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風框、殼體和貫流空調柜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家用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出風框、殼體和貫流空調柜機。
【背景技術】
[0002]貫流空調柜機具有縱向延伸的出風口,貫流空調器內的出風口處裝設有與出風口連接的蝸殼蝸舌組件。但是這樣的貫流空調柜機吹出的風較散,并且容易產(chǎn)生噪音。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出風框,旨在使得貫流空調柜機吹出的風平穩(wěn)和減少噪音。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出風框,用于貫流空調柜機,所述出風框具有頂板、底板和多個縱向連接板,所述頂板、底板和多個縱向連接板之間圍合成連接腔,所述連接腔用于與所述貫流空調柜機的貫流風扇對應而引風。
[0005]優(yōu)選地,所述出風框的頂板和/或底板形成有用于引導貫流空調柜機的門體的引導槽,所述引導槽引導所述門體在關門位置和開門位置移動,所述門體位于關門位置時封閉所述連接腔,所述門體位于開門位置時移動至所述連接腔內,用以影響風向。
[0006]優(yōu)選地,所述縱向連接板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連接腔的數(shù)量為兩個,分別為第一連接腔和第二連接腔;所述引導槽的數(shù)量有兩個,分別為第一引導槽和第二引導槽;所述第一引導槽與第一連接腔對應設置,所述第二引導槽與所述第二連接腔對應設置,用以各引導一門體移動。
[0007]優(yōu)選地,所述出風框在第一連接腔和第二連接腔之間還形成有第三連接腔,所述第三連接腔安裝貫流空調柜機的交互面板。
[0008]優(yōu)選地,所述頂板包括中央位置,所述兩頂引導槽位于所述中央位置的兩側,所述頂引導槽包括第一引導段和第二引導段;所述第一引導段的一端靠近所述中央位置,另一端背離所述中央位置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引導段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引導段,另一端背離所述前面板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引導段和第二引導段供所述門體插入。
[0009]優(yōu)選地,所述出風框在頂端和/或底端設有驅動盒安裝位和縱向導葉安裝孔,所述驅動盒安裝位用以固定驅動門體移動和驅動縱向導葉轉動的驅動盒,所述縱向導葉安裝孔用以供帶有防電軸的縱向導葉插入而與所述驅動盒連接。
[0010]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殼體,用于貫流空調柜機,所述殼體上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殼體內用于裝設蝸殼蝸舌組件;所述殼體包括前面殼,所述出風口形成于所述前面殼上,所述前面殼在所述出風口的周緣處朝蝸殼蝸舌組件凸出形成有出風框,所述出風框用于與所述蝸殼蝸舌組件抵接而接通所述出風口和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其中,所述出風框具有頂板、底板和多個縱向連接板,所述頂板、底板和多個縱向連接板之間圍合成連接腔。
[0011]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貫流空調柜機,包括殼體、蒸發(fā)器、蝸殼蝸舌組件、貫流風輪和出風框;所述殼體上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 ;所述蒸發(fā)器裝設于所述殼體內;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對應出風口的位置裝設于所述殼體內,用以形成對應所述出風口和所述蒸發(fā)器所在空間的風道,所述貫流風輪裝設于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內;所述出風框具有頂板、底板和多個縱向連接板,所述頂板、底板和多個縱向連接板之間圍合成連接腔,所述出風框裝設在所述殼體內并連接于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和所述出風口之間,所述風道經(jīng)由所述出風框而延伸至所述出風口。
[0012]優(yōu)選地,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和出風框形成有兩個所述風道,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內裝設于有兩個所述貫流風輪,用以對兩個所述風道送風。
[0013]優(yōu)選地,所述出風框與所述前面殼一體連接,所述出風框由所述前面殼在所述出風口的周緣處朝蝸殼蝸舌組件凸出形成。
[0014]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器柜機還包括門體,門體在關門位置和開門位置移動;所述門體位于關門位置時封閉所述出風口 ;所述門體位于開門位置時移動至所述風道內,用以影響風向。
