邏輯。另外,檢測器邏輯可以分別地連接到比如數據接口、數據存儲器(數據內存)的射頻標識設備任一其它(結構或功能)部件并且與該部件整體地來提供。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檢測器邏輯包括具有天線的射頻接口。檢測器邏輯的射頻接口可以在一個或多個射頻操作,其中在這些一個或多個射頻,射頻標識設備可以操作。這意味著,檢測器邏輯可以獨立于射頻標識設備進行操作,但是使得能夠基于經由檢測器邏輯的射頻接口而感測的射頻信號來檢測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和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的電子設備。射頻接口配置為從比如閱讀器的對方射頻標識設備接收射頻詢問信號,該閱讀器例如從所討論的射頻標識設備進行獲取。作為接收詢問信號的結果,控制器電路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以便將載有數據的射頻響應信號傳輸到對方射頻標識裝置。檢測器邏輯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具體來說,檢測器邏輯配置為響應于一個或多個檢測到的事件來生成檢測信號,這些檢測到的事件是分別地依據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以及操作模式來限定的。提供所生成的檢測信號以經由檢測信號輸出供應到具有對應檢測信號輸入的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檢測信號輸入,用以接收作為上面描述的檢測到的事件的結果而發(fā)出的檢測信號。分別地,作為接收向檢測信號輸入供應的檢測信號的結果以及在該接收之后,由電子設備執(zhí)行一個或多個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電子設備具有數個背景與多個操作之間的一個或多個關聯。這些背景與不同的操作背景有關。這些關聯使得能夠根據電子設備的當前操作背景從這些關聯所包括的多個操作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操作。這意味著,所選的一個或多個操作與電子設備的當前操作背景相關聯。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檢測到的事件可以由檢測如下事件構成由射頻接口接收詢問信號;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對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經由天線傳輸一個或多個射頻響應信號;或者在傳輸一個或多個射頻響應信號之后衰減射頻標識設備。可以與檢測器邏輯一起應用的檢測事件可以不限于上述列舉。更多檢測事件是可能的。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一個或多個操作是預定義的。特別地,一個或多個操作與服務和/或應用有關,即一個或多個服務可以啟動、控制或配置其服務和應用及功能。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操作背景可以由類型信息來獲得。特別地,類型信息分別地與由射頻標識設備存儲和傳輸的數據的內容有關。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操作背景可以由背景信息來獲得,該背景信息可應用于限定電子設備的當前操作背景。這意味著,操作背景例如代表環(huán)境背景,其中電子設備的操作根據該環(huán)境背景是可應用的。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背景信息由外部源實體提供。附加地或可選地,背景信息可由所述外部源實體提供的信息來獲得。由提供的信息生成背景信息。
根據本發(fā)明的再一實施例,電子設備是便攜用戶電子設備,特別是基于處理器的設備或者更為特別地是終端設備。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系統(tǒng),其包括根據前述實施例的電子設備、根據前述實施例的射頻標識設備和根據前述實施例的檢測器邏輯。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操作可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的電子設備的方法,該射頻標識設備可與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首先,檢測事件分別地由檢測器邏輯進行注冊和檢測。檢測到的事件與可應用于將數據傳輸到對方射頻標識裝置的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有關。分別作為注冊和檢測事件的結果,檢測信號由檢測器邏輯生成和發(fā)出,該檢測信號由電子設備接收。然后,電子設備響應于檢測信號的接收來啟動一個或多個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電子設備具有數個背景與多個操作之間的一個或多個關聯?;诋斍安僮鞅尘埃瑥倪@些關聯所包括的多個操作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操作。這意味著,所選的一個或多個操作與電子設備的當前操作背景相關聯。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檢測器邏輯在有如下事件時注冊檢測事件詢問信號由射頻標識設備的射頻接口接收;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對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接收詢問信號將數據供應到射頻接口;射頻響應信號由射頻標識設備生成而且經由耦合到射頻接口的天線發(fā)射;或者射頻標識設備在射頻響應信號的傳輸之后衰減。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一個或多個操作是預定義的。特別地,一個或多個操作分別地與可由電子設備操作、應用和執(zhí)行的服務和/或應用有關。
根據本發(fā)明的再一實施例,操作背景是由類型信息來獲得的。特別地,類型信息分別地與由射頻標識設備存儲和傳輸的數據的內容有關。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操作背景是根據背景信息來獲得的。這意味著,操作背景可應用于限定電子設備的操作背景。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背景信息是從外部源實體獲得。所得的信息用作對操作背景進行限定的背景信息。附加地和/或可選地,從外部源實體獲得信息。分析所獲得的信息,而且由分析結果獲得背景信息。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用于執(zhí)行一種用于操作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的電子設備的方法,該射頻標識設備可以與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該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程序代碼段,當程序在控制器、基于處理器的設備、計算機、終端、網絡設備、移動終端或支持移動通信的終端上運行時,這些程序代碼段用于執(zhí)行根據本發(fā)明的前述實施例的方法步驟??蛇x地,專用集成電路(ASIC)可以實施一個或多個指令,這些指令適于實現本發(fā)明的前述實施例的前述方法步驟,即等效于前述計算機程序產品。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在機器可讀介質上存儲的程序代碼段,當計算機程序產品在控制器、基于處理器的設備、計算機、終端、網絡設備、移動終端或支持移動通信的終端上運行時,這些程序代碼段用于執(zhí)行根據本發(fā)明的前述實施例的方法步驟。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軟件工具。該軟件工具包括程序部分,當軟件工具實施于計算機程序中和/或在其中被實行時,這些程序部分用于執(zhí)行前述方法的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具體化于載波中而且代表指令的計算機數據信號,這些數據信號在由處理器實行時使得根據本發(fā)明的前述實施例的方法步驟得以執(zhí)行。
在下文中,將參照實施例和附圖更為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在附圖中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現有技術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典型內部結構;圖2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常規(guī)基于電子微處理器的設備的實施,該設備還包括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和檢測器邏輯;圖2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檢測器邏輯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實施;圖2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檢測器邏輯的改進RFID模塊的實施;圖3a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第一操作順序的流程圖;以及圖3b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第二操作順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整個詳細的描述和附圖中,出于簡潔的目的,通過相同的參考標號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單元或設備。
