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沉砂收集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將沉淀固體顆粒從液體中分離并收集的裝置,尤其涉及污水處理中沉砂的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污水處理技術中,經(jīng)常用曝氣沉砂或其它方法將比水重的砂粒沉淀,使之沉入到沉砂槽內,然后采用離心泵抽吸的辦法從沉砂槽中吸出排放。專利號為85108394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設備的沉砂收集裝置,它包括能夠沿曝氣沉砂池移動的行車,行車上懸掛離心泵,離心泵能夠潛入砂中,將池底的沉砂及水抽出,并通過管路輸送到行車上的儲存料斗中,然后從儲料斗流到砂水分離器,分離后的水重新流回曝氣沉砂池,砂運送至垃圾廠。
這種結構的沉砂收集裝置具有以下幾個缺陷1.運行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采100立方的水才能得到約1立方的砂,浪費約99%的電能。2.維護費用大,設備的磨損嚴重,離心泵的泵殼、葉片需要經(jīng)常更換。3.故障率高,由于沉砂不均勻,經(jīng)常發(fā)生堵泵現(xiàn)象,影響正常的運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運行維護成本低的沉砂收集設備。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包括沿曝氣沉砂池移動的行車,行車帶有儲砂斗,行車上設置鏈斗式挖掘裝置。
上述鏈斗式挖掘裝置包括上下轉輪和安裝架,其中安裝架固定在行車上,上下轉輪設置在安裝架的兩端,上轉輪與下轉輪通過鏈條或履帶傳動,鏈條或履帶上設置挖斗,上轉輪或下轉輪帶有驅動裝置。
在曝氣沉砂池的端部、儲砂斗的下方設置儲砂槽,儲砂槽內設置螺旋輸送器;儲砂斗位于鏈條或履帶的一側,靠近挖斗翻轉處,儲砂斗帶有翻轉機構,以將其中的沉砂翻倒進儲砂槽并通過螺旋輸送器送走。
本實用新型的挖斗有若干個,具體數(shù)量根據(jù)需要設計,形狀呈萁形,最好沿鏈條或履帶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由于行車帶有儲砂斗,行車上部設置上轉輪,下部設置下轉輪,上轉輪與下轉輪通過鏈條傳動,鏈條上設置挖斗,上轉輪帶有驅動裝置。因此能夠直接將沉砂從池底挖出,水的含量極低,每天工作30分鐘就可完成離心泵24小時的工作量,因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設備的運行成本;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設備磨損輕微,能量消耗少,維護成本低。另外,挖出的砂的含水率很低,不需要再進入砂水分離器分離,簡化了工藝、節(jié)省了設備、節(jié)約了能源。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結構如圖1、2所示,它包括移動的行車1,行車1帶有儲砂斗2,行車1上部設置上轉輪3和下轉輪安裝架14,下轉輪安裝架14設置下轉輪4,上轉輪3與下轉輪4通過鏈條5傳動,鏈條5上設置挖斗6,上轉輪3依靠電機8驅動,電機8固定在上轉輪3的一側,通過減速器與上轉輪3連接;曝氣沉砂池9的一端帶有儲砂槽13,儲砂槽13內設置螺旋輸送器7。儲砂斗2的位置在鏈條的一側,靠近挖斗6翻轉處。
曝氣沉砂池9底部帶有狹窄的長條形的沉砂槽10,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沉砂靠重力落入該槽內,曝氣沉砂池9兩側鋪設兩平行導軌11,行車1兩端底部的軌輪12可沿導軌11運動;行車1上下轉輪4的位置與沉砂槽10的位置相適應,挖斗6的寬度與沉砂槽10的寬度相匹配;萁形挖斗6的形狀使得其在下轉輪4處運動時,能夠順利地挖起沉砂,在上轉輪3處運行時,能夠順利地將沉砂倒入儲砂斗2中。
實際運行時,給設備通電,行車1開始沿導軌10運動,其上面的裝置也隨之平動,同時電機8帶動上轉輪3、上轉輪3通過鏈條5帶動下轉輪4轉動,于是挖斗6隨鏈條5一起運動,在下轉輪4下方將沉砂刮起,在上轉輪3的上方將沉砂倒入儲砂斗2中;上述動作多個挖斗6循環(huán)連續(xù)進行,并且隨著行車1沿沉砂槽10前進,這樣沉砂槽10內的沉砂就被收集入儲砂斗2中;當行車行至曝氣沉砂池9一端儲砂槽13的上方,儲砂斗2翻轉將沉砂倒入儲砂槽13內,依靠其中的螺旋輸送器7將沉砂排放到裝砂容器15。
本實用新型由于行車帶有儲砂斗,行車上部設置上轉輪,下部設置下轉輪,上轉輪與下轉輪通過鏈條傳動,鏈條上設置挖斗,上轉輪帶有驅動裝置。因此能夠直接將沉砂從池底挖出,水的含量極低,每天工作30分鐘就可完成離心泵24小時的工作量,因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設備的運行成本;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設備磨損輕微,能量消耗少,維護成本低。另外,挖出的砂的含水率很低,不需要再進入砂水分離器分離,簡化了工藝、節(jié)省了設備、節(jié)約了能源。
權利要求1.一種沉砂收集設備,它包括沿曝氣沉砂池移動的行車,行車帶有儲砂斗,其特征在于行車上設置鏈斗式挖掘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砂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鏈斗式挖掘裝置包括上下轉輪和安裝架,其中安裝架固定在行車上,上下轉輪設置在安裝架的兩端,上轉輪與下轉輪通過鏈條或履帶傳動,鏈條或履帶上設置挖斗,上轉輪或下轉輪帶有驅動裝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沉砂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有若干個,形狀呈萁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沉砂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挖斗沿鏈條或履帶均勻分布。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沉砂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是電機,它固定在上轉輪的一側,通過減速器與上轉輪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沉砂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儲砂斗位于鏈條或履帶的一側,靠近挖斗翻轉處,儲砂斗帶有翻轉機構。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沉砂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曝氣沉砂池的端部、儲砂斗的下方設置儲砂槽,儲砂槽內設置螺旋輸送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將沉淀固體顆粒從液體中分離并收集的裝置,尤其涉及污水處理中沉砂的收集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包括沿曝氣沉砂池移動的行車,行車帶有儲砂斗,行車上設置鏈斗式挖掘裝置。本實用新型由于行車帶有儲砂斗,行車上部設置上轉輪,下部設置下轉輪,上轉輪與下轉輪通過鏈條傳動,鏈條上設置挖斗,上轉輪帶有驅動裝置。因此能夠直接將沉砂從池底挖出,水的含量極低,每天工作30分鐘就可完成離心泵24小時的工作量,因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設備的運行成本;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設備磨損輕微,能量消耗少,維護成本低。另外,挖出的砂的含水率很低,不需要再進入砂水分離器分離,簡化了工藝、節(jié)省了設備、節(jié)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C02F11/00GK2663412SQ0325374
公開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張西林 申請人:張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