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615635閱讀:2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
目前有多種漢字編碼。其中,常用的漢字編碼有五筆字型和表形碼等,它們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有以下缺陷一是字根數(shù)量多,五筆字型約有162個字根,表形碼則有400個左右字根,從而增大了記憶難度;二是簡碼少,有重碼,致使輸入慢,打字也慢;三是按照書寫順序編碼,且編碼規(guī)則比較復雜,不容易學。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易學、易記和輸入、打字速度都快而又無重碼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與英文鍵盤配套使用,其包括字根安排、取碼順序和重碼消除,并按有無折點將漢字字根分為有拐字根和無拐字根兩種,有拐字根是用鍵盤中的字母鍵即字母碼輸入,無拐字根是用數(shù)字鍵即數(shù)字碼輸入,字母鍵中“O、P”字母劃入數(shù)字碼范疇。
上述鍵盤中字母鍵區(qū)從左到右可分為首碼、余碼區(qū),兩碼區(qū)各有12個字母鍵和與之對應的碼序,首碼位于一個字碼的開頭。數(shù)字鍵區(qū)為數(shù)字碼區(qū),其碼序是它本身。
上述取碼順序可以是按優(yōu)先原則,每個漢字取碼應部首先取,有拐字根先取,外筆先取,外筆是指最后或第1個字根的筆畫。
上述有拐字根可包括優(yōu)化部首、準部首、筆畫偶和有拐筆畫,優(yōu)化部首是指安排在首碼區(qū)的24個字根,其中每鍵上的前述1個部首為主部首,后述1個部首是副部首。準部首是除筆畫偶外的不作為一級部件而又同優(yōu)化部首形狀的字根,其用同形部首代碼或和同形部首代碼碼序相同的余碼表示。當“日、月、目、口”字根不作為部首時是筆畫偶。
上述無拐字根可包括筆畫塊和無拐筆畫。
本編碼無重碼,其可通過設置串序或通過設置補充部首和部首級別的措施來消除重碼。
本發(fā)明的主要優(yōu)點有如下幾點其一,記憶點少,由于按有無折點特征輸入漢字,因此,可使?jié)h字字根記憶數(shù)量大大減少,其字根數(shù)量約是五筆字型(約162個)的2/3、表形碼(約400個)的3/10,而基本部首即優(yōu)化部首僅24個。
其二,記憶難度小,筆畫塊排列的規(guī)律性強,易于類推;有拐筆畫只需確定折點的位置,和鍵的名稱無關。
其三,沒有重碼。
其四,輸入快,簡碼多,約有500個二碼,而五筆字型僅25個。其五,編碼規(guī)則簡單、易學,因符合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可使本編碼學習與識字教育同時進行。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字符鍵區(qū)6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鍵盤結構示意圖。
本發(fā)明是一種與計算機英文鍵盤4配套使用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包括字根安排、取碼順序和重碼消除。本發(fā)明是按有無折點將漢字字根分為有拐字根和無拐字根兩種,前者用鍵盤中的字母鍵即字母碼輸入,后者用數(shù)字鍵即數(shù)字碼輸入,字母鍵中“O、P“字母劃入數(shù)字碼范疇。
如圖2所示,英文鍵盤4中包括功能鍵區(qū)5、字符鍵區(qū)6、光標控制鍵區(qū)7、小鍵盤區(qū)8和其它功能鍵區(qū)等。
