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測距輪車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037372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測距輪車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測距輪車,尤指一種可由握把處控制歸零及煞車,且具收折功
能的測距輪車。
背景技術
本發(fā)明人之妻hui cheti watig申請有美閨第7040036號專利,其測距輪車包括測 距組10、輪體組20、桿體組30、控制握把40、第-備50及第二線體60,其中,測距組10固 設于輪體組20的轉輪一側,其具有計數器用以計算輪體組20所滾過的距離,該桿體組30 供裝置測距組10、輪體組20及控制握把40,該控制握把40上設有煞車鍵及上U————l零鍵,通過 該控制握把40處的煞車鍵連動第一線體50而控制煞車功效,而....匕歸零鍵連動第二線體60 而控制測距組10的歸零功能,亦可由該測距組10的下歸零鍵16控制歸零。 但上述專利仍有卜'列缺限 i、該測距組i0、桿休組30及控制握把40位于輪休組20 --一頓U,整休呈左右重量不 均的情況,輪體組2()于滾動行走時,使用者手部于控制握把4()處的推進施力容易偏向,導 致轉輪的路徑易偏移而造成測距的誤差。而為避免誤差,使用者必須加力施力來維持穩(wěn)定, 卻又造成體力負荷。 2、其用以分別控制煞車及!l l零的第一線體50及第二線體60呈線狀, 一段時間使 )1:],容易斷裂或拉長,以致煞車及歸零失效。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種可由握把處控制歸零及煞車,H.具收折功能的測
距輪車。其包括轉輪組、測距組、煞車組及歸零組。轉輪組包括輪體、前叉、第一套管、第二 套管、第三套管、第四套管及握把。測距組包括底蓋、計數器、第-'搖臂及第二搖臂。煞車組
包括第一煞車桿、煞車扣及第二煞車桿。歸零組包括第一歸零桿、k歸零鍵、連動塊及第二
n零桿。 當煞車扣被拉動而連動第一煞車桿、第二煞車桿及煞車塊下移,并以煞車塊TC抵
輪體,即可煞車。當該上li i 5'鍵下壓連動連動塊、第---歸零桿及第二歸零桿下移,連動Ji l冬'
塊壓抵第一搖臂轉動,并連Jj第二搖臂轉動按壓計數器的凸樸,即nJ使計數器歸零。 具休而言,本發(fā)明捉供--種測距輪車,其包括 —轉輪組,其包括一輪體、一前叉、一第一套管、一第二套管、一第二套管、一第四 套管、-'第五套管及-'握把,該前叉樞設有-'輪體,該前叉上方設有套槽,該套槽底部設有 貫穿孔及貫穿槽,該貫穿孔對向該輪體,該第一套管套設于前叉的套槽內固定,該第一套管 內設有縱向開口的第- -容槽及第二容槽,該第二套管與第一套管相套設,該第二套管--側 設有第一樞部,該第二套管內設有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該第一穿孔與第一套管的第一容 槽相通,該第二穿孔與第二容槽相通,該第—套管- 一側設W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與第二套 管的第一樞部相樞接,該第三套管相對f第二套管nj以第一樞部為軸心轉動,該第三套管內設有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該第三穿孔與第一穿孔相對ip:,該第四穿孔與第二穿孔相對 正,該第四套管與第-:套管相套設,該第四套管內設W縱向開u的第-:容槽及第四容槽,該 第三容槽與第三套管的第三穿孔相通,該第四容槽與第三套管的第四穿孔相通,該第五套 管為管休狀,該貫穿狀的第五套管-一端與第四套管相套設,該握把設有第- 一控制槽,該第-一 控制槽開口處下方設有第一樞孔,該握把設有第二控制槽,近第二控制槽處設有第二樞孔 及第三樞孔,該第二樞孔及第三樞孔分別位T第二控制槽二側,該握把末端設有第三控制 槽,該第一控制槽、第二控制槽及第三控制槽互為相通狀,該第三控制槽結合于第五套管 上; —測距組,其包括一底蓋、一上蓋體、一計數器、一第一搖臂及一第二搖臂,該底蓋
同設于前叉上,該底蓋設w控制槽,該控制槽對正前叉的貫穿槽,該上蓋體配合底蓋形狀蓋 合,該計數器容設f底蓋內,該計數器設有轉動件,該輪體轉動時,該轉動件被連動轉動,該 第- -搖臂容設于底蓋內,該第- 一搖臂設有第-一控制塊,該第--控制塊穿設于底蓋的控制槽 及前叉的貫穿槽內,該第一控制塊端緣容設于第一套管內的第二容槽內,該第二搖臂容設
