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燃料組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燃料棒氧化釜。
背景技術:
在燃料組件的造過程中,需要對燃料棒進行高溫高壓水蒸汽環(huán)境下長時間的氧化處理。在氧化裝置中,密封口多達近三十處,但氧化釜與法蘭蓋之間的密封面積大,對各密封面的加工和配合精度程度要求很高;同時,該處的密封方式采用直接密封,法蘭蓋的密封面屬于凸出的錐面結構,在吊運存放等過程中,很容易破壞密封面。一旦密封面出現(xiàn)微小的破壞,氧化釜內的水蒸汽就不能保持在長時間高溫高壓狀態(tài),輕者本周期運行失效,重者使裝置內的燃料棒產生“干燒”,造成批量報廢,影響到生產進度。并且現(xiàn)有的氧化釜中承裝燃料棒的氧化吊籃,由于球形的氧化釜底結構,容易卡陷釜底,需通過強制取出,容易造成產品批量報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現(xiàn)有的氧化釜密封面容易被破壞,造成密封性能差進而產生的高溫高壓水蒸汽泄漏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燃料棒氧化釜,包括氧化釜本體、法蘭蓋和氧化吊籃;其中,所述氧化釜本體為圓筒形狀,下底為球形,上端具有法蘭凸緣;所述法蘭蓋和法蘭凸緣通過若干螺柱螺母組合連接為一體,用于對氧化釜本體進行密封;所述氧化吊籃設置于氧化釜本體內部,用于在氧化時承載燃料棒。
優(yōu)選的,在法蘭凸緣的上端面,以及法蘭蓋下端面的相應位置處均設置有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中安裝有monel400合金的第一環(huán)狀密封圈;在法蘭蓋上還設置有上端蓋,用于熱電偶的插入;所述上端蓋的下端面和法蘭蓋上端面的對應位置處均設置有環(huán)形槽,在環(huán)形槽內設置有monel400合金的第二環(huán)狀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氧化吊籃具有拉桿,在拉桿的上端設置有吊環(huán),所述吊環(huán)用于氧化吊籃的吊裝;在拉桿的上部和下部還設置有圓盤形的上格板和下格板;所述拉桿貫穿上格板和下格板的中心;待氧化的燃料棒固定于上格板和下格板之間;在拉桿的下端還設置有支腿,當氧化吊籃吊裝入氧化釜本體的內部后,所述支腿將整個氧化吊籃支撐于氧化釜本體所述球形的下底上,防止圓盤形的所述下格板卡陷在氧化釜本體所述球形的下底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使用本發(fā)明的裝置,氧化釜在長時間高溫高壓運行狀態(tài)下,內部的水蒸汽通過氧化釜與法蘭蓋之間的密封面泄漏的次數(shù)大幅度減少,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并且,吊籃也不容易卡陷在氧化釜內,不會造成產品的報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燃料棒氧化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燃料棒氧化釜的上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吊籃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氧化釜本體,11-法蘭凸緣,12-第一環(huán)狀密封圈,2-法蘭蓋,21-上端蓋,22-第二環(huán)狀密封圈,3-氧化吊籃,31-吊環(huán),32-上格板,33-拉桿,34-下格板,35-支腿,4-燃料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一種燃料棒氧化釜進行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燃料棒氧化釜如圖1所示,包括氧化釜本體1、法蘭蓋2和氧化吊籃3。所述氧化釜本體1為圓筒形狀,下底為球形,上端具有法蘭凸緣11。所述法蘭蓋2和法蘭凸緣11通過若干螺柱螺母組合連接為一體,用于對氧化釜本體1進行密封。所述氧化吊籃3設置于氧化釜本體1內部,用于在氧化時承載燃料棒4。
如圖2所示,在法蘭凸緣11的上端面,以及法蘭蓋2下端面的相應位置處均設置有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中安裝有monel400合金的第一環(huán)狀密封圈12,在加熱時,第一環(huán)狀密封圈12的硬度低于氧化釜材質的硬度,第一環(huán)狀密封圈12產生塑性變形,密實擠壓在法蘭蓋2與法蘭凸緣11的環(huán)形槽內,達到密封效果。在法蘭蓋2上還設置有上端蓋21,用于熱電偶的插入。所述上端蓋21的下端面和法蘭蓋2上端面的對應位置處均設置有環(huán)形槽,在環(huán)形槽內設置有monel400合金的第二環(huán)狀密封圈22。
所述氧化吊籃3如圖3所示,具有拉桿33,在拉桿的上端設置有吊環(huán)31,所述吊環(huán)31用于氧化吊籃3的吊裝。在拉桿33的上部和下部還設置有圓盤形的上格板32和下格板34。所述拉桿33貫穿上格板32和下格板34的中心。待氧化的燃料棒4固定于上格板32和下格板34之間。在拉桿33的下端還設置有支腿35,當氧化吊籃3吊裝入氧化釜本體1的內部后,所述支腿35將整個氧化吊籃3支撐于氧化釜本體1所述球形的下底上,防止圓盤形的所述下格板34卡陷在氧化釜本體1所述球形的下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