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與軸之間的連接裝置,尤其是一種撓性聯(lián)軸節(jié)。 背棄技術
聯(lián)軸節(jié)是鐵道車輛驅(qū)動電機和減速齒輪箱之間連接不可缺少的裝置。 鐵道車輛用的驅(qū)動電機一般配置在轉向架上,齒輪減速箱配置在車軸上。 因此,在行駛過程中,由于車體的晃動、軌道面的不平以及道岔等原因, 驅(qū)動電機的輸出軸和齒輪減速箱的輸入軸的軸線經(jīng)常會錯開、產(chǎn)生撓曲等, 這就需要一個能補償這種撓曲的聯(lián)軸節(jié)。目前,在鐵道車輛驅(qū)動電機與減 速齒輪箱輸入軸之間主要采用鼓形齒聯(lián)軸節(jié)進行連接,傳遞動力。鼓形齒 聯(lián)軸節(jié)需用專用的設備加工,加工成本高,安裝、維護費用高。普通膜片 式聯(lián)軸節(jié)又難以達到鐵道車輛所需的位移大補償量的要求,專利號為
96238966.8、 01145260.9的文獻中公開的聯(lián)軸節(jié)屬于彈性聯(lián)軸節(jié),它的位移 補償量和角度補償量較小,位移4H嘗量一般在土3mm左右,角度補償量一 般小于l。,遠遠不能滿足列車運行時所要求的位移和角度補償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較大的垂向和軸向位移補償能 力,安裝維修方使的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 包括第一聯(lián)軸件、第二聯(lián)軸件、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第一連接座與 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第一聯(lián)軸件和第二聯(lián)軸件均帶有兩翼連接部,第一 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均帶有兩翼連接部,第 一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和第一 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均與第 一彈性板固定連接,且第 一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 部與笫一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呈交叉布置,第二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和第 二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均與第二彈性板固定連接,且第二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 接部與第二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呈交叉布置。
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第一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和第一連接座的兩翼 連接部均與第 一彈性板固定連接,且第 一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與第 一連接 座的兩翼連接部呈交叉布置,第二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和第二連接座的兩 翼連接部均與第二彈性板固定連接,且第二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與第二連 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呈交叉布置,因此,應用第一和第二彈性板的變形進行位移補償,代替現(xiàn)有技術的鼓形齒進行位移補償,利用兩翼連接部呈交叉 布置的特點,可進行大位移量的補償,即具有較大的垂向和軸向位移補償
能力。,表明,垂向和軸向的位移補償量均可達到土12mm,角度補償量 最高可達5。,彌補了普通膜片式聯(lián)軸節(jié)不能進行大位移量蜂H嘗的不足。此 外,本實用新型安裝維修方便,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尤其適于在鐵道 車輛上應用。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的一端視圖3是圖2中Al-O線逆時針旋轉卯。后沿Al-OA2線的剖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板的結構示意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護板的結構示意圖6是圖5沿B-B線的剖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 2、 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包括第一聯(lián)軸 件14、第1軸件9、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4,第一連接座1與第二 連接座4閨定連接,第一聯(lián)軸件14和第二聯(lián)軸件9均帶有兩翼連接部14-1、 9-1,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4均帶有兩翼連接部1-1、 4-1,第一聯(lián)軸 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和第一連接座1的兩翼連接部1-1均與第一彈性板 15固定連接,且第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與第一連接座1的兩翼 連接部1-1呈交叉布置,第二聯(lián)軸件9的兩翼連接部9-1和第二連接座4的 兩翼連接部4-1均與第二彈性板11固定連接,且第二聯(lián)軸件9的兩翼連接 部9-l與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冬1呈交叉布置。
如
圖1、 2、 3、 4所示,第一彈性板15和第二彈性板11均呈方框形;第 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與第一彈性板15的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 一連接座1的兩翼連接部1-1與第一彈性板15的另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 二聯(lián)軸件9的兩翼連接部9-1與第二彈性板11的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二 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4-l與第二彈性板ll的另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一 彈性板15和第二彈性板11也可以呈長方形框或其它平行四邊形框,這就 利用了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原理,增加了變形量,也就是增加了位移和角 度的##量。
如圖3、 4、 5、 6所示,第一彈性板15的四個角部和第二彈性板11的
四個角部均裝連有護板12。護板12呈"L"字形,護板12具有安裝孔12-1 且?guī)в袃蓚刃泵?2-2。第一彈性板15和第二彈性板11主要傳遞扭矩,受 力較大,護板12能改善第一彈性板15和第二彈性板il的性能,避免總是 在安裝孔15-1、 l卜l附近受力,延長了第一彈性板15和第二彈性板H的 壽命。第一彈性板15、第二彈性板11和護板12均可采用多層疊置的結構。 第一彈性板15、第二彈性板11和護板12的表面均帶有防腐層。這樣, 能有效的防腐,并能夠減少第一彈性板15、第二彈性板ll和護板12各零 件之間的摩擦,進一步延長第一彈性板15、第二彈性板11和護板12的壽 命。
