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環(huán)境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本發(fā)明還涉及這種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的的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空調工程中常用的一次回風全空氣空調系統(tǒng)主要由空調器、回排風機、混風箱、風管、風閥等組成,典型的設備布置如圖1所示,實際工程中各設備需要占據(jù)大量的空間,目前工程中空調機房需要占據(jù)建筑物2%左右的面積。為盡量提高空間利用率,回排風機常采用軸流風機,安裝于高處,機房內密集的管線經常會阻礙設備的拆卸更換??照{器和回排風機均使用電動機驅動,電動機本身有相當可觀的發(fā)熱量,回排風機抽回空調房間較涼的空氣,經電動機后溫度升高,與新風混合經空調箱內表冷器冷卻后的空氣在流經空調箱內的電動機時溫度也會升高,相當于制冷機的冷量有一部分被電動機的散熱消耗,最終體現(xiàn)是整個系統(tǒng)的耗電量增加。當前變頻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空調箱和風機共需要兩臺電動機,就需要配置兩個變頻器,但通常情況下,送風和回風量是相同的或者呈固定比例的,即空調箱和回排風機所需調制的頻率相同,使用兩個變頻器浪費資源,由于電動機是標準化產品,功率檔位數(shù)基本固定,電動機選型時通常都會比實際運行所需功率大,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解決目前一次回風空調系統(tǒng)設備數(shù)量多,占地多,檢修不便,制冷機需多耗電量以冷卻電動機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為了提供這種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的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方法,解決目前一次回風空調系統(tǒng)設備數(shù)量多,占地多,檢修不便,制冷機需多耗電量以冷卻電動機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第一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橫向擋板、上豎向擋板和下豎向擋板,所述橫向擋板左側與殼體左側內壁連接,橫向擋板右側與殼體右側內壁連接,上豎向擋板上端與殼體上端內壁連接,上豎向擋板下端與橫向擋板下端內壁連接,下豎向擋板上端與橫向擋板上端連接,下豎向擋板下端與殼體下端內壁連接;所述橫向擋板、殼體下端、殼體左側下端和下豎向擋板構成回風艙,橫向擋板、殼體下端、殼體右側下端和下豎向擋板構成動力艙,橫向擋板、殼體上端、殼體左側上端和上豎向擋板構成混風艙,橫向擋板、殼體上端、殼體右側上端和上豎向擋板構成表冷艙;有回風葉輪安裝在下豎向擋板上并位于回風艙內,有電動機安裝在所述動力艙內,所述表冷艙內還安裝有葉輪固定板,有送風葉輪安裝在所述葉輪固定板上并位于表冷艙內部,所述殼體左側上端設有送風口,殼體左側下端設有回風口,殼體右側下端設有排風口,殼體右側上端設有新風口;所述送風葉輪和回風葉輪均通過斜齒輪及傳動軸與電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新風量控制閥位于混風艙內部并與所述新風口連接,有排風量控制閥位于動力艙內部并與所述排風口連接,有回風量控制閥安裝在橫向擋板右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傳動軸包括主傳動軸、送風傳動軸和回風傳動軸,主傳動軸上安裝有位于動力艙內部的第一主軸斜齒輪和位于混風艙內部的第二主軸斜齒輪,送風傳動軸上安裝有位于混風艙內部的第一送風斜齒輪和位于表冷艙內部的第二送風斜齒輪,回風傳動軸上安裝有位于動力艙內部的第一回風斜齒輪和位于回風艙內部的第二回風斜齒輪,回風葉輪的輸入端安裝有葉輪回風齒輪,送風葉輪的輸入端安裝有葉輪送風齒輪,所述第一主軸斜齒輪、第一回風斜齒輪、回風傳動軸、第二回風斜齒輪和葉輪回風齒輪依次連接,所述第二主軸斜齒輪、第一送風斜齒輪、送風傳動軸、第二送風斜齒輪和葉輪送風齒輪依次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送風葉輪和/或回風葉輪上安裝有葉輪外殼。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第二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的的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回風葉輪旋轉并產生負壓,從室內抽回空氣,空氣依次經過回風口和回風葉輪進入動力艙B,微電腦接收中央指令執(zhí)行模式,調節(jié)回風量控制閥和排風量控制閥的開度,使部分空氣通過回風量控制閥進入混風艙,其余空氣在將電動機冷卻后經排風口排出至室外,進入混風艙內的空氣與通過新風量控制閥進入到混風艙的室外空氣混合,混合空氣流過表冷器并使表冷器降溫除濕后,經送風葉輪加壓送入到空調房間內。
