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及電器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及電器盒。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空調的控制器主板上設置有如下元器件:壓縮機智能功率模塊(簡稱:壓縮機IPM)、絕緣柵極型晶體管(簡稱:IGBT)、二極管、整流橋、風機智能功率模塊(簡稱:風機IPM)、電解電容、PFC電感、主芯片(簡稱:主IC)和扼流圈,上述元器件的性能穩(wěn)定與否對空調的性能及可靠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xiàn)實中影響上述器元器件性能的因素很多,但溫升的影響最大。利用各元器件的溫升特點對元器件進行合理的布局可以有效的控制元器件的溫升,提高惡劣工況下元器件的性能,延長元器件的使用壽命。然而現(xiàn)有的空調控制器卻并未很好的做到這一點,造成部分元器件溫升過高,致使惡劣工況下常出現(xiàn)死機現(xiàn)象,嚴重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
[0003]針對上述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及電器盒,以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空調的控制器主板上的部分元器件溫升過高,導致空調工作的穩(wěn)定性差的技術問題。
[000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包括:主板本體;第一類元器件和第二類元器件,所述第一類元器件和所述第二類元器件均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上,所述第一類元器件中的元器件的單位時間的發(fā)熱量高于所述第二類元器件中的元器件的單位時間的發(fā)熱量,其中,所述第一類元器件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類元器件設置在靠近所述主板本體的中心的一側。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類元器件包括:PFC電感;風機智能功率模塊,與所述PFC電感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
[0007]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主板組件還包括:扼流圈,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的第三端,所述扼流圈與所述風機智能功率模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以及在沿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錯開設置,其中,所述第三端與所述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一■端均相鄰。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類元器件包括電解電容,所述電解電容設置在所述PFC電感的靠近所述主板本體的中心一側。
[0009]進一步地,所述電解電容包括:第一電解電容;第二電解電容,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解電容的遠離所述PFC電感的一側。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類元器件還包括:主芯片,設置在所述電解電容的遠離所述PFC電感的一側。
[0011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主板組件還包括第三類元器件,所述第三類元器件設置在所述PFC電感的與所述風機智能功率模塊相鄰的一側的相對側,所述第三類元器件包括:整流橋,與所述PFC電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類元器件還包括:絕緣柵極型晶體管,位于所述整流橋的遠離所述主板本體的所述第一端的一側。
[0013]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類元器件還包括:二極管,位于所述絕緣柵極型晶體管的遠離所述主板本體的所述第一端的一側。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類元器件還包括:壓縮機智能功率模塊,位于所述二極管的遠離所述主板本體的所述第一端的一側。
[0015]進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類元器件和所述第二類元器件設置在主板本體的第一面,所述第三類元器件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的與所述第一面相對的第二面。
[0016]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主板組件還包括接線部,所述接線部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的與所述主板本體的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所述接線部包括:電源接線端;膨脹閥接線端,與所述電源接線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感溫包接線端,與所述膨脹閥接線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并位于所述膨脹閥接線端的遠離所述電源接線端的另一側;四通閥接線端,與所述電源接線端和所述膨脹閥接線端在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錯開設置;壓縮機接線端,與所述壓縮機智能功率模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
[001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器盒,包括:盒體,所述盒體內部具有內腔;上述內容所提供的任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所述控制器主板組件的第一端朝上地豎直放置在所述內腔中。
[0018]進一步地,所述盒體上具有導風孔,所述導風孔對應于所述控制器主板組件的主板本體的第一端設置。
[0019]進一步地,所述導風孔對應于所述主板本體上的風機智能功率模塊和PFC電感設置。
[0020]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具有以下結構的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主板本體;第一類元器件和第二類元器件,所述第一類元器件和所述第二類元器件均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上,所述第一類元器件中元器件的單位時間的發(fā)熱量高于所述第二類元器件中元器件的單位時間的發(fā)熱量,其中,所述第一類元器件設置在所述主板本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類元器件設置在靠近所述主板本體的中心的一側,通過將第一類元器件設置在主板本體的第一端,以及將第二類元器件設置在靠近主板本體的中心的一側,當控制器主板組件以第一端朝上的豎直地放置到電器盒中時,使得第一類元器件相較于第二類元器件能夠處于較高的位置,又因為第一類元器件的溫升高于第二類元器件,因此達到了基于元器件的溫升特點對元器件進行合理布局的目的,所以該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中的元器件具有更合理的布局,從而實現(xiàn)了提高空調工作的穩(wěn)定性的技術效果,進而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空調的控制器主板上的部分元器件溫升過高,導致空調工作的穩(wěn)定性差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002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2]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3]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電器盒的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25]10、主板本體;20、第一類元器件;30、第二類元器件;21、PFC電感;22、風機智能功率模塊;31、第一電解電容;32、第二電解電容;33、主芯片;41、整流橋;42、絕緣柵極型晶體管;43、二極管;44、壓縮機智能功率模塊;51、電源接線端;52、膨脹閥接線端;53、感溫包接線端;54、四通閥接線端;55、壓縮機接線端;60、扼流圈;100、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200、盒體;201、導風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7]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空調的控制器主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控制器主板組件包括:主板本體10、第一類元器件20和第二類元器件30。其中,第一類元器件20和第二類元器件30均設置在主板本體10上,第一類元器件中元器件的單位時間的發(fā)熱量高于第二類元器件中元器件的單位時間的發(fā)熱量,第一類元器件設置在主板本體的第一端,第二類元器件設置在靠近主板本體的中心的一側。
[0029]參見圖1可知,當主板本體豎直放置時,工作時溫升(或工作溫度)相對較高的第一類元器件在主板本體上的設置位置高于第二類元器件,當?shù)谝活愒骷偷诙愒骷ぷ鲿r,能夠避免或者降低第一類元器件對第二類元器件造成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