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太陽能發(fā)電和制熱的光電光熱一體化、可再生式燃料電池以及復合冷凝熱泵的耦合型系統(tǒng)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家對建筑節(jié)能減排工作以及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給予高度的重視和大力的政策支持,使得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和熱泵熱水器產(chǎn)業(yè)不斷壯大,取得了很好的節(jié)能效益,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1)在民用建筑中,太陽能僅用于采暖(制熱),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僅在40%左
右ο(2)在民用建筑中,太陽能的利用受季節(jié)、地域和時間影響較大,因此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采暖(制熱)具有較大的間歇性,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3)在民用建筑中,傳統(tǒng)的空氣能熱泵熱水器盡管能夠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節(jié)能,但是在熱泵工作時,仍然有一部分的冷凝熱沒有加以利用而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新的浪費和損失。(4)在民用建筑中,生活用電主要還是依賴于城市電網(wǎng),在用電高峰期,往往因為用電負荷過大而采取分區(qū)分時限電的方式,嚴重影響了用戶的生活。(5)在民用建筑中,目前來看不管是太陽能的利用還是熱泵(熱泵式熱水器)的使用,其形式都是相互獨立的。這樣的系統(tǒng)形式不能很好的彌補不同產(chǎn)品、不同系統(tǒng)之間的缺點,無法同時滿足用戶的多種使用需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在最大程度減少傳統(tǒng)能源利用率的情況下,保證或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型的及可再生型能源,有效緩解當今社會的能源壓力和用戶的使用費用的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
華禹合裝直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由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和設在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的背部的管式換熱器組成,所述的管式換熱器通過供水管和回水管與蓄熱水箱連接,所述的供水管上設有輸送泵、第一旁通閥和第一控制電磁閥,在所述的回水管上設有第一止回閥;優(yōu)先控制器通過電纜一端與所述的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的輸電端連接,一端連接有電解制氫儲氫裝置,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所述的電解制氫儲氫裝置通過輸氣管道連接到質子膜燃料電池的進氣端,所述的質子膜燃料電池的輸電端則通過電纜連接至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所述的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和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通過電纜分別與市電網(wǎng)相連;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的熱回收裝置通過輸送泵連接有換熱器儲水箱,所述的換熱器儲水箱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與所述的蓄熱水箱連接,所述的進水管上設有第二控制電磁閥,在所述的出水管設有水泵和第二旁通閥。所述的管式換熱器通過固定換熱銅板與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的背部相連接,所述的管式換熱器成“工”字形連接,所述的固定換熱銅板與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之間填充有由高導熱率的導熱硅脂構成的導熱層,所述的管式換熱器與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整體性地封閉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容器在封裝時填充有保溫填充層。所述的管式換熱器為管徑為5 8mm的毛細換熱管。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由光電光熱一體化系統(tǒng)、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和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組成,其作用分別如下(1)光電光熱一體化系統(tǒng)在為用戶制取生活熱水時,優(yōu)先采用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該裝置的核心部件是高效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和一種管式換熱器。使用時蓄熱水箱中的水由控制系統(tǒng)控制優(yōu)先流經(jīng)與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背部緊密相接的管式換熱器,當太陽光照射到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上利用光伏效應發(fā)電的同時,因吸收太陽光而升溫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與管式換熱器中的水進行換熱,以此來制取45 50°C左右的生活熱水,然后再儲存在蓄熱水箱中。 