原則上,參照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以下描述將說明用于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實現和/或實施檢測功能的不同實施概念。具體來說,說明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目的在于實施用于檢測功能的后端邏輯單元。特別地,在第一實施例中提供檢測器邏輯用于補充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來實施,在第二實施例中提供檢測器邏輯以集成到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中,而在第三實施例中提供檢測器邏輯以集成到支持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和RFID閱讀器功能的RFID模塊中。
應當注意,描述的實施例用作為說明本發(fā)明概念的例子,將以之為基礎詳細地描述檢測功能。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以下的描述將立即理解到,本發(fā)明概念可應用于以電磁和/或靜電耦合為基礎的相似的和有關的短程通信技術。
圖2a示意性地圖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配備有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和檢測器邏輯的便攜用戶電子(CE)設備的實施。
圖2a的框示了蜂窩終端的原理結構設計,它應當在本發(fā)明的意義上示例性代表了任一種便攜CE設備100。應當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任何具體種類的便攜CE設備。圖示的蜂窩終端通常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110、數據存儲器120、應用存儲器130、包括音頻輸入/輸出(I/O)裝置的輸入/輸出裝置150、具有輸入控制器(Ctrl)的鍵盤160和具有顯示器控制器(Ctrl)的顯示器170。耦合到蜂窩天線的蜂窩接口180提供空中接口,它與訂戶標識模塊(SIM)140相結合地用于與公共陸地移動網絡(PLMN)的對應無線接入網(RAN)的蜂窩通信。
短程接口(I/F)190或短程收發(fā)器可以附加地實施于便攜CE設備100中用以提供與對應的對方網絡、基站或收發(fā)器的本地數據通信。一般地,能夠通過比如藍牙收發(fā)器的低功能射頻收發(fā)器、WLAN(無線局域網)收發(fā)器、超寬帶收發(fā)器或者可以與IEEE 802.xx標準一起操作的任何其它收發(fā)器來實現短程接口(I/F)190。另外,短程接口(I/F)190也能夠分別實施為基于紅外線的接口,比如IrDA(紅外線直接接入)接口或者基于射頻標識(RFID)技術即RFID閱讀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以及相近領域通信標準的接口。
蜂窩接口(I/F)180安置為用以從蜂窩天線接收信號,對信號進行解碼,對它們進行解調,也將它們降低到基帶頻率的蜂窩收發(fā)器。蜂窩接口(I/F)180的輸出由此包括可能要求中央處理單元(CPU)110進一步處理的數據流。安置為蜂窩收發(fā)器的蜂窩接口(I/F)180也從中央處理單元(CPU)110接收數據,這些數據要經由空中接口傳輸到無線接入網(RAN)。因此,蜂窩接口(I/F)180對信號進行編碼、調制和上變頻到要使用的射頻。蜂窩天線然后將得到的射頻信號傳輸到公共陸地移動網絡(PLMN)的對應無線接入網(RAN)。
顯示器和顯示器控制器(Ctrl)170由中央處理單元(CPU)110控制而且通常借助于用戶接口向用戶提供信息。提供鍵盤和鍵盤控制器(Ctrl)160以允許用戶輸入信息。經由鍵盤輸入的信息供應到中央處理單元(CPU)110,可以根據輸入信息來控制該中央處理單元。音頻輸入/輸出(I/O)裝置150至少包括用于再現音頻信號的揚聲器和用于記錄音頻信號的麥克風。中央處理單元(CPU)110可以控制音頻數據轉換到音頻輸出信號以及音頻輸入信號轉換到音頻數據,其中音頻數據具有用于蜂窩傳輸的適當格式。
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可以與為了說明而具體化為蜂窩電話的前述便攜CE設備100一起操作。原則上,圖示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包括用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的操作的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用于存儲數據和信息以便經由RF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來傳達的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以及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的天線。詳細的設立和操作可以對應于常規(guī)無源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設立和操作。這意味著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分別經由射頻(RF)接口和高頻(HF)接口連接到天線,而且天線適配于為了操作而部署的一個/多個預定射頻。在由天線接收到詢問信號時,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被賦能而且發(fā)射對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中存儲的數據進行了編碼的響應信號。詢問信號常規(guī)上由對應適配的RFID閱讀器發(fā)射,該閱讀器發(fā)射詢問信號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設置到操作中以便由此接收響應信號,其中該發(fā)射是通過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賦能來實現的。
此外,說明性的便攜CE設備100包括檢測器邏輯240。檢測器邏輯240負責檢測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的操作。這意味著檢測器邏輯240提供與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的操作的檢測有關的信號以供應到便攜CE設備100的邏輯,特別是供應到中央處理單元(CPU)110用于進一步處理。
為了允許檢測操作,檢測器邏輯240能夠耦合到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用于感測其操作狀態(tài)。對應地,檢測器邏輯240應當能至少感測對經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的天線接收的詢問信號的接收或者由詢問信號的電磁耦合接入所實現的對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賦能。
可選地,檢測器邏輯240也能夠具有檢測器天線和連接到檢測器天線的檢測器射頻(RF)接口。在檢測器天線適配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200的一個/多個操作頻率的情況下,專用于激活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200的詢問信號類似地耦合到檢測器天線中,這可經由檢測器射頻(RF)接口檢測到。因此,檢測器邏輯240也能將檢測信號分別地供應到便攜CE設備100和中央處理單元(CPU)110以允許進一步處理。
將參照以下附圖來討論檢測器邏輯240的更為詳細的實施例和更為詳細的檢測信號處理。
圖2b示意性地圖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檢測器邏輯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的實施。圖2b的RFID收發(fā)器模塊適于可以與任何種類便攜CE設備連接;特別是上面描述的便攜CE設備100。圖示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可以實施為具有可配置的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
具體來說,圖示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包括用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進行操作的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用于存儲數據和信息以便經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來傳達的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以及天線230。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分別經由射頻(RF)接口235和高頻(HF)接口連接到天線230,而且天線230適配于為了操作而部署的預定射頻(RF)。
