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物料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物料連續(xù)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造粒機是使粉末狀物料顆?;某S脵C械設備,現有的造粒機包括轉鼓造粒機、對輥造粒機、轉盤造粒機,其中,尤以轉鼓造粒機更為常用?,F有技術中,轉鼓造粒機的主要工作方式為團粒濕法造粒,通過一定量的水或蒸汽,使粉末狀物料在筒體內調濕后充分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液相條件下,借助筒體的旋轉運動,使物料粒子間產生擠壓力團聚成球。這種造粒方式對物料的利用率較低,物料在內筒內造粒時間較長,影響其造粒效率;物料容易在滾筒內堆積,造粒后的物料顆粒粒度不均勻。
現有的造粒機,卸料不方便,效率低,造粒效果還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物料連續(xù)加工設備,效果好。
一種物料連續(xù)加工設備,包括加工臺、支撐軸、驅動機構、加工板、料箱、擋板、擠壓板、動力機構、兩個擠壓部;
加工臺上設有第一通孔,該第一通孔貫穿加工臺的上下表面;
支撐軸豎直轉動安裝在加工臺上;
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支撐軸轉動;
加工板位于加工臺的上方,加工板的下表面與加工臺的上表面接觸,加工板水平分布,加工板安裝在支撐軸上,加工板上設有多個成型單元,多個成型單元沿支撐軸的周向依次分布,該成型單元具有第一位置狀態(tài)和第二位置狀態(tài),當成型單元處于第一位置狀態(tài)時,成型單元在加工臺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通孔的外側;當成型單元處于第二位置狀態(tài)時,成型單元在加工臺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通孔的內側;成型單元包括多個第二通孔,多個第二通孔依次分布;
料箱位于加工板的上方,料箱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游側;
擋板位于加工板的上方,擋板位于料箱的下游側并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游側,擋板成傾斜狀設置,擋板靠近下游側的一端與加工板的上表面相抵靠;
擠壓板位于加工板的上方,擠壓板位于擋板的下游側;
動力機構用于驅動擠壓板沿豎直方向移動;
一個擠壓部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游側,一個擠壓部在加工臺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通孔內;擠壓部包括擠壓單元,擠壓單元包括多個擠壓桿,擠壓桿與擠壓板連接,一個擠壓單元內的多個擠壓桿與一個成型單元內的多個第二通孔一一對應設置,擠壓桿用于進入或脫離第二通孔。
優(yōu)選的,動力機構包括安裝架、偏心輪、動力單元、連接件;安裝架上設有沿豎直方向布置的滑槽;偏心輪與安裝架轉動連接;動力單元用于驅動偏心輪轉動;上述擠壓板與滑槽滑動連接,擠壓板通過連接件與偏心輪鉸接。
優(yōu)選的,還包括兩個圍板,兩個圍板均位于加工板的上方,兩個圍板的下表面均與加工板的上表面接觸,兩個圍板均位于料箱和擋板之間,自料箱向擋板的方向,兩個圍板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
優(yōu)選的,第一通孔的下方設有收集箱。
優(yōu)選的,收集箱內設有緩沖層。
本發(fā)明中,利用料箱將物料落在加工板上,利用驅動機構、支撐軸帶動加工板轉動。
當物料與擋板接觸時,擋板推平物料,讓每個第二通孔內均儲存滿物料,各第二通孔內的物料重量相等。
結合附圖,當某個成型單元位于右側的擠壓部的下方時,利用動力機構帶動擠壓板下移,利用右側的擠壓部內的擠壓桿進入第二通孔內,利用擠壓桿擠壓第二通孔內的物料,致使該物料顆粒化。
在利用右側的擠壓部將物料擠壓顆?;耐瑫r,讓左側的擠壓部的擠壓桿進入第二通孔內,利用擠壓桿將第二通孔內形成顆粒狀的物料推出,該顆粒狀的物料經過第一通孔落在收集箱內。
