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用三腳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農業(yè)生產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谷物裝袋輔助工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谷物收割已經實現(xiàn)了機械現(xiàn)代化,農民們將機械收割回來的谷物還需要晾曬,保證期水分在適合儲存的范圍內。谷物被攤開曬在谷場上,太陽下山之前需要將谷物收堆,然后進行裝袋,現(xiàn)在一般由兩人配合作業(yè),一人用簸箕扒起谷物,一人手牽著塑料袋,將谷物裝入袋中,整個過程需要兩人配合默契,不然谷物會沖出袋口而灑落;同時需要兩人操作,人員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農用三腳架,結構簡單、實用,減少谷物裝袋人員,提高裝袋效率。
[0004]一種農用三腳架,其特點是包括三支腿和一撐桿,三支腿上端固定在撐桿上,下端為開放式,撐桿所在平面與三支腿下端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的撐桿呈圓形,三支腿均設在圓形撐桿上,圓形撐桿使得袋口撐開最大,便于谷物倒入;所述的支腿呈圓弧狀,使得三支腿下端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大于上端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增強了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防止傾倒。
[000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優(yōu)點是該農用三腳架構思新穎,結構簡湊、合理;充分利用谷場的平面地勢,由圓形撐桿撐開袋口,穩(wěn)定好,一人便可以將谷物裝入袋中,節(jié)約了人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一種農用三腳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卡夾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09]由圖1可以看出,一種農用三腳架包括三支腿1、一撐桿2和三卡夾3,三支腿上端固定在撐桿上,下端為開放式,撐桿所在平面與三支腿下端所在平面平行。
[0010]作為本實施例的優(yōu)選,所述的撐桿2呈圓形,三支腿均設在圓形撐桿上,圓形撐桿使得袋口撐開最大,便于谷物倒入。
[0011]作為本實施例的優(yōu)選,所述的支腿I呈圓弧狀,使得三支腿下端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大于上端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增強了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防止傾倒。
[0012]由圖2可以看出,進一步地,所述卡夾3包括夾頭3-1和套環(huán)3-2,支腿I外側設止擋凸起1-1,卡夾由套環(huán)套裝在撐桿與止擋凸起之間的三支腿上,袋口邊緣由卡夾固定住,避免谷物倒入瞬間較大的沖擊力導致地塑料袋4滑落。
【主權項】
1.一種農用三腳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支腿(I)和一撐桿(2),三支腿上端固定在撐桿上,下端為開放式,撐桿所在平面與三支腿下端所在平面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用三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撐桿(2)呈圓形,三支腿均設在圓形撐桿上,圓形撐桿使得袋口撐開最大,便于谷物倒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用三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I)呈圓弧狀,使得三支腿下端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大于上端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增強了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防止傾倒。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農用三腳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三卡夾(3),所述卡夾包括夾頭(3-1)和套環(huán)(3-2),支腿(I)外側設止擋凸起(1-1),卡夾由套環(huán)套裝在撐桿與止擋凸起之間的三支腿上,袋口邊緣由卡夾固定住,避免谷物倒入瞬間較大的沖擊力導致地塑料袋(4)滑落。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用三腳架屬于農業(yè)生產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谷物裝袋輔助工具。該三腳架包括三支腿和一撐桿,三支腿上端固定在撐桿上,下端為開放式,撐桿所在平面與三支腿下端所在平面平行。優(yōu)點是該農用三腳架構思新穎,結構簡湊、合理;充分利用谷場的平面地勢,由圓形撐桿撐開袋口,穩(wěn)定好,一人便可以將谷物裝入袋中,節(jié)約了人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類】F16M11-02
【公開號】CN104879616
【申請?zhí)枴緾N201510294826
【發(fā)明人】周明龍, 程晶晶, 張婷, 梁永強, 田仁芳, 閆其路
【申請人】安徽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