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文丘里混合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合均勻的文丘里混合器。
背景技術:
文丘里混合器是一種重要的氣液或液液混合裝置,在工程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常見的文丘里混合器為一個經(jīng)典文丘里管和設置在喉部側面的引入管組成,主流流體由經(jīng)典文丘里管內流過并且在喉部處產(chǎn)生負壓,引入流體在負壓的作用下經(jīng)引入管被吸入喉部主流流體中,利用兩種流體的壓強差使引入流體與主流流體進行摻混。現(xiàn)有的文丘里混合器由于流體通道壁面處的邊界層作用導致混合流體擾動強度小,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勻和混合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強管內擾動并且流動阻力小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可以提高管內混合流體的均勻性和混合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混合均勻的文丘里混合器,包括依次連通的主流流體流入管道1、主流流體收縮段2、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主流流體擴散段4和主流流體流出管道5以及設置在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上并與其連通的引入流體引入管道6,其特征在于:只有主流流體喉部3內壁具有半圓內置構造7,所述半圓內置構造7共計六個,大小相同并且均勻地分布在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的內壁,所述六個半圓內置構造7相互連接組成流通截面為花瓣形的喉部管道3。每相鄰兩個半圓內置構造7相交的部分構成了尖端突起8,所述引入管道6設置在其中一個尖端突起8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在流體通道內壁增設一定的內置結構可以增強內壁處流體的擾動,但是也減小了通道的流通面積并且增大了流體的流動阻力。本實用新型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內壁采用的半圓內置構造7,能夠在盡量增大流通面積的條件下有效增強管內擾動,從而使主流流體和引入流體混合均勻。尖端突起8由相鄰兩個半圓內置構造7相交所構成,尖端突起8的兩側邊相對于喉部管道3外壁為凹曲線,因此保證了足夠大的流通面積,盡量避免了以減小流通面積為代價而造成流動阻力過大的情況。同時,尖端突起8能夠對流經(jīng)喉部的流體進行擾動,解決傳統(tǒng)主流流道靠近壁面處流體速度較慢而造成的混合不均的問題,增強了主流文丘里管管內的混合效果;由于半圓內置構造7形成的流道除尖端突起部分外均為平滑的曲線,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小流體的流動阻力,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流動阻力過大導致的能量損失;所述半圓內置構造7在喉部內為圓柱形的內剖結構,易于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文丘里管喉部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混合均勻的文丘里混合器,包括依次連通的主流流體流入管道1、主流流體收縮段2、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主流流體擴散段4和主流流體流出管道5以及設置在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上并與其連通的引入流體引入管道6。
如圖2所示,所述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內壁面具有半圓內置構造7,作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半圓內置構造7,共計6個。所述半圓內置構造7大小相同并且均勻地布置在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的內壁,尖端突起8和半圓內置構造7交替布置,其中尖端突起8由相鄰兩個半圓內置構造7相交所構成。尖端突起8的兩側邊相對于喉部管道3外壁為凹曲線,因此保證了足夠大的流通面積,同時半圓內置構造7形成的流道除突起部分外均為平滑的曲線,極大地減小了流動阻力過大導致的能量損失。
尖端突起8能夠增強主流文丘里管喉部管道3內壁面附近流體的擾動,促進流體的均勻混合。圓形管中越靠近中心軸線流體速度越大,擾動越強烈,所述引入管道6設置在其中一個尖端突起8上,引入流體可以在更接近主流流體喉部管道3中心軸線的位置引入,有利于流體的充分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