同時,經(jīng)過換熱后可以有效降低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的背面溫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的發(fā)電效率。其中,光電效應生產(chǎn)的電能則根據(jù)實際情況,經(jīng)過逆變轉換成交流電后與電網(wǎng)并網(wǎng)直接供給生活用電或者直接與制氫裝置相連制造氫氧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2)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由于太陽能的不連續(xù)性和不穩(wěn)定性,尤其是在冬天以及過渡季節(jié),陽光不充足的時候,單純地依靠太陽能制取生活熱水有時可能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此種復合型冷凝熱泵是一種雙級、雙旁路控制的、能夠方便實現(xiàn)空/水轉換的、將冷凝熱回收利用的熱水熱泵空調(diào)裝置。在夏季炎熱時,可以通過控制器進行轉換來達到制冷目的。而在過渡季節(jié)或冬季, 需要制取足夠的生活熱水,太陽能制熱又無法滿足,此時可以轉換為熱水熱泵來生產(chǎn)生活熱水。此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制熱成本,減少制取生活熱水帶來的電力壓力。(3)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在太陽能光電富余時,一部分電能被用來電解水制取氫氣,然后經(jīng)過收集裝置收集后貯存在儲氫罐中以供相配型的燃料電池使用。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太陽光充足,光電富余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和保存能源。燃料電池作為備用能源也可以在一些應急情況下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本專利在光電光熱一體化技術和復合多功能冷凝熱泵技術的基礎上, 通過綜合設計和應用,并加入了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由此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空調(diào)/熱水系統(tǒng)裝置。整個系統(tǒng)裝置工作在常溫常壓下,而且優(yōu)先使用太陽能作為主要動力。 并且整個系統(tǒng)裝置為模塊化設計,可以方便安裝和拆卸;同時,加入自動控制系統(tǒng)后,運行操作也較簡單。整體運行費用相對傳統(tǒng)空調(diào)系統(tǒng)和熱水系統(tǒng)也低很多,最多可以節(jié)省30% 左右的電能。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專利系統(tǒng)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專利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專利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專利光電光熱系統(tǒng)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專利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結構制冷工況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專利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結構制熱工況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專利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專利作詳細說明。參見圖1,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由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和設在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的背部的毛細換熱管M組成,毛細換熱管M通過供水管和回水管與蓄熱水箱49 連接,在回水管上依次串聯(lián)有第一間閥1、第一過濾器2和第一止回閥3;在供水管上設有第一軟接頭5、輸送泵6、第一旁通閥7、第一控制電磁閥8、第二間閥9,蓄熱水箱49設有排污閥47和排氣閥48 ;優(yōu)先控制器42通過電纜一端與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的輸電端連接, 一端連接有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 通過輸氣管道連接到質子膜燃料電池44的進氣端,質子膜燃料電池44的輸電端則通過電纜連接至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45,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和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45通過電纜分別與市電網(wǎng)相連;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的熱回收裝置18通過輸送泵17連接有換熱器儲水箱19,換熱器儲水箱19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與蓄熱水箱49連接,在出水管上連接有第三間閥10、第二過濾器11、水泵12、第二旁通閥13、第二軟接頭14、第二止回閥15和第四閘閥16,在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電磁閥21和第五間閥20。