通過增加兩個擠壓部,讓右側的擠壓部擠壓第二通孔內的物料,讓其顆?;焕米髠鹊臄D壓部將顆?;蟮奈锪贤瞥觯瑫r實現物料加工、物料排出,實現連續(xù)加工作業(yè),物料成型效果好,效率高,能夠連續(xù)生產加工作業(yè)。
通過驅動機構帶動加工板不斷的轉動,讓物料擠壓、物料排出同時進行,能夠連續(xù)進行物料顆?;鳂I(yè),效果好,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結合;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物料連續(xù)加工設備,包括加工臺1、支撐軸2、驅動機構3、加工板4、料箱5、擋板6、擠壓板7、動力機構、兩個擠壓部。
加工臺1上設有第一通孔8,該第一通孔8貫穿加工臺1的上下表面;支撐軸2豎直轉動安裝在加工臺1上;驅動機構3用于驅動支撐軸2轉動。
加工板4位于加工臺1的上方,加工板4的下表面與加工臺1的上表面接觸,加工板4水平分布,加工板4安裝在支撐軸2上,加工板4上設有多個成型單元,多個成型單元沿支撐軸2的周向依次分布,該成型單元具有第一位置狀態(tài)和第二位置狀態(tài),當成型單元處于第一位置狀態(tài)時,成型單元在加工臺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通孔8的外側;當成型單元處于第二位置狀態(tài)時,成型單元在加工臺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通孔8的內側;成型單元包括多個第二通孔9,多個第二通孔9依次分布。
利用驅動機構3、支撐軸2帶動加工板4不斷的轉動,讓成型單元在加工臺1上的投影區(qū)不斷的進入、脫離第一通孔8內。
料箱5位于加工板4的上方,料箱5位于第一通孔8的上游側。物料經過料箱5落在加工板4上。
擋板6位于加工板4的上方,擋板6位于料箱5的下游側并位于第一通孔8的上游側,擋板6成傾斜狀設置,擋板6靠近下游側的一端與加工板4的上表面相抵靠。物料從料箱5落在加工板4上時會堆積,利用擋板6將物料推平,讓各第二通孔9內均盛滿物料。讓第二通孔9與加工臺1相配合,容納物料。
擠壓板7位于加工板4的上方,擠壓板7位于擋板6的下游側;動力機構用于驅動擠壓板7沿豎直方向移動。
一個擠壓部位于第一通孔8的上游側,一個擠壓部在加工臺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通孔8內;擠壓部包括擠壓單元,擠壓單元包括多個擠壓桿10,擠壓桿10與擠壓板7連接,一個擠壓單元內的多個擠壓桿10與一個成型單元內的多個第二通孔9一一對應設置,擠壓桿10用于進入或脫離第二通孔9。
每個擠壓部可以包括多個擠壓單元,同時實現對多個第二通孔9內的物料擠壓加工、能夠同時將多個第二通孔9內的顆?;锪贤瞥?。實現物料加工、物料排出同時進行,大大提高物料加工效率。
本實施例中,動力機構包括安裝架11、偏心輪12、動力單元13、連接件14;安裝架11上設有沿豎直方向布置的滑槽;偏心輪12與安裝架11轉動連接;動力單元13用于驅動偏心輪12轉動;上述擠壓板7與滑槽滑動連接,擠壓板7通過連接件14與偏心輪12鉸接。
利用驅動機構3、支撐軸2帶動加工板4間歇性轉動,在加工板4停止的時間內,利用動力機構帶動偏心輪12轉動,通過連接件14帶動擠壓板7上下移動,利用擠壓桿10對物料擠壓、推出,實現物料顆?;?、實現物料排出,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果好,效率高,實現連續(xù)作業(yè)。
本實施例還包括兩個圍板15,兩個圍板15均位于加工板4的上方,兩個圍板15的下表面均與加工板4的上表面接觸,兩個圍板15均位于料箱5和擋板6之間,自料箱5向擋板6的方向,兩個圍板15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
可以讓第二通孔9位于兩個圍板15之間,讓物料在兩個圍板15之間移動,讓第二通孔9內盛滿物料,保證各第二通孔9內的容量,保證后續(xù)加工效果。
本實施例中,第一通孔8的下方設有收集箱16。收集加工好的顆?;锪?。
本實施例中,收集箱16內設有緩沖層。避免損害物料。
為了便于理解,對圖1中的部分部件進行剖視。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