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客車各定位孔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6238041閱讀:310來源:國知局
一種客車各定位孔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測量桿、第二測量桿、固定設置在第二測量桿上的角度尺和可伸縮的連接桿。所述的第一測量桿的端部與第二測量桿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的連接桿可拆卸連接在第一測量桿與第二測量桿之間。所述的連接桿的一端通過第一連接塊與第一測量桿相連,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塊與第二測量桿相連。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能夠檢測間斷孔位、錯位孔位等各種形式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具有可拆卸、可伸縮、攜帶檢測方便、檢測效率高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客車各定位孔角度偏差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客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檢測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的檢 測裝置。
[0002]

【背景技術】
[0003] 隨著機械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零部件及零部件總成千變?nèi)f化,導致零部件及零部件 總成的定位檢測成為一個難題。現(xiàn)有的定位孔檢測裝置存在價格昂貴、檢測及攜帶不方便、 無法檢測間斷孔位及錯位孔位的偏差角度等不足。
[0004]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該檢測裝置不僅 可以拆卸和伸縮,便于檢測與攜帶,還能夠檢測間斷孔位及錯位孔位的偏差角度。
[0006]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測量桿、第二測量桿、固定設置在第 二測量桿上的角度尺和可伸縮的連接桿。所述的第一測量桿的端部與第二測量桿的端部活 動連接,所述的連接桿可拆卸連接在第一測量桿與第二測量桿之間。因為連接桿是可伸縮 的,所以連接桿的長度是可以調節(jié)的。當連接桿的長度不同時,其所對應的第一測量桿與第 二測量桿之間的夾角也不同。因此,通過調節(jié)連接桿的長度,來使第一測量桿與第二測量桿 之間的夾角正好是要測量客車各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再根據(jù)角度尺上的刻度顯示,讀取 出客車各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
[0007] 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接桿的一端通過第一連接塊與第一測量桿相連,另一端通過 第二連接塊與第二測量桿相連。所述的第一連接塊套在第一測量桿上,且通過夾緊螺栓固 定。所述的第一連接塊上設有可伸縮的第一定位桿,且第一定位桿的中心軸線與第一測量 桿的中心軸線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二連接塊套在第二測量桿上,且通過夾緊螺栓固定。所 述的第二連接塊上設有可伸縮的第二定位桿,且第二定位桿的中心軸線與第二測量桿的中 心軸線相互垂直。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設計為可伸縮的,可以配備不同規(guī)格的螺栓規(guī) 格,滿足不同的測量需要。
[0008]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均為可伸縮的圓管。第一測量桿和第 二測量桿采用可伸縮的圓管,不僅能夠滿足不同間距的客車定位孔角度偏差的檢測需求, 還可以在測量完畢后將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收縮為最短長度,以便于放置及攜帶。在 測量過程中,可根據(jù)需要調整第一測量桿與第二測量桿的長度。
[0009]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測量桿的端部和第二測量桿的端部分別設有定位孔,且所 述的第一測量桿的端部通過定位銷與第二測量桿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的定位銷,既能夠 將固設有角度尺的第二測量桿與第一測量桿活動連接在一起,又能夠插入到客車上的某一 個定位孔中,起到基點定位的作用。
