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雷達晶振的減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減振技術,涉及對雷達晶振減振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在機載雷達頻率源的設計和應用中,機械振動對其指標的影響因素很大,尤其對射頻信號的相位噪聲影響很大。在振動條件下,未釆取減振措施的情況下該指標下降約20dB,造成雷達系統(tǒng)可檢測區(qū)域變窄,檢測靈敏度降低。造成射頻信號相位噪聲指標惡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機械振動對頻率源內(nèi)部的晶振器件的影響。現(xiàn)有的晶振減振結構,在減振殼體與位于減振殼體內(nèi)的晶振組件之間填充泡沫材料進行減振。其缺點是減振效果不好,尺寸大。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減振效果好、尺寸小的雷達晶振減振結構以降低振動對頻率源內(nèi)部的晶振器件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雷達晶振的減振結構,包括一個由盒體與盒蓋連接組成的具有矩形六面體內(nèi)腔的減振殼體,在減振殼體內(nèi)有外形為矩形六面體的晶振組件;其特征在于,晶振組件的外形與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幾何形狀為相似的矩形六面體,在晶振組件的每個外表面與所對應的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之間各有一個硅橡膠制造的薄壁減振半球,減振半球由薄壁半球和位于薄壁半球端口的唇邊組成,薄壁半球的唇邊的端面粘貼在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的中心,薄壁半球的外圓周面頂在晶振組件的每個外表面的中心。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大大提髙了減振效果,同時減小了尺寸。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與現(xiàn)有的減振結構相比,減振效果提高了20%以上,體積縮小了30%以上。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未顯示位于晶振組件前后表面的減振半球。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減振半球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2,雷達晶振的減振結構,包括一個由盒體1與盒蓋2連接組成的具有矩形六面體內(nèi)腔的減振殼體,在減振殼體內(nèi)有外形為矩形六面體的晶振組件3;其特征在于,晶振組件3的外形與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幾何形狀為相似的矩形六面體,在晶振組件3的每個外表面與所對應的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之間各有一個硅橡膠制造的薄壁減振半球4,減振半球4由薄壁半球4a和位于薄壁半球端口的唇邊4b組成,薄壁半球4的唇邊4b的端面粘貼在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的中心,薄壁半球4a的外圓周面頂在晶振組件3的每個外表面的中心。所說的薄壁半球4a的直徑D=1216mm,薄壁半球4a的壁厚t=0.81.2mm,唇邊4b的寬度w=36mm。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半圓形的橡膠減振器,用六面支撐的方式對晶振部件進行柔性懸掛減振。在寬帶隨機振動的條件下,通過改變減振器的尺寸來改變減振器的阻尼系數(shù),使晶振的相位噪聲受振動的影響顯著減小,能夠滿足雷達指標要求。下表給出本實用新型的3個實施例的主要參數(sh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雷達晶振的減振結構,包括一個由盒體[1]與盒蓋[2]連接組成的具有矩形六面體內(nèi)腔的減振殼體,在減振殼體內(nèi)有外形為矩形六面體的晶振組件[3];其特征在于,晶振組件[3]的外形與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幾何形狀為相似的矩形六面體,在晶振組件[3]的每個外表面與所對應的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之間各有一個硅橡膠制造的薄壁減振半球[4],減振半球[4]由薄壁半球[4a]和位于薄壁半球端口的唇邊[4b]組成,薄壁半球[4]的唇邊[4b]的端面粘貼在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的中心,薄壁半球[4a]的外圓周面頂在晶振組件[3]的每個外表面的中心。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薄壁半球[4a]的直徑D=1216mm,薄壁半球[4a]的壁厚t=0.81.2mm,唇邊[4b]的寬度w=3~6mm。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減振技術,涉及對雷達晶振減振結構的改進。它包括一個減振殼體和晶振組件[3];其特征在于,晶振組件[3]的外形與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幾何形狀為相似的矩形六面體,在晶振組件[3]的每個外表面與所對應的減振殼體內(nèi)腔的每個內(nèi)表面之間各有一個硅橡膠制造的薄壁減振半球[4]。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減振效果,同時減小了尺寸。文檔編號G01S7/282GK201402323SQ20092014561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申請日期2009年3月19日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19日發(fā)明者川何,沈愛強,翀聶,軍趙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yè)第六○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