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室內采暖的加濕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地板輻射采暖的加濕裝置。
背景技術:
地板輻射采暖(以下簡稱地暖)方式由于具有節(jié)能、衛(wèi)生、不影響室內觀感和不占用室內面積與空間等顯著優(yōu)點,在住宅及公共建筑中,應用已越來越廣泛。地暖的熱舒適性已被認可,而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舒適性要求不單是溫度一個指標,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同樣重要。采用地暖一般室內濕度低于20%,干熱的空氣使人口干舌燥、飲水增加,并易上火感冒,同時還會造成家具變形,水泥地面開裂??梢娫谶@樣的地暖環(huán)境下居住的舒適性是比較差的。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在原有地暖基礎上增設加濕裝置,從加濕裝置滲出的水分透過填充層和面層緩慢釋放于空氣中,能夠顯著增加室內空氣濕度,改善居住環(huán)境,提高居住的舒適性。
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由配水器、控制閥和多根加濕管組成。每根加濕管的一端設置在配水器內,另一端平行敷設于每個房間的地暖回水管側,加濕管末端高于配水器液面,與地暖回水管共同埋入填充層內的加濕管部分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微孔;配水器下端在通向每個房間的加濕管前安裝控制加濕量的控制閥。
為了利用填充層的毛細現象吸附從加濕管微孔中滲出的水分,本實用新型對原填充層材料進行了改進,填充層采用的蓄濕消毒土是由氫氧化鈣及煙灰組成。氫氧化鈣具有殺菌、吸收周圍水份的作用,煙灰為微顆粒型焦碳,可充分利用毛細現象吸附從加濕管微孔中滲出的水分。
在供暖期間,配水器中的加濕液利用重力流入通向各房間的加濕管中。當地暖加熱時,蓄濕消毒土中蓄存的從加濕管微孔中滲出的水分隨熱能加熱,熱輻射將60~90%濕氣經過地面混凝土的微孔過濾,自然蒸發(fā)到室內,從而增加室內濕度。當室內濕度大于50%時調小或關閉閥門;當濕度低于40%時調大閥門開度。該加濕方式可以改變原地暖系統過于干燥,舒適性差等特性,使人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高。
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在原有地暖基礎上加裝加濕裝置,可有效提高房間空氣濕度,明顯改善房間的舒適性。該裝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實用性強,適合于安裝地板輻射采暖的系統使用。
圖1為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地面施工示意圖;圖3為管壁分布有微孔的加濕管示意圖。
其中1、配水器2、控制閥3、加濕管4、地暖供水管5、地暖回水管6、面層7、找平層8、填充層9、防水層10、混凝土11、微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配水器1設置在地暖的分集水器一側,加濕管3的一端固定在配水器1內,另一端平行敷設于每個房間的地暖回水管5側,與地暖供水管4、回水管5一同埋入填充層8。加濕管3的數量根據安裝地暖的房間數量配置。在通向每個房間的加濕管前安裝控制加濕量的控制閥2。
如圖2所示,地暖加濕裝置施工工藝是在原地暖系統基礎上另添加加濕系統,兩系統互不影響。地面結構依次為面層6、找平層7、填充層8、防水層9、混凝土10。每一獨立單元戶配有一貯存式配水器1,配水器下端在通向每個房間加濕管3前加裝控制閥2,根據需要向通向各房間的加濕管分配加濕液,以控制各房間加濕量。使用過程中還可通過向加濕液內添加消毒或清香成分使室內空氣更加清新。各房間加濕管末端應高于配水器最高液位0.05~0.10m,以便排氣并觀察液位。
圖3所示為管壁分布有微孔的加濕管示意圖。加濕管3埋入填充層8內的部分管壁分布有若干微孔11,微孔的孔徑為0.5~2mm;帶有微孔的加濕管3平行敷設于每個房間的地暖回水管5一側,加濕管微孔中均勻滲出水分,經填充層8、找平層7、面層6緩慢釋放到室內空氣中,應用效果非常好。
權利要求1.一種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其特征在于由配水器、控制閥和多根加濕管組成,每根加濕管的一端設置在配水器內,另一端平行敷設于每個房間的地暖回水管側,加濕管末端高于配水器液面,與地暖回水管共同埋入填充層內的加濕管部分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微孔;配水器下端在通向每個房間的加濕管前安裝控制加濕量的控制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其特征在于埋入填充層內的加濕管部分管壁分布有若干微孔,微孔的孔徑為0.5~2mm。
專利摘要一種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由配水器、控制閥和多根加濕管組成,每根加濕管的一端設置在配水器內,另一端平行敷設于每個房間的地暖回水管側,加濕管末端高于配水器液面,與地暖回水管共同埋入填充層內的加濕管部分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微孔,加濕量通過加濕管前安裝的控制閥控制。地板輻射采暖加濕裝置是在原有地暖基礎上加裝加濕裝置,改變原地暖系統過于干燥,舒適性差等特性,可有效提高房間空氣濕度,明顯改善房間的舒適性,使人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高。該裝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實用性強,適合于安裝地板輻射采暖的系統使用。
文檔編號F24D19/00GK2924370SQ200620024940
公開日2007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7月8日
發(fā)明者徐小力, 毛凌 申請人:徐小力, 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