T底蓋內,該第-'搖臂連動第二搖臂,使該第二搖臂控制計數器歸零; —煞車組,其包括一第一煞車桿、一煞車扣及一第二煞車桿,該第一煞車桿容設于 第四套管的第三容槽內,該第-一煞車桿上端設有第- -連桿,該第-一煞車桿下端設有第- -接 桿,該第一接桿容設于第三套管的第三穿孔內,該煞車扣容設于握把內,該煞車扣設有第三
樞部,該第 -:樞部樞設于握把的第一樞孔上,該第 -:樞部緊接- 一第四樞部,該第四樞部與第 一連桿相接,該第二煞車樸容設f第一套管的第一容槽內,該第二煞車桿上端容設f第二 套管的第-一穿孔內,該第二煞車桿上端與第- -接桿相頂抵,該第一煞車桿下端設有煞車塊, 該煞車塊容設于前叉的貫穿孔內,該煞車塊可上下移位而脫開或壓抵于輪體;.'歸零組,其包括.'第.'歸零桿、-'上歸零鍵、-'連動塊及.'第二歸零桿,該第.-
歸零桿容設于第四套管的第四容槽內,該第一歸零桿k端設有第二連桿,該第一歸零桿另 端設有第二接桿,該第二接桿容設于第三套管的第四穿孔內,該上!i l零鍵容設于握把內,該
上歸零鍵設有第五MM,該第五樞部樞設于握把的第二樞孔上,該.上歸零鍵另端設有壓抵 部,該連動塊-一端設Yj連動部,該連動部抵于上歸零鍵的壓抵部下方,巧在動塊設0第六樞
部,該第六樞部樞設f握把的第三樞孔上,該連動塊設有第七樞部,^第UB h^第二連樸
相接,該第二歸零桿容設于第- 一套管的第二容槽內,該第二歸零桿上端容設于第一套管的 第二穿孔內,該第二歸零桿上端與該第二接桿相頂抵,該第二歸零桿另端設有一歸零塊,該 歸零塊靠抵T該第-^搖臂的該第--控制塊上。 i: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可相互獨立而不相通。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第二套管可以為- -具有-一拉把的管體。....匕述的測距輪車,其屮,該第四套管的第三容槽可與第一套管的第一容槽相通,該
第四容槽可與第二容槽相通。....匕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握把i寸til二相對稱的殼體相互組合。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底蓋可設有第-一穿槽及第二穿槽,該第二穿槽位于第—一
穿槽斜后方位置,該底蓋的控制槽使該底蓋及第一穿槽處呈開放狀,該第二穿槽相對的另 --端設有第三穿槽,該第三穿槽設T該底蓋的邊面上,該第三穿槽位T第二穿槽相對T水 平位置處,該第二穿槽及第三穿槽位于一水平線匕該計數器容設于該底蓋的該第二穿槽及該第三穿槽間,該第一搖臂樞設于該底蓋的該第一穿槽,該第二搖臂樞設于底蓋的該第 二穿槽內。....匕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計數器底部nj設有凸樸,該凸樸f按壓后nj使該計數器 歸零。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計數器的轉動件穿設于該底蓋的該第二穿槽。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第-'搖臂另端凸設有.'連動桿,該第-'搖臂可前后擺
動,該第二搖臂一端設有一第二控制塊,該第二控制塊與該第一搖臂的該連動桿相套合,該
第二搖臂另端抵于該計數器的該凸桿上,該第一搖臂連動該第二搖臂,使該第二搖臂按壓
該凸桿而控制計數器歸零。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上蓋體可設W透明視窗,該透明視窗對正該底蓋的該第 二穿槽及該第三穿槽間,該透明視窗旁設有一'卜'歸零鍵,該K歸零鍵nJ活動式'卜壓,該計數 器為- 一具跑馬表可轉動計數的結構,-一使用者可透過該上蓋休的透明視窗辨識其跑馬表所 顯示的計數里程。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計數器可設有-'按壓塊,該按壓塊結合T該下歸零鍵 內,該凸桿位于該按壓塊底部。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第一煞車桿的第- -連桿可位于該握把內部。....匕述的測距輪車,其屮,該煞車扣可容設于該握把的該第一控制槽開n 。