射頻(RF)接口235和天線230充分地適于接收一個或多個詢問信號以及傳輸載有從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獲取的信息的一個或多個響應信號。
天線230連接到射頻(RF)接口235,其將射頻(RF)接口235所生成的RF/HF信號供應到天線230而且接受由天線230接收的RF/HF信號。射頻(RF)接口235負責分別地調制和解調要由天線230傳輸和接收的信號。
射頻(HF)接口235通常能將解調的信號到傳輸到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以及從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接收信號以進行調制和傳輸。更具體地說,射頻(RF)接口235提供了對于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的操作而言必需的其他信號,這些信號具體是電源信號(電壓信號)和時鐘信號。從詢問電磁場到天線230中的耦合來獲得電源信號,而從射頻(RF)接口235中包括的解碼器獲得時鐘信號。電源信號和時鐘信號有操作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的責任,其中通過由優(yōu)選為RFID閱讀器的外部詢問實體發(fā)射的詢問信號對該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賦能。
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耦合到在這里是數據接口(I/F)215的接口,該數據接口經由連接300耦合用以允許從具有對應數據接口(I/F)的便攜CE設備100接收數據。從便攜CE設備100接收的數據用以配置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在閱讀器邏輯210與具體化的蜂窩電話之間進行聯系的數據接口(I/F)215可以通過適當的硬件和/或軟件接口來建立。此外,數據接口(I/F)215可以集成功率接口,該功率接口由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供應功率而且一旦便攜CE設備100提供電源就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賦能。
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分別存儲可由對應的RFID閱讀器獲取的數據和信息。因此,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連接到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而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實施為可配置的內存。各種存儲器技術可用來實施可配置的內存,而且非易失性的可配置存儲器技術對其尤為適用??膳渲玫陌l(fā)射機應答器存儲器220在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的控制之下。因此,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經由數據接口(I/F)215耦合到便攜CE設備100的數據接口(I/F)。由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經由數據接口(I/F)接收的數據被供應到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220以存儲于其中。
圖2b中圖示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可以附著于或嵌入于任何便攜CE設備中,為了說明該設備在這里具體化為蜂窩電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可以具有數據接口(I/F)215比如串行接口、專有接口或任一種已知數據接口,該接口適于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與具有對應于數據接口(I/F)215的數據接口(I/F)的具體蜂窩電話之間進行聯系。在這里具體化為蜂窩電話的便攜CE設備上執(zhí)行的應用能夠使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的功能。應用程序接口(API)層可以支持應用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之間的通信。
應當注意,圖2b中示出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的實施例圖示了其一種可能實施例。描繪的(邏輯和內存)單元應當代表功能單元。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上面給出的描述將理解到,功能單元可以以另一方式來組成而仍然允許標識模塊的功能。
原則上,本發(fā)明概念引入了具有檢測功能的概念上增強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該檢測功能具體化為圖2b中的檢測器邏輯240。一般地,檢測功能用以監(jiān)視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操作。這意味著檢測功能關于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操作狀態(tài)有關的檢測到的事件來向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所耦合到的便攜CE設備進行指示。(檢測)事件應當理解為任何事件,檢測器邏輯專用于而且適于以信號發(fā)送對該事件的檢測。更具體地說,檢測器邏輯專用于例如感測對經由天線接收的詢問信號的接收或者感測響應于經由詢問信號的激活而對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賦能,而且感測用于生成響應信號的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的讀出和/或作為激活結果的響應信號發(fā)射。此外,檢測器邏輯可以感測在響應信號發(fā)射之后實現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衰減或去激活。能夠實施更多的檢測事件。
該指示可以作為指示信號發(fā)出,該指示信號可以直接地供應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或者可以經由發(fā)射機應答器控制邏輯210傳輸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圖2b圖示了直接連接310,該連接允許檢測器邏輯240將檢測信號分別直接地發(fā)出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及其處理單元。可選地,描繪的數據接口(I/F)215可以適于將檢測信號分別地供應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及其中央處理單元。因此,可以先以信號將檢測邏輯240所檢測的事件發(fā)送到發(fā)射機應答器控制邏輯210,而發(fā)射機應答器控制邏輯210可以隨后地向數據接口(IF)215指示發(fā)出該檢測信號。
例如,只要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天線230暴露于充足的電磁(射頻)場中也就是具有一個/多個預定義頻率的詢問射頻信號中時,就激活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在無源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情況下,通過該詢問射頻(RF)信號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賦能。該激活由檢測器邏輯檢測為對應檢測事件,其被以信號發(fā)送到耦合便攜CE設備100。
圖2c示出了功能塊圖,基于此圖,具有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和閱讀器功能的RFID模塊是可實現的。示意性圖示的RFID模塊包括將代表RFID閱讀器功能的RFID閱讀器邏輯211和將代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兩個功能邏輯單元,即RFID閱讀器邏輯211以及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分別地)需求射頻(RF)接口(I/F)235(和高頻(HF)接口)以及適配于為了操作而部署的射頻(RF)的天線230。圖2c中所示的實施例目的在于將公共射頻(RF)接口235和公共天線230為兩個功能邏輯單元所用。應當理解,在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當前描述中呈現的射頻(RF)接口(I/F)235以及天線230適于利用分別地在RFID閱讀器和發(fā)射機應答器領域中使用的一個/多個任何適當的射頻。特別地,至少前述典型操作頻率應當可借助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來實現。