下面分別對這三個子系統(tǒng)進行詳細說明。(1)光電光熱一體化系統(tǒng)參見圖2、圖3和圖4 多根管徑為5 8mm的毛細換熱管M通過固定換熱銅板53 與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背部相連接,毛細換熱管M之間成“工”字形連接,管間距根據(jù)實際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的尺寸而定;固定換熱銅板53因為具有較高的換熱系數(shù),同時包裹著毛細換熱管M,因而提高了換熱面積,增加了換熱量。同時,在固定換熱銅板53與毛細換熱管M不能完全接觸的地方,填充空氣,通過輻射作用同毛細換熱管M進行換熱。固定換熱銅板53與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之間則填充有高導熱率的導熱硅脂,構成導熱層 51,這樣可以有效增加毛細換熱管M同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之間的換熱面積,提高換熱量;同時,毛細換熱管M與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整體性地封閉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容器在封裝時填充高性能的保溫填充層52。該裝置對應一塊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為一個模塊,每個模塊長寬分別不超過 600mm和500mm。在使用時,可以根據(jù)用戶實際需求將獨立的模塊進行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起來。這樣提高了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方便性,也為以后的拆卸、維護及改裝提供了便利。在圖4中,光電光熱系統(tǒng)的供水管和回水管,與蓄熱水箱49相連接。在回水管上依次串聯(lián)有第一閘閥1、第一過濾器2和第一止回閥3 ;在供水管上設有第一軟接頭5、輸送泵6、第一旁通閥7、第一控制電磁閥8、第二閘閥9。[0034]當太陽光充足時,首先打開第一控制電磁閥8,再打開輸送泵6。蓄熱水箱49中的水則通過輸送泵6泵送至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的毛細換熱管M中,經(jīng)過換熱后再流回到蓄熱水箱49中,以此進行循環(huán)。同時,控制系統(tǒng)對蓄熱水箱49的水溫進行監(jiān)控,當蓄熱水箱49中的實際水溫達到設計要求時,則自動關閉輸送泵6。同時,保持第一控制電磁閥8開啟,利用重力循環(huán),使蓄熱水.49中的水能夠始終處于流動狀態(tài),一方面可以保證恒溫,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為溫度過高而造成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干燒損壞,提高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的使用壽命。當在冬季或過渡季節(jié)太陽光不足或者夜晚無法使用太陽能直接制取足夠的生活熱水時,此時由控制系統(tǒng)做出判斷,關閉輸送泵6,同時保持開啟第一控制電磁閥8,并且開啟調(diào)用復合熱泵,以復合熱泵為主,同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 一起聯(lián)合制取熱水。復合熱泵的使用及控制見下述敘述及介紹。同時,無論是夏天陽光充足時還是冬季或過渡季節(jié)陽光不足時,光電轉換可以一直進行,其工作方式具體見下述的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裝置。(2)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在圖5中,蓄熱水箱49的進水管和出水管與復合熱泵的換熱器儲水箱19相連接。 在出水管上連接有第三閘閥10、第二過濾器11、水泵12、第二旁通閥13、第二軟接頭14、第二止回閥15和第四閘閥16,在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電磁閥21和第五閘閥20。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換熱器儲水箱19通過輸送泵17與水熱回收裝置18相連接,水熱回收裝置18通過第三控制電磁閥23串聯(lián)在壓縮機22出口與四通閥沈高壓側入口 27之間;旁路控制管55 —端與壓縮機22出口連通,另一端與四通閥沈的氣動控制管上的先導閥觀入口連通;第一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6通過第四控制電磁閥M —端與壓縮機22的出口連通,另一端與四通閥沈的入口連通;第二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7通過第六控制電磁閥四一端與四通閥22的出口連通,另一端與冷凝器31的出口連通;冷凝器31 — 端通過第五控制電磁閥30與四通閥沈出口連通,冷凝器31另一端與干燥過濾器32、節(jié)流閥33或毛細管串聯(lián);空冷蒸發(fā)器40 —端通過第十一控制電磁閥39、節(jié)流閥33或毛細管、 干燥過濾器32與冷凝器31串聯(lián),另一端通過消聲器41與四通閥沈入口連接;水冷蒸發(fā)器 37 一端通過第十控制電磁閥38、節(jié)流閥33或毛細管、干燥過濾器32與冷凝器31串聯(lián),另一端通過第七控制電磁閥34與四通閥沈出口連接,節(jié)流閥33或毛細管、干燥過濾器32并聯(lián)有第九控制電磁閥36,第八控制電磁閥35 —端連接于第七控制電磁閥34和水冷蒸發(fā)器 37之間,另一端通過消聲器41與四通閥沈入口連接,四通閥沈與壓縮機22之間連通有儲液器25。