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煞車扣的第四樞部可與該第- 一煞車桿的該第一連桿樞 接。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第- -歸零桿的該第—連桿可位于該握把內部。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匕歸零鍵可容設于該握把的該第二控制槽開口 。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連動塊的第七樞部可與該第-^歸零桿的該第二連桿樞接。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煞車扣的該第四樞部及該第一連桿可以為長孔狀的樞 接結構。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上歸零鍵的第七樞部及第二連桿可以為長孔狀的樞接 結構。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煞車組可增設-一第三接桿,該第三接桿樞接于該第四樞 部及該第一連桿間。 上述的測距輪車,其中,該歸零組可增設.'第四接桿,該第四接桿樞接T第七樞部 及第二連桿間。 本發(fā)明測距輪車的設計優(yōu)點如下 1 、以輪體為屮心由其兩側向上延伸,整體具平衡性,可避免測距輪車左右歪量不 均及誤差。 2、其可l」::j握把17處直接控制剎車及歸零,操作方便。 3、該煞車組及歸零組的連動件為桿休,不易斷裂或拉長,可提高耐用性。

圖1木發(fā)明的立體分解圖CN 4/7頁 圖2本發(fā)明握把的立體圖; 圖3本發(fā)明測距組的立體分解放大圖; 圖4本發(fā)明測距組的立體組合圖; 圖5本發(fā)明整休組合立休示意圖; 圖6本發(fā)明收折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煞車組及歸零組的立體外觀圖; 圖8木發(fā)明圖7的A處放大圖; 圖9為本發(fā)明組合側視及局部剖示圖; 圖10為圖9的:B處放大圖; 圖11為圖9的C處放大圖; 圖12為圖9的D處放大圖; 圖丄3為相對圖丄0的動作圖; 圖14為相對圖11的動作圖; 圖15為相對圖12的動作圖; 圖16為木發(fā)明煞車組及歸零組第二實施例立體圖; 圖17為圖16的A處放人圖; 圖18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側枧及局部剖示圖; 圖19為圖18的B處放大圖; 圖20為本發(fā)明煞車組及歸零組第三實施例立體圖; 圖2i為圖20的A處放大圖; 圖22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及局部剖示圖;及 圖23為圖22的B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轉輪組1()、測距組20、煞車組30及歸零組40。各組件的 貝-體構造如下。 轉輪組l()包括一輪體101、一前叉11、一第一套管12、一第二套管13、一第三套管 丄4、一第四套管15、一第五套管16及二左右呈相對稱的握把i7。該甜叉ii以輪休丄0丄為 軸心兩側向上延伸,該前叉11罩設輪體l()l兩側外周緣,輪體可自由前后輪動而不會 與前叉11碰撞,該前叉11上方相接處設有套槽111,該套槽111底部設有貫穿孔112及貫 穿槽1.13,該貫穿孔11.2對向輪體1.01。第一套管1.2為一直管體,其套設于前叉11.的套槽 111內固定,其具有縱向開口的第-一容槽121及第二容槽122,該第-一容槽121及第二容槽 122相互獨立而不相通。第二套管1.3為一具拉把的短管體,其與第一套管12相套接,其一 側設有第一樞部131,內部設有第一穿孔132及第二穿孔133,該第一穿孔132與第一套管 12的第一容槽121相通,該第二穿孔133與第二容槽122相通。第三套管14為一短管體, 其-一側設有第二樞部i4i,該第二樞部i4i與第二套管i3的第--樞部i3i相樞設,該第三 套管14相對于第二套管13而可以第一樞部131為軸心轉動,并可固定成一直桿狀,該第二 套管14內設有第三穿孔142及第四穿孔143,第三穿孔142與第.,'孔132相對,第四穿 孔143與第二穿孔133相對。第四套管15為一管體,其與第三套管14相套設,其內部設有縱向開n的第三容槽151.