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蓋板、注藥窗口、計量泵、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過濾器、蓄能器、加藥口、變頻器、配電柜、微機、注入管線、出口管線及閥門,其中,蓋板設置于殼體上,蓋板上設置有注藥窗口;殼體的外側設置有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殼體的底部設置有一藥劑溶液出口;注入管線的一端連接至藥劑溶液出口,另一端連接至計量泵,且在注入管線上依次設置有一閥門及過濾器;計量泵的控制裝置通過電纜與配電柜連接,配電柜通過電纜分別與變頻器及微機連接;計量泵的出口端通過出口管線連接蓄能器;蓄能器的出口端通過一出口管線連接至加藥口,且蓄能器與加藥口之間的出口管線之間設置有一閥門。
【專利說明】
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關于石油工業(yè)的油田采油技術,具體地,是關于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大部分油田稀油區(qū)塊已進入注水開發(fā)后期,由于長期注水沖刷,油水井之間形成了大量水流大孔道,低滲透層動用困難,油井含水高,大部分區(qū)塊綜合含水已達90%以上,個別油井含水甚至高達98%,更為嚴重的油井已造成水淹,驅油效果變差,嚴重影響正常生產。區(qū)塊整體深部調驅技術是油田開發(fā)后期實現(xiàn)控水穩(wěn)油的主要技術措施,目前該技術正向著大劑量深部多段塞方向發(fā)展,單井組的施工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甚至更長,區(qū)塊整體深部調驅的施工時間更是可以達到半年以上。而目前的栗注系統(tǒng)結構和流程繁瑣,操作復雜,勞動強度較大,計量精度較低,同時管路系統(tǒng)中存在液力波動較大,易損件壽命短,檢修周期短等缺點,滿足不了深部調驅大劑量、小排量、長期連續(xù)運行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滿足大劑量深部調驅長時間連續(xù)運行施工要求。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蓋板、注藥窗口、計量栗、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過濾器、蓄能器、加藥口、變頻器、配電柜、微機、注入管線、出口管線及閥門,其中,所述蓋板設置于所述殼體上,所述蓋板上設置有所述的注藥窗口;所述殼體的外側設置有所述的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一藥劑溶液出口 ;所述注入管線的一端連接至所述藥劑溶液出口,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的計量栗,且在所述注入管線上依次設置有一所述閥門及所述過濾器;所述計量栗的控制裝置通過電纜與所述的配電柜連接,所述配電柜通過電纜分別與所述變頻器及微機連接;所述計量栗的出口端通過所述出口管線連接所述蓄能器;所述蓄能器的出口端通過一所述出口管線連接至所述的加藥口,且所述蓄能器與所述加藥口之間的所述出口管線之間設置有一所述的閥門。
[0005]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安全溢流閥及溢流管線,所述安全溢流閥設置在所述溢流管線上,所述溢流管線的一端與所述計量栗的出口端連接,另一端連接至所述殼體的內腔的上半部。
[0006]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壓力表,所述壓力表通過一所述出口管線連接至所述計量栗的出口端。
[0007]進一步地,上述的壓力表通過所述電纜連接至所述的微機。
[0008]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排污管線及排污口,所述排污管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殼體的底部的一排污出口,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的排污口。
[0009]進一步地,上述的排污口與所述排污出口之間設置有一所述的閥門。
[0010]進一步地,上述的蓄能器、壓力表與所述計量栗的出口端之間均設置有一所述的閥門。
[0011]進一步地,各所述閥門均通過所述電纜連接至所述的微機。
[0012]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加藥口( 11)連接至一聚合物容器,所述排污口(10)連接至一排污系統(tǒng)。
