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滾子軸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80169閱讀:29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滾子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滾子軸承,該軸承包括同心布置的外圈和內(nèi)圈,以及一組置于所述外圈和內(nèi)圈之間且與所述外圈和內(nèi)圈所提供的滾道相接觸的滾動元件。
在某些應用場合中,軸承受截面高度的限制,并需承受較高的軸向負荷和徑向負荷。以前采用滾針軸承和球軸承組合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滾針軸承用來承受大部分的徑向負荷而球軸承用來承受軸向負荷。但是,這種解決方式存在的缺點是費用十分昂貴,而且迫使設計者必須限定軸承的軸向負荷和/或增加軸承的截面高度來提高球軸承的承載能力。
美國專利US2,251,555披露了一種無摩擦滾子軸承,其具體結構為包括一個細長的圓柱體,在圓柱體的圓周面上有多個軸向彼此間隔而周向延伸的V形槽,V形槽之間的圓柱表面是沿所述圓柱體周向和軸向都彎曲的輪廓面,所述圓柱體的兩端與V形槽的起點相連接;在靠近圓柱表面一端的內(nèi)緣,即在靠近圓周的所述滾子的端面處設置一個擋圈。上述發(fā)明和本發(fā)明的一個主要區(qū)別是美國專利US2,251,555所披露的軸承不能承受軸向負荷。上述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減少摩擦接觸面積來減小摩擦。而沒有涉及軸承能否承受軸向負荷。
美國專利US2,266,888披露了一種抗摩軸承。該軸承包括一個在承載區(qū)域的整個長度范圍內(nèi)具有環(huán)形波紋溝槽的軸頸;一個同樣在承載面的整個長度范圍內(nèi)具有與軸頸溝槽相對應的波紋溝槽的,且與軸頸相配的外殼;以及一組位于兩個承載面之間彼此間隔設置的滾子,在其整個承載長度上分布有與軸頸和外殼承載面上的溝槽相似的環(huán)形溝槽,并與兩者相匹配承受負載,在滾子、軸頸和外殼上的所述環(huán)形溝槽具有凸狀側面,在兩個相對的環(huán)形溝槽之間,所述環(huán)形溝槽的頂部和底部的中點處是一個接觸限制區(qū)。該軸承還包括可使?jié)L子保持彼此間隔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設于滾子每端的齒輪以及分別設于軸頸和外殼上并與滾子每端的齒輪相嚙合的齒輪。就象美國專利2,251,555一樣,本發(fā)明和美國專利2,266,888的主要區(qū)別是上述專利所披露的軸承不用于承受軸向負荷。上述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減少摩擦阻力的軸承。在上述發(fā)明中也沒有涉及軸承是否可承受軸向負荷。
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軸承的座圈滾道上設有彼此相互平行的溝槽,所述的各溝槽都位于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的旋轉面上,在整個包絡圓周表面上延伸,且與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相互對應,并與所述溝槽相對應的所述滾動元件的凸緣相互嚙合,所述凸緣在所述滾動元件的整個圓周表面上延伸。


圖1為本發(fā)明滾子軸承的最佳實施方案的局部剖視圖。
在圖1所示的滾子軸承局部剖視圖中,軸承1由同心布置的軸承外圈和內(nèi)圈2、3以及一組滾動元件4構成。在圖1中只顯示了其中一個滾動元件。滾動元件4布置在內(nèi)圈和外圈2、3之間,并與內(nèi)圈和外圈2、3所提供的滾道相接觸。座圈上設有彼此相互平行的溝槽5、6。每條溝槽5、6均布置在內(nèi)圈和外圈2、3的旋轉面上,并沿整個圓周表面延伸。溝槽5、6與所述的內(nèi)圈和外圈2、3相互對應,并且與其相對應的所述滾動元件4的凸緣7相互嚙合。凸緣7沿滾動元件4的整個圓周表面延伸。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在內(nèi)圈和外圈2、3上的兩條任意相鄰配置的溝槽5、6之間以及在滾動元件4的兩個相鄰配置的凸緣7之間存在一微小距離△,以使軸承1上產(chǎn)生一定的內(nèi)部預負荷。該預負荷的目的就是減小軸向和徑向間隙。產(chǎn)生該微小距離△的一種方法是在內(nèi)圈和外圈2、3兩者之一或兩者的旋轉面上配置至少一個襯墊元件,該襯墊元件的數(shù)量和厚度可根據(jù)所要求的預負荷或使用情況而確定。產(chǎn)生該微小距離△的另外一種方法是在至少一個滾動元件4上設置至少一個襯墊元件。
此外,內(nèi)圈和外圈2、3上的溝槽5、6的形狀由預定半徑Rw決定,其形狀與滾動元件4的凸緣7的形狀相對應。至少一個滾動元件4的凸緣7的形狀由預定半徑Rw確定。應當注意,凸緣7的外形大小不必相同,也就是說,滾動元件4的一個端部的凸緣與滾動元件4中部的凸緣不必具有相同的形狀。當然,這就要求相對應的溝槽作相應的調(diào)整。但是,出于實用目的,所有預定半徑通常都取為同樣的大小。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方案是所述軸承還包括一個用來引導和分隔滾動元件4并可提供足夠潤滑的保持架。潤滑脂最好置于此保持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滾子軸承(1),包括同心配置的內(nèi)圈和外圈(2,3),以及一組置于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之間,并與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所提供的滾道相接觸的滾動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上設有相互平行的溝槽(5,6),每條所述溝槽(5、6)均位于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的旋轉面上并沿整個圓周表面延伸,且與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相互對應,并與所述溝槽(5,6)相對應的所述滾動元件(4)的凸緣(7)相互嚙合,所述凸緣(7)沿所述滾動元件(4)的整個圓周表面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上的任意兩條相鄰布置的溝槽(5,6)之間以及在所述滾動元件(4)的兩個相鄰的凸緣(7)之間均存在一個微小距離(△),以在所述軸承(1)上產(chǎn)生一定的內(nèi)部預負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距離(△)是通過在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兩者之一或兩者的旋轉面上設置的至少一個襯墊元件來產(chǎn)生的,以在所述軸承(1)上產(chǎn)生一定的內(nèi)部預負荷。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距離(△)是通過至少在一個所述滾動元件(4)上設置至少一個襯墊元件來產(chǎn)生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2,3)上的所述溝槽(5,6)的形狀由預定半徑(Rw)確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滾動元件(4)上相應的所述凸緣(7)的形狀由預定半徑(Rw)確定。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有的預定半徑(Rw)均相等。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軸承上還設置保持架,用來引導和分隔所述滾動元件(4)并提供足夠潤滑。
全文摘要
一種滾子軸承(1),包括同心的內(nèi)圈和外圈(2,3),及一組在內(nèi)圈和外圈之間與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的滾道相接觸的滾動元件(4)。其特征在于:座圈上設有相互平行的溝槽(5,6),各溝槽均位于內(nèi)圈和外圈的旋轉面上并延伸至整個圓周表面,且與所述內(nèi)圈和外圈相互對應,并與所述溝槽相對應的所述滾動元件的凸緣(7)相互嚙合,所述凸緣沿所述滾動元件的整個圓周表面延伸。
文檔編號F16C33/36GK1224126SQ98123218
公開日1999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德魯特·克拉里, 羅森格倫·菲利普, 克勞森·韋羅 申請人:Skf諾瓦股份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