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與煙氣管道相連,所述箱體的內部安裝有用以通過冷凝水的冷凝管;以及引風機,所述引風機與所述出氣口相連;所述箱體內安裝有篩網(wǎng),所述篩網(wǎng)位于箱體的進氣口下游,且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上游;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油管道,所述排油管道上安裝有排油閥門。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煙氣中的低分子聚乙烯進行有效的冷凝,及時收集,減少了原料的浪費,同時也提高了環(huán)保性。
【專利說明】
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聚乙烯蠟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
目.0
【背景技術】
[0002]聚乙稀錯(tissuematE)是一種化工材料,其中聚乙稀錯的成色為白色小微珠狀/片狀,由乙烯聚合橡膠加工劑而形成的,其具有熔點較高、硬度大、光澤度高、顏色雪白等特點。聚乙烯蠟是廣泛應用于涂料的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或共聚體。所謂蠟,意指此聚合物最后是以微晶形式浮布在涂料表層中起著類似石蠟但又比石蠟還有更多樣而實際的作用。聚乙烯蠟在溶劑型涂膜中的主要作用為:消光、抗劃傷、抗耐磨、抗拋光、抗刻印、防粘連、防沉淀、觸變性;良好的潤滑性和加工性;金屬顏料定位性。
[0003]由于以上的特點,聚乙烯蠟應用范圍廣泛:I由于具有十分優(yōu)異的外部潤滑作用和較強的內部潤滑作用,與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相溶性好的特點,可作為其在擠出、壓延、注射加工中的潤滑劑??商岣呒庸ば剩乐购涂朔∧?、管材、片材粘結,提高成品的平滑度和光澤度,改善成品外觀。2作為多種熱塑性樹脂的濃色母料分散劑及填充母料、降解母料的潤滑分散劑,可改善HDPE、PP和PVC等的加工性能、表面光澤性、潤滑性和熱穩(wěn)定性。3用作電纜絕緣材料的潤滑劑,可增強填充劑的擴散,提高擠壓成型速率,增大模具流量,脫模便利。4作為橡膠加工助劑,可增強填充劑的擴散,提高擠壓成型速率,增大模具流量,脫模便利。5耐光和化學性能好,可作顏料的載體,可改進油漆、油墨的耐磨性,改善顏料和填料的分散性,防止顏料沉底,可作油漆、油墨的平光劑。6作為天然或合成纖維的柔軟劑和潤滑劑,改善耐磨性、撕裂強度、防皺力和免燙衣服的縫紉性,減低針切和調整觸感度。7可提高紙張的光澤度、持久度、硬度和抗磨損性,可增長耐水及耐藥性等,增加紙張美感。
[0004]聚乙烯蠟的作用原理是這樣的:聚乙烯蠟在高溫中(約100-140°C)溶解于溶劑中,而在冷卻至常溫時析出,以微晶形式存在于涂料中,因其觸變性有利于涂料的貯存,而在涂料施工應用之后,在溶劑揮發(fā)過程中能迀移到涂膜表層,最終與涂料其他組分形成一個“蠟化”的表層。
[0005]在低分子聚乙烯蠟的實際生產過程中,低分子聚乙烯煙氣會與水蒸氣一同排出,尤其是隨著聚乙烯蠟的加工量增大,原料供應源增多,大部分原料含較多低分子聚乙烯和水,加工加熱過程產生大量的煙氣,若直接排放,會造成物料損失和環(huán)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從而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8]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包括
[0009]至少一個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與煙氣管道相連,所述箱體的內部安裝有用以通過冷凝水的冷凝管;
[0010]以及引風機,所述引風機與所述出氣口相連;
[0011]與傳統(tǒng)裝置的顯著區(qū)別在于:所述箱體內安裝有篩網(wǎng),所述篩網(wǎng)位于箱體的進氣口下游,且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上游;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油管道,所述排油管道上安裝有排油閥門。
[0012]也就是說,所述篩網(wǎng)所處的位置是煙氣通過進氣口進入后先通過篩網(wǎng),再通過冷凝管的冷卻區(qū)域。
[0013]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篩網(wǎng)的采用150目的網(wǎng)孔。
[0014]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篩網(wǎng)利用夾板固定安裝。
[0015]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排油管道連接有回收罐。
[0016]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冷凝箱有多個,且采用串聯(lián)方式連接。
[0017]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種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引風機與處于最末端冷凝箱的出氣口連接。