[0013]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底座及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分別設置于所述殼體及計量栗的底部,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優(yōu)化設計,使其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易損件壽命長,檢修周期長,同時提高藥劑溶液注入量的計量精度,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控和操作,最終滿足大劑量深部調驅長時間連續(xù)運行施工要求。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0]如圖1所示,該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主要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1、蓋板2、注藥窗口 3、計量栗4、液位計5、過濾器6、蓄能器8、加藥口 11、變頻器12、配電柜13、微機14、注入管線17、出口管線18及閥門19等。
[0021]其中,蓋板2設置于殼體I上,蓋板2上設置有注藥窗口3;殼體I的外側設置有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5,殼體I的底部設置有一藥劑溶液出口 ;注入管線17的一端連接至藥劑溶液出口,另一端連接至計量栗4,且在注入管線17上依次設置有一閥門19及過濾器6;計量栗4的控制裝置通過電纜22與配電柜13連接,配電柜13通過電纜22分別與變頻器12及微機14連接;計量栗4的出口端通過出口管線18連接蓄能器8;蓄能器8的出口端通過一出口管線18連接至加藥口 11,且蓄能器8與加藥口 11之間的出口管線18之間設置有一閥門19。
[0022]具體實施時,如圖2所示,該加藥口11可與一聚合物容器相連接,以將藥劑溶液(例如交聯(lián)劑)輸送至該聚合物容器中,是交聯(lián)劑與聚合物進行反應。
[0023]在實際應用中,為實現(xiàn)對計量栗4的安全保護作用,可設置一安全溢流閥9,安全溢流閥9設置在溢流管線15上,溢流管線15的一端與計量栗4的出口端連接,另一端連接至殼體I內腔的上半部。安全溢流閥9使計量栗4在管路堵塞后,藥劑溶液可通過安全溢流閥9排放回殼體I中。
[0024]進一步地,為了能夠調控計量栗4內部的壓力情況,還可設置一壓力表7。壓力表7通過一出口管線18連接至計量栗4的出口端,該壓力表7用以顯示計量栗4的工作壓力。實際應用中,可通過人工觀察壓力表7中的壓力值來獲知該計量栗4的工作壓力;而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自動控制,還可將該壓力表7通過電纜22連接至微機14,通過該微機14根據計量栗4的實時的工作壓力實現(xiàn)自動調控,例如,當檢測到壓力表7中的壓力值達到一預設閾值時,則關閉設置于注入管線17中的閥門19來停止向計量栗4中輸送藥劑溶液,以將計量栗4內部的工作壓力控制在該預設閾值之下。
[0025]當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運行結束后,為了對殼體I的內腔進行清潔,還可設置有排污管線16及排污口 10,該排污管線16的一端連接于殼體I的底部的一排污出口,另一端連接至排污口 10。實際應用中,如圖2所示,該排污口 10還可連接至一專用的排污系統(tǒng)進行殘渣收集、回收利用等處理。
[0026]為了能夠更好地固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可設置有對應的底座20及支撐架21。支撐架21分別設置于殼體I及計量栗4的底部,并固定在底座20上。
[0027]如圖1所示,在排污口10與排污出口之間設置有閥門19;在蓄能器8、壓力表7與計量栗4的出口端之間也均設置有閥門19。且上述各閥門19均可通過電纜22連接至所述的微機14,以通過微機14實現(xiàn)對閥門19開啟或關閉的自動調控?;蛘撸部赏ㄟ^人工操作來開啟或關閉閥門19,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
[0028]基于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如下:
[0029]將藥劑溶液通過蓋板2上的注藥窗口3人工加入到殼體I的內腔中,關閉排污管線16上的閥門19,打開注入管線17和出口管線18上的閥門19,開啟計量栗4,殼體I內的藥劑溶液依次流經出口閥門19、過濾器6、計量栗4、蓄能器8,最后,藥劑溶液通過出口管線18輸送到加藥口 11中。計量栗4的出口端通過出口管線18連接的壓力表7可顯示計量栗4的工作壓力。殼體I上的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5顯示殼體I內藥劑溶液的位置情況,過濾器6可過濾掉多余的介質,從而保證藥劑溶液的質量,蓄能器8用來消除藥劑溶液的液力波動。通過微機14和變頻器12改變電機計量栗4的沖次,從而控制和調節(jié)計量栗4的流量,實現(xiàn)藥劑溶液注入量的精確控制。
[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具有以下顯著有益效果:
