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放線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線電纜敷設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電線放線器。
【背景技術】
[0002]對于橋架及線管內的電線敷設工作,一般采用傳統(tǒng)的人工操作,將多盤電線分散、拉直后,再同步敷設到預定位置并將其綁扎。這樣的分線方式工作量較大,放線速度慢且不均一,往往效率低、成本高,同時電線大多是直接盤放在地上或在地面上拖拽,極易污染和磨損電線的外表皮。
[0003]在傳統(tǒng)的電線放線裝置中,其轉軸大多為水平設置,置于其上的電線圈會對轉軸產(chǎn)生不均勻的壓力,而且,電線圈容易在轉軸上左右移動,同軸設置的多個電線圈間甚至會經(jīng)常發(fā)生碰撞并產(chǎn)生干擾,不利于電線的施放。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固定電線圈定并同步施放多股電線的電線放線器。
[0005]—種電線放線器,包括支撐架、底端固設于所述支撐架上的多個豎向支撐軸和對應套設于每個豎向支撐軸外側的放線架,所述放線架包括放線筒、固設于所述放線筒底端的放線轉盤和多個加強筋,每個加強筋的兩端均分別連接于所述放線筒和所述放線轉盤,所述放線筒通過設置于其兩端的軸承與所述豎向支撐軸可轉動連接;所述放線架用于放置電線圈,通過拉動電線的一端并帶動所述放線架繞固定的豎向支撐軸旋轉,能快速、平穩(wěn)地完成電線的放線過程。
[000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多個加強筋均勻分布于所述放線筒的外側并形成錐狀體,可用于加強所述放線架的受力強度和并對電線圈起到支撐作用。
[000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放線轉盤為鏤空狀。
[00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臺面和支腿。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支撐臺面由型鋼焊接制成,所述豎向支撐軸設于所述型鋼的連接處。
[00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豎向支撐軸包括中空的固定軸筒和下端插入所述固定軸筒內的轉軸,二者間通過插銷連接,所述固定軸筒的下端與所述支撐臺面固定連接。
[0011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轉軸為鍍鋅鋼管。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所述電線放線器不僅通過架空電線的方式保證電線不被磨損和污染,還可同步施放多股電線并人工控制其施放速度,操作省時、省力,提高了電線敷設的效率。
[0014]2、所述電線放線器的結構簡單且成本低廉,可利用少量施工材料現(xiàn)場制作,適用
范圍廣?!靖綀D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線放線器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轉軸與放線架的剖視圖;
[0018]圖中:I支撐架,2豎向支撐軸,3放線架;11支撐臺面,12支腿;21固定軸筒,22轉軸;31放線筒,32放線轉盤,33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0]請一并參閱圖1和圖2,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線放線器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轉軸與放線架的剖視圖。所述電線放線器包括支撐架1、多個豎向支撐軸2和多個放線架3,所述豎向支撐軸2均垂直設置于所述支撐架I上,所述放線架3分別套設于每個對應的豎向支撐軸2的外側,所述豎向支撐軸2與所述放線架3之間通過軸承連接。
[0021]所述支撐架I包括支撐臺面11和支腿12,可將電線圈架空一定的高度,避免其被磨損和污染。所述支撐臺面11由鋼型焊接制成,其表面大部分為鏤空狀,既節(jié)省了材料又減輕了自重,所述支腿12的數(shù)量為四個且對稱設于所述支撐臺面11的兩側邊,并通過螺桿與所述支撐臺面11固定連接。
[0022]所述豎向支撐軸2包括中空的固定軸筒21和轉軸22,所述固定軸筒21的底端焊接于所述支撐臺面11的型鋼連接處,并受到最大的支撐作用,所述轉軸22為鍍鋅鋼管,其下端從上方插入所述固定軸筒21內,且二者間通過插銷固定連接。
