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鍋爐換熱裝置以及使用該換熱裝置的鍋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50469閱讀:258來源:國知局
一種鍋爐換熱裝置以及使用該換熱裝置的鍋爐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的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鍋爐換熱裝置以及使用該換熱裝置的鍋爐。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鍋爐一般包括加熱室和余熱回收室,鍋爐的基本結構是使用燃料燃燒的炙熱煙氣在流經受熱面時通過金屬管壁將熱量傳遞給爐體內的水,一般的鍋爐換熱面積有限,熱量利用率低,熱損失大,鍋爐內的水升溫較慢,而且通常加熱室和余熱回收室通過隔板隔開,由于隔板具有較好的傳熱性能,加熱室的水和余熱回收室內的水熱交換的效率較高,加熱室內的水會受到余熱回收室的水的影響,降低鍋爐熱出熱水的速度。這就是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鍋爐換熱裝置以及使用該換熱裝置的鍋爐,能夠避免鍋爐不同腔室內的水進行熱交換,影響鍋爐出熱水的速度。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xiàn)的:一種鍋爐換熱裝置,包括設置在鍋爐殼體內的換熱夾層Ⅰ,所述換熱夾層Ⅰ內設置有高溫煙氣通道Ⅰ,所述換熱夾層Ⅰ上設置有與高溫煙氣通道Ⅰ連通的進煙口Ⅰ和出煙口Ⅰ,所述換熱夾層Ⅰ將鍋爐分隔成加熱室和余熱回收室,所述加熱室和余熱回收室可通過通水孔Ⅰ連通。采用本技術方案,換熱夾層Ⅰ將鍋爐分隔成加熱室和余熱回收室,換熱夾層Ⅰ內的高溫煙氣能夠與余熱回收室和加熱室內的水進行換交熱,與此同時,換熱夾層Ⅰ內的高溫煙氣能夠避免分隔后的余熱回收室和加熱室內的不同溫度的水進行快速熱交換,進而能夠提高鍋爐出熱水的速度。

優(yōu)選的,所述余熱回收室內設置有與換熱夾層Ⅰ連通的余熱回收裝置,所述余熱回收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N(N≥1)級換熱夾層Ⅱ,每級換熱夾層Ⅱ內均設置有高溫煙氣通道Ⅱ,每級換熱夾層Ⅱ上均設置有與高溫煙氣通道Ⅱ連通的進煙口Ⅱ和出煙口Ⅱ,所述換熱夾層Ⅰ的出煙口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的進煙口Ⅱ連通,第N-1級換熱夾層Ⅱ的出煙口Ⅱ與第N級換熱夾層Ⅱ的進煙口Ⅱ連通,N級換熱夾層Ⅱ將余熱回收室分隔出多個儲水空間,分隔出的儲水空間可通過通水孔Ⅱ連通。采用本技術方案,設置有N級換熱裝夾層Ⅱ,當鍋爐的進水口設置在余熱回收室上時,水從第N級換熱夾層Ⅱ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N級換熱夾層Ⅱ與第N-1級換熱夾層Ⅱ之間的儲水空間內,依次類推,水從第二級換熱夾層Ⅱ與第一換熱夾層Ⅱ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一級換熱夾層Ⅱ與換熱夾層Ⅰ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水進入鍋爐后,依次與N級換熱夾層Ⅱ進行換熱;當鍋爐的進水口設置在加熱室上時,水從加熱室流入換熱夾層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之間的儲水空間內,然后從換熱夾層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之間的儲水空間流入第一級換熱夾層Ⅱ與第二級換熱夾層Ⅱ之間的儲水空間內,以此類推,水從第N-1級換熱夾層Ⅱ與第N級換熱夾層Ⅱ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N級換熱夾層Ⅱ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