及第四容槽1.52,第三容槽1.51與第三套管14-的第三穿孔142相 通,第四容槽152與第一:套管14的第四穿孔143相通,使第一:容槽151與第-一套管12的第 一容槽121相通,第四容槽152與第二容槽122相通。第五套管16為一具單邊斜口的短管 休,該貫穿狀的第五套管i6與第四套管i5的另端相套接。 如圖2所示,該二握把17由二相對稱的殼體相互組合而成。握把17 —側邊設有 呈開口的第.'控制槽171,該第-'控制槽171開口處下方設有第-'樞孔172。握把17另側 邊設有呈開口的第二控制槽1.73,近第二控制槽173處設有第二樞孔1.74及第三樞孔175, 該第二樞孔174及第三樞孔175分別位于第二控制槽173 二側。握把17末端設有--第三 控制槽1.76,該第一控制槽171、第二控制槽1.73及第三控制槽1.76相通,該第三控制槽176 結合于第五套管16上。 如圖3、4所不,測距組20固設f前叉11上,其包括一底蓋21 、一上蓋體22、一計數 器23、-一第-一搖臂24及-一第二搖臂25。底蓋2i為-一呈U形的殼休,其固設于甜叉ii上,并 設有第一穿槽211及控制槽213,第一穿槽211于斜后方位置處設有第二穿槽212,控制槽 213使該底蓋21及第.'穿槽211處呈開放狀,控制槽213對正前叉11的貫穿槽113,第二 穿槽21.2相對于水平位置的另一端設有第三穿槽214,第三穿槽214設于底蓋21的一邊面 上,該第二穿槽212及第三穿槽214位于-一水平線上。上蓋體22配合底蓋21形狀蓋合,上 蓋體22設有透明視窗221.,透明視窗221對—iF:底蓋21.的第二穿槽212及第三穿槽214間, 該透明視窗221旁凸設有下歸零鍵222,該下歸零鍵222可供活動下壓。計數器23為一具 跑馬表可轉動計數的結構,計數器23容設f底蓋21的第二穿槽212及第三穿槽21/1間,其 設有按壓塊231 ,其按壓塊231結合于下歸零鍵222內,該訃數器23底部設有凸桿232,凸桿 232位于按壓塊231底部,f、桿232被按壓后可使計數器23歸零,該計數器23另側設有轉 動件233,轉動件233穿設丁'底蓋21的第三穿槽214。當輪體101轉動吋,輪體101經由- 皮帶而連動轉動件233轉動,使用^可透過l:蓋體22的透明視窗221得知其跑馬表所顯示 的里程數。第--搖臂24樞設于底蓋21的第一穿槽211,其垂直向凸設有第-一控制塊241, 該第一控制塊241.容設于底蓋21的控制槽213及前叉11的貫穿槽113內,該第一控制塊 241端緣容設于第一套管12的第二容槽122內,該第-一搖臂24另端凸設"逸動桿242,該 第一搖臂24可前后擺動。第二搖臂25樞設f底蓋21的第二穿槽212內,其一端設有斜開 口的第二控制塊251 ,該第二控制塊25i與該第-一搖臂24的連動桿242相套合,該第二搖臂 25另端抵于計數器23的凸桿232上,第一搖臂24連動第二搖臂25,使該第二搖臂25按壓 該凸桿232而控制計數器23歸零。 如圖1 、 7及8所示,煞車組30包括第一煞車桿31 、煞車扣32及第二煞車桿33 。第 一煞車桿31為直桿體,該第--煞車桿31容設于第四套管15的第三容槽151內,該第------煞
車桿31上端設有第一連桿31.1,該第一連桿31.1位于握把17范圍內,該第一煞車桿31 ——F端 設仃第-一接桿312,該第-一接桿312容設于第 一:套管14的第 一:穿孔142內。煞車扣32為-一 弧形塊體,其容設f握把17的第一控制槽171開口處,其一端設有第三樞部321,該第三樞 部32i樞設于握把i7的第--樞孔i72上,該第三樞部321緊接--第四樞部322,該第四樞 部322與第一連桿311相樞設。第二煞車桿33為一直桿體,其容設于第一套管12的第一 容槽121內,其上端容設T第二套管13的第-'穿孔132內,且其上端與第.'接桿312相頂 抵,其下端設有煞車塊331,該煞車塊331容設于前叉11的貫穿孔1.12內,且可i:下移位而脫開或壓抵于輪體l()l。 如圖3、4、7及8所示,歸零組40包括第-一歸零桿41、上歸零鍵42、連動塊43及第 二歸零桿M。第一歸零桿'11為一直樸體,其容設f第四套管15的第四容槽152內,其上端 設有第二連桿4ii,該第二連桿4ii位于握把i7范閨內,該第-一歸零桿4i另端設有第二接 桿412,該第二接桿412容設于第二套管14的第W穿孔143內。上歸零鍵42為一可供按壓 的塊體,其容設T握把17的第二控制槽173開口處,其-'側設有第五樞部421,該第五樞部 421樞設于握把17的第二樞孔174,該l:歸零鍵42另端設有壓抵部422。