字符鍵區(qū)6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首碼區(qū)1、余碼區(qū)2和數(shù)字碼區(qū)3,前二者各有12個字母鍵和與之對應的碼序,數(shù)字碼區(qū)的碼序是其數(shù)字本身。首碼區(qū)位于鍵盤的左部,其有Q、W、E、R、A、S、D、F、Z、X、C、V首碼,首碼位于一個字碼的開頭。余碼區(qū)位于鍵盤的右部,其有T、Y、U、I、G、H、J、K、B、N、M、L余碼。碼序均用1至9和0十個數(shù)字及“O、P”依次表示。
本發(fā)明規(guī)定每個漢字的取碼順序為第一位碼有部首的字,取部首代碼,如“部、陪”字,可取“阝”代碼“S”;沒有部首的字,取第1個有拐字根的代碼,如”敖”字應取 代碼“S”;沒有部首也沒有有拐字根的字,取第1個無拐字根的代碼,如“艾”字應取“艸”代碼“W”。
第二位碼取最后1個字根的代碼,如“陪”字應取“口”代碼“L”;若最后1個字根已取碼,則取第1個字根的代碼,如“部”字應取“立”代碼“B”。
自第三位碼起,依次取沒有取碼的字根的代碼,如“部”、“陪”字可分別取“口、立”代碼“L、9”。若字根的代碼取完后,取有拐字根里的單筆畫上的第二個折點的代碼,如“雜“字應先取 三碼字根代碼”D、3、J”,再取 第2個折點代碼“M”。如果前述代碼取完后,取末位筆畫的代碼,末位是指1個漢字在去掉部首或“米、艸、木、牛、亻、土、王、禾、疒、忄、氵、 部件后的右下角位置,如“墜”字在取完“阝、土、人”的代碼“S、6、5”后,其末位筆畫的代碼是去掉“土”部件后應取 代碼“8”。若該位置無筆畫時,以“丿”為末位的筆畫,如“怎”字取完“心、乍”代碼“A、G”后,其末位筆畫是去掉“心”部首時無筆畫,故取“丿”代碼 總之,取碼順序為部首先取、有拐字根先取、外筆先取。上述有拐字根可包括優(yōu)化部首、準部首、筆畫偶和有拐筆畫。優(yōu)化部首是指安排在如圖1所示的首碼區(qū)的12個字母鍵上的24個字根,即Q鍵上的“犭、鳥”、W鍵上的“蟲、魚”、E鍵上的“女、衤”、R鍵上的“扌、足”、A健上的“日、心”、S鍵上的“月、阝”、D鍵上的“目、酉”、F鍵上的“口(左右型)、饣”、Z鍵上的“钅、宀”、X鍵上的“纟、貝”、C鍵上的“辶、石”、V鍵上的“讠、山”。其中每個鍵上的前述一個部首稱為主部首,后述一個部首稱為副部首,如Q鍵上“犭”為主部首,“鳥”為副部首。準部首是除筆畫偶外的不作為一級部件而又同優(yōu)化部首形狀的字根,其用同形部首代碼或和同形部首代碼碼序相同的余碼表示,如“墜”字中“阝”(第一碼)取同形優(yōu)化部首“阝”的代碼“S”,又如“廊”字中“阝”(不是第一碼)應取其代碼“S”的同碼序的余碼“H”。筆畫偶是指不作為部首的“日、月、目、口”4個字根,其上下位置居中時,取碼方法同準部首,如“恒”字中“日“代碼為“A”;若位置編上時,用比其在上下位置居中時的代碼上移一位的代碼表示,如“怛、妲”中“日”的代碼分別取“Q、T”;若位置偏下時,用比其在上下位置居中時的代碼下移一位的代碼表示,如“指”字中“日”的代碼為“Z”。上述有拐筆畫的位置是,在有部首或沒有部首但有“米、艸、木、牛、亻、土、王、禾、疒、忄、氵 12個部件的字里,將去掉部首或上述部件的剩余部分假定放大并恰好覆蓋在一個字母碼區(qū)上,該有拐筆畫上的第1個折點所對應的字母鍵,如“指”字,先去掉部首“扌”(首碼),再將“旨”覆蓋在余碼區(qū)上,其有拐筆畫“L”上的第一個拐的對應鍵為“G”;在沒有部首又沒有上述12個部件的字里,將整字假定放大并恰好覆蓋在一個字母碼區(qū)上,該有拐筆畫上的第一個折點所對應的字母鍵,如“巴”字,將其放在首碼區(qū)上,其第1個字根 上的拐點所對應的鍵為“R”。另外,有拐筆畫 的代碼是將其拐點往筆畫的開口方向平移一位后所對應的字母碼,如 在“矣”字里的代碼為“S”。
