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使得所述蓄冰桶I內(nèi)的冰吸熱而剝離所述換熱面A。
[0043]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冰蓄冷空調(diào)。通過在所述蓄冰桶I內(nèi)放置換熱器2,使得所述殼體的非換熱面B與所述蓄冰桶I的底部相對設置,其中,由于非換熱面B不結冰,使得所述換熱面A上的冰能夠在浮力作用下朝上脫離所述換熱面A,因此,能夠實現(xiàn)在所述換熱面A上再次結冰以及冰剝離,防止冰的厚度加大而使得傳熱熱阻增大,能夠在降低每一次制冰的傳熱熱阻的同時,經(jīng)過多次結冰、剝離,能夠提高總的結冰率,從而能夠提高系統(tǒng)能效。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盤管換熱,當在所述盤管上結冰時隨著冰層厚度的增大,使得傳熱熱阻增大,從而使得系統(tǒng)能效較低以及結冰率較小的缺陷。
[0044]其中,對所述非換熱面B的具體設置方法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在所述換熱器2與所述蓄冰桶I的底部相對的面上設置隔熱膜來實現(xiàn)。
[0045]其中,對所述殼體的形狀不做限定,例如,所述殼體可以為規(guī)則形狀,也可以為非規(guī)則形狀。只要與所述殼體的換熱面A接觸的冰在部分融化時能夠脫離所述換熱面A即可。
[0046]例如,所述殼體的形狀可以為橫截面形狀為U型的板狀結構,也可以為長方體結構,也可以為三角錐形結構等。
[0047]示例性的,參見圖3,當所述殼體的形狀為橫截面形狀為U型的板狀結構,且所述板狀結構以U型開口朝上懸掛于所述蓄冰桶I內(nèi),所述U型結構的非換熱面B與所述蓄冰桶I底部相對設置時,圖中B所示區(qū)域為所述換熱器2的非換熱面,其余區(qū)域為換熱面A,這時,當冷媒經(jīng)節(jié)流減壓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時,與所述換熱器2的換熱面A接觸的水冷卻結冰,當冷媒逆向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時,與所述換熱器2的換熱面A接觸的冰部分融化,而使得冰可以在浮力作用下朝上脫離所述換熱面A。
[0048]再示例性的,參見圖4,當所述殼體為三角錐結構,且所述三角錐結構通過所述三角錐結構的底面放置在所述蓄冰桶I的底部,所述三角錐結構的底部為非換熱面B,圖中B所示區(qū)域為所述換熱器2的非換熱面,其余面為換熱面A,這時,當冷媒經(jīng)節(jié)流減壓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時,與所述換熱器2的換熱面A接觸的水冷卻結冰,當冷媒逆向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時,與所述換熱器2的換熱面A接觸的冰部分融化,而使得冰可以在浮力作用下朝上脫離所述換熱面A。
[0049]優(yōu)選的,所述殼體為長方體結構。
[0050]其中,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殼體為長方體結構時,所述長方體結構的非換熱面B可以為一個面,也可以為所述長方體結構的相鄰的兩個面,當所述長方體結構的非換熱面B為所述長方體結構的相鄰的兩個面時,可以將所述長方體結構的一個非換熱面B朝向所述蓄冰桶I的底部懸掛在所述蓄冰桶I內(nèi),也可以將所述長方體結構的兩個非換熱面B與所述蓄冰桶I的底部相對設置,并使其懸掛在所述蓄冰桶I內(nèi),當冷媒通過節(jié)流減壓正向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時,除所述長方體結構的兩個相鄰的非換熱面B以外的其余四個換熱面A均有水結冰,當冷媒逆向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時,冰可部分融化,但是依然保持原有的連接狀態(tài),可以在浮力作用下朝上脫離所述換熱面A,從而能夠為下一次結冰與冰剝離準備,進而能夠實現(xiàn)不斷結冰與冰剝離過程,在保持每一次循環(huán)所結冰厚度較薄的情況下進行多次結冰,能夠減小傳熱熱阻,提高結冰率。
[0051]其中,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進一步說明傳熱熱阻隨著冰層厚度的加大會不斷加大。
[0052]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以冷媒和所述換熱器2的殼體之間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α為6500W/(m2.K)為例進行說明。
[0053]其中,由于換熱器2內(nèi)的冷媒流道通常采用銅管,銅管的導熱系數(shù)非常大,而冰層的導熱系數(shù)λ為2.2ff/m.K0
[0054]熱阻計算如下,其中,所述K為傳熱系數(shù),t為冰層厚度;
[0055]I/K = l/a+t/λ = l/6500+t/2.2 = 0.4545 X t+0.000154
[0056]傳熱時的熱量交換量滿足關系式Q = KAX (T水-T冷媒),在此,A表示傳熱面積,T水=O0C,T冷媒=Q/Ko當冰層厚度為O時假設傳熱溫差為1°C。以換熱面尺寸為0.4m長,0.4m寬為例可得冰層厚度為O時的傳熱量為1039W。
[0057]假設隨冰層加厚換熱量不變,參見圖5,為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的冷媒的蒸發(fā)溫度隨冰層厚度變化的關系圖,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0058]T 冷媒=-2951.41 X t_l