連動塊43—端設 有連動部431,另端設有第六樞部432,該連動部431抵于上歸零鍵42的壓抵部422下方, 該第六樞部432樞設于握把1.7的第三樞孔175上,該連動塊43上設有第七樞部433,該第 七樞部433與第二連桿411相樞接。第二歸零桿44為直桿體,其容設于第-一套管12的第 二容槽122內,其上端容設f第二套管13的第二穿孔133內且與第二接桿'112相頂抵,該 第二歸零桿44另端設有-一歸零塊44i,該歸零塊44i靠抵于第-一搖臂24的第--控制塊24丄 上。 組合吋,輪體101樞設T前叉11底部,第-老管12與前叉11的套槽111相接,第 二套管13與第一套管1.2相接,第二套管13的第一樞部1.31與第三套管14的第二樞部141 相樞接,第四套管15與第三套管14相接,第五套管16與第四套管15相接,握把17與第五 套管1.6結合。 計數器23容設于底蓋21 ,轉動件233穿設于底蓋21的第—穿槽214,第二搖臂24 樞設f第一穿槽211,第一控制塊2"容置f控制槽213內,第二搖臂25樞設f第二穿槽 2丄2內,連動桿242容置于第二控制塊25i處,第一搖臂25壓抵于凸桿232上,上蓋休22與 底蓋21蓋合。當按壓該上蓋體22的下歸零鍵222時,該下歸零鍵222連動按壓塊231而 壓抵凸桿232,使計數器23歸零。 該第一煞車桿31的第一連桿311與煞車扣32樞接,第一煞車桿31的第一接桿 312與第二煞車桿33相接,煞車組30由上而下依序組裝煞車扣32、第-一煞車桿31及第二 煞車桿33,煞午;F1 30容設于握把17的第一控制槽1.71及第三控制槽1.76、第五套管16、第 四套管15的第一:容ff 151、第一:套管14的第一:穿孔142、第二套管13的第-一穿孔132及第 一套管12的第一容槽121內,煞車塊331穿設f前叉11的貫穿孔112內。 如圖7、8所示,第---歸零桿4i的第二連桿4ii與連動塊43相樞接,連動部43丄與 上歸零鍵42的壓抵部422相抵,該第一歸零桿41的第二接桿412與第二歸零桿44相接, 第二歸零桿44的歸零塊441抵T第-]£^24的第-'控制塊241上,該歸零組40由上而下 依序組裝i:歸零鍵42、連動塊43、第一歸零桿41及第二歸零桿44,該歸零組40容設于握把 17的第二控制槽173及第三控制槽176、第五套管16、第四套管15的第四容槽152、第三套 管1.4的第四穿孔1.43、第二套管13的第二穿孔133、第一套管12的第二容槽122及前叉11. 的套槽lll內。 如圖9-12所不,當煞車扣32未向下按壓時,第一煞車桿31未施壓f該第二煞車 桿33,煞車塊33丄未抵于該輪休丄OL其輪休丄0丄可自由輪動。當上歸零鍵42未下壓時,第 一歸零桿41未施壓于第二歸零桿44,歸零塊441未壓抵第一搖臂24,測距組2()具測量的 功能。 如圖1.3-15所示,使用者按壓煞車扣32及l(fā):歸零件42時,煞車扣32連動第一煞車桿31下降,第一煞車桿31再連動第二煞車桿33及煞車塊331下移,煞車塊331.穿設于 套槽111的貫穿孔112內而與輪體101相抵觸,使輪體101呈煞車。當上歸零鍵42下壓而 連動該連動塊43及第一歸零桿41 '卜降時,第一歸零桿41再連動第二歸零桿M K移,歸零 塊441壓抵于第--搖臂24,第-一搖臂24連動第—搖臂25,使第—搖臂25擺動而按壓于訃 數器23的凸桿232,使計數器23歸零。 如圖6所示,其顯示本發(fā)明收折狀態(tài),圖中,第二套管13的第-^樞部131及第三套 管14的第二樞部141為相樞接,二者可相對折疊,以減少材積及方便收納。 如圖16-19所示,本發(fā)明煞車組30及歸零組40的第二實施例,該煞車扣32的第 四樞部322及第一連桿31.1為長孔狀的樞接方式,該上歸零鍵42的第七樞部433及第二連 桿411亦為長孔狀的樞接方式,當使用者按壓該煞車扣32時,該煞車扣32可連動該煞車組 30的各兀件運作rfl]呈煞車。當使用者按壓上歸零鍵42時,上歸零鍵42 nj連動該歸零組40 的各元件運作而使訃數器23歸零。 如圖20-23所示,本發(fā)明煞車組3()及歸零組4()的第二實施例,煞車組3()增設一 第三接桿34,歸零組40增設-'第四接桿45,第三接桿34樞接T第四樞部322及第-'連桿 31.1間,第四接桿45樞接于第七樞部433及第二連桿411.間。