上述無拐字根包括筆畫塊和無拐筆畫,其中筆畫塊“十、米、 位于鍵“1”上,筆畫塊“艸、末、 井、#、≠”位于鍵“2”上,筆畫塊 位于鍵“3”上,筆畫塊 大、?!蔽挥阪I“4”上,筆畫塊 位于鍵“5”上,筆畫塊 位于鍵6上,筆畫塊 位于鍵“7”上,筆畫塊 位于鍵“8”上,筆畫塊 位于鍵“9”上,筆畫塊 位于鍵“0”上,筆畫塊 位于鍵 上,筆畫塊 位于鍵“P”上。所述筆畫塊在數(shù)字鍵上的排列順序可根據(jù)情況變換。
上述無拐筆畫,其代碼可依照所在字型和“一、丨、丿、 的順序,對應數(shù)字碼段中的數(shù)字碼。數(shù)字碼“1、2、3、4”段對應左右字型,如“恒”字,其無拐筆畫“一”的代碼為“1”,“材”字里的“丿”代碼為“3”,數(shù)字碼“5、6、7、8”段對應上下字型,如“叢”字里的“一”代碼為“5”,“矛”字里的“丿”代碼為“7”,數(shù)字碼“9、0、O、P”段對應其它字型,如“閂”字里的“一”代碼為“9”,“才”字里的“丿”代碼為“O”。無拐筆畫不連續(xù)取碼,暫未取碼的無拐筆畫待其它字根取碼后再取碼,如“扁”字,其中“一、丿、丨”三個無拐筆畫是連續(xù)書寫的,在取了“一”的代碼后,即越過“丿、丨”取 的代碼。
位于有拐字根上方的孤點和落在有拐字根上面的無拐筆畫不取碼,如“戶“字上方的“丶”、“啤”字里有拐字根“日”上的“丿”不取碼。
方框左邊的“︱”不取碼,如“田”字只取字根 的代碼。上述首碼的運用規(guī)則為所有的優(yōu)化部首,其代碼均為首碼,如“日、心”部首的代碼為A,“口、饣”部首的代碼為F;沒有部首的字,其代碼的第一位用首碼表示,如“敖”字的第一碼是S;有主部首的字,其代碼的第二碼位也用首碼表示,如“指”字代碼的前兩位為“R Z”,“昨”字代碼是前兩位為AA,“吹”字代碼的前兩位為FA。除了有主部首的字,其它字的代碼里至多采用1個首碼。
本發(fā)明是通過設置串序措施,或通過設置補充部首和部首級別措施,或通過采用這兩種措施來消除重碼。
串序是在以下四種情況下,將數(shù)字碼轉換成和它同碼序的字母碼全字不含有拐字根時的第一個字根,如“作”字不含有拐字根,其第一個字根為“亻”,代碼是A;有優(yōu)化部首的字的第二位碼的字根是無拐字根,如“昨”字的第二位碼的字根是“乍”,代碼是A;無拐字根和它筆相疊或被它筆隔開,如“力”字里的無拐字根和它筆相疊,其代碼為M;一個無拐字根和在它前一位碼的字根形狀相同,如“楂”字,其字根有“日、一、木、木”,因后兩位碼的字根相同,則楂字代碼為“A13U”。
補充部首的代碼是由它的第一個有拐字根的代碼加導碼組成,如“翠”字的補充部首是“羽”,“羽”的第一個有拐字根是 代碼是“Y”,則“羽”的代碼為 或者在沒有有拐字根時,其代碼由它的第一個無拐字根的代碼加導碼組成。如“靡”字的補充部首是“麻”,“麻”的第一個無拐字根是“廣”,代碼為“9”,則“麻”的代碼為 。導碼是以空格鍵 或<Shift>鍵“△”表示。導碼“△”表示它的后面的字母碼是把含補充部首的字整字放大并恰好放置在首碼區(qū)上,補充部首里的第一個有拐字根所對應的字母鍵,如在“耗”字里,補充部首的代碼是△C,在“毯”字里,“毛”的代碼是△X。
部首級別分為三級,其中,優(yōu)化部首是一級部首,如“犭、鳥”;代碼內不含首碼的補充部首是二級部首,如“羽、廣”(代碼分別為 代碼內含首碼的補充部首是三級部首,如“勿、丁”(代碼分別為△F、 部首不得小于一級部件,一個字只能有一個部首或準部首,后級部首優(yōu)先采用,如“昀、肚”字只有一個部首“日、月”,其代碼是AXKK、SS1,而“易”字有2個部首“日、勿”,“勿”優(yōu)先采用,則“易”的代碼是△FGI,(取AXKK則錯),同理,“肛”字的代碼是 (取SS1錯)。補充部首共有48個,二級補充部首有“甲、羽、馬、巳、鬼、車、舟、革、齒、 手、戈”12個有拐的部件和 工、 廠、廣、麻、 15個無拐的部件,三級補充部首有“白、礻、丁、寧、曰、骨、風、口、歹、丘、氣、勿、毛、云、散、 21個有拐的部件,二級部首以及三級部首中的“白、礻、丁、寧”的導碼是 其余三級部首的導碼是“△”。
