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污水調節(jié)池、格柵池、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設備控制區(qū)、出水井,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通過第一過流孔與所述格柵池并排連通,依次并排設置的所述設備控制區(qū)、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所述出水井安裝在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的上端面,且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與所述出水井通過第二過流孔連通;其優(yōu)點是:將處理污水的設備進行地埋式設置,減少地上占用面積的同時,降低環(huán)境污染速率;再者,各設備間的連接方式,使得設備結構緊湊、污水處理效率高且全自動運行,操作方便,穩(wěn)定、可靠、成本低廉。
【專利說明】
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化與工業(yè)化的迅猛發(fā)展,污染源被大量釋放從而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影響,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污染源之一為污水,現有污水排放處理方法是建造污水處理設備,但是采用此方法存在設備安裝復雜、占地面積大,且維護不便等問題,特別是對資金不充裕、占地面積小的企業(yè)或科研院而言,無法在有效空間內使得污水排放處理達到國家標準;因此,研制一種占地面積小、安裝便捷、運行成本低廉、維護方便的始于各中小型企業(yè)、科研院所使用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亟待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占地面積小、安裝便捷、成本低、方便維護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
[0004]本實用新型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污水調節(jié)池、格柵池、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設備控制區(qū)、出水井,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通過第一過流孔與所述格柵池并排連通,依次并排設置的所述設備控制區(qū)、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所述出水井安裝在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的上端面,且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與所述出水井通過第二過流孔連通。
[0005]本實用新型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優(yōu)點是:將處理污水的設備進行地埋式設置,減少地上占用面積的同時,降低環(huán)境污染速率;再者,各設備間的連接方式,使得設備結構緊湊、污水處理效率高且全自動運行,操作方便,穩(wěn)定、可靠、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工作流程圖;
[0008]其中:
[0009 ] 1、污水調節(jié)池,11、提升栗,12、污水輸送管;
[0010]2、格柵池;
[0011]3、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1、第三過流孔,32、A池,33、O池,34、二沉池,35、污泥池,36、第四過流孔,37、消毒池;
[0012 ] 4、設備控制區(qū),5、出水井,6、第一過流孔,7、第二過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實用新型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污水調節(jié)池1、格柵池2、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設備控制區(qū)4、出水井5,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通過第一過流孔6與所述格柵池2并排連通,依次并排設置的所述設備控制區(qū)4、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所述出水井5安裝在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的上端面,且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與所述出水井5通過第二過流孔7連通;
[0014]優(yōu)選地,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中設置有一用于調節(jié)水量的提升栗11,且所述提升栗11的輸送端通過污水輸送管12與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的入水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為地下式鋼砼結構。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格柵池2通過格柵機將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以及漂浮物攔截,用以保證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生化處理負荷,保證系統(tǒng)正常運行;進一步地,所述格柵池2內設置有格柵機,且所述格柵池2為地下式鋼砼結構;
[0016]進一步地,所述格柵池2內的格柵柵條間的空隙寬度根據清除污物的方式和水栗的要求來設定。
[0017]優(yōu)選地,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包括:依次通過第三過流孔31連通的A池32、0池33、二沉池34、污泥池35,以及與所述二沉池34通過第四過流孔36連通的消毒池37,且所述A池32的入水口通過所述污水輸送管12與所述提升栗11的輸送端連通,所述消毒池37通過所述第二過流孔7與所述出水井5連通;
[0018]進一步地,所述A池32、所述O池33中均設置有生物填料區(qū)(圖中未畫出),通過生物填料區(qū)內附著的缺氧、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用以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及氨氮;
[0019]進一步地,所述二沉池34為豎流式沉淀池,用以泥、水分離,去除老化生物膜;
[0020]進一步地,所述污泥池35內設有羅茨風機、污泥回流管(圖中未畫出),且所述污泥池35為地下式碳鋼結構;
[0021]進一步地,所述消毒池37中優(yōu)選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殺菌力強且快速,消毒時生成副產物少;所述消毒池37為地下式碳鋼結構,且所述消毒池37內設置有計量裝置、反沖洗裝置(圖中未畫出)。
[0022]優(yōu)選地,所述設備控制區(qū)4內設置有二氧化氯發(fā)生器、余氯在線檢測裝置,PLC配電柜,污泥脫水機等(圖中未畫出),且在地面上設置有通入所述設備控制區(qū)4的檢修通道,用于維護整個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硬件結構;進一步地,所述設備控制區(qū)4為地下式鋼砼結構。
[0023]本實用新型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是這樣實現的:
[0024]①、本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整體采用地埋式,設置在地底下,且從排放管中流出的污水首先進入所述格柵池2,通過格柵機將污水中的漂浮物及大顆粒物質攔截,用以保證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生化處理負荷,為后期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0025]②、經過步驟①處理的污水通過所述第一過流孔6進入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內,進行二次顆粒物質處理的同時調節(jié)水量、均化水質;
[0026]③、經過步驟②處理的污水在所述提升栗11的作用下,通過所述污水輸送管12將污水輸送至所述A池32進行厭氧處理,再經由所述第三過流孔依次經過所述O池33進行好氧處理、經過所述二沉池34進行水、泥分離,將老化的生物膜等去除,上清液通過所述第四過流孔36排入所述消毒池37,沉淀的污泥在回流或定期通過所述第三過流孔進入所述污泥池35;
[0027]④、污水在所述消毒池37內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后通過所述第五過流孔38排入所述出水井5,最后通過所述出水井5進入市政管網。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調節(jié)池(I)、格柵池(2)、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設備控制區(qū)(4)、出水井(5),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通過第一過流孔(6)與所述格柵池(2)并排連通,依次并排設置的所述設備控制區(qū)(4)、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所述出水井(5)安裝在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的上端面,且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與所述出水井(5)通過第二過流孔(7)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I)中設置有一用于調節(jié)水量的提升栗(11),且所述提升栗(11)的輸送端通過污水輸送管(12)與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的入水口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單元(3)包括:依次通過第三過流孔(31)連通的A池(32)、0池(33)、二沉池(34)、污泥池(35),以及與所述二沉池(34)通過第四過流孔(36)連通的消毒池(37),且所述A池(32)的入水口通過所述污水輸送管(12)與所述提升栗(11)的輸送端連通,所述消毒池(37)通過所述第二過流孔(7)與所述出水井(5)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A池(32)、所述O池(33)中均設置有生物填料區(qū),通過生物填料區(qū)內附著的缺氧、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用以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及氨氮。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37)中優(yōu)選二氧化氯消毒。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調節(jié)池(1)、所述格柵池(2)、所述設備控制區(qū)(4)均為地下式鋼砼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整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35)為地下式碳鋼結構。
【文檔編號】C02F9/14GK205653306SQ201620341089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1日 公開號201620341089.2, CN 201620341089, CN 205653306 U, CN 205653306U, CN-U-205653306, CN201620341089, CN201620341089.2, CN205653306 U, CN205653306U
【發(fā)明人】江嶸, 韋偉杰, 夏毅, 胡煒, 安太斌
【申請人】武漢永清環(huán)??萍脊こ逃邢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