[0010]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測量桿上設有水平儀,所述的水平儀為圓柱套筒式,可沿第 二測量桿移動。當測量客車上兩個的定位孔之間的角度偏差時,需要通過水平儀將第二測 量桿調整至水平線基準位置。圓柱套筒式水平儀直接套在第二測量桿上,可以相對滑動。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的角度尺上設有刻度,且角度尺的〇刻度線與第二測量桿的中心 軸線重合。所述的角度尺上設有可轉動的指針,所述的指針上設有擋條卡槽。在測量客車上 各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過程中,需要讀取測量的角度偏差值時,通過擋條卡槽的限位作用, 使指針的中心線正好與第一測量桿的中心軸線重合,以保證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0012]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連接塊上設有第一夾緊螺栓孔、第一連接銷孔和第一定位 孔。第一夾緊螺栓孔用于安裝夾緊螺栓,通過夾緊螺栓將第一連接塊固定安裝在第一測量 桿上。第一連接銷孔,用于通過銷桿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到第一連接塊上。第一定位孔,用 于連接第一定位桿。所述的第二連接塊上設有第二夾緊螺栓孔,第二連接銷孔和第二定位 孔。第二夾緊螺栓孔,用于安裝夾緊螺栓,通過夾緊螺栓將第二連接塊固定安裝在第二測量 桿上。第二連接銷孔,用于將連接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第二連接塊上。第二定位孔,用于 連接第二定位桿。
[0013]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均采用螺栓結構。所述的螺栓結構 一端與第一連接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連接塊的第二定位孔螺紋連接,另一端為可配不同 雙頭定位螺栓的套筒結構。所述的雙頭定位螺栓一端為與套筒結構相匹配的筒狀結構,另 一端設有用于與客車定位孔相連的螺紋。根據(jù)客車上不同規(guī)格定位孔的測量需求,可以選 擇不同型號的用于與客車定位孔相連的螺紋,以使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能與不同規(guī)格 的客車定位孔連接在一起。
[0014]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能夠檢測間斷孔位、錯位孔位等各種形式定位孔間 的角度偏差,具有可拆卸、可伸縮、攜帶檢測方便、檢測效率高等特點。
[0015]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指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客車各定位孔的角度偏差示意圖。
[0017] 其中: 1、指針,2、角度尺,3、定位銷,4、第一測量桿,5、第二測量桿,6、圓柱套筒式水平儀,7、 夾緊螺栓,8、第一連接塊,9、連接桿,10、第二連接塊,11、第二定位桿,12、齒條卡槽,13、第 一測量桿及第二測量桿上的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3所示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測量桿4、第二測 量桿5、固定設置在第二測量桿5上的角度尺2和可伸縮的連接桿9。所述的第一測量桿4 的端部與第二測量桿5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的連接桿9可拆卸連接在第一測量桿4與第 二測量桿5之間。因為連接桿9是可伸縮的,所以連接桿9的長度是可以調節(jié)的。當連接桿 9的長度不同時,其所對應的第一測量桿4與第二測量桿5之間的夾角也不同。因此,通過 調節(jié)連接桿9的長度,來使第一測量桿4與第二測量桿5之間的夾角正好是要測量客車各 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再根據(jù)角度尺2上的刻度顯示,讀取出客車各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
[0019] 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接桿9的一端通過第一連接塊8與第一測量桿4相連,另一 端通過第二連接塊10與第二測量桿5相連。連接桿9可與第二連接塊10發(fā)生相對運動。 所述的第一連接塊8套在第一測量桿4上,且通過夾緊螺栓7固定。所述的第一連接塊8 上設有可伸縮的第一定位桿,且第一定位桿的中心軸線與第一測量桿4的中心軸線相互垂 直。所述的第二連接塊10套在第二測量桿5上,且通過夾緊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二連接塊 10上設有可伸縮的第二定位桿11,且第二定位桿11的中心軸線與第二測量桿5的中心軸 線相互垂直。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11設計為可伸縮的,能夠滿足不同的測量需要。