[0059]參見圖5可以得出:隨著冰層厚度的不斷增大,蒸發(fā)溫度需要急劇下降,才能夠維持原有的換熱量,因此,冰層厚度加大使得傳熱熱阻增大,不利于熱交換,使得系統(tǒng)能效較低。
[0060]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冰剝離過程來避免冰層厚度過大而使得傳熱熱阻增大,然而,在冰剝離過程中,需要額外消耗一部分熱量,在此,以需要融化的冰層厚度為0.5mm,換熱面上結冰的長為0.4m,寬為0.4m為例來計算融冰過程所需要的融化熱。
[0061]其中,冰的融化熱為335kJ/kg,冰在0°C的密度為917kg/m3,需要融化的冰的質量為0.07336kg。需要的熱量為24.5756kJ。
[0062]冰剝離時假定室外溫度為15°C,傳熱溫差5°C,則蒸發(fā)溫度為10°C,冷媒蒸發(fā)壓力為0.985MPa,冷凝溫度設為32°C,冷凝壓力為1.882MPa,假設等熵效率為0.6,由軟件計算系統(tǒng)反向循環(huán)能效為7.45,考慮到外機風扇功率,能效假定為6.7。可以得出融冰需耗功:24.5756/6.7 = 2.668kJ。
[0063]可見,融冰所耗的功與傳熱熱阻增大所消耗的熱量相比較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通過多次少量進行結冰,并進行冰剝離,能夠提高總的系統(tǒng)能效,提高結冰率。
[0064]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1,所述長方體結構包括一個非換熱面B,所述長方體結構通過所述非換熱面B放置在所述蓄冰桶I底部。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所述長方體結構包括兩個相對的換熱面A時(圖中未示出),與所述兩個相對的換熱面A接觸的水分別結冰,并分別實現(xiàn)冰剝離,冰可以分別在浮力作用下脫離各自的換熱面;而當所述長方體結構包括至少兩個相鄰的換熱面A時(圖中未示出),與所述兩個相鄰的換熱面A接觸的水結冰,并實現(xiàn)冰剝離過程,冰可以一同保持原有的連接狀態(tài)而在浮力作用下脫離所述換熱面A0
[0065]其中,對所述長方體結構的具體參數(shù)不做限定,當所述長方體結構通過所述非換熱面B放置在所述蓄冰桶I底部時,所述非換熱面B可以為所述長方體結構中面積最小的面,也可以為所述長方體結構中面積最大的面。換句話說,當所述長方體結構為長、寬和高不相同的長方體,且所述長方體結構的長大于寬,寬大于高時,所述非換熱面B可以為任意一個面。
[0066]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非換熱面B的長為0.4-1.5m,寬為0.4-1.5m。通過參考蓄冰桶I底部的面積,只要當所述長方體結構放置在所述蓄冰桶I底部時,所述換熱面A上的冰可在浮力作用下脫離所述換熱面A,不會與所述蓄冰桶I的內(nèi)壁發(fā)生粘連即可。
[0067]在不斷結冰和冰剝離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增大冰剝離后的儲存空間,提高結冰率。優(yōu)選的,所述長方體結構的高為0.005-0.01m。采用此結構,能夠避免所述長方體結構的高度較高,使得冰剝離后儲存空間較小,而對結冰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0068]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器2為微通道換熱器。微通道換熱器是指通道當量直徑在10-1000 μ m的換熱器,這種換熱器的扁平管內(nèi)有數(shù)十條細微流道,在扁平管的兩端與圓形集管相聯(lián),集管內(nèi)設置隔板,將換熱器流道分隔成數(shù)個流程。采用微通道換熱器,使得所述換熱器2的結構緊湊、輕巧且高效,具體的,當流道尺寸小于3_時,氣液兩相流動與相變傳熱規(guī)律將不同于常規(guī)較大尺寸,通道越小,這種尺寸效應越明顯;當管內(nèi)徑小到
0.5?Imm時,對流換熱系數(shù)可增大50 %?100 %,換熱性能突出,是解決空調(diào)能效問題的最佳選擇。
[0069]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6,所述冷媒出口 22還與所述空調(diào)室內(nèi)機7的進氣管連通。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換熱器2具有結冰率高以及能效高的特點,因此,當需要將所述換熱器2所制得的冰用于供冷時,可以將冷媒不經(jīng)過節(jié)流減壓(在此是指電子膨脹閥4全開)而正向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具體為:壓縮機6排出氣態(tài)冷媒到油分離器,使得所述氣態(tài)冷媒經(jīng)過所述油分離器處理后再經(jīng)四通閥5進入室外換熱器3吸熱,得到冷媒液體,繼而直接流經(jīng)所述換熱器2與所述蓄冰桶I內(nèi)的冰換熱,得到過冷液體,所述過冷液體經(jīng)所述冷媒出口 22進入所述空調(diào)室內(nèi)機7用于向需冷場所供冷。
[0070]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冰蓄冷方法,應用于上述所述的冰蓄冷空調(diào),包括:
[0071]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空調(diào)進入蓄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