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注油機,具體涉及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
背景技術:
在我國現階段,汽車輪轂生產已經進入大規(guī)模生產階段,而輪轂加潤滑油操作目前還是以人工加油操作為主。由于輪轂內部結構比較復雜,在手工加油工作過程中,無法準確的控制各部位的加油量,更無法在兩個位置同時加油,甚至會出現滴油的現象。一方面造成潤滑油的浪費,同時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輪轂需要潤滑的部位沒有得到足夠的潤滑,影響輪轂的正常使用及保養(yǎng)。另外,手工加油對人力的要求多,工作量大、勞動強度高且對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避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作出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工件生產效率和質量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轉動機構及注油裝置,所述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管及驅動所述注油管進入輪轂內的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導軌、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第一滑座、設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二導軌、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滑座及兩端分別與第二滑座和注油管連接的連接桿。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的第一氣缸和驅動第二滑座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導軌上。所述轉動機構包括中空轉軸、固定在中空轉軸上的中空轉盤及驅動所述中空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通過傳動部件與中空轉軸傳動連接。所述中空轉軸外還套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通過安裝在套筒與中空轉軸之間的軸承轉動連接,所述套筒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驅動裝置為擺線針輪減速機,所述傳動部件為分別安裝在擺線針輪減速機輸出軸及中空轉軸上的兩皮帶輪及傳動連接于兩皮帶輪之間的皮帶。所述中空轉軸上還安裝有鎖緊皮帶輪的調整鎖片。所述注油管的上端設有一油管接頭,下端設有一注油嘴,所述注油嘴的側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注油孔。所述連接桿通過一管夾與注油管連接。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能對輪轂一個位置或同時對兩個位置自動進行注油,通過定位裝置實現準確定位,使得注油效率更高,避免人工操作時出現操作緩慢及加油不到位等問題,提高了輪轂注油的效率和質量。[0013]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為圖2的B-B向剖視圖附圖標識說明:
10、機架42、油管接頭
21、中空轉軸43、注油嘴
22、中空轉盤44、注油孔
23、擺線針輪減速機51、第一導軌
24、皮帶輪52、第一滑座
25、皮帶53、第一氣缸
26、調整鎖片54、第二導軌
27、機座55、第二滑座
28、張緊座56、第二氣缸
29、套筒57、連接桿
30、軸承60、輪轂 41、注油管6i管夾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包括機架10、安裝在機架10上的轉動機構及注油裝置,該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管41及驅動注油管41進入輪轂60內的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導軌51、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51上的第一滑座52、設于第一滑座52上的第二導軌54、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54上的第二滑座55及兩端分別與第二滑座55和注油管41連接的連接桿57。注油管41的上端設有一油管接頭42,下端設有一注油嘴43,注油嘴43的側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注油孔44。連接桿57通過一管夾61與注油管41連接。定位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52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51上的的第一氣缸53和驅動第二滑座55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54上的第二氣缸56,第一氣缸53固定在機架10上,第二氣缸56固定在第二導軌54上。轉動機構包括中空轉軸21、固定在中空轉軸21上的中空轉盤22及驅動中空轉軸21轉動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通過傳動部件與中空轉軸21傳動連接。中空轉軸21外還套設有一套筒29,套筒29通過安裝在套筒29與中空轉軸21之間的軸承30轉動連接,套筒29固定在機架10上。軸承30可采用深溝球軸承和單向平底推力球軸承,采用多種軸承30是為了提高中空轉軸21不同方向的受力均勻性。驅動裝置為擺線針輪減速機23,傳動部件為分別安裝在擺線針輪減速機23輸出軸及中空轉軸21上的兩皮帶輪24及傳動連接于兩皮帶輪24之間的皮帶25。擺線針輪減速機23通過一機座27安裝在機架10上,機架10與機座27之間還設有張緊座28,通過安裝在張緊座28上的螺栓可調整皮帶25的松緊。皮帶25可采用V形皮帶。中空轉軸21上還安裝有鎖緊皮帶輪24的調整鎖片26。工作過程:首先通過定位裝置,將注油嘴43定位到輪轂60需要加油的位置,然后擺線針輪減速機23開啟,通過皮帶25帶動安放于中空轉盤22上的輪轂60旋轉,同時潤滑油通過油管接頭42進入注油管41,到達注油管41末端的注油嘴43,并從注油孔44噴出,均勻注到輪轂60內。當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可設有上下兩個注油裝置,可實現輪轂60 —次性注油。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
權利要求1.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轉動機構及注油裝置,所述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管及驅動所述注油管進入輪轂內的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導軌、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第一滑座、設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二導軌、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滑座及兩端分別與第二滑座和注油管連接的連接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第一氣缸和驅動第二滑座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導軌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機構包括中空轉軸、固定在中空轉軸上的中空轉盤及驅動所述中空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通過傳動部件與中空轉軸傳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轉軸外還套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通過安裝在套筒與中空轉軸之間的軸承轉動連接,所述套筒固定在機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為擺線針輪減速機,所述傳動部件為分別安裝在擺線針輪減速機輸出軸及中空轉軸上的兩皮帶輪及傳動連接于兩皮帶輪之間的皮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轉軸上還安裝有鎖緊皮帶輪的調整鎖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的上端設有一油管接頭,下端設有一注油嘴,所述注油嘴的側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注油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通過一管夾與注油管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轂內腔自動注油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轉動機構及注油裝置,所述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管及驅動所述注油管進入輪轂內的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導軌、上下滑動運行于第一導軌上的第一滑座、設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二導軌、左右滑動運行于第二導軌上的第二滑座及兩端分別與第二滑座和注油管連接的連接桿。本實用新型能把潤滑脂均勻的加到輪轂上,并能實現輪轂內兩個軸承位置的同時加油,避免人工操作緩慢,以及加油不到位,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
文檔編號F16N7/00GK203023768SQ2013200241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fā)明者吳志強, 黃土坤, 王景剛 申請人: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