在RFID閱讀器功能的情況下,天線230適于發(fā)射一個或多個詢問信號以及適于接收一個或多個響應信號以便從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獲取信息。
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的情況下,天線230分別地適于接收一個或多個詢問信號以及發(fā)射載有從所詢問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及其發(fā)射機應答器存儲器取回的信息的一個或多個響應信號。
天線230經由一個或多個信號連接而連接到射頻(RF)接口(I/F)235,這些連接將射頻(RF)接口(I/F)235所生成的RF/HF信號供應到天線230而且接受由天線230接收的RF/HF信號。
射頻(RF)接口(I/F)235負責分別地調制和解調要由天線230傳輸和接收的信號。因此,射頻(RF)接口(I/F)235分別地耦合到RFID閱讀器邏輯211和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特別地,射頻(RF)接口(I/F)235從RFID閱讀器邏輯211接收要調制和傳輸的信號而且將解調的信號傳輸到RFID閱讀器邏輯211。此外,射頻(RF)接口(I/F)235也將解調的信號傳輸到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1而且從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1接收要調制和傳輸的信號。更特別地,RF接口提供對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1的操作而言必需的更多信號,這些信號具體是電源信號(電壓信號)和時鐘信號。從詢問電磁場的耦合中獲得電源信號,而從射頻(RF)接口(I/F)235中包括的解調器中獲得時鐘信號。電源信號和時鐘信號可以分別地負責操作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特別是在圖示的RFID模塊將模擬由RFID閱讀器設備的詢問信號來賦能的無源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情況下。
圖2c中圖示的RFID模塊還包括切換邏輯213,操作該切換邏輯以在RFID閱讀器功能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之間進行切換。切換邏輯213介入于RFID閱讀器邏輯211、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和射頻(RF)接口(I/F)235之間,而且以切換輸入來操作,該切換輸入供應有由便攜CE設備100生成的切換信號。具體來說,切換邏輯213可操作用以將RFID閱讀器邏輯211耦合到射頻(RF)接口(I/F)235或者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耦合到射頻(RF)接口(I/F)235。因此依賴于切換邏輯213的切換狀態(tài)或位置,RFID閱讀器功能或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是可用的。
RFID模塊而且因此RFID閱讀器邏輯211具有由通信連接320指示的接口,該接口用以允許在便攜CE設備上操作的應用分別地與RFID模塊而且特別是與RFID閱讀器邏輯211通信。在RFID模塊與便攜CE設備之間進行聯系的接口是通過允許訪問RFID模塊的適當硬件和軟件接口來建立的。
實施的RFID閱讀器邏輯211允許上面描述的RFID閱讀器功能。此外,RFID閱讀器邏輯211可以適于RFID編寫器功能。這意味著具有閱讀器功能的RFID閱讀器適于獲取在一個或多個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存儲的信息。閱讀器功能至少是RFID閱讀器的基本功能。具有編寫器功能的RFID閱讀器適于將信息添加到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以存儲于其中和/或修改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存儲的信息。應當注意,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存儲的信息的添加和/或修改依賴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能力和/或RFID閱讀器的授權。編寫器功能是RFID閱讀器的增強功能。
如上描述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可以用來建立將記作為表示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在表示通信模式中,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接通,而RFID閱讀器功能切斷,即脫離操作。該表示通信模式區(qū)別于已知通信模式,其中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提供了不需要任何內部電源的無源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物理優(yōu)點。圖示的表示通信模式主要地將即使在RFID模塊不由外部/內部電源來賦能而是由僅能用于有限電源的詢問信號來賦能的情況下仍提供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這一需要納入考慮之中。這意味著,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默認為可以在RFID模塊掉電的情況下有效,而RFID模塊在RFID模塊加電的情況下以RFID閱讀器功能進行操作。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內部地或外部地)包括RFID模塊的便攜CE設備在便攜CE設備加電(接通)時對RFID模塊賦能。因此,在便攜CE設備接通時,RFID閱讀器功能有效,而在便攜CE設備斷開時,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有效。然而,交換邏輯在如果需要的任何時間而且在對RFID模塊賦能的情況下允許在RFID閱讀器功能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之間改變功能。
如上所述能夠由RFID閱讀器獲取的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中存儲的信息被存儲于比如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未圖示)的充足存儲器部件中。存儲器部件可以是只讀存儲器部件或可配置的存儲器部件。在可配置的存儲器部件情況下,許多存儲器技術是可應用的,而且非易失性的可配置存儲器技術尤為引人關注。
RFID模塊而且因此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也可以具有由通信連接300指示的接口,該接口用以允許在便攜CE設備上操作的應用將數據分別地供應到RFID模塊而且尤其是具有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在RFID模塊與便攜CE設備之間進行聯系的接口是通過允許訪問RFID模塊的適當硬件和軟件接口來建立的。
類似于圖2b,將假設如圖2c中具體化的RFID模塊附著于或嵌入于便攜CE設備100中。常規(guī)上,RFID模塊可以具有比如串行接口的接口,該接口使得在RFID模塊與便攜CE設備100之間交換的數據發(fā)生聯系,使得在便攜CE設備100上執(zhí)行的應用能夠使用由RFID模塊提供的功能。應用程序接口(API)層可以支持在便攜CE設備100上操作的應用與RFID模塊之間的通信。
如上面參照圖2a和圖2b描述的,檢測功能一般地用以監(jiān)視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操作。參照圖2c,檢測功能用以監(jiān)視RFID模塊的操作,尤其是以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即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式)進行操作的RFID模塊的操作。這意味著檢測功能關于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的操作狀態(tài)有關的檢測到的事件來向RFID模塊所耦合到的便攜CE設備100進行指示。類似于上面的描述,(檢測)事件應當理解為任何事件,檢測器邏輯專用于而且適于以信號發(fā)送對該事件的檢測。更具體地,檢測器邏輯240專用于例如感測對經由天線接收的詢問信號的接收或者感測響應于經由詢問信號的激活而對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賦能,而且感測用于生成響應信號的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的讀出和/或作為激活結果的響應信號發(fā)射。能夠實施更多的檢測事件。