[0023]所述放線架3用于放置成捆的電線圈,其包括放線筒31、設于所述放線筒31底端的放線轉盤32和連接二者的加強筋33。
[0024]所述放線筒31套設于所述轉軸22的徑向外側,且其兩端設有軸承,所述放線筒31通過該軸承與所述轉軸22可轉動連接。
[0025]所述放線轉盤32為圓環(huán)狀且其內圈與所述放線筒31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放線轉盤32由鋼筋焊接制成,使得其本身為鏤空狀,既節(jié)省材料又減輕了自重,減小了對所述轉軸22的壓力。
[0026]所述加強筋33的數(shù)量為多個,均勻分布于所述放線筒31的外側,每個加強筋33的一端均連接于所述放線筒31的頂端,另一端則連接于所述放線轉盤32的內圈與外圈之間,起到加強二者連接強度、增大受力的作用。同時,由于電線圈的內徑在持續(xù)拉力的作用下會不斷變大,電線圈會沿著由多個加強筋33形成的錐狀體不斷下滑,所述錐狀體可始終將電線圈牢牢固定住,不使其在轉動中來回移動,便于放線工作的平穩(wěn)進行。
[002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線放線器在工作時,先將電線圈放置于所述放線轉盤32或套設于所述加強筋33上,拉動電線的一端,使電線圈帶動所述放線架3繞所述豎向支撐軸2旋轉,放線速度快且平穩(wěn),可實現(xiàn)多股電線放線工作的同步進行,并通過人工控制所述放線轉盤32的轉速使多股電線的放線速度保持統(tǒng)一的狀態(tài),減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并提高了電線敷設的效率。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I)、底端固設于所述支撐架(I)上的多個豎向支撐軸(2)和對應套設于每個豎向支撐軸(2)外側的放線架(3),所述放線架(3)包括放線筒(31)、固設于所述放線筒(31)底端的放線轉盤(32)和多個加強筋(33),每個加強筋(33)的兩端均分別連接于所述放線筒(31)和所述放線轉盤(32),所述放線筒(31)通過設置于其兩端的軸承與所述豎向支撐軸(2)可轉動連接;所述放線架(3)用于放置電線圈,通過拉動電線的一端并帶動所述放線架(3)繞固定的豎向支撐軸(2)旋轉,以完成電線的放線過程。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多個加強筋(33)均勻分布于所述放線筒(31)的外側并形成錐狀體。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線轉盤(32)為鏤空狀。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I)包括支撐臺面(11)和支腿(12)。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面(11)由型鋼焊接制成,所述豎向支撐軸(2)設于所述型鋼的連接處。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支撐軸(2)包括中空的固定軸筒(21)和下端插入所述固定軸筒(21)內的轉軸(22),二者間通過插銷連接,所述固定軸筒(21)的下端與所述支撐臺面(11)固定連接。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線放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2)為鍍鋅鋼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線放線器,包括支撐架、底端固設于所述支撐架上的多個豎向支撐軸和對應套設于每個豎向支撐軸外側的放線架,所述放線架包括放線筒、固設于所述放線筒底端的放線轉盤和均勻分布與所述放線筒外側的多個加強筋,每個加強筋的兩端均分別連接于所述放線筒和所述放線轉盤,所述放線筒通過設置于其兩端的軸承與所述豎向支撐軸可轉動連接;所述放線架用于放置電線圈,通過拉動電線的一端并帶動所述放線架繞固定的豎向支撐軸旋轉,能快速、平穩(wěn)地完成電線的放線過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線放線器,不僅能避免電線被污染和磨損,還可同步施放多股電線并控制其施放速度,減少人工工作量,提高了電線敷設的效率。
【IPC分類】B65H75/10, B65H49/32
【公開號】CN205274864
【申請?zhí)枴緾N201521136720
【發(fā)明人】譚紹明, 李毅, 徐雙成, 張松元, 齊江峰
【申請人】中建五局工業(yè)設備安裝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