實際工作時,本發(fā)明的送風葉輪和回風葉輪集成于同一設備內,并采用一個動力源(電動機),電動機安裝于動力艙內,通過聯(lián)軸器與主傳動軸連接,主傳動軸上安裝兩個齒輪,分別與送風傳動軸和回風傳動軸端頭的齒輪嚙合,齒輪齒數(shù)比綜合空調系統(tǒng)的風量、風壓、葉輪特性的因素確定,并可隨時更換。傳動軸穿過隔板處安裝密封軸承。
本發(fā)明使用一臺設備即可實現(xiàn)一次回風空調系統(tǒng)中空調器、回風機、混風箱、風閥等多種設備的功能,大量節(jié)省機房空間、設備成本。設備內容易故障的部分預留檢修口,方便維護。同時,本發(fā)明還解決了傳統(tǒng)設備中需耗費制冷系統(tǒng)冷量冷卻電動機的缺陷,節(jié)省電量。本發(fā)明內僅需設置一臺電動機,需變頻控制時只需配置一臺變頻器。本發(fā)明集成新風閥、回風閥、排風閥,可在設備內部設置程序,自動切換運行模式,簡化控制系統(tǒng),提高系統(tǒng)可靠性。
本發(fā)明創(chuàng)新性的使用一個設備實現(xiàn)空調箱、回風機、混風箱的功能,可大幅節(jié)省空間,將容易出故障的部件安放于易于拆卸部位,布置設備時只需避讓檢修口即可,可將多臺設備緊湊安裝,進一步壓縮機房空間的同時方便后期維護。本發(fā)明使用一臺電動機通過傳動軸和齒輪驅動兩個風機葉輪,合理的布置電動機位置,使用原本直接排至室外的冷空氣冷卻電動機,降低整個系統(tǒng)的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A-回風艙,B-動力艙,C-混風艙,D-表冷艙,1-殼體,2-表冷器,3-電動機,4-送風葉輪,5-回風葉輪,6-葉輪外殼,7-回風量控制閥,8-排風量控制閥,9-新風量控制閥,10-主傳動軸,11-回風傳動軸,12-送風傳動軸,13-斜齒輪,13a-第一主軸斜齒輪,13b-第二主軸斜齒輪,13c-第一送風斜齒輪,13d-第二送風斜齒輪,13e-第一回風斜齒輪,13f-第二回風斜齒輪,13g-葉輪回風齒輪,13h-葉輪送風齒輪,14-橫向擋板,15-送風口,16-回風口,17-新風口,18-排風口,19-上豎向擋板,20-下豎向擋板,21-葉輪固定板,22-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參閱附圖可知: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橫向擋板14、上豎向擋板20和下豎向擋板19,所述橫向擋板14左側與殼體1左側內壁連接,橫向擋板14右側與殼體1右側內壁連接,上豎向擋板20上端與殼體1上端內壁連接,上豎向擋板20下端與橫向擋板14下端內壁連接,下豎向擋板19上端與橫向擋板14上端連接,下豎向擋板19下端與殼體1下端內壁連接;
所述橫向擋板14、殼體1下端、殼體1左側下端和下豎向擋板19構成回風艙A,橫向擋板14、殼體1下端、殼體1右側下端和下豎向擋板19構成動力艙B,橫向擋板14、殼體1上端、殼體1左側上端和上豎向擋板20構成混風艙C,橫向擋板14、殼體1上端、殼體1右側上端和上豎向擋板20構成表冷艙D;
有回風葉輪5安裝在下豎向擋板20上并位于回風艙A內,有電動機3安裝在所述動力艙B內,所述表冷艙D內還安裝有葉輪固定板21,有送風葉輪4安裝在所述葉輪固定板21上并位于表冷艙D內部,所述殼體1左側上端設有送風口15,殼體1左側下端設有回風口16,殼體1右側下端設有排風口18,殼體1右側上端設有新風口17;
所述送風葉輪4和回風葉輪5均通過斜齒輪13及傳動軸22與電動機3的輸出端連接,有新風量控制閥9位于混風艙C內部并與所述新風口17連接,有排風量控制閥8位于動力艙B內部并與所述排風口18連接,有回風量控制閥7安裝在橫向擋板14右側。
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軸22包括主傳動軸10、送風傳動軸12和回風傳動軸11,主傳動軸10上安裝有位于動力艙內部的第一主軸斜齒輪13a和位于混風艙C內部的第二主軸斜齒輪13b,送風傳動軸12上安裝有位于混風艙C內部的第一送風斜齒輪13c和位于表冷艙D內部的第二送風斜齒輪13d,回風傳動軸11上安裝有位于動力艙B內部的第一回風斜齒輪13e和位于回風艙A內部的第二回風斜齒輪13f,回風葉輪5的輸入端安裝有葉輪回風齒輪13g,送風葉輪4的輸入端安裝有葉輪送風齒輪13h,所述第一主軸斜齒輪13a、第一回風斜齒輪13e、回風傳動軸11、第二回風斜齒輪13f和葉輪回風齒輪13g依次連接,所述第二主軸斜齒輪13b、第一送風斜齒輪13c、送風傳動軸12、第二送風斜齒輪13d和葉輪送風齒輪13h依次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送風葉輪4和/或回風葉輪5上安裝有葉輪外殼6。
實際工作時,本發(fā)明的送風回風混風一體化方法包括回風葉輪5旋轉并產生負壓,從室內抽回空氣,空氣依次經過回風口16和回風葉輪5進入動力艙B,微電腦接收中央指令執(zhí)行模式,調節(jié)回風量控制閥7和排風量控制閥8的開度,使部分空氣通過回風量控制閥7進入混風艙C,其余空氣在將電動機冷卻后經排風口18排出至室外,進入混風艙C內的空氣與通過新風量控制閥9進入到混風艙C的室外空氣混合,混合空氣流過表冷器2并使表冷器2降溫除濕后,經送風葉輪4加壓送入到空調房間內。
本發(fā)明的特點為:一臺電動機驅動兩個葉輪,廢棄排風冷卻電動機節(jié)省空調系統(tǒng)冷量,風閥與空調器集成化。
其它未說明的部分均屬于現(xiàn)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