為了感測對經由天線接收的詢問信號的接收或者感測響應于經由詢問信號的激活而對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賦能,檢測器邏輯240可以連接到射頻(RF)接口(I/F)235或天線230,在該接口或該天線上對詢問信號的接收或者對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的賦能是可檢測的??蛇x地,檢測器邏輯240也能夠耦合到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用于感測這些事件和/或用于感測比如前面提到的更多事件。
該指示可以作為指示信號發(fā)出,該指示信號可以直接地供應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或者可以經由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0傳輸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圖2b圖示了直接連接310,該連接允許檢測器邏輯240將檢測信號分別直接地發(fā)出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及其處理單元??蛇x地,數據接口(I/F)(未示出)可以適于將檢測信號分別地供應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及其中央處理單元。因此,可以先以信號將檢測邏輯240的檢測到的事件發(fā)送到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而發(fā)射機應答器邏輯212可以隨后地向數據接口(IF)指示發(fā)出檢測信號。
例如,只要RFID模塊的天線230暴露于充足的電磁(射頻)場也就是具有一個/多個預定義頻率的詢問射頻信號時,就激活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在無源通信模式的情況下,通過詢問射頻(RF)信號對RFID模塊賦能。該激活由檢測器邏輯240檢測為對應檢測事件,該事件經由信號連接310以信號發(fā)送到耦合的便攜CE設備100。
參照圖3a和3b,將說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操作順序,它們分別地涉及與RFID模塊或發(fā)射機應答器相結合提供的檢測器邏輯以及連接到RFID模塊和發(fā)射機應答器的便攜CE設備的操作。圖3a和3b中圖示的操作順序可以用圖2a至2c中示出的實施例來操作。
更特別地,根據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方法提供了便攜CE設備的一個或多個操作,這些操作可響應于由檢測器邏輯發(fā)出的以信號發(fā)送的檢測事件來操作。原則上,響應于檢測事件而為可操作的操作是根據已經檢測到那個檢測事件而在當前背景之內是可操作的。將討論用于確定涉及當前背景的背景信息的兩個不同方式。第一方式是基于根據分別地由射頻標識(RFID)模塊和發(fā)射機應答器提供的信息而得到的背景信息,而第二方式是基于借助于用于獲得背景信息以便限定當前背景的其它背景取得手段而取得的背景信息。
例如,將引用兩個基本使用范例,借助于它們對操作順序進行描述以易于理解。在第一使用范例下,具體化為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后端邏輯的檢測器邏輯與各種基于RFID的交易應用相結合地使用,用于提供輸入到便攜CE設備以便增強安全和隱私性,這些方面例如在許多基于RFID的票券務/支付應用中是必要的。在第二使用范例下,具體化為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后端邏輯的檢測器邏輯與基于RFID的服務應用相結合地使用。檢測器邏輯用于對便攜CE設備進行輸入以便增強對服務應用的啟動和使用。
參照圖3a,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檢測事件處理在操作S400中開始。這意味著檢測器邏輯分別監(jiān)視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或RFID模塊的操作以便檢測諸如上面限定的檢測事件。
在操作S410中,例如在發(fā)射詢問信號的RFID閱讀器的覆蓋區(qū)域之內安置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因此,檢測器邏輯對檢測事件進行檢測,該文件例如分別是對發(fā)射的詢問信號的接收以及響應于詢問信號接收的激活。
在操作S420中,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或RFID模塊根據它的功能進行操作,而且分別地作為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和RFID模塊的激活/賦能的結果而發(fā)射射頻(RF)響應信號。該響應信號載有在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中存儲的而且從中讀出以便經由天線發(fā)射的數據。
在操作S430中,便攜CE設備接收源自于檢測器邏輯的檢測信號。該檢測信號向便攜CE設備通知該檢測文件,針對該檢測文件已經發(fā)出了檢測信號。
常規(guī)上,配備有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便攜CE設備(即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附著于、包含于、嵌入于或耦合于便攜CE設備)(參照圖2a至2c),在可配置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的情況下可以對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存儲的數據具有控制。然而,一旦數據存儲于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中,在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操作中就不再包含便攜CE設備。方便起見,源自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提供給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檢測器邏輯的檢測信號適應/供應通知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活動的檢測信號。
在操作S440中,便攜CE設備接收通知檢測事件的檢測信號,其中針對該檢測事件已發(fā)出檢測信號。上面已經詳細地描述示例事件;這里,檢測事件指示了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對詢問信號的接收。在獲悉由檢測信號指示的檢測到的事件時,便攜CE設備能根據預定義操作進行處理和/或反應。
如前面提到的,根據在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中存儲的和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發(fā)射的數據來確定背景,該背景限定了響應于接收的檢測信號而要處理的預定義操作。特別地,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中存儲的數據類型以及存儲數據的內容分別地用作為背景信息。便攜CE設備例如維護數據庫、列表等,該數據庫、列表等包括數據類型與要處理的對應預定義操作之間的關聯。一般地,在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中分別存儲的數據類型和數據以固有的方式限定了背景,即用作背景信息。這意味著由便攜CE設備維護的數據庫、列表等包括限定的背景與響應于檢測信號要由便攜CE設備處理的對應預定義操作之間的關聯。
在操作S450中,完成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檢測事件處理。
為了啟發(fā)圖3a中引用的上述操作順序,將給出示例使用范例。
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將用于提供與票券或支付有關的信息;即與電子票券有關的信息或者與任何支付手段(信用卡、現金卡等)有關的信息。這樣的信息是敏感的,因為其可以包括個人信息。盡管經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提供與票券或支付有關的信息通常是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用戶的控制之下,但是用戶不得不依賴于與提供的信息的讀出有關的外部信息。根據外部信息,用戶能夠決定是否撤消所提供的信息。對于隱私方面,應當只有絕對需要時才提供敏感信息。但是用戶不能確信外部信息是可靠的。根據所提供的發(fā)明概念以及供應到便攜CE設備的檢測信號,可以向用戶通知與票券或支付有關的信息的讀出,自動地撤消與票券或支付有關的信息的提供,或者用戶能夠人工地指令去除該信息的提供。
參照簡單說明的示例使用范例,可以與用由此用于提供數據對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的進行配置相結合地限定預定義操作。這意味著,與配置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以提供與票券或支付有關的信息同時地,限定響應于由RFID閱讀器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激活的指示而進行的后續(xù)撤消操作。
另外,便攜CE設備可以響應于檢測信號來啟動應用,例如開始通信應用,該應用建立無線數據通信連接,該連接能夠用來檢驗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提供的信息是否已經正確地傳輸。這樣的無線數據通信連接可以包括藍牙連接、WLAN(無線局域網)連接、IRDA(紅外線數據關聯)連接等。