在《GB2312-80》的范圍內,本編碼僅取每個字的代碼的前面四位碼,即可區(qū)分絕大部分的字碼;取六位碼長,可以保證所有的字不重碼。
簡碼是短于全碼而又不和它字的代碼相重的碼符串,本編碼使用簡碼勿須加任何標記,如“的”字的全碼為 簡碼為 “和”字的全碼為FF4,簡碼為FF。使用簡碼,可以使本編碼法成為實際碼長最短的編碼法。
簡碼可根據(jù)漢字的使用頻率確定,另行公布。
權利要求
1.一種與計算機英文鍵盤配套使用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包括字根安排、取碼順序和重碼消除,其特征是按有無折點將漢字字根分為有拐字根和無拐字根兩種,前者用鍵盤中的字母鍵即字母碼輸入,后者用數(shù)字鍵即數(shù)字碼輸入,字母鍵中“o、p”字母劃入數(shù)字碼范疇。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鍵盤上的字符鍵區(qū)(6)包括首碼區(qū)(1)、余碼區(qū)(2),每個碼區(qū)各有12個字母鍵和與之對應的碼序,首碼區(qū)位于鍵盤的左部,其有Q、W、E、R、A、S、D、F、Z、X、C、V首碼,余碼區(qū)位于鍵盤的右部,其有T、Y、U、I、G、H、J、K、B、N、M、L余碼,二者碼序均用1至9和0十個數(shù)字及“o、p”依次表示。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數(shù)字鍵為數(shù)字碼區(qū)(3),其碼序是它本身。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每個漢字的取碼順序為第一位碼有部首的字,取部首代碼;沒有部首的字,取第一個有拐字根的代碼;沒有部首也沒有有拐字根的字,取第一個無拐字根的代碼;第二位碼取最后一個字根的代碼;若最后一個字根已取碼,則取第一個字根的代碼;自第三位碼起,依次取沒有取碼的字根的代碼;字根的代碼取完后,取有拐字根里的單筆畫上的第二個折點的代碼,前述代碼取完后,取末位筆畫的代碼,末位是指一個漢字在去掉部首或“米、艸、木、牛、亻、土、王、禾、疒、忄、氵、 部件后的右下角位置,該位置無筆畫時,以“丿“為末位的筆畫。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有拐字根包括優(yōu)化部首、準部首、筆畫偶和有拐筆畫,優(yōu)化部首是指安排在首碼區(qū)的12個字母鍵上的24個字根,即Q鍵上的“犭、鳥”、W鍵上的“蟲、魚”、E鍵上的“女、衤”、R鍵上的“扌、足”、A鍵上的“日、心”、S鍵上的“月、阝”、D鍵上的“目、酉”、F鍵上的“口、饣”、Z鍵上的“钅、宀”、X鍵上的“纟、貝”、C鍵上的“辶、石”,V鍵上的“讠、山”,其中每個鍵上的前述一個部首稱為主部首,后述一個部首稱為副部首。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準部首是除筆畫偶外的不作為一級部件而又同優(yōu)化部首形狀的字根,其用同形部首代碼或和同形部首代碼碼序相同的余碼表示。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日、月、目、口”字根在不作為部首時是筆畫偶,其上下位置居中時,用同形部首代碼或和同形部首代碼碼序相同的余碼表示,其位置偏上時,用比其在上下位置居中時的代碼上移一位的代碼表示,其位置偏下時,用比其在上下位置居中時的代碼下移一位的代碼表示。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有拐筆畫的位置是在有部首或沒有部首但有“米、艸、木、牛、亻、土、王、禾、疒、忄、氵 十二個部件的字里,將去掉部首或上述部件的剩余部分假定放大并恰好覆蓋在一個字母碼區(qū)上,該有拐筆畫上的第一個折點所對應的字母鍵;在沒有部首又沒有上述十二個部件的字里,將整字假定放大并恰好覆蓋在一個字母碼區(qū)上,該有拐筆畫上的第一個折點所對應的字母鍵。