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空調送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調導風結構、空調。
背景技術:
圖1和2所示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飛機架形式的空調導風結構,包括上導風板20和下導風板1,兩者通過支撐板3連接,其中下導風板1截面設計成內(nèi)凹形式,以便在空調關閉時下導風板1能與空調外殼匹配以保持美觀;通過上導風板20和下導風板1的配合有利于將風往前吹送,但是在制熱時,由于熱空氣密度小,容易上揚;如圖2所示,使用此種導風結構時,經(jīng)空調送風口吹出的熱氣流脫離導風板結構后容易上揚,不利于將熱氣流送達地面,導致空調對地面的制熱效果較差,房間上下層溫差大,制熱舒適性效果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解決現(xiàn)有飛機架形式的空調導風結構向地面送熱風能力差,室內(nèi)制熱不均勻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空調導風結構,安裝在空調出風口處,包括通過支撐板連接的上導風板和下導風板,所述上導風板和下導風板之間留有出風區(qū)域,所述上導風板和下導風板的長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所述下導風板在朝向所述上導風板的一側連接有上蓋,所述上蓋在平行于所述空調出風口出風方向上的截面為外凸曲線,所述外凸曲線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上導風板。
其中,所述上導風板為內(nèi)凹曲面,且內(nèi)凹方向朝向所述上蓋。
其中,所述上蓋朝向所述上導風板一側的表面上設有若干凹陷區(qū)。
其中,所述凹陷區(qū)為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或所述凹陷區(qū)為凹球面。
其中,所述下導風板上設有第一卡接單元,所述上蓋上設有第二卡接單元,所述下導風板與上蓋通過所述第一卡接單元與第二卡接單元相互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單元為平行于所述下導風板長度方向的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一限位條,所述第二卡接單元為平行于所述上蓋長度方向的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二限位條,兩跟所述第二限位條同時卡接在兩根所述第一限位條之間。
其中,所述支撐板均與所述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相平行。
其中,所述支撐板均設置在所述下導風板朝向所述空調出風口的一側、或遠離所述空調出風口的一側,所述上蓋上對應所述支撐板設有相匹配的卡槽。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空調出風口出風方向的任意出風截面上,所述上導風板與下導風板各處距離均相等。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具有如上所述的空調導風結構。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一種空調導風結構,通過在下導風板上增設外凸結構的上蓋,空調送出的熱風被上導風板引導至向前下方流動,然后熱空氣在經(jīng)過上蓋表面時,在“康達效應”的作用下,熱氣流會貼著上蓋的外凸表面流動,外凸結構的上蓋實現(xiàn)了將熱氣流進一步向地面方向引導的作用,同時氣流在經(jīng)過上蓋的過程相當于延長了空調的送風通道,送風距離更遠。熱氣流脫離該空調導風結構后更容易到達地面,增強了空調向地面送熱風的能力,使得室內(nèi)熱空氣分布更加均勻,不會出現(xiàn)上熱下冷的現(xiàn)象,提高用戶體驗。
本發(fā)明提供的空調,具有如上所述的空調導風結構,通過旋轉該空調導風結構,可以調整空調的送風高度;通過上蓋的引導,熱氣流更易到達地面,提升用戶體驗;只需要在現(xiàn)有空調導風結構上增設上蓋就可實現(xiàn)增強空調向地面送熱風的能力,改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空調的使用狀態(tài)圖;
圖2是現(xiàn)有空調的導風效果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所述空調的使用狀態(tài)圖;
圖4是本發(fā)明所述空調的導風效果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所述空調導風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所述空調導風結構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fā)明所述上導風板與下導風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所述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下導風板;11、第一卡接單元;2、上導風板;20、上導風板;3、支撐板;4、上蓋;41、第二卡接單元;42、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說明,“以上”的范圍包括本數(shù),“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nèi)”、“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視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如圖3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空調導風結構,安裝在空調出風口處,包括通過支撐板3連接的上導風板2和下導風板1,所述上導風板2和下導風板1之間留有出風區(qū)域,所述上導風板2和下導風板1的長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所述下導風板1在朝向所述上導風板2的一側連接有上蓋4,所述上蓋4在平行于所述空調出風口出風方向上的截面為外凸曲線,所述外凸曲線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上導風板2??