參照圖3b,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檢測事件處理在操作S500中開始。以下操作S510至S530基本上對應于上面描述的操作S410至S430。這意味著檢測器邏輯監(jiān)視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或RFID模塊的操作以便檢測諸如上面限定的檢測事件。與參照圖3a說明的操作順序相對照,本操作順序的實施例涉及了對允許取得背景信息的其它或附加背景取得手段的利用,當前背景基于該背景信息是可限定的。
在操作S510中,例如在發(fā)射詢問信號的RFID閱讀器的覆蓋區(qū)域之內安置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因此,通過詢問信號分別地對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進行賦能和激活。
在操作S520中,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或RFID模塊根據它的功能進行操作,而且分別地作為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和RFID模塊的激活或賦能的結果而發(fā)射射頻(RF)響應信號。該響應信號載有在發(fā)射機應答器內存中存儲的而且從中讀出以便經由天線發(fā)射的數據。
在操作S530中,便攜CE設備接收源自于檢測器邏輯的檢測信號。該檢測信號向便攜CE設備通知檢測事件,針對該檢測事件已發(fā)出檢測信號。
這里,源自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提供給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檢測器邏輯的檢測信號適應/供應例如通知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衰減的檢測信號,該衰減是在根據以上操作S520完成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的發(fā)射和后續(xù)去激活之后檢測到的。
便攜CE設備接收響應于檢測事件的檢測信號,其中已經針對該檢測事件發(fā)出該檢測信號。在獲悉由檢測信號指示的檢測到的事件時,便攜CE設備能根據預定義操作進行處理和/或反應。
在操作S540中,便攜終端確定它目前是在哪個背景中操作以及在哪個背景中發(fā)出檢測信號。
如前面簡單提到的,便攜終端可以獲悉分別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中當前存儲的信息和數據。例如,存儲的信息/數據已經由便攜終端預先配置了。因此,信息類型是已知的。因此,能夠關于已知的信息類型來限定、修改和計劃一個或多個后續(xù)操作(以下稱作操作S550)。如前面提到的,這例如意味著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中存儲的敏感信息能夠在其獲取之后立即被調用,可以接通、關斷便攜CE設備或者將其切換到限定的操作模式中,用戶接口可以配置為提供要由便攜CE設備的用戶人工地啟動的操作選擇??蛇x地,可以指令便攜CE設備作為預定義應用來啟動或者關閉預定義應用。對檢測信號的可能反應的數目可以繼續(xù)。
另外,可以以任何其它適當的方式取得便攜終端當前操作所在的背景。特別地,可以根據由外部實體提供和適應的信息來確定或推斷該背景。允許獲得操作背景的這種信息將被指定為背景信息,便攜CE設備的操作基于該操作背景是可應用的;而便攜CE設備基于它的操作則指定為背景意識。參照圖4a和4b詳細地描述背景性的信息的取得和處理。
在操作S550中,便攜CE設備具有用以在檢測邏輯的接收之后執(zhí)行的數個預定義操作。為了從數個預定義操作之中選擇一個或多個適當的預定義操作,便攜CE設備參考背景性的信息,基于該背景性的信息可進行選擇操作。此后,后續(xù)地執(zhí)行所選操作。類似于操作S440,便攜CE設備例如維護數據庫、列表等,該數據庫、列表等包括限定的背景與響應于檢測信號要由便攜CE設備處理的對應預定義操作之間的關聯。
在操作S560中,完成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檢測事件處理。
背景性的信息、背景信息或與背景有關的信息可以理解為任何信息,基于該信息能夠關于便攜CE設備當前操作所在的實際背景得出結論。這意味著背景性的信息適合于執(zhí)行上述選擇操作。
應當注意上面已經說明了用于確定充足背景的兩種方式。用以確定背景的一個方式是檢驗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操作所在的背景。用以確定背景的另一方式利用了用于根據背景性的信息從環(huán)境中限定背景的其它手段。結果,也可以通過兩個說明的背景確定方式的組合來限定背景。例如,盡管便攜CE設備已經確定比如電影院的當前背景,但是對恰當動作的選擇應當基于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內容。例如當經由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提供設備地址時,將藍牙模塊設置為尋呼相較于將終端設置為靜音模式更為優(yōu)選,靜音模式在檢測到RFID模塊/發(fā)射機應答器包括與電影票券有關的數據時可以是后續(xù)優(yōu)選的。
將參照圖4a和4b來描述背景性的信息的取得和處理,這些圖示意性地圖示了關于便攜CE設備的實施以及與適應背景性的信息的外部源實體有關的實施。
參照圖4a,在便攜CE設備中分別實施的功能部件和單元描繪為包括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分析裝置610和刪除裝置620,這些裝置的相互協作允許執(zhí)行如操作S550中描述的便攜CE設備的與方法背景有關的操作。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將代表允許取得適當背景性的信息的數個不同裝置。具體來說,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可以與用于與無線接入網(N/W)502蜂窩通信的蜂窩接口180、低功率射頻(LPRF)接口602(比如與藍牙網絡(N/W)500通信的藍牙收發(fā)器)、與WLAN網絡(N/W)510通信的WLAN收發(fā)器、與對應網絡進行無線數據通信的超寬帶(UWB)收發(fā)器、以及可以以IEEE 802.xx標準操作的任何其它收發(fā)器一起操作。可選地,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可以是如前面提到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或閱讀器603或者可以是比如GPS模塊601的傳感器裝置。應當注意,上面給出對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的枚舉不是限制性的,可利用本發(fā)明進行操作的便攜CE設備可以內部地或外部地耦合到上面說明的一個或多個裝置和/或可以內部或外部地耦合到適合于獲得適當背景信息的一個或多個裝置。
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可操作用以獲得背景性的信息。具體來說,可以(反復地)掃描環(huán)境以尋找可用作為與背景有關的信息的(外部提供的)信息,基于該信息可以(自動地)進行選擇。適當的與背景有關的信息包括數個信息內容類型,這些內容涉及不同的原始目的。適當的與背景有關的信息可以至少分別地包括位置信息、與位置有關的信息、基于位置的信息和專用信息。
掃描操作應當分別地理解為被動掃描操作和主動掃描操作。在被動掃描期間,修改、配置或提供背景信息取得裝置用以獲得與背景有關的信息,該信息的供應是由外部源啟動的。這意味著內容信息取得裝置可以配置為準備好接收與背景有關的信息。在主動掃描期間,修改、配置或提供背景信息取得裝置用以例如通過一個或多個信號(例如詢問信號)的主動傳輸來主動地獲得與背景有關的信息,基于這些信號可啟動與背景有關的信息的供應。
位置信息和與位置有關的信息主要地對使用位置服務的用戶的地理地點或者場所指示進行編碼?;谖恢玫男畔⒅饕貙谖恢眯畔⒍@得的信息進行編碼。位置信息和與位置有關的信息可以分別地經由實施位置服務和基于位置的服務的蜂窩網絡來獲得??蛇x地,與地點信息有關的位置信息也能夠根據由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模塊接收的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信號來獲得。這樣的地點信息允許標識例如電影院等某一位置/地點。專用指令將被理解為引用預定義操作的而且對一個或多個指令進行編碼的信息,根據該信息能夠引用這些操作。
由背景信息取得裝置600獲得的背景信息然后供應到適于對獲得的背景性的信息進行分析的分析裝置610。該分析操作依賴于而且基于先前獲得的背景性的信息的內容。如前面提到的,背景性的信息的內容可能大相徑庭,所以已經采用規(guī)定來實現分析操作。
參照上文,對包括用于引用預定義操作的一個或多個指令的專用信息進行分析以得到對包括的一個或多個指令的解碼。對位置信息、與位置有關的信息和基于位置的信息進行分析以得到關聯信息,借助于此該操作是可標識的。對應操作的標識可以通過將關聯信息與在所討論的操作中包括的數據項進行比較來獲得或者可以通過將關聯信息與向所討論的操作分配的對應補充關聯信息進行比較來獲得。