優(yōu)選的,所述換熱夾層Ⅰ、換熱夾層Ⅱ均通過連接板與鍋爐殼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換熱夾層Ⅰ的側壁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換熱夾層Ⅱ的側壁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采用本技術方案,在換熱夾層Ⅰ的側壁、換熱夾層Ⅱ的側壁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均設置間隙,鍋爐儲滿水后,鍋爐內的水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將換熱夾層Ⅰ、換熱夾層Ⅱ包覆,增加鍋爐內的水與換熱夾層Ⅰ、換熱夾層Ⅱ的換熱面積,較大程度的避免換熱夾層Ⅰ、換熱夾層Ⅱ的熱量傳遞至鍋爐殼體的內壁上,進而提高鍋爐的換熱效率。

優(yōu)選的,所述N級換熱夾層Ⅱ上下依次間隔排布在換熱夾層Ⅰ的上方。采用本技術方案,進入鍋爐內的水依次從上至下流,與N級換熱夾層Ⅱ進行換熱。

優(yōu)選的,所述通水孔Ⅰ設置在連接板上或者所述通水孔Ⅰ設置在換熱夾層Ⅰ的一端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所述通水孔Ⅱ設置在連接板上或者所述通水孔Ⅱ設置在換熱夾層Ⅱ的一端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通水孔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所對應的通水孔Ⅱ相對設置,相鄰換熱夾層Ⅱ所對應的通水孔Ⅱ相對設置。采用本技術方案,由于相鄰兩級換熱夾層Ⅱ所對應的兩個通水孔Ⅱ設置在兩側,通水孔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所對應的通水孔Ⅱ設置在兩側,水從鍋爐余熱回收室進入鍋爐加熱室的流動路徑為蛇形,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Ⅱ、換熱夾層Ⅰ的換熱路徑,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Ⅱ、換熱夾層Ⅰ的換熱時間,進而增大了鍋爐的換熱效率。

優(yōu)選的,在余熱回收室內,水的流動方向與高溫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反。

優(yōu)選的,所述加熱室內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包括N(N≥1)級換熱管道,所述第一級換熱管道的一端與加熱裝置的進煙口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一級匯集腔體與第二級換熱管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級換熱管道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級匯集腔體與第三級換熱管道的一端連通,依次類推,所述第N-1級換熱管道的另一端通過第N-1級匯集腔體與第N級換熱管道連通,所述第N級換熱管道與加熱裝置的出煙口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級換熱管道通過匯集腔體Ⅰ與加熱裝置的進煙口連通,所述第N級換熱管道通過匯集腔體Ⅱ與加熱裝置的出煙口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級匯集腔體或第二級匯集腔體,直至第N-1級匯集腔體或匯集腔體Ⅰ或匯集腔體Ⅱ上設置有通水管。

優(yōu)選的,所述加熱室內的加熱裝置與加熱室內壁之間留有間隙。

一種使用上述換熱裝置的鍋爐,所述鍋爐殼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熱室內的加熱裝置的進煙口與鍋爐燃燒裝置連通,所述進水口設置在余熱回收室上,所述出水口設置在加熱室上;或者所述進水口設置在加熱室上,所述出水口設置在余熱回收室上。

一種鍋爐換熱裝置,包括設置在鍋爐殼體內的換熱夾層,所述換熱夾層內設置有高溫煙氣通道,所述換熱夾層上設置有與高溫煙氣通道連通的進煙口和出煙口,所述換熱夾層將鍋爐的儲水空間分隔,分隔出的相鄰儲水空間可通過通水孔連通。采用本技術方案,換熱夾層將鍋爐的儲水空間分隔,換熱夾層內的高溫煙氣可與其對應的兩個儲水空間內的水進行換熱,與此同時,所述換熱夾層能夠避免分隔后的儲水空間內的不同溫度的水進行快速熱交換,進而能夠提高鍋爐出熱水的速度。

優(yōu)選的,所述換熱夾層通過連接板與鍋爐殼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換熱夾層的側壁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采用本技術方案,在換熱夾層的側壁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設置間隙,鍋爐儲滿水后,鍋爐內的水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將換熱夾層包覆,增加鍋爐內的水與換熱夾層的換熱面積,較大程度的避免換熱夾層的熱量傳遞至鍋爐殼體的內壁上,進而提高鍋爐的換熱效率。