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無拐字根包括筆畫塊和無拐筆畫,筆畫塊“十、米、 扌”位于鍵“1”上,筆畫塊“艸、末、 井、井 ≠”位于鍵“2”上,筆畫塊 木、 位于鍵上“3”上,筆畫塊 大、?!蔽挥阪I“4”上,筆畫塊 亻”位于鍵“5”上,筆畫塊 位于鍵6上,筆畫塊 位于鍵“7”上,筆畫塊 位于鍵“8”上,筆畫塊 廣、立、交、疒、 位于鍵“9”上,筆畫塊 蘭、其、 位于鍵“0”上,筆畫塊 位于鍵“O”上,筆畫塊 位于鍵“P”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無拐筆畫,其代碼是依照字型和 的順序所對應的數(shù)字碼段中的1個數(shù)字碼。數(shù)字碼“1、2、3、4”段對應左右字型,數(shù)字碼“5、6、7、8”段對應上下字型,數(shù)字碼“9、0、O、P”段對應其它字型。
11.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首碼位于一個字碼的開頭,其應用規(guī)則是沒有部首的字,其代碼的第一位碼均以首碼表示;有主部首的字,其代碼的第二位碼以首碼表示;除了有主部首的字,其它字的代碼里至多采用一個首碼。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重碼消除是通過串序的方法消除重碼,串序是在以下四種情況下,將數(shù)字碼轉換成和它同碼序的字母碼全字不含有拐字根時的第一個字根;有優(yōu)化部首的字的第二位碼的字根是無拐字根;無拐字根和它筆相疊或被它筆隔開;一個無拐字根和在它前一位碼的字根形狀相同。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重碼消除是通過設置補充部首和部首級別措施消除重碼,優(yōu)化部首是一級部首,代碼內不含首碼的補充部首是二級部首,代碼內含首碼的補充部首是三級部首,后級部首優(yōu)先采用。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補充部首,其代碼由第一個有拐字根的代碼加導碼組成,或者在沒有有拐字根時,其代碼由第一個無拐字根的代碼加導碼組成,導碼是以空格鍵 或<Shift>鍵“△”表示。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特征是補充部首中,二級補充部首有“甲、羽、馬、巳、鬼、車、舟、革、齒、 手、戈”12個有拐的部件和 廠、廣、麻、、并、冫、浹、川、夭”15個無拐的部件,三級補充部首有“白、礻、丁、寧、日、骨、風、口、歹、丘、氣、勿、毛、云、散、 21個有拐的部件,二級部首以及三級部首中的“白、礻、丁、寧”的導碼是 其余三級部首的導碼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漢字輸入互補編碼法,其包括字根安排、取碼順序和重碼消除,并按有無折點將漢字字根分為有拐字根和無拐字根兩種,采用鍵盤中的字母鍵即字母碼輸入有拐字根,無拐字根則用數(shù)字鍵即數(shù)字碼輸入,字母鍵中“o、p”字母劃入數(shù)字碼范疇。本發(fā)明具有記憶點少、記憶難度小、無重碼、簡碼多、輸入快和編碼規(guī)則簡單易學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G06F3/023GK1284665SQ0011601
公開日2001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鄒春山 申請人:鄒春山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