基于分析結果,要從便攜CE設備所維護的多個預定義操作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操作。選擇裝置620適于從便攜CE設備所存儲的多個預定義操作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操作。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從比如前面提到的低功率射頻(LPRF)接口602、蜂窩接口180、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模塊601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閱讀器603等各種取得裝置輸入的背景性的信息由專用軟件或專用邏輯接收,該軟件或邏輯包括分析裝置610以及例如耦合到關聯數據庫621和操作存儲器622的選擇裝置620。關聯數據庫621包括各種背景性的信息輸入與操作指示或引用的關聯。這意味著該指示和引用構成了供應的當前背景性的信息與存儲的預定義操作之一之間的關聯。利用適當的關聯算法獲得關聯的構造。在進行關聯之后,專用軟件或邏輯獲取與當前背景性的信息相關聯的所選操作用于執(zhí)行。
分析裝置620和選擇裝置630可以代表程序代碼段,每段包括在由比如處理器、控制器等對應處理裝置執(zhí)行進行對應操作的程序代碼。另外,包括分析裝置620和選擇裝置630的上述裝置可以代表適于進行對應操作的一個或多個邏輯電路。
使用范例最后,復雜的使用范例將進一步啟發(fā)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兩個所述操作順序。
應當假設與電影票券的購買和利用有關的使用范例。用戶具有如上面具體化的配備有RFID模塊的蜂窩終端形式的便攜CE設備。首先,用戶聯絡專售電子電影票券的網站,購買電子票券,而且蜂窩終端中的專用服務應用對RFID模塊的內存進行配置。票券可能已經例如通過在蜂窩終端中實施的蜂窩網絡接口來購買了。響應于電子電影票券的購買,RFID模塊可能包括各種內容,如例如-終端標識信息,該信息設置為“常開”含義,即默認設置,如果沒有設置其它指令,則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例如提供與蜂窩終端所包括的低功率射頻(LPRF)接口有關的地址標識符或別名地址;-30天的公共汽車票券,該票券設置為“隱藏”直至檢測到適當的環(huán)境/背景(例如公共汽車站或進入巴士)為止;以及-這一新取得的電子電影票券。
時間越來越晚,而且用戶決定乘坐公共汽車以確保他將及時到達電影院。他步行到附近的公共汽車站而且也能夠使用蜂窩終端的RFID模塊掃描在公共汽車站提供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該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自動地提供對公共汽車時間表服務的連接。下載時間表服務,而且適當的公共汽車剛好就要到達。與對公共汽車站處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進行掃描的操作同時,蜂窩終端的背景改變成“公共汽車站”;即與在公共汽車站處的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相結合取得的信息用作為背景性的信息。當適當的公共汽車到達時,用戶僅將具有RFID模塊的蜂窩終端保持接近于票券兌換機器,而該機器從蜂窩終端讀取公共汽車票券信息。(此操作可以包括先從票券兌換機器讀取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以確保當前背景是“公共汽車”,而且僅在隨后公共汽車票券信息才在RFID模塊處可用)。
檢測邏輯檢測RFID讀取操作而且決定公共汽車票券信息當前為激活,因此蜂窩終端指令RFID模塊從RFID模塊去除公共汽車票券信息。此后,終端設置回到前述默認設置以便可讀,即地址標識符或別名地址信息。優(yōu)選地根據參照圖3a描述的實施例來執(zhí)行此操作。
在公共汽車中,用戶與坐在接近座位上的另一用戶交談,而且他們決定玩多玩家網球游戲。公共汽車擁擠不堪,因此為玩游戲建立短程連接的最簡單方式是使得設備緊密鄰近,而另一用戶通過在另一用戶的蜂窩終端中實施的對應RFID模塊從RFID模塊讀出地址標識符(或別名地址信息)。
檢測邏輯檢測到RFID讀取操作,而且決定地址標識符(或別名地址信息)當前為激活,因此蜂窩終端指令蜂窩終端的低功率射頻(LPRF)模塊(例如藍牙/WLAN接口)進入頁掃描模式,而且蜂窩終端快速地啟動低功率射頻(LPRF)連接。優(yōu)選地根據參照圖3b描述的實施例來執(zhí)行此操作。
在離開公共汽車之后,用戶進入電影院,而且提供低功率射頻(LPRF)接入點(例如藍牙/WLAN接入點)的本地服務聯絡用戶的蜂窩終端,而蜂窩終端使用該信息作為背景性的信息來將當前背景設置為“電影院”,這造成了使得電子電影票券信息可用。當用戶進入影院大廳時,他通過向入口大門出示他的蜂窩終端來兌換他的電子電影票券,入口大門對電子電影票券進行驗證,而且提供給蜂窩終端RFID模塊的檢測邏輯發(fā)送電子電影票券信息已兌換這一信號,這由移動終端來使用以啟動將蜂窩終端配置到靜音模式操作中,或者用來激活電影院應用,該應用可以提供與上映影片等有關的更多信息。優(yōu)選地根據參照圖3b描述的實施例來執(zhí)行此操作。
此外,總有票券信息因某種原因而錯讀的可能。如果蜂窩終端例如具有比如低功率射頻(LPRF)接口的其它短程通信裝置,該裝置能夠用來啟動與票券兌換機器的短程通信連接以確保通過RFID模塊提供的票券信息被正確地讀出,則至少部分地彌補這種缺陷。例如能夠通過蜂窩終端從票券兌換機器問詢特定用戶號是否經驗證來實施這一點。如果沒有,則蜂窩終端能夠將可感測的報警提供給用戶以將信息重新插入到票券兌換機器的RFID閱讀器。應當注意也可以使用其它解決方案(例如當已經正確地讀出信息時票券兌換設備中的綠光)。
綜合言之,本發(fā)明的概念是基于“反向耦合檢測邏輯”,這分別地為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和RFID模塊的邏輯提供了分別地向耦合的便攜CE設備及其處理單元(CPU)通知在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模塊中存儲的信息被讀出的手段。此后處理單元(CPU)能夠檢驗已被讀出的信息類型或者能夠檢驗已經讀出該信息時所在的實際背景,而且激活、啟動、開啟、喚醒與讀出的信息相關聯的應用、功能或操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射頻標識設備,至少包括射頻接口以及天線和控制器邏輯,其中所述射頻接口適于接收射頻詢問信號,所述控制器邏輯響應于所述射頻詢問信號將數據供應到所述射頻接口以傳輸載有所述數據的射頻響應信號,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還包括檢測器邏輯,所述檢測器邏輯適于響應于檢測到的與該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有關的事件來提供檢測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檢測到的事件包括檢測事件組之中的至少一個事件,所述檢測事件組包括-由所述射頻接口接收所述詢問信號;-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對所述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將所述數據供應到所述射頻接口;-經由所述天線傳輸所述射頻響應信號;以及-在所述射頻響應信號的所述傳輸之后衰減所述射頻標識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閱讀器功能和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以模仿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
5.根據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設備,其中向所述射頻標識設備的所述射頻接口、所述天線和所述控制器邏輯之一整體地提供所述檢測器邏輯。
6.根據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包括可配置的數據存儲器。
7.一種用于射頻標識設備的檢測器邏輯,所述檢測器邏輯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而且適于響應于檢測到的與該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有關的事件來提供檢測信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邏輯,其中所述檢測到的事件包括檢測事件組之中的至少一個事件,所述檢測事件組包括-由射頻接口接收詢問信號;-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對所述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將數據供應到所述射頻接口;-經由天線傳輸載有所述數據的所述射頻響應信號;以及-在所述射頻響應信號的所述傳輸之后衰減所述射頻標識設備。
9.根據權利要求7或權利要求8所述的邏輯,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閱讀器功能和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邏輯,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以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功能來操作以模仿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