優(yōu)選的,所述通水孔設置在連接板上或者所述通水孔設置在換熱夾層的一端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換熱夾層包括依次設置的N(N≥2)級換熱裝夾層,所述第N-1級換熱夾層的出煙口與第N級換熱夾層的進煙口連通,相鄰兩級換熱夾層所對應的兩個通水孔相對設置。采用本技術方案,設置有N級換熱裝夾層,水從第N級換熱夾層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N級換熱夾層與第N-1級換熱夾層之間的儲水空間內,依次類推,水從第二級換熱夾層與第一級換熱夾層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一級換熱夾層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水進入鍋爐后,依次與N級換熱夾層進行換熱,由于相鄰兩級換熱夾層所對應的兩個通水孔設置在兩側,水在鍋爐內部的流動路徑為蛇形,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的換熱路徑,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的換熱時間,進而增大了鍋爐的換熱效率。

優(yōu)選的,所述鍋爐內水的流動方向與換熱夾層內高溫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反。采用本技術方案,鍋爐內水的流動方向與高溫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反,提高水與高溫煙氣的換熱效率。

優(yōu)選的,所述N級換熱夾層上下依次間隔排布。采用本技術方案,相鄰兩級換熱夾層之間充滿水,水能夠充分與上下兩級換熱夾層內的高溫煙氣進行熱交換。

一種使用上述換熱裝置的鍋爐,所述鍋爐殼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換熱夾層上的進煙口與鍋爐燃燒裝置連通,所述進水口設置在鍋爐殼體與第N級換熱夾層之間,所述出水口設置在第一級換熱夾層與鍋爐殼體之間;或者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鍋爐殼體與第N級換熱夾層之間,所述進水口設置在第一級換熱夾層與鍋爐殼體之間。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實施例1鍋爐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換熱夾層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5為換熱夾層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6為換熱夾層Ⅰ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7為換熱夾層Ⅰ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8為換熱夾層Ⅱ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9為換熱夾層Ⅱ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10為換熱夾層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配合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11為換熱夾層Ⅰ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配合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12為兩級換熱夾層Ⅱ配合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13為兩級換熱夾層Ⅱ配合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14為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實施例2鍋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爐殼體,2-進水口,3-出水口,4-出煙口,5-加熱室,6-余熱回收室,7-第一級換熱管道,8-第一級匯集腔體,9-第二級換熱管道,10-第二級匯集腔體,11-第三級換熱管道,12-第三級匯集腔體,13-換熱夾層Ⅰ,13.1-高溫煙氣通道Ⅰ,14-通水管,15-支撐板,16-通水孔Ⅰ,17-換熱夾層Ⅱ,18-通水孔Ⅱ,19-進煙口Ⅰ,20-出煙口Ⅰ,22-出煙口Ⅱ,23-通水孔III,24-換熱夾層,26-出煙口,27-通水孔,28-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特征、優(yōu)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運用具體的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3、6-14所示,一種鍋爐換熱裝置,包括設置在鍋爐殼體1內的換熱夾層Ⅰ13,所述換熱夾層Ⅰ13內設置有高溫煙氣通道Ⅰ,所述換熱夾層Ⅰ13上設置有與高溫煙氣通道Ⅰ連通的進煙口Ⅰ19和出煙口Ⅰ20,所述換熱夾層Ⅰ13將鍋爐分隔成加熱室5和余熱回收室6,所述加熱室5和余熱回收室6可通過通水孔Ⅰ16連通,所述換熱夾層Ⅰ13上的進煙口Ⅰ19與加熱室5內加熱裝置的出煙口連通。