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道溫度傳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溫傳感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管道溫度傳感器,用于管道防凍。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為解決管道溫度的測量問題,大多數(shù)廠家采用測溫電阻,而測溫電阻的精確性也滿足了廠家的需要。但是由于測溫電阻一般需要緊貼管壁,處于露天工作狀態(tài),且長期與較為濕潤的空氣接觸,故管道溫度傳感器的防水措施就應該特別注意,作為最易與外界接觸的測溫電阻,一般的處理方法是緊貼管壁用捆扎帶捆扎在管壁上,但是由于環(huán)境介質(zhì)的侵蝕,很容易滲進水去,造成管道溫度傳感器有侵入的水分子,從而引起測量的精確度大大下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易于加工,安全系數(shù)高的管道溫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種管道溫度傳感器,包括測溫電阻本體、與測溫電阻本體相連的引線,其特征在于,測溫電阻本體置于一專用塑殼內(nèi),在測溫電阻本體與專用塑殼之間有環(huán)氧樹脂隔層,所述的專用塑殼通過固定裝置設置在管壁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專用塑殼橫斷面上小下大,頂部縱向設有包容引線的溝槽,低部縱向設有包容管道的卡槽,與測溫電阻本體相連的引線從專用塑殼引出后再從溝槽內(nèi)反折回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體積小、誤差小、感熱快、使用方便、安全系數(shù)高等特點,徹底避免了因環(huán)境介質(zhì)的侵蝕帶來測溫電阻進水,從而導致測溫不正確的問題。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中;1測溫電阻本體、2專用塑殼,3環(huán)氧樹脂隔層,4引線,5溝槽,6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防水密封的管道溫度傳感器,其結構是由測溫電阻本體1、專用塑殼2,環(huán)氧樹脂隔層3,引線4構成。測溫電阻本體1置于一專用塑殼2內(nèi),在測溫電阻本體1與專用塑殼2之間有環(huán)氧樹脂隔層3用于防水密封。所述的專用塑殼2的橫斷面上小下大,頂部縱向設有包容引線4的溝槽5,低部縱向設有包容管道的卡槽6,與測溫電阻本體相連的引線4從專用塑殼2引出后再從溝槽5內(nèi)反折回來。
在測溫電阻本體封裝時,將測溫電阻本體1焊接好引線4。將測溫電阻本體1放進專用塑殼2內(nèi),用環(huán)氧樹脂3填充滿,再將測溫電阻本體1的引線4從專用塑殼2引出后再從溝槽5內(nèi)反折回來。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實現(xiàn)上述功能還可以有其它結構,例如溝槽5主要用于固定引線,可以有其他結構如固定環(huán)、固定夾所代替。專用塑殼2的形狀也可以根據(jù)需要改變。
本實用新型的防水密封的管道溫度傳感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簡單方便,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管道溫度傳感器,包括測溫電阻本體、與測溫電阻本體相連的引線,其特征在于,測溫電阻本體置于一專用塑殼內(nèi),在測溫電阻本體與專用塑殼之間有環(huán)氧樹脂隔層,所述的專用塑殼通過固定裝置設置在管壁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專用塑殼橫斷面上小下大,頂部縱向設有包容引線的溝槽,低部縱向設有包容管道的卡槽,與測溫電阻本體相連的引線從專用塑殼引出后再從溝槽內(nèi)反折回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道溫度傳感器,屬于測溫傳感部件,主要解決測溫電阻測量時的精確性問題。其技術方案是,包括測溫電阻本體、與測溫電阻本體相連的引線,其特征在于,測溫電阻本體置于一專用塑殼內(nèi),在測溫電阻本體與專用塑殼之間有環(huán)氧樹脂隔層,所述的專用塑殼通過固定裝置設置在管壁上。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體積小、誤差小、感熱快、使用方便、安全系數(shù)高等特點,徹底避免了因環(huán)境介質(zhì)的侵蝕帶來管道溫度傳感器進水,從而導致測試不正確的問題。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特別適于露天測溫環(huán)境。
文檔編號G01K7/16GK2844871SQ20052012475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孫學斌, 鄒洪威, 王宜用, 王冬梅, 蔣鵬 申請人:山東桑樂太陽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