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燃煤鍋爐。
背景技術:
現有燃煤鍋爐為提高熱效率、減少污染大都采用增加鍋爐受熱面積或增加煙氣在爐內的流程的結構,但尚不能完全解決煤炭燃燒不充分、熱利用率低的問題,仍有大量的煙塵和可以燃燒的氣體排出,嚴重污染環(huán)境,因此,解決鍋爐造成的環(huán)境空氣污染的核心是使煤炭在鍋爐內能夠充分燃燒。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煤炭燃燒充分、熱效率高、無煙塵排出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附圖所示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風道1、燃燒室12、裝水的鍋筒2、循環(huán)管3,燃燒室設置在鍋筒內,燃燒室的底部接與大氣相通的導氣管15并由導氣管支撐使其“懸”于鍋筒內,燃燒室項部至少接有一個復燃室23,復燃室由內蜂窩筒9和外蜂窩筒8組成,內蜂窩筒置于外蜂窩筒內,外蜂窩筒外套有密封罩10,內、外蜂窩筒的筒壁上有孔21、22,內蜂窩筒的下部為導氣筒14,導氣筒自上而下穿過燃燒室與大氣相通,外蜂窩筒和其外的密封罩構成的環(huán)形空間下端接有導氣管13,導氣管自下而下穿過燃燒室與大氣相通,內、外蜂窩筒及其導氣孔與燃燒室間密封,燃燒室項部有與復燃室相通的燃燒口18,復燃室的上方接一個受熱器5,受熱器由一個殼體和固定在殼體上的受熱管6組成,受熱管下端與復燃室連通,受熱管上端與鍋爐風道相接并連通;在燃燒室內至少有一個導熱介質盒16,導熱介質盒的介質導熱管19置于鍋筒內,并達到鍋筒上方,在鍋筒外接有與鍋筒連通的循環(huán)管3。在復燃室的上方可以固定兩個以上的受熱器。介質導熱管可以是呈螺旋狀向上,也可以是呈S形盤旋向上,還可以是由底部并聯多根向上排列。導熱管內部經抽真空或排空、導熱管內呈負壓力。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煤炭在燃燒中燃燒時排列于爐膛底部,與大氣相通的導氣管不斷向燃燒室內提供空氣,以助燃料充分燃燒。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黑煙、硫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和可燃物質經燃燒室項部的燃燒口18進入復燃室內,在復燃室內經導氣管通入空氣進行第二次完全燃燒,第二次燃燒產生的是藍火,熱值高,無黑煙、粉塵排出。復燃室燃燒后產生的大量熱及二氧化碳在受熱器中即被水吸收了一部分熱量,余熱經排列的多根受熱管吸收,分散上升,最后,二氧化碳經排風道排出時,幾乎不含熱量。
此外,煤炭在燃燒室內燃燒時,導熱介質盒被加熱,其內裝的導熱介質因受熱而迅速汽化,其熱量瞬間經介質導熱管,自下而上上升至蓄水室24頂部,介質導熱管的熱量被鍋筒內的水吸收,水被加熱。
由于鍋爐蓄水室內的水溫上高下低,熱量往上上升,水受熱后膨脹,并自下而上流動,經水自動循環(huán)管,實現鍋爐內的水上,下自動循環(huán),以達到水溫加熱均勻的目的。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熱效率高,復燃室的結構使第一次燃燒后產生的可燃物二次燃燒,從而解決了煤炭燃燒不充分的問題,實現了鍋爐無煙,本發(fā)明可以不設置煙囪,徹底解決了燃煤鍋爐污染大氣的問題。
附圖為本發(fā)明結構主視圖,圖中1、排風道,2、鍋筒,3、自動循環(huán)管,4、復式煙道,5、受熱器,6、受熱管,7、復燃室項部氣孔,8、復燃室外蜂窩筒,9、復燃室內蜂窩筒,10、復燃室外密封罩,11、燃燒室壁,12燃燒室(爐膛),13、復燃室導氣管,14復燃室導氣筒,15、燃燒室導氣管,16、導熱介質盒,17、導熱介質,18、燃燒室燃燒口,19介質導熱管,20、復燃室,21、復燃室內筒孔,22、復燃室外筒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一噸位鍋爐為例,鍋筒用厚3.0毫米鋼板焊制,總高度為1500毫米,直徑為1000毫米,自動循環(huán)管用直徑32毫米的無縫鍍鋅鐵管焊接,爐底用厚度為5的鋼板制成,爐底與燃燒室之間的導氣管用直徑25毫米的無縫鋼管焊接,其長度為100,共設200個導氣管,燃燒室的項部為球面,其球面高度300,直徑700。