權利要求一種測距輪車,其特征是,其包括一轉輪組,其包括一輪體、一前叉、一第一套管、一第二套管、一第三套管、一第四套管、一第五套管及一握把,該前叉樞設有一輪體,該前叉上方設有套槽,該套槽底部設有貫穿孔及貫穿槽,該貫穿孔對向該輪體,該第一套管套設于前叉的套槽內固定,該第一套管內設有縱向開口的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該第二套管與第一套管相套設,該第二套管一側設有第一樞部,該第二套管內設有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該第一穿孔與第一套管的第一容槽相通,該第二穿孔與第二容槽相通,該第三套管一側設有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與第二套管的第一樞部相樞接,該第三套管相對于第二套管可以第一樞部為軸心轉動,該第三套管內設有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該第三穿孔與第一穿孔相對正,該第四穿孔與第二穿孔相對正,該第四套管與第三套管相套設,該第四套管內設有縱向開口的第三容槽及第四容槽,該第三容槽與第三套管的第三穿孔相通,該第四容槽與第三套管的第四穿孔相通,該第五套管為管體狀,該貫穿狀的第五套管一端與第四套管相套設,該握把設有第一控制槽,該第一控制槽開口處下方設有第一樞孔,該握把設有第二控制槽,近第二控制槽處設有第二樞孔及第三樞孔,該第二樞孔及第三樞孔分別位于第二控制槽二側,該握把末端設有第三控制槽,該第一控制槽、第二控制槽及第三控制槽互為相通狀,該第三控制槽結合于第五套管上;一測距組,其包括一底蓋、一上蓋體、一計數器、一第一搖臂及一第二搖臂,該底蓋固設于前叉上,該底蓋設有控制槽,該控制槽對正前叉的貫穿槽,該上蓋體配合底蓋形狀蓋合,該計數器容設于底蓋內,該計數器設有轉動件,該輪體轉動時,該轉動件被連動轉動,該第一搖臂容設于底蓋內,該第一搖臂設有第一控制塊,該第一控制塊穿設于底蓋的控制槽及前叉的貫穿槽內,該第一控制塊端緣容設于第一套管內的第二容槽內,該第二搖臂容設于底蓋內,該第一搖臂連動第二搖臂,使該第二搖臂控制計數器歸零;一煞車組,其包括一第一煞車桿、一煞車扣及一第二煞車桿,該第一煞車桿容設于第四套管的第三容槽內,該第一煞車桿上端設有第一連桿,該第一煞車桿下端設有第一接桿,該第一接桿容設于第三套管的第三穿孔內,該煞車扣容設于握把內,該煞車扣設有第三樞部,該第三樞部樞設于握把的第一樞孔上,該第三樞部緊接一第四樞部,該第四樞部與第一連桿相接,該第二煞車桿容設于第一套管的第一容槽內,該第二煞車桿上端容設于第二套管的第一穿孔內,該第二煞車桿上端與第一接桿相頂抵,該第二煞車桿下端設有煞車塊,該煞車塊容設于前叉的貫穿孔內,該煞車塊可上下移位而脫開或壓抵于輪體;一歸零組,其包括一第一歸零桿、一上歸零鍵、一連動塊及一第二歸零桿,該第一歸零桿容設于第四套管的第四容槽內,該第一歸零桿上端設有第二連桿,該第一歸零桿另端設有第二接桿,該第二接桿容設于第三套管的第四穿孔內,該上歸零鍵容設于握把內,該上歸零鍵設有第五樞部,該第五樞部樞設于握把的第二樞孔上,該上歸零鍵另端設有壓抵部,該連動塊一端設有連動部,該連動部抵于上歸零鍵的壓抵部下方,該連動塊設有第六樞部,該第六樞部樞設于握把的第三樞孔上,該連動塊設有第七樞部,該第七樞部與第二連桿相接,該第二歸零桿容設于第一套管的第二容槽內,該第二歸零桿上端容設于第二套管的第二穿孔內,該第二歸零桿上端與該第二接桿相頂抵,該第二歸零桿另端設有一歸零塊,該歸零塊靠抵于該第一搖臂的該第一控制塊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相互獨立而不相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第二套管為一具有一拉把的管體。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第四套管的第-:容ffl與第-一套管的 第一容槽相通,該第四容槽與第二容槽相通。