[0020]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測量桿4和第二測量桿5均為可伸縮的圓管。第一測量桿4 和第二測量桿5采用可伸縮的圓管,不僅能夠滿足不同間距的客車定位孔角度偏差的檢測 需求,還可以在測量完畢后將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收縮為最短長度,以便于放置及攜 帶。在測量過程中,可根據(jù)需要調整第一測量桿與第二測量桿的長度。
[0021]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測量桿4的端部和第二測量桿5的端部分別設有定位孔13, 且所述的第一測量桿4的端部通過定位銷3與第二測量桿5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的定位 銷3,既能夠將固設有角度尺的第二測量桿與第一測量桿活動連接在一起,又能夠插入到客 車上的某一個定位孔中,起到基點定位的作用。
[0022]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測量桿5上設有水平儀6,所述的水平儀6為圓柱套筒式,可 沿第二測量桿5移動。當測量客車上兩個的定位孔之間的角度偏差時,需要通過水平儀6 將第二測量桿5調整至水平線基準位置。圓柱套筒式水平儀6直接套在第二測量桿5上, 優(yōu)選的,圓柱式水平儀6與第二測量桿5過盈配合。
[0023] 進一步的,所述的角度尺2上設有刻度,且角度尺的0刻度線與第二測量桿5的中 心軸線重合。所述的角度尺2上設有可轉動的指針1,所述的指針1上設有擋條卡槽12。在 測量客車上各定位孔間的角度偏差過程中,需要讀取測量的角度偏差值時,通過擋條卡槽 的限位作用,使指針的中心線正好與第一測量桿的中心軸線重合,以保證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 性。
[0024]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連接塊8上設有第一夾緊螺栓孔、第一連接銷孔和第一定 位孔。第一夾緊螺栓孔用于安裝夾緊螺栓,通過夾緊螺栓將第一連接塊固定安裝在第一測 量桿上。第一連接銷孔,用于通過螺紋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到第一連接塊上。第一定位孔, 用于連接第一定位桿。所述的第二連接塊10上設有第二夾緊螺栓孔,第二連接銷孔和第二 定位孔。第二夾緊螺栓孔,用于安裝夾緊螺栓,通過夾緊螺栓將第二連接塊固定安裝在第二 測量桿上。第二連接銷孔,用于將連接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第二連接塊上。第二定位孔, 用于連接第二定位桿。
[0025]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11均采用螺栓結構。所述的螺栓結 構一端與第一連接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連接塊的第二定位孔螺紋連接,另一端為可配不 同雙頭定位螺栓的套筒結構。所述的雙頭定位螺栓一端為與套筒結構相匹配的筒狀結構, 另一端設有用于與客車定位孔相連的螺紋。根據(jù)客車上不同規(guī)格定位孔的測量需求,可以 選擇不同型號的用于與客車定位孔相連的螺紋,以使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能與不同規(guī) 格的客車定位孔連接在一起。
[0026] 本發(fā)明的具體安裝過程為: (1)將設有齒條卡槽12的指針1轉動連接在角度尺2上,將角度尺2卡合連接在第二 測量桿5上,并使角度尺2的0刻度線與第二測量桿5的中心軸線重合。
[0027] (2)定位銷3依次穿過角度尺2、第二測量桿5上的定位孔、第一測量桿4上的定 位孔,將角度尺2、第一測量桿4及第二測量桿5連接在一起,使第一測量桿4可繞定位銷3 轉動,使固設有角度尺2的第二測量桿5也能繞定位銷3轉動。
[0028] (3)將圓柱套筒式水平儀6從第二測量桿5連有第一測量桿4的另一端穿入,套在 第二測量桿5上。在測量過程中,如果不需要水平儀來找水平基準線時,可以將水平儀拆卸 下來。
[0029] (4)將第一連接塊8從第一測量桿4連有第二測量桿5的另一端穿入,套在第一測 量桿4上,并通過將夾緊螺栓螺紋連接在第一夾緊螺栓孔中,使第一連接塊8固定住。
[0030] (5)將第二連接塊10從第二測量桿5連有第一測量桿4的另一端穿入,套在第二 測量桿5上,并通過將夾緊螺栓螺紋連接在第二夾緊螺栓孔中,使第二連接塊10固定住。
[0031] (6)將連接桿9的一端連接在第一連接塊的第一連接銷孔內(nèi),另一端與第二連接 塊的第二連接銷孔可拆卸相連。
[0032] (7)將第一定位桿的一端連接在第一連接塊的第一定位孔中,另一端可與不同螺 栓直徑的螺栓過盈配合。
[0033] (8)將第二定位桿的一端連接在第二連接塊的第二定位孔中,另一端可與不同螺 栓直徑的螺栓過盈配合。
[0034] 本發(fā)明的安裝過程并不是嚴格按照上述步驟來進行,而是可根據(jù)實際需要調整各 步驟的先后順序。當客車各定位孔角度偏差檢測完畢后,還可以按照上述步驟的操作,將本 發(fā)明拆卸或收縮,以便于放置及攜帶。
[0035] 圖4給出的是客車尾端兩邊的8個定位孔的示意圖。圖4給出了四個定位孔A、 B、C、D之間的角度偏差設計要求。但根據(jù)該設計要求將車輛焊接完后,無法找到水平基準 線來測量這四個定位孔之間的角度偏差。根據(jù)圖4給出的客車各定位孔的示意圖,舉例說 明本發(fā)明的具體使用過程。
