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其包括驅(qū)動電機、減速器、上橢圓封頭、上側(cè)耳、葉片、攪拌軸、熱電偶、下側(cè)耳、蒸汽入口管、下橢圓封頭、殼體和刀片;所述驅(qū)動電機固定安裝在減速器上,減速器固定安裝在上橢圓封頭上,攪拌軸與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上橢圓封頭固定安裝在殼體的頂面上,殼體上安裝有上側(cè)耳和下側(cè)耳,攪拌軸安裝在殼體內(nèi),攪拌軸上安裝有若干個葉片,葉片上安裝有若干個刀片,殼體上安裝有熱電偶,下橢圓封頭固定安裝在殼體的底面上,蒸汽入口管安裝在下橢圓封頭上。
【專利說明】
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動物類危險固 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市場上"反應裝置"絕大多數(shù)采用"干法化制"工藝路線,"干法化制"原理是:將病 死動物廢棄物放入化制機內(nèi)受干熱與壓力的作用而達到化制的目的。(熱蒸汽不直接接觸 化制的肉尸,而循環(huán)于夾層中)。
[0003] 病死禽畜首先經(jīng)過破碎并輸入到"反應裝置"內(nèi),然后通過往其夾套內(nèi)注入熱蒸 汽,進行加熱,在其內(nèi)不斷攪拌,使物料受熱均勻。物料從常溫加熱到130Γ左右進行蒸煮, 然后繼續(xù)升溫到133°C進行保壓,然后降溫至108°C進行恒壓脫水。病死動物的蒸煮過程完 成,后面進行油渣分離系統(tǒng)。
[0004] 目前遇到如下的技術缺點:
[0005] (1) "反應裝置"在處理病死動物時,由于破碎粒徑偏大,攪拌電機電流過載,必須 得減少處理量,利用率達不到設計負荷(設計負荷為其容積70%,實際負荷為60%);
[0006] (2)蒸汽能耗偏高,物料受熱不均勻,目前處理1批次病死動物"蒸煮、保壓、泄壓、 脫水"周期需要5小時左右。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公開了一種動 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其提高了 "反應裝置"單位處理量, 降低里整個系統(tǒng)運行時間,節(jié)約了能耗。
[0008]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 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包括驅(qū)動電機、減速器、上橢圓封頭、上側(cè)耳、葉片、攪拌軸、 熱電偶、下側(cè)耳、蒸汽入口管、下橢圓封頭、殼體和刀片;所述驅(qū)動電機固定安裝在減速器 上,所述減速器固定安裝在上橢圓封頭上,所述攪拌軸與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所述上橢圓 封頭固定安裝在殼體的頂面上,所述殼體上安裝有上側(cè)耳和下側(cè)耳,所述攪拌軸安裝在殼 體內(nèi),所述攪拌軸上安裝有若干個葉片,所述葉片上安裝有若干個刀片,所述殼體上安裝有 熱電偶,所述下橢圓封頭固定安裝在殼體的底面上,所述蒸汽入口管安裝在下橢圓封頭上。
[0009]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上橢圓封頭與殼體頂面之間安裝有密 封圈。
[001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下橢圓封頭與殼體底面之間安裝有密 封圈。
[0011]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攪拌軸采用空心結構形式。
[001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破碎后的物料在"反應裝置"內(nèi),通過在攪拌軸及葉片 上安裝刀片進行二次破碎,使其粒徑由10~l〇〇mm,到5~10甚至3~5mm。物料在運行攪拌過 程中需要扭矩更小,從而提高單位容積處理量。另一方面,經(jīng)過破碎后的物料比表面積可增 加30%左右,增加受熱面積,減短物料受熱時間,從而減少蒸汽攝入量。
[0013] 在攪拌軸及葉片設計成空心,在其內(nèi)攝入熱蒸汽,傳熱面積大約增加17.1%,提高 蒸汽利用效率,蒸汽攝入量大約降低10%。
[0014]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5]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 提高了"反應裝置"單位處理量10%;系統(tǒng)運行由之前5h降為4.5h,降低整個系統(tǒng)運行時間, 節(jié)約能耗10% ;符合環(huán)保、節(jié)能、經(jīng)濟等理念。
【附圖說明】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攪拌軸的結構俯視圖。
[0018] 附圖標記說明:
[0019] 1:驅(qū)動電機,2:減速器,3:上橢圓封頭,4:上側(cè)耳,5:葉片,6:攪拌軸,7:熱電偶,8: 下側(cè)耳,9:蒸汽入口管,10:下橢圓封頭,11:殼體,12: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0021]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中示意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 書所揭示的內(nèi)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 限定條件,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diào)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chǎn)生 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得能涵蓋的范圍 內(nèi)。
[0022] 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 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diào)整, 在無實質(zhì)變更技術內(nèi)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23] 如圖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 種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包括驅(qū)動電機1、減速器2、上橢 圓封頭3、上側(cè)耳4、葉片5、攪拌軸6、熱電偶7、下側(cè)耳8、蒸汽入口管9、下橢圓封頭10、殼體11 和刀片12;所述驅(qū)動電機1固定安裝在減速器2上,所述減速器2固定安裝在上橢圓封頭3上, 所述攪拌軸6與減速器2的輸出軸連接,所述上橢圓封頭3固定安裝在殼體11的頂面上,所述 殼體11上安裝有上側(cè)耳4和下側(cè)耳8,所述攪拌軸6安裝在殼體11內(nèi),所述攪拌軸6上安裝有 若干個葉片5,所述葉片5上安裝有若干個刀片12,所述殼體11上安裝有熱電偶7,所述下橢 圓封頭10固定安裝在殼體11的底面上,所述蒸汽入口管9安裝在下橢圓封頭10上。
[0024] 優(yōu)選的,所述上橢圓封頭3與殼體11頂面之間安裝有密封圈。
[0025] 優(yōu)選的,所述下橢圓封頭10與殼體11底面之間安裝有密封圈。
[0026]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反應裝置"規(guī)格為5噸/批次、10噸/批次,兩個規(guī)格。批次處理 能力分別在3噸、6噸左右,現(xiàn)已10噸/批次為例。
[0027] 原技術參數(shù)如下表:
[0029]本實用新型技術參數(shù)如下表:
[0031]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 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 宗旨的如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0032]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實 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
【主權項】
1. 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qū)動電 機、減速器、上橢圓封頭、上側(cè)耳、葉片、攪拌軸、熱電偶、下側(cè)耳、蒸汽入口管、下橢圓封頭、 殼體和刀片;所述驅(qū)動電機固定安裝在減速器上,所述減速器固定安裝在上橢圓封頭上,所 述攪拌軸與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所述上橢圓封頭固定安裝在殼體的頂面上,所述殼體上 安裝有上側(cè)耳和下側(cè)耳,所述攪拌軸安裝在殼體內(nèi),所述攪拌軸上安裝有若干個葉片,所述 葉片上安裝有若干個刀片,所述殼體上安裝有熱電偶,所述下橢圓封頭固定安裝在殼體的 底面上,所述蒸汽入口管安裝在下橢圓封頭上。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橢圓封頭與殼體頂面之間安裝有密封圈。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下橢圓封頭與殼體底面之間安裝有密封圈。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類危險固體廢物滅菌脫水反應裝置的新型攪拌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攪拌軸采用空心結構形式。
【文檔編號】B01F15/06GK205700885SQ20162057826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發(fā)明人】石松, 陳建湘, 楊友強, 方勇
【申請人】深圳市朗坤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