11.根據權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邏輯,其中向所述射頻標識設備而且特別地向所述射頻標識設備的射頻接口、天線和控制器邏輯之一整體地提供所述檢測器邏輯。
12.根據權利要求7至11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邏輯,其中所述檢測器邏輯包括與天線的射頻接口,其中所述射頻接口可以在一個或多個射頻操作,在所述一個或多個射頻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操作。
13.一種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和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檢測信號輸入,用以接收響應于檢測到的與所述射頻標識設備的用于傳輸數據的操作有關的事件而由所述檢測器邏輯發(fā)出的所述檢測信號;以及-一個或多個操作的能力,其中所述電子設備適于響應于接收所述檢測信號來執(zhí)行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子設備,包括-在數個背景與多個操作之間的一個或多個關聯,其中所述關聯使得所述電子設備能夠從所述多個操作中選擇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與所述電子設備的當前操作背景相關聯。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檢測到的事件包括事件組之中的至少一個事件,所述事件組包括-由射頻接口接收詢問信號;-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對所述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將數據供應到所述射頻接口;-經由天線傳輸載有所述數據的射頻響應信號;以及-在所述射頻響應信號的所述傳輸之后衰減所述射頻標識設備。
16.根據權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是預定義的,而且特別地,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與服務和/或應用有關。
17.根據權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操作背景可由與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傳輸的所述數據有關的類型信息來獲得,其中特別地所述類型信息與所述數據的內容有關。
18.根據權利要求13至17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操作背景可由限定所述操作背景的背景信息來獲得。
19.根據權利要求13至18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背景信息由外部源實體提供和/或所述背景信息可基于所述外部源實體提供的信息來獲得。
20.根據權利要求13至19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電子設備是便攜用戶電子設備,特別是基于處理器的設備,更為特別地是終端設備。
21.一種包括電子設備、射頻標識設備和檢測器邏輯的系統(tǒng),其中所述電子設備是根據權利要求13至20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射頻標識設備是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射頻標識設備,其中所述檢測器邏輯是根據權利要求7至12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檢測器邏輯。
22.一種用于操作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的電子設備的方法,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可以與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檢測器邏輯檢測事件,其中所述檢測到的事件與所述射頻標識設備的用于傳輸數據的操作有關;-響應于所述檢測事件由所述檢測器邏輯發(fā)出檢測信號;-由所述電子設備接收所述檢測信號;以及-響應于所述檢測信號的所述接收來執(zhí)行一個或多個操作。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包括-基于當前操作背景從多個操作中選擇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其中提供將數個背景與所述多個操作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關聯。
24.根據權利要求22或權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檢測到的事件包括事件組之中的至少一個事件,所述事件組包括-由射頻接口接收詢問信號;-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對所述射頻標識設備賦能;-響應于對所述詢問信號的所述接收將所述數據供應到所述射頻接口;-經由耦合到所述射頻接口的天線由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傳輸射頻響應信號;以及-在所述射頻響應信號的所述傳輸之后衰減所述射頻標識設備。
25.根據權利要求22至24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是預定義的,而且特別地,所述一個或多個操作與可以與所述電子設備一起操作的服務和/或應用有關。
26.根據權利要求23至25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還包括-由與所述射頻標識設備傳輸的所述數據有關的類型信息來獲得所述操作背景,其中特別地所述類型信息與所述數據的內容有關。
27.根據權利要求23至26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包括-獲得背景信息,所述操作背景基于所述背景信息是可限定的。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所述操作中的至少一個操作-從外部源實體獲得信息,其中所述獲得的信息用作所述背景信息;以及-從所述外部源實體獲得所述信息,并且分析所述獲得的信息以獲得所述背景信息。
29.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用于執(zhí)行一種用于由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連續(xù)提供數據的方法,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程序代碼段,當所述程序在控制器、基于處理器的設備、計算機、基于微處理器的設備、終端、網絡設備、移動終端或支持移動通信的終端上運行時,所述程序代碼段用于執(zhí)行權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步驟。
30.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用于執(zhí)行一種用于由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連續(xù)提供數據的方法,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在機器可讀介質上存儲的程序代碼段,當所述程序產品在控制器、基于處理器的設備、計算機、基于微處理器的設備、終端、網絡設備、移動終端或支持移動通信的終端上運行時,所述程序代碼段用于執(zhí)行權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步驟。
31.一種用于由射頻標識發(fā)射機應答器連續(xù)提供數據的軟件工具,包括程序部分,當所述程序實施于計算機程序中用于在控制器、基于處理器的設備、基于微處理器的設備、處理設備、終端設備、網絡設備、移動終端或支持移動通信的終端上實行時,所述程序部分用于執(zhí)行權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操作。
32.一種具體化于載波中而且代表指令的計算機數據信號,所述指令在由處理器實行時使得權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步驟得以執(zhí)行。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種可以與射頻標識設備一起操作的電子設備,該射頻標識設備可以與檢測器邏輯一起操作,以及提供了一種用于操作具有射頻標識設備和檢測器邏輯的電子設備的方法。首先,檢測事件由檢測器邏輯進行注冊。檢測到的事件與可應用于將數據傳輸到對方射頻標識設備的射頻標識設備的操作有關。響應于注冊和檢測事件,檢測信號分別地由檢測器邏輯生成和發(fā)出,該檢測信號由電子設備接收。然后,電子設備響應于檢測信號的接收來啟動一個或多個操作。
文檔編號G06K19/077GK1918585SQ200480041910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3月19日
發(fā)明者卡門·屈爾, 湯米·甘芒 申請人:諾基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