[0036] 1、若要測量定位孔B和定位孔D之間的角度偏差,則本發(fā)明的具體使用過程為: (1)將定位銷3連接到定位孔B中。
[0037] (2)將第一測量桿4上的第一定位桿,通過與定位孔D螺紋相匹配的螺栓,連接到 定位孔D中。
[0038] (3)調節(jié)連接桿9的長度,直至水平儀6顯示第二測量桿5呈水平狀態(tài)。
[0039] (4)轉動指針1,使齒條卡槽12與第一測量桿4相接觸。此時,通過設計齒條卡槽 12的長度,使指針1的中心線與第一測量桿4的中心軸線重合。
[0040] (5)讀取角度尺2上指針1指示處的角度值,即為定位孔B與定位孔D之間的角度 偏差。
[0041] 2、若要測量定位孔B與定位孔D連線和定位孔C與定位孔D之間的角度偏差,則 本發(fā)明的具體使用過程為: (1)將定位銷3連接到定位孔D中。
[0042] (2)將第一測量桿4上的第一定位桿,通過與定位孔C螺紋相匹配的螺栓,連接到 定位孔C中。
[0043] (3)將第二測量桿5上的第二定位桿11,通過與定位孔B螺紋相匹配的螺栓,連接 到定位孔B中。
[0044] (4)轉動指針1,使齒條卡槽12與第一測量桿4相接觸。此時,通過設計齒條卡槽 12的長度,指針1的中心線與第一測量桿4的中心軸線重合。
[0045] (5)讀取角度尺1上指針2指示處的角度值,即為定位孔B與定位孔D連線和定位 孔C與定位孔D之間的角度偏差。
[0046]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 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 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 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包括第一測量桿(4)、第二測量 桿(5)、固定設置在第二測量桿(5)上的角度尺(2)和可伸縮的連接桿(9); 所述的第一測量桿(4)的端部與第二測量桿(5)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的連接桿(9)可 拆卸連接在第一測量桿(4)與第二測量桿(5)之間。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連接桿(9)的一端通過第一連接塊(8)與第一測量桿(4)相連,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塊 (10)與第二測量桿(5)相連; 所述的第一連接塊(8)套在第一測量桿(4)上,且通過夾緊螺栓(7)固定;所述的第一 連接塊(8)上設有可伸縮的第一定位桿,且第一定位桿的中心軸線與第一測量桿(4)的中 心軸線相互垂直; 所述的第二連接塊(10)套在第二測量桿(5)上,且通過夾緊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二連 接塊(10)上設有可伸縮的第二定位桿(11),且第二定位桿(11)的中心軸線與第二測量桿 (5)的中心軸線相互垂直。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測量桿(4)和第二測量桿(5)均為可伸縮的圓管。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測量桿(4)的端部和第二測量桿(5)的端部分別設有定位孔(13),且所述的第一測 量桿(4)的端部通過定位銷(3)與第二測量桿(5)的端部活動連接。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二測量桿(5)上設有水平儀(6),所述的水平儀(6)為圓柱套筒式,可沿第二測量桿(5) 移動。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角度尺(2)上設有刻度,且角度尺(2)的0刻度線與第二測量桿(5)的中心軸線重合; 所述的角度尺(2)上設有可轉動的指針(1),所述的指針(1)上設有擋條卡槽(12)。
7.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連接塊(8)上設有第一夾緊螺栓孔、第一連接銷孔和第一定位孔; 所述的第二連接塊(10)上設有第二夾緊螺栓孔,第二連接銷孔和第二定位孔。
8.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客車各定位孔間角度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11)均采用螺栓結構,所述的螺栓結構一端與第一連接塊、第 二連接塊螺紋連接,另一端為可配不同雙頭定位螺栓的套筒結構; 所述的雙頭定位螺栓一端為與套筒結構相匹配的筒狀結構,另一端設有螺紋。
【文檔編號】G01B5/24GK104154848SQ20141041572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黃葉明, 付朋, 王黎明, 孟龍燦, 倪良春, 季敏, 李敏, 熊成林, 曹西樸, 史小紅, 胡晶 申請人: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