采用此種復合冷凝技術的熱水熱泵空調(diào)裝置,在制冷工況下,水熱回收裝置18、四通閥沈、第一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6、第二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7、旁路控制管55和冷凝器31組成復合冷凝模塊I。通過出水管向水熱回收裝置18內(nèi)注入冷水,冷水在水熱回收裝置18內(nèi)與壓縮機22出口出來的熱冷凝劑進行熱量交換,冷卻水被加熱后從進水管輸出儲存在蓄熱水箱49中供用戶使用,達到了回收冷凝熱的效果。在制冷工況下,第七控制電磁閥34和第九控制電磁閥36關閉,第三控制電磁閥23 和第四控制電磁閥M不能同時開啟。當需要制取熱水時,由控制系統(tǒng)進行判斷開啟第三控制電磁閥23,并且關閉第四控制電磁閥24。冷凝端采用水熱回收裝置18,冷凝器31 —端通過第五控制電磁閥30與四通閥沈出口連通,冷凝器31另一端通過第六控制電磁閥四與四通閥沈出口連通;同時根據(jù)實際需要由控制系統(tǒng)判斷開啟第五控制電磁閥30或第六控制電磁閥四,但第五控制電磁閥30和第八控制電磁閥35不能同時開啟,開啟一個時另一個一定要關閉。當衛(wèi)生熱水需求量較大,需要全部回收冷凝熱的時候,就關閉第五控制電磁閥30,開啟第六控制電磁閥29,由熱回收裝置18作為冷凝器,而當不需要全部回收冷凝熱的時候就關閉第六控制電磁閥四,開啟第五控制電磁閥30。當不需要制取熱水時,開啟第四控制電磁閥24,關閉第三控制電磁閥23,關閉第六控制電磁閥29,即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6旁通。通過第一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6和第二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7采用制冷劑旁路控制技術以后,可以更好的保證在回收冷凝熱的同時,實現(xiàn)良好的制冷,不影響蒸發(fā)器的工作,避免冷凝器31提前蒸發(fā)(冷凝)的現(xiàn)象。而且可以更加靈活的控制冷凝熱回收的比例,是旁路流體(氣動)控制技術的有益補充。這樣,在冷凝端可同時采用風冷、水冷+ 風冷,或水冷+水冷聯(lián)合冷凝技術,適用各類熱水熱泵空調(diào)裝置(此處以小型裝置為例),結構簡單,保持了原有閥件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將冷凝熱回收來加熱衛(wèi)生或生活熱水或提高第一級水冷溫度以制成衛(wèi)生或生活熱水。蒸發(fā)端采用空冷蒸發(fā)器40和水冷蒸發(fā)器37 并聯(lián),但第八控制電磁閥35、第十控制電磁閥38和第十一控制電磁閥39不能同時開啟。參見圖6,該圖示是本實用新型專利在制熱工況下復合冷凝熱泵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水熱回收裝置18、四通閥沈、第一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6、旁路控制管55和空冷凝器 40組成復合冷凝模塊II。在制熱工況下,第七控制電磁閥34和第九控制電磁閥36開啟,第八控制電磁閥 35、第六控制電磁閥四、第十控制電磁閥38關閉。第三控制電磁閥23和第四控制電磁閥 M不能同時開啟。冷凝端采用熱回收裝置18、空冷凝器40??绽淠?0 —端通過第十一控制電磁閥39與節(jié)流閥33或毛細管連通,另一端通過消聲器41與四通閥沈連通,根據(jù)需要可同時采用風冷(開啟第四控制電磁閥對、關閉第三控制電磁閥23),水冷或風冷+水冷 (開啟第三控制電磁閥23、關閉第四控制電磁閥24)聯(lián)合冷凝技術,適應于功率較大的熱水熱泵空調(diào)裝置,結構簡單,保持了原有閥件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將釋放到空氣中的冷凝熱回收來加熱衛(wèi)生或生活熱水或提高第一級水冷溫度以制成衛(wèi)生或生活熱水。蒸發(fā)端采用空冷蒸發(fā)器31和水冷蒸發(fā)器37并聯(lián),但第五控制電磁閥30和第七控制電磁閥34、第九控制電磁閥36不能同時開啟,開啟一個時另一個一定要關閉。采用制冷劑旁路控制技術以后,可以更好的保證在回收冷凝熱的同時,實現(xiàn)良好的制冷,不影響蒸發(fā)器的工作,避免蒸發(fā)器32提前蒸發(fā)(冷凝)的現(xiàn)象。而且可以更加靈活的控制冷凝熱回收的比例,是旁路流體(氣動)控制技術的有益補充。實用新型中所采用旁路控制管55的旁路控制管流體控制技術使得整個制冷流程的壓力分布處于最佳狀態(tài),采用制冷劑旁路控制技術(第一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6和第二工況變換旁通控制管57),使制冷-熱泵-熱水各種工況間轉化靈活。實現(xiàn)在空調(diào)制冷制熱效果良好的同時,一年四季為用戶提供充足的生活衛(wèi)生熱水,并保證空調(diào)各元器件穩(wěn)定運行。(3)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圖7為本實用新型專利中的燃料電池發(fā)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示意圖。圖中優(yōu)先控制器42通過電纜一端連接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4的輸電端,一端連接
7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另一端連接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 ;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通過輸氣管道連接到相配型的質子膜燃料電池44的進氣端,質子膜燃料電池44的輸電端則通過電纜連接至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45,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45和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再通過電纜分別與市電網(wǎng)相連供給用戶使用。其工作方式如下因為無論陽光是否充足,光電轉換都可以進行。