[0031]1、殼體上的液位計顯示殼體內藥劑溶液的位置情況,過濾器過濾掉多余的介質保證液體溶液的質量,安全溢流閥使栗在管路堵塞后,介質可通過安全溢流閥排放回殼體中,起到對栗的安全保護作用,蓄能器用來消除液力波動。這樣,通過各裝置部件的協(xié)同作用,使該注入系統(tǒng)故障發(fā)生率低,檢修周期長,滿足大劑量深部調驅長時間連續(xù)運行施工要求。
[0032]2、通過微機一變頻器來改變電機計量栗的沖次,從而可以控制和調節(jié)計量栗的流量,實現(xiàn)藥劑溶液注入量的精確控制。
[0033]3、通過優(yōu)化設計,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可以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控和操作,適用于大劑量深部調驅在線交聯(lián)作業(yè)。
[0034]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I)、蓋板(2)、注藥窗口(3)、計量栗(4)、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5)、過濾器(6)、蓄能器(8)、加藥口(11)、變頻器(12)、配電柜(13)、微機(14)、注入管線(17)、出口管線(18)及閥門(19),其中, 所述蓋板(2)設置于所述殼體(I)上,所述蓋板(2)上設置有所述的注藥窗口( 3); 所述殼體(I)的外側設置有所述的液位計管路系統(tǒng)(5),所述殼體(I)的底部設置有一藥劑溶液出口 ; 所述注入管線(17)的一端連接至所述藥劑溶液出口,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的計量栗(4),且在所述注入管線(17)上依次設置有一所述閥門(19)及所述過濾器(6); 所述計量栗(4)的控制裝置通過電纜(22)與所述的配電柜(13)連接,所述配電柜(13)通過電纜(22)分別與所述變頻器(12)及微機(14)連接;所述計量栗(4)的出口端通過所述出口管線(18)連接所述蓄能器(8); 所述蓄能器(8)的出口端通過一所述出口管線(18)連接至所述的加藥口(11),且所述蓄能器(8)與所述加藥口(11)之間的所述出口管線(18)之間設置有一所述的閥門(1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安全溢流閥(9)及溢流管線(15),所述安全溢流閥(9)設置在所述溢流管線(15)上,所述溢流管線(15)的一端與所述計量栗(4)的出口端連接,另一端連接至所述殼體(I)的內腔的上半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壓力表(7),所述壓力表(7)通過一所述出口管線(18)連接至所述計量栗(4)的出口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表(7)通過所述電纜(22)連接至所述的微機(14)。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排污管線(16)及排污口(10),所述排污管線(16)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殼體(I)的底部的一排污出口,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的排污口(10)。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 10)與所述排污出口之間設置有一所述的閥門(19)。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8)、壓力表(7)與所述計量栗(4)的出口端之間均設置有一所述的閥門(19)。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閥門(19)均通過所述電纜(22)連接至所述的微機(14)。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口( 11)連接至一聚合物容器,所述排污口( 10)連接至一排污系統(tǒng)。10.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田深部調驅用在線交聯(lián)智能注入系統(tǒng)還包括:底座(20)及支撐架(21),所述支撐架(21)分別設置于所述殼體(I)及計量栗(4)的底部,并固定在所述底座(20)上。
【文檔編號】E21B43/22GK205532534SQ20162008050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7日
【發(fā)明人】劉強, 袁鵬, 王浩, 龍華, 鄭猛, 馬昌明, 李 瑞, 陳小凱, 王迪, 劉冬, 王艷微, 田野, 安巖, 胡祎, 馮廣慧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