換熱夾層Ⅰ13將鍋爐分隔成加熱室5和余熱回收室6,換熱夾層Ⅰ13內的高溫煙氣能夠與余熱回收室6和加熱室5內的水進行換交熱,與此同時,換熱夾層Ⅰ13內的高溫煙氣能夠避免分隔后的余熱回收室6和加熱室5內的不同溫度的水進行快速熱交換,進而能夠提高鍋爐出熱水的速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余熱回收室6內設置有與換熱夾層Ⅰ13連通的余熱回收裝置,所述余熱回收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N(N≥1)級換熱夾層Ⅱ17,每級換熱夾層Ⅱ17內均設置有高溫煙氣通道Ⅱ,每級換熱夾層Ⅱ17上均設置有與高溫煙氣通道Ⅱ連通的進煙口Ⅱ和出煙口Ⅱ22,所述換熱夾層Ⅰ13的出煙口Ⅰ20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的進煙口Ⅱ連通,第N-1級換熱夾層Ⅱ17的出煙口Ⅱ22與第N級換熱夾層Ⅱ17的進煙口Ⅱ連通,N級換熱夾層Ⅱ17將余熱回收室6分隔出多個儲水空間,分隔出的儲水空間可通過通水孔Ⅱ18連通。設置有N級換熱裝夾層Ⅱ17,當鍋爐的進水口設置在余熱回收室6上時,水從第N級換熱夾層Ⅱ17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N級換熱夾層Ⅱ17與第N-1級換熱夾層Ⅱ17之間的儲水空間內,依次類推,水從第二級換熱夾層Ⅱ17與第一換熱夾層Ⅱ17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與換熱夾層Ⅰ13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水進入鍋爐后,依次與N級換熱夾層Ⅱ17進行換熱;當鍋爐的進水口設置在加熱室5上時,水從加熱室流5入換熱夾層Ⅰ13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之間的儲水空間內,然后從換熱夾層Ⅰ13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之間的儲水空間流入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與第二級換熱夾層Ⅱ17之間的儲水空間內,以此類推,水從第N-1級換熱夾層Ⅱ17與第N級換熱夾層Ⅱ17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N級換熱夾層Ⅱ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夾層Ⅰ13、換熱夾層Ⅱ17均通過連接板28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換熱夾層Ⅰ13的側壁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換熱夾層Ⅱ17的側壁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鍋爐儲滿水后,鍋爐內的水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將換熱夾層Ⅰ13、換熱夾層Ⅱ17包覆,增加鍋爐內的水與換熱夾層13Ⅰ、換熱夾層Ⅱ17的換熱面積,較大程度的避免換熱夾層Ⅰ13、換熱夾層Ⅱ17的熱量傳遞至鍋爐殼體1的內壁上,進而提高鍋爐的換熱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N級換熱夾層Ⅱ17上下依次間隔排布在換熱夾層Ⅰ13的上方。進入鍋爐內的水依次從上至下流,與N級換熱夾層Ⅱ17進行換熱。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水孔Ⅰ16設置在連接板28上或者所述通水孔Ⅰ16設置在換熱夾層Ⅰ13的一端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之間;所述通水孔Ⅱ18設置在連接板28上或者所述通水孔Ⅱ18設置在換熱夾層Ⅱ17的一端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水孔Ⅰ16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所對應的通水孔Ⅱ18相對設置,相鄰換熱夾層Ⅱ17所對應的通水孔Ⅱ18相對設置。由于相鄰兩級換熱夾層Ⅱ17所對應的兩個通水孔Ⅱ18設置在兩側,通水孔Ⅰ16與第一級換熱夾層Ⅱ17所對應的通水孔Ⅱ18設置在兩側,水從鍋爐的余熱回收室6進入鍋爐的加熱室5的流動路徑為蛇形,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Ⅱ17、換熱夾層Ⅰ13的換熱路徑,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Ⅱ17、換熱夾層Ⅰ13的換熱時間,進而增大了鍋爐的換熱效率。在本實施例中,在余熱回收室6內,水的流動方向與高溫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同,也可設置為相反。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室5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加熱裝置與加熱室內壁之間可流通水,所述加熱裝置包括N(N≥1)級換熱管道,所述第一級換熱管道7的一端與加熱裝置的進煙口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一級匯集腔體8與第二級換熱管道9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級換熱管道9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級匯集腔體10與第三級換熱管道11的一端連通,依次類推,所述第N-1級換熱管道的另一端通過第N-1級匯集腔體與第N級換熱管道連通,所述第N級換熱管道與加熱裝置的出煙口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級換熱管道7通過匯集腔體Ⅰ與加熱裝置的進煙口連通,所述第N級換熱管道通過匯集腔體Ⅱ與加熱裝置的出煙口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級匯集腔體或第二級匯集腔體,直至第N-1級匯集腔體或匯集腔體Ⅰ或匯集腔體Ⅱ上設置有通水管14。