5. 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握把由二相對稱的殼休相互組合。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底蓋設有第一穿槽及第二穿槽,該第 二穿槽位T第-'穿槽斜后方位置,該底蓋的控制槽使該底蓋及第-'穿槽處呈開放狀,該第 二穿槽相對的另一端設有第三穿槽,該第三穿槽設于該底蓋的邊面匕該第三穿槽位于第 二穿槽相對于水平位置處,該第二穿槽及第三穿槽位于--水平線上,該計數器容設于該底 蓋的該第二穿槽及該第三穿槽間,該第一搖臂樞設于該底蓋的該第一穿槽,該第二搖臂樞 設于底蓋的該第二穿槽內。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計數器底部設有凸桿,該凸桿f按壓 后可使該計數器歸零。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計數器的轉動件穿設于該底蓋的該 第三穿槽。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第一搖臂另端凸設有一連動桿,該第一搖臂可前后擺動,該第二搖臂-一端設有-一第二控制塊,該第二控制塊與該第一搖臂的該 連動桿相套合,該第二搖臂另端抵于該計數器的該凸桿....匕該第一搖臂連動該第二搖臂,使該第二搖臂按壓該凸桿而控制計數器歸零。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匕蓋體設有透明視窗,該透明視窗 對正該底蓋的該第二穿槽及該第三穿槽間,該透明視窗旁設有-一下歸零鍵,該下歸零鍵可 活動式F壓,該計數器為一具跑馬表可轉動計數的結構,一使用者可透過該上蓋體的透明 視窗辨識其跑馬表所.顯示的計數里程。
11.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計數器設有一按壓塊,該按壓塊結合于該下ri零鍵內,該凸桿位于該按壓塊底部。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第一煞車桿的第一連桿位于該握把 內部。
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煞車扣容設f該握把的該第一控制 槽開口。
1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煞車扣的第M樞部與該第一煞車桿 的該第-'連桿樞接。
1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第一歸零桿的該第二連桿位于該握 把內部。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匕歸零鍵容設于該握把的該第二控 制槽開U。
1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連動塊的第七樞部與該第一歸零樸 的該第二連桿樞接。
1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煞車扣的該第四樞部及該第一連桿 為長孔狀的樞接結構。
19.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i:歸零鍵的第七樞部及第二連桿為長孔狀的樞接結構。
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煞車組增設一第—接桿,該第—接 桿樞接f該第四樞部及該第一連桿間。
2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測距輪車,其特征是,該歸零組增設-一第四接桿,該第四接 桿樞接于第七樞部及第二連桿間。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測距輪車,其包括轉輪組、測距組、煞車組及歸零組。轉輪組包括輪體、前叉、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第四套管及握把。測距組包括底蓋、計數器、第一搖臂及第二搖臂。煞車組包括第一煞車桿、煞車扣及第二煞車桿。當煞車扣被拉動而連動第一煞車桿、第二煞車桿,致使煞車塊向下位移并壓抵輪體而形成煞車。歸零組包括第一歸零桿、上歸零鍵、連動塊及第二歸零桿。當上歸零鍵下壓連動連動塊、第一歸零桿,致使第二歸零桿下移,并使歸零塊壓抵第一搖臂轉動而連動第二搖臂轉動,進而按壓計數器之凸桿,使計數器歸零。
文檔編號G01B3/12GK201436550SQ20082012492
公開日2010年4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14日
發(fā)明者唐逸文 申請人:惠盛計測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