因此,優(yōu)先控制器42經(jīng)過判斷用戶的用電負荷和光電轉換量,優(yōu)先將轉化后的直流電經(jīng)過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轉換成交流電供用戶使用;如果經(jīng)過判斷,用戶用電負荷較小,此時光電轉換的直流電仍有富余,則優(yōu)先控制器42將一部分直流電送往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轉換成交流電供用戶使用,將另一部分直流電送往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制取并且儲存氫氣,以此來完成對電能的儲存;如果經(jīng)過判斷,發(fā)電量較小不足以供給用戶使用,則優(yōu)先將直流電送至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制取并且儲存氫氣。當晚上停電或者用電高峰期電力明顯供應不足,嚴重影響用戶生活時,此時相配型的質子膜燃料電池44開始工作,利用儲存的氫氣產(chǎn)生電能并經(jīng)過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45轉換為交流電,供應給用戶應急使用。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中,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既可以作為蓄能設備,儲存富余的太陽能,又可以作為備用的電力供給系統(tǒng),以彌補太陽能供電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足。在太陽能發(fā)電充足時,利用多余的太陽能電電解制取氫并貯存起來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來源。待在太陽能發(fā)電不足或者市電無法供電,又急需應急供電時則可以啟用燃料電池輔助供電。通過燃料電池的加入,可以進一步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
權利要求1.一種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其特征是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⑷由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和設在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的背部的管式換熱器組成,所述的管式換熱器通過供水管和回水管與蓄熱水箱G9)連接,所述的供水管上設有輸送泵(6)、第一旁通閥(7)和第一控制電磁閥(8),在所述的回水管上設有第一止回閥⑶;優(yōu)先控制器G2)通過電纜一端與所述的光電光熱一體化裝置⑷的輸電端連接,一端連接有電解制氫儲氫裝置(43),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46),所述的電解制氫儲氫裝置^幻通過輸氣管道連接到膜燃料電池的進氣端,所述的燃料電池的輸電端則通過電纜連接至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45),所述的第一并網(wǎng)逆變器06)和第二并網(wǎng)逆變器0 通過電纜分別與市電網(wǎng)相連;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的熱回收裝置(18)通過輸送泵 (17)連接有換熱器儲水箱(19),所述的換熱器儲水箱(19)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與所述的蓄熱水箱G9)連接,所述的進水管上設有第二控制電磁閥(21),在所述的出水管設有水泵 (12)和第二旁通閥(1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式換熱器通過固定換熱銅板(5 與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的背部相連接,所述的管式換熱器成“工”字形連接,所述的固定換熱銅板(5 與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之間填充有由高導熱率的導熱硅脂構成的導熱層(51),所述的管式換熱器與所述的透光型太陽能光電板(50)整體性地封閉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容器在封裝時填充有保溫填充層(5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式換熱器為管徑為5 8mm的毛細換熱管(5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電光熱一體化、燃料電池及復合冷凝熱泵耦合裝置,該裝置包括有三個子系統(tǒng)光電光熱一體化系統(tǒng)、復合冷凝熱泵系統(tǒng)以及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通過將太陽能發(fā)電、制熱水與復合冷凝熱回收技術相結合,并且加入了燃料電池蓄電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整個系統(tǒng)優(yōu)先使用太陽能進行發(fā)電和生產(chǎn)生活熱水,在太陽能不足時再調(diào)用熱泵系統(tǒng)獲取生活熱水。該系統(tǒng)不僅能夠以更少的使用費用、更綠色的工作方式來滿足用戶對制冷制熱的不同需求,同時在一些應急情況下,可以采用燃料電池輔助發(fā)電供電,具有較為廣泛地適用性??傮w來看,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具有良好節(jié)能效果的多功能的熱泵空調(diào)系統(tǒng)裝置。
文檔編號F25B29/00GK202034924SQ20112014182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fā)明者彭文, 王晨光, 蘇歡, 龔光彩 申請人:龔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