[001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9]夾雜有低分子聚乙烯和水蒸氣的煙氣首先經由煙氣管道,通過進氣口進入箱體內,煙氣先經過篩網(wǎng),篩網(wǎng)將氣體的排出速度明顯降低,煙氣再進入冷凝管的冷卻區(qū)域,由于低分子聚乙烯更易冷凝,因此,低分子聚乙烯提前冷卻、凝結,冷凝后的低分子聚乙烯進入排油管道,打開排油閥門后排出。
[0020]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實用新型包括至少一個冷凝箱以及引風機,所述冷凝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與煙氣管道相連,所述箱體的內部安裝有用以通過冷凝水的冷凝管;所述引風機與所述出氣口相連;所述箱體內安裝有篩網(wǎng),所述篩網(wǎng)位于箱體的進氣口下游,且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上游;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油管道,所述排油管道上安裝有排油閥門?;谶@種結構,夾雜有低分子聚乙烯和水蒸氣的煙氣在通過篩網(wǎng)時,能夠明顯降低氣體排出速度,并利用低分子聚乙烯更易冷凝的特點,使低分子聚乙烯提前冷卻,冷凝箱的箱體底部有排油管道,可以及時收集冷凝的低分子聚乙烯。
[0022]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個冷凝箱串聯(lián),進一步提高煙氣中低分子聚乙烯的回收效果。
[002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煙氣中的低分子聚乙烯進行有效的冷凝,及時收集,減少了原料的浪費,同時也提高了環(huán)保性。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27]參見圖1,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冷凝箱I,所述冷凝箱I包括箱體11,所述箱體11開設有進氣口 12和出氣口 13,所述進氣口 12與煙氣管道相連,所述箱體11的內部安裝有用以通過冷凝水的冷凝管14;以及引風機2,所述引風機2與所述出氣口 13相連;所述箱體11內安裝有篩網(wǎng)15,所述篩網(wǎng)15位于箱體11的進氣口下游,且位于所述冷凝管14的上游,所述篩網(wǎng)15的采用150目的網(wǎng)孔,所述篩網(wǎng)15利用夾板16固定安裝;所述箱體11的底部設置有排油管道17,所述排油管道17上安裝有排油閥門18,排油管道17連接有回收罐3。
[0028]工作時,夾雜有低分子聚乙烯和水蒸氣的煙氣首先經由煙氣管道,通過進氣口進入箱體11內,煙氣先經過篩網(wǎng)15,篩網(wǎng)將氣體的排出速度明顯降低,煙氣再進入冷凝管14的冷卻區(qū)域,由于低分子聚乙烯更易冷凝,因此,低分子聚乙烯提前冷卻、凝結,冷凝后的低分子聚乙烯進入排油管道17,打開排油閥門18后排出。
[0029]參見圖2,第二種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例中冷凝箱的結構相同,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采用了三個冷凝箱I,三個冷凝箱I采用了串聯(lián)方式連接,且引風機2與處于最末端冷凝箱I的出氣口 13連接。
[003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包括 至少一個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與煙氣管道相連,所述箱體的內部安裝有用以通過冷凝水的冷凝管; 以及引風機,所述引風機與所述出氣口相連;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安裝有篩網(wǎng),所述篩網(wǎng)位于箱體的進氣口下游,且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上游;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油管道,所述排油管道上安裝有排油閥門。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的采用150目的網(wǎng)孔。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利用夾板固定安裝。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道連接有回收罐。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有多個,且采用串聯(lián)方式連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低分子聚乙烯與水蒸氣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風機與處于最末端冷凝箱的出氣口連接。
【文檔編號】B01D5/00GK205412592SQ201620187318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2日
【發(fā)明人】李毅
【申請人】青島伊萊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