照{送出的熱風被上導風板2引導至向前下方流動,然后熱空氣在經(jīng)過上蓋4表面時,在“康達效應”的作用下,熱氣流會貼著上蓋4的外凸表面流動,外凸結構的上蓋4實現(xiàn)了將熱氣流進一步向地面方向引導的作用,同時氣流在經(jīng)過上蓋4的過程相當于延長了空調的送風通道,送風距離更遠。參見圖4所示,使用本實施例所述空調導風結構,熱氣流脫離該空調導風結構后更容易到達地面,增強了空調向地面送熱風的能力,使得室內(nèi)熱空氣分布更加均勻,不會出現(xiàn)上熱下冷的現(xiàn)象,提高用戶體驗。同時只需要在現(xiàn)有空調導風結構上增設上蓋4就可實現(xiàn)增強空調向地面送熱風的能力,改造成本低。
進一步的,所述上導風板2為內(nèi)凹曲面,且內(nèi)凹方向朝向所述上蓋4?,F(xiàn)有的上導風板2為平板結構,通過調整上導風板2的轉角可以調整熱空氣的吹送方向;但這種平板結構的上導風板2只能實現(xiàn)將熱氣向下壓使熱空氣向前下方流動的功能。將上導風板2也制成內(nèi)凹曲面后,熱空氣與其內(nèi)凹的一側接觸后,氣體流動方向會隨著上導風板2的彎折方向進一步向地面偏轉,增強空調向地面送風的能力,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優(yōu)選的,所述上蓋4朝向所述上導風板2一側的表面上設有若干凹陷區(qū)。上蓋4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將熱氣流向地面引導的目的,若進一步在上蓋4外表面設置若干凹陷區(qū),則熱氣流在經(jīng)過上蓋4外表面時,與上蓋4之間產(chǎn)生的摩擦更大,流體黏性更高,“康達效應”更加明顯,使得更多的熱風能吹送至地面,實現(xiàn)暖腳暖心的效果,送風距離更遠,使熱氣流分布更加均勻,提高用戶體驗。
具體的,所述凹陷區(qū)為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在送風方向上設置多個凹槽,凹槽長度方向與送風方向相垂直,以便盡可能提升氣流與上蓋4外表面之間的摩擦,提升導風效果?;蛩霭枷輩^(qū)為凹球面。凹球面的大小、分部間距等可根據(jù)其與空調出風口的距離進行漸變,以實現(xiàn)最佳的導風效果。
具體的,所述下導風板1上設有第一卡接單元11,所述上蓋4上設有第二卡接單元41,所述下導風板1與上蓋4通過所述第一卡接單元11與第二卡接單元41相互卡接。
優(yōu)選的,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單元11為平行于所述下導風板1長度方向的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一限位條,所述第二卡接單元41為平行于所述上蓋4長度方向的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二限位條,兩跟所述第二限位條同時卡接在兩根所述第一限位條之間。兩根第一限位條的末端相互朝靠近對方的方向傾斜,兩根第二限位條的末端相互朝遠離對方的方向傾斜,從而保證上蓋4與下導風板1的連接強度,通過彎曲上蓋4即可完成安裝,裝配操作簡便,組裝速度快。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板3均與所述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相平行。這樣設置后,在實現(xiàn)連接上導風板2與下導風板1的同時,支撐板3對空調送風的風阻較小,保證送風速度和送風距離不受影響。
具體的,為方便安裝,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支撐板3均設置在所述下導風板1朝向所述空調出風口的一側、或遠離所述空調出風口的一側,圖7所示支撐板3位于下導風板1朝向出風口的一側,所述上蓋4上對應所述支撐板3設有相匹配的卡槽42。安裝時,將卡槽42與支撐板3一一對齊,推入,彎曲上蓋4將其卡接到下導風板1上即可完成安裝。整個上蓋4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對現(xiàn)有空調改造所需成本較低。
優(yōu)選的,在垂直于所述空調出風口出風方向的任意出風截面上,所述上導風板2與下導風板1各處距離均相等。這樣設置后,在上導風板2與下導風板1之間的任意區(qū)域的送風面積均相同,保證空調在水平方向各處的送風量較均勻,提升用戶體驗。
實施例二: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具有實施例一所述的空調導風結構。通過旋轉該空調導風結構,可以調整空調的送風高度。空調送出的熱風被上導風板2引導至向前下方流動,然后熱空氣在經(jīng)過上蓋4表面時,在“康達效應”的作用下,熱氣流會貼著上蓋4的外凸表面流動,外凸結構的上蓋4實現(xiàn)了將熱氣流進一步向地面方向引導的作用,同時氣流在經(jīng)過上蓋4的過程相當于延長了空調的送風通道,送風距離更遠。熱氣流脫離該空調導風結構后更容易到達地面,增強了空調向地面送熱風的能力,使得室內(nèi)熱空氣分布更加均勻,不會出現(xiàn)上熱下冷的現(xiàn)象,提高用戶體驗。同時只需要在現(xiàn)有空調導風結構上增設上蓋4就可實現(xiàn)增強空調向地面送熱風的能力,改造成本低。將上導風板2也制成內(nèi)凹曲面后,熱空氣與其內(nèi)凹的一側接觸后,氣體流動方向會隨著上導風板2的彎折方向進一步向地面偏轉,增強空調向地面送風的能力,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在上蓋4外表面設置若干凹陷區(qū),則熱氣流在經(jīng)過上蓋4外表面時,與上蓋4之間產(chǎn)生的摩擦更大,流體黏性更高,“康達效應”更加明顯,使得更多的熱風能吹送至地面。上蓋4通過第一限位條與第二限位條的限位作用實現(xiàn)與下導風板1的連接,組裝操作較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