如閨1、 2、 3所示,第一聯(lián)軸件14、第二聯(lián)軸件9、第一連接座1和 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14-1、 9-1、 1-1、 4-1均呈"一,,字形。當然, 兩翼連接部14-1、 9-1、 1-1、 4-1不限于"""字形,只要是兩翼具有連接 部位的任意形狀均可。
如
圖1、 2、 3所示,第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與第一連接座1 的兩翼連接部1-1交叉成"十"字形;第二聯(lián)軸件9的兩翼連接部9-l與第 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才奏部4-I交叉成"十"字形。當然,也可以交叉成銳角 或鈍角。
如
圖1、 2、 3所示,第一彈性板15通過螺栓i0、螺母13與第一聯(lián)軸 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以及第一連接座1的兩翼連接部1-1固定連接;第 二彈性板II通過螺栓10、螺母13與第二聯(lián)軸件4的兩翼連接部4-1以及 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4-1固定連接
如閨3、 7所示,為了使螺栓IO、第一彈性板15、第二彈性板ll和螺 母13受力更加均勻,減少第一彈性板15和笫二彈性板11的安裝孔15-1、 11-1附近應力集中,螺母13的螺孔13-1的一端具有帶圃錐面13-1-1的擴 孔。
如閨3所示,為了限制軸向位移的幅度,第一連接座i和第二連接座4 的內(nèi)孔中均裝有限位塊2,第一聯(lián)軸件14和第二聯(lián)軸件9上均裝有防撞螺 母7及防松墊片8,防撞螺母7上具有防撞橡膠6,防撞橡膠6與限位塊2 相對應。
如閨3所示,第一連接座1通過螺栓3、螺母5與第二連接座4閨定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包括第一聯(lián)軸件(14)、第二聯(lián)軸件(9)、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4),第一連接座(1)與第二連接座(4)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a、第一聯(lián)軸件(14)和第二聯(lián)軸件(9)均帶有兩翼連接部(14-1、9-1),b、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4)均帶有兩翼連接部(1-1、4-1),c、第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和第一連接座(1)的兩翼連接部(1-1)均與第一彈性板(15)固定連接,且第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與第一連接座(1)的兩翼連接部(1-1)呈交叉布置,d、第二聯(lián)軸件(9)的兩翼連接部(9-1)和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4-1)均與第二彈性板(11)固定連接,且第二聯(lián)軸件(9)的兩翼連接部(9-1)與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4-1)呈交叉布置。
2、 才Nt權利要求1所述的舉法板聯(lián)軸節(jié),其特征在于第一彈')"級(15) 和第二彈'狄(11)均呈方框形;第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 與第一舉昧(15 )的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一連接座(1 )的兩翼i^接部(1-1) 與第一舉昧(15)的另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1軸件(9)的兩^i^接部(9-1)與第二彈'賬(11)的一個對角固定連接,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 連接部(4>1)與第二舉l4^ (11)的另一個對角固定連接。
3、 艦權利要求2所述的# 1±^聯(lián)軸節(jié),^#征在于第一彈性板(i5 ) 的四個角部和第二舉,(ii)的四個角部均^J^有護板(12)。
4、 才緣權利要求3所述的舉H^聯(lián)軸節(jié),其特絲于第一舉tm( 15 )、 第二舉汰板(11)和護板(12)的表面均帶有防腐層。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舉I4^聯(lián)軸節(jié),絲絲于第一聯(lián)軸件(14 )、 第^i軸件(9)、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4)的兩翼連接部(14-1、 9-1、 1-1、 44)均呈"一"字形。
6、 才娥權利要求5所述的舉汰板聯(lián)軸節(jié),其特征在于第一聯(lián)軸件(14) 的兩翼連接部(14^1)與第一連接座(1)的兩翼連接郎(1-1)交叉成"十" 字形;第J^1軸件(9)的兩Iil:接部(9-1)與第二連接座(4)的兩Iit接 部(44)交叉成"十"字形。
7、 4MI權利要求1所迷的舉l!i^聯(lián)軸節(jié),其特征在于第一彈'賬(15) 通過條(10 )、螺母(13)與第一聯(lián)軸件(14)的兩翼連接部(14-1)以及 第一連接座(1)的兩絲接部(1-1)固定連接;第二彈'&板(11)通過螺 栓(10)、螺母(13)與第聯(lián)耠降(4)的兩Iil:接部(44 )以及第二連接 座(4)的兩翼連接郜(4^1)固定連接。
8、 沖,權利要求7所述的彈4ife聯(lián)軸節(jié),其特站于螺母(13)的螺 孑L( 13-1 )的一端具有帶圓錐面(13-1-1)的擴孔。
9、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舉lt^l聯(lián)軸節(jié),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接座(l) 和第二連接座(4)的內(nèi)孔中均裝有限位塊(2),第一聯(lián)軸件(14)和第1 軸件(9)上均裝有防撞螺母(?)及防松墊片(g),防撞螺母(7)上具有防 撞橡膠(6),防撞艦<6)與限位塊(2)相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它包括一種彈性板聯(lián)軸節(jié),包括第一聯(lián)軸件、第二聯(lián)軸件、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第一連接座與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第一聯(lián)軸件和第二聯(lián)軸件均帶有兩翼連接部,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均帶有兩翼連接部,第一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和第一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均與第一彈性板固定連接,且第一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與第一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呈交叉布置,第二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和第二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均與第二彈性板固定連接,且第二聯(lián)軸件的兩翼連接部與第二連接座的兩翼連接部呈交叉布置。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大的垂向和軸向位移補償能力,安裝維修方便,制造工藝簡單,成本底,尤其適于在鐵道車輛上應用。
文檔編號F16D3/50GK201184375SQ20072013097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劉玉生, 梅雪清, 王東道, 鈕海彥 申請人: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