優(yōu)選的,所述加熱室內的加熱裝置與加熱室內壁之間留有間隙。

一種使用上述換熱裝置的鍋爐,所述鍋爐殼體1上設置有進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加熱室5內的加熱裝置的進煙口與鍋爐燃燒裝置連通,所述進水口2設置在余熱回收室6上,所述出水口3設置在加熱室5上;或者所述進水口2設置在加熱室5上,所述出水口3設置在余熱回收室6上。所述加熱裝置通過支撐板15與加熱室5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15上設置有通水孔III2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鍋爐的出水口3與通水孔Ⅰ16位于鍋爐的兩側,所述鍋爐的出水口3位于加熱室的上方。

實施例2,如圖4、5和15,一種鍋爐換熱裝置,包括設置在鍋爐殼體1內的換熱夾層24,所述換熱夾層24內設置有高溫煙氣通道,所述換熱夾層24上設置有與高溫煙氣通道連通的進煙口和出煙口26,所述進煙口與鍋爐燃燒裝置連通,所述換熱夾層24將鍋爐的儲水空間分隔,分隔出的相鄰儲水空間可通過通水孔27連通。換熱夾層24將鍋爐的儲水空間分隔,換熱夾層24內的高溫煙氣可與其對應的兩個儲水空間內的水進行換熱,與此同時,所述換熱夾層24能夠避免分隔后的儲水空間內的不同溫度的水進行快速熱交換,進而能夠提高鍋爐出熱水的速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夾層24通過連接板28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換熱夾層24的側壁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鍋爐儲滿水后,鍋爐內的水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將換熱夾層24包覆,增加鍋爐內的水與換熱夾層24的換熱面積,較大程度的避免換熱夾層24的熱量傳遞至鍋爐殼體1的內壁上,進而提高鍋爐的換熱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水孔27設置在連接板28上或者所述通水孔27設置在換熱夾層24的一端與鍋爐殼體1的內壁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換熱夾層24包括依次設置的N(N≥2)級換熱裝夾層24,所述第N-1級換熱夾層24的出煙口26與第N級換熱夾層24的進煙口連通,相鄰兩級換熱夾層24所對應的兩個通水孔27相對設置。水從第N級換熱夾層24與鍋爐殼體1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N級換熱夾層24與第N-1級換熱夾層24之間的儲水空間內,依次類推,水從第二級換熱夾層24與第一級換熱夾層24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流入第一級換熱夾層24與鍋爐殼體的內壁之間的儲水空間內,水進入鍋爐后,依次與N級換熱夾層24進行換熱,由于相鄰兩級換熱夾層24所對應的兩個通水孔27設置在兩側,水在鍋爐內部的流動路徑為蛇形,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24的換熱路徑,增加了水與換熱夾層24的換熱時間,進而增大了鍋爐的換熱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鍋爐內水的流動方向與換熱夾層24內高溫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同,也可設置為相反。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N級換熱夾層24上下依次間隔排布。相鄰兩級換熱夾層24之間充滿水,水能夠充分與上下兩級換熱夾層24內的高溫煙氣進行熱交換。

一種使用上述換熱裝置的鍋爐,所述鍋爐殼體1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第一級換熱夾層上的進煙口與鍋爐燃燒裝置連通,所述進水口設置在鍋爐殼體1與第N級換熱夾層24之間,所述出水口設置在第一級換熱夾層24與鍋爐殼體1之間;或者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鍋爐殼體1與第N級換熱夾層24之間,所述進水口設置在第一級換熱夾層24與鍋爐殼體1之間。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考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