[0015]優(yōu)選地,所述出風框在形成風道的縱向側壁上凹陷形成讓位槽,用以供門體在開門位置時旋轉移動至該讓位槽內。
[0016]優(yōu)選地,所述讓位槽的朝向所述蝸殼蝸舌組件的槽側壁開設有螺孔。
[0017]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腔在垂直于出風方向上的寬度與沿著出風方向上的長度的比值為0.6?I之間。
[0018]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腔在沿著于所述出風口方向上的長度與貫流風輪的軸線到所述出風口的距離的比值為0.3?0.5之間;連接腔在沿著于所述出風口方向上的長度與貫流風輪的軸線到所述出風口的距離的比值為0.4?0.6之間。
[0019]優(yōu)選地,所述出風框、蒸發(fā)器和蝸殼蝸舌組件通過蒸發(fā)器支架固定于所述殼體內。
[0020]優(yōu)選地,所述蒸發(fā)器支架包括縱向延伸的蒸發(fā)器固定板,所述蒸發(fā)器固定板與蒸發(fā)器的端面連接;蒸發(fā)器固定板上設有多個縱向排列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供蒸發(fā)器的端面上凸出的U形蒸發(fā)管穿過。
[0021]優(yōu)選地,蒸發(fā)器固定板包括縱向延伸的兩長邊,所述兩長邊包括遠離殼體中心的外側長邊,和與所述外側長邊對應的內側長邊;所述蒸發(fā)器固定板在外側長邊處彎折有折邊,用以使得蒸發(fā)器固定板的橫截面呈L型;所述蒸發(fā)器支架還包括縱向延伸的且橫截面呈L形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折邊與蒸發(fā)器固定板的折邊對應并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另一折邊與殼體相固定。
[0022]優(yōu)選地,蒸發(fā)器支架包括連接于所述蒸發(fā)器固定板的底側的底支撐盤,和連接于所述蒸發(fā)器固定板的頂側的頂支撐盤,所述底支撐盤和頂支撐盤用于夾設于蒸發(fā)器的底端和頂端,用以固定蒸發(fā)器;蝸殼蝸舌組件的底端與所述底支撐盤連接,所述出風框與所述蒸發(fā)器支架連接,且所述出風框和頂支撐盤分別夾設于所述蝸殼蝸舌組件的兩端,用以固定蝸殼蝸舌組件。
[0023]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包括底盤、裝設于底盤上的前面殼和后面殼,以及蓋設于前面殼和后面殼上的頂蓋;底盤、頂蓋、前面殼和后面殼形成柱狀的殼體;
[0024]其中,所述殼體還包括主梁,所述主梁連接于底盤的頂端并朝上延伸,主梁用以固定蒸發(fā)器支架、出風框、前面殼和后面殼;所述殼體具有兩個主梁,兩個主梁嵌設于后面殼內,并分別位于后面殼的與所述前面殼連接的兩端面處;所述前面殼的與所述后面殼連接的兩端面凸出形成有掛鉤,用于掛于所述后面殼內的主梁上。
[0025]優(yōu)選地,所述蒸發(fā)器支架包括縱向間隔設置的底支撐盤和頂支撐盤;所述頂支撐盤和底支撐盤分別與所述蝸殼蝸舌組件的底部和頂部連接,而與所述風道的頂側壁和底側壁銜接并向進風側延長;所述蒸發(fā)器位于所述蝸殼蝸舌組件的進風側,并夾設于所述底支撐盤和頂支撐盤之間。
[0026]優(yōu)選地,所述蝸殼蝸舌組件的底端與所述底支撐盤的頂端抵接。
[0027]優(yōu)選地,所述蝸殼蝸舌組件的頂端形成有頂支撐面,所述頂支撐面凸出形成有兩個電機安裝柱,兩個電機安裝柱在左右方向上間隔設置;所述頂支撐盤的前端面在左右方向上間隔設有兩個電機柱缺口,所述兩個電機柱缺口與所述兩個電機安裝柱的外表面貼合;所述兩個電機柱缺口之間形成有朝前側延伸的舌部,所述舌部搭接于所述頂支撐面上。
[0028]優(yōu)選地,所述蝸殼蝸舌組件包括前蝸殼和后蝸殼;所述后蝸殼和前蝸殼結合形成左右對稱的兩連接腔,用于安裝貫流風輪;所述后蝸殼形成有橫截面呈V形的第一縱向壁,所述前蝸殼形成有橫截面呈V形的第二縱向壁,所述第一縱向壁和第二縱向壁結合呈X形;所述前蝸殼在所述第二縱向壁的左右兩側分別還形成有第三縱向壁和第四縱向壁,所述第三縱向壁和第二縱向壁之間形成一渦流風道的出風口,所述第四縱向壁和第二縱向壁之間形成另一渦流風道的出風口。
[0029]優(yōu)選地,蝸殼蝸舌組件還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連接于第一縱向壁形成的V形槽內,并朝第一縱向壁的進風側延伸;所述分流件和第一縱向壁結合后,兩者的輪廓的橫截面呈菱形。
[0030]優(yōu)選地,所述分流件的頂端與所述頂支撐盤抵接,所述分流件的底端與所述底支撐盤抵接。
[0031]本發(fā)明提供的出風框、貫流空調柜機和雙貫流柜機,通過增設出風框,使得蝸殼蝸舌組件與出風口之間的距離增加,進而使得貫流風輪與出風口之間的距離增加;相對于在其他實施例中,通過增加蝸殼蝸舌組件在出風方向上的延伸長度的方案,本實施例中具有結構更為簡單的效果。通過提高貫流風輪和出風口之間的距離,則可以增加空氣在風道內的流通距離而使得氣流更平穩(wěn),從而具有出風時的風噪更小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32]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雙貫流柜機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2為圖1中雙貫流柜機的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