燃燒室用5毫米厚的鐵板焊制,燃燒室經導氣管支撐,懸在鍋筒中,復燃室設置一個,復燃室的外蜂窩筒的外壁用厚2.0毫米鐵板焊制,直徑150毫米,高度150毫米,外蜂窩筒用厚2.0鐵板焊制,直徑130毫米,高度150毫米,筒壁上間隔20毫米均布φ5毫米的孔,通于爐底的導氣筒與內蜂窩筒為一體設計,用厚2.0毫米鐵板焊制,內蜂窩筒直徑90毫米,高度130毫米,圓周均布φ5毫米孔,孔中心距離20毫米,筒頂中心氣孔直徑30毫米。導氣管選內徑10毫米的無縫鋼管焊制,燃燒室燃燒口直徑20毫米。受熱器殼形體用厚1.0毫米鐵板制作,殼形體球面厚度40毫米,直徑160毫米,受熱管用φ25毫米鋼管制作,繞中心管呈放射狀,周圍排列10根,高度200毫米,復燃室上方設置兩個受熱器。燃燒室內設置4個介質盒,介質盒用厚1.0毫米鐵板制作,內裝1/2化學復合材料氧化溴,與介質盒連接的導熱介質管選直徑25毫米無縫鋼管,長度20米,上端密封,下端與介質盒連接,盤成螺旋狀。
權利要求
1.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包括風道、燃燒室、裝水的鍋筒、循環(huán)管,其特征在于燃燒室設置在鍋筒內,燃燒室的底部接有與大氣相通的導氣管并由導氣管支撐使其“懸”于鍋筒內,燃燒室頂部至少接有一個復燃室,復燃室由內蜂窩筒和外蜂窩筒組成,內蜂窩筒置于外蜂窩筒內,外蜂窩筒外套有密封罩,內、外蜂窩筒的壁有氣孔,內蜂窩筒的下部為導氣筒,導氣筒自上而下穿過燃燒室與大氣相通,外蜂窩筒和其外的密封罩構成的環(huán)形空間下端接有導氣管,導氣管自下而下穿過燃燒室與大氣相通,內、外蜂窩筒及其導氣孔與燃燒室間密封,燃燒室頂部有與復燃室相通的燃燒口,復燃室的上方接一個受熱器,受熱器由一個殼體和固定在殼體上的受熱管組成,受熱管下端與復燃室連通,受熱管上端與鍋爐風道相接并連通;在燃燒室內至少有一個導熱介質盒,導熱介質盒的介質導熱管置于鍋筒內,并達到鍋筒上方;在鍋筒外自鍋筒上方向下方接有與鍋筒連通的循環(huán)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其特征在于復燃室的上方固定兩個以上的受熱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其特征在于介質導熱管呈螺旋狀向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其特征在于介質導熱管呈S形盤旋向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其特征在于介質導熱管由底部并聯多根向上排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其特征在于燃燒室的頂部為球面。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或6或所述的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其特征在于導熱管內經抽真空或排空、導熱管內呈負壓力。
全文摘要
復燃式低耗高效無煙綠色鍋爐。燃燒室的底部接有與大氣相通的導氣管并由導氣管支撐使其“懸”于鍋筒內,燃燒室頂部接有復燃室,燃燒室頂部有與復燃室相通的燃燒口,復燃室的上方接一個受熱器,在燃燒室內至少有一個導熱介質盒,導熱介質盒的介質導熱管置于鍋筒內。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熱效率高,復燃室的結構使第一次燃燒后產生的可燃物二次燃燒,從而解決了煤炭燃燒不充分的問題,實現了鍋爐無煙,本發(fā)明可以不設置煙囪,徹底解決了燃煤鍋爐污染大氣的問題。
文檔編號F24H7/02GK1409072SQ0112816
公開日2003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牟玉昌, 欒杰 申請人:牟玉昌, 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