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散料堆、取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作業(yè)運輸機械中的物料堆、取設備領域。
在散物料(如煤炭)存放量大并堆、取頻繁的場所(如火電廠堆煤場)都須有相應的散料堆、取設備,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外所使用的散料堆、取設備主要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為懸臂式斗輪堆、取料機,它的主要結構有支架,可旋轉(zhuǎn)和變幅的懸臂。安裝在懸臂前端的斗輪,散料輸送皮帶機,整機行走機構及控制裝置,這種設備屬于老產(chǎn)品,雖然現(xiàn)在還在一些地方使用,但除了能完成基本功能外,比較起來沒有什么長處。它的弱點是懸臂一端支撐。支架比較龐大,結構復雜。旋轉(zhuǎn)機構難度高投資大。由于斗輪安裝在懸臂遠端。鏟料中阻力大時,對整機平衡影響較大,工作穩(wěn)定性較差,同時由于受懸臂長度設計上的限制。工作履蓋面積也受限制。
另一種形式稱門式(或橋式)斗輪堆、取料機。它主要由橫跨料場(寬約50米)的門架(由兩側支架和上橫梁固定連結成一體),可以在門架內(nèi)升、降的活動橫梁,安裝在橫梁內(nèi)堆、取料輸送皮帶機,和安裝在橫梁上可沿橫梁縱向移動并以橫梁為旋轉(zhuǎn)軸的斗輪。銜接活動橫梁內(nèi)皮帶機與系統(tǒng)皮帶機(碼頭、車站等卸物場所與燃煤設備之間傳輸皮帶機)的尾車,整體行走機構及控制操縱裝置,其優(yōu)點是梁由兩端大跨支撐,比懸臂式平穩(wěn),工作覆蓋面積大等。其弱點一是整機高大。上橫梁高20米左右。整機重心離支撐面約10以上,受自然動力環(huán)境(風、雨)影響較大,盡管加大橫向支撐跨度,但仍有不穩(wěn)定因素。用材多重量大(約350噸),由于質(zhì)量大,重心高,整機行走起止時,轉(zhuǎn)動慣性矩大,又是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第二個弱點是結構較復雜,如龐大的支架。活動梁升降機構的能力。同步性要求較高,為滿足堆、取料雙向傳輸,活動梁內(nèi)最少要設三條皮帶機。兩條在活動梁的上部(各占梁的近半)起堆、取料作業(yè)的不同方向的傳輸作用。一條設在活動梁的下部(長略大于梁的一半)可沿梁移動,承接上部皮帶機的來料。在堆料作業(yè)時,在輸出端將料布撒在擬推放位置。在取料作業(yè)時,輸送到尾車皮帶機上。由于活動橫梁必須有高位作業(yè),這就存在一個高位橫梁內(nèi)的皮帶機和低位系統(tǒng)皮帶機有較大的高差。這就必須有銜接機構即尾車。通過尾車的斜升(降)皮帶機,將料送上(或送下)為了保證散料在皮帶上的附著。斜升皮帶機的仰角有限,這樣必須要加大尾車的長度,所以已有設備的尾車長都在50米上下。第三個弱點是工作銜接程序較多,操縱性差,如在堆料時,除針對擬堆料位置移動整機,還要升(降)活動橫梁,移動橫梁下部的堆、取料皮帶機,使之輸出端處于堆料位置的上方。散料傳輸中要跨越多個皮帶機,如在堆料時,散料首先落到尾車皮帶機上,經(jīng)尾車皮帶機轉(zhuǎn)送到活動橫梁上部的堆、取料皮帶機上,再經(jīng)該皮帶機轉(zhuǎn)送到橫梁下部的配料皮帶機上,然后拋在料堆上,取料時斗輪鏟起的散料落在橫梁上部的皮帶機上,由該皮帶機轉(zhuǎn)送到橫梁下部的配料皮帶機上,再由該皮帶機將散料輸送到橫梁和尾車的銜接端由尾車皮帶機承接并轉(zhuǎn)送到系統(tǒng)皮帶機上。這里還有一個由堆料變?nèi)×?或相反過程)必須有一個尾車頭部位置變換過程,原因是由于活動梁上皮帶機和系統(tǒng)皮帶機,存在高落差取料時,散料不允許直接落入系統(tǒng)皮帶機上,必須經(jīng)尾車皮帶機送到系統(tǒng)皮帶機上,這就又產(chǎn)生一個尾車頭部(靠近活動梁一端)要根據(jù)堆、取料不同的作業(yè)變換和活動梁的相對位置。也就是堆料時尾車頭部要高于活動梁上部皮帶機處于能把料拋入該皮帶機的位置上。在取料作業(yè)時,要降低到活動梁下部,處于能承接下部皮帶機拋下來的料的位置上,這里既有一個高低變化,又有一個相對活動梁徑向進、退的變化,對尾車頭部的變化是一個技術難題,盡管已有較可靠的運動方式,但尾車位置變換要使結構復雜化,增加操作程序,同時龐大的尾車運動慣性,及對門架的沖擊,也是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
為了克服已有的斗輪堆、取料設備的龐大、復雜、制造困難、操作性差等弱點,本發(fā)明在毫不影響已有設備使用功能的情況下提供一種全新的斗輪堆、取料設備,其目的在于簡化設備結構縮小體積,改善操縱性,和工作的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是在吸收門式斗輪堆、取料機兩端支撐和懸臂式斗輪堆、取料機通過懸臂變幅適應料堆高度的結構方式,而進行綜合與創(chuàng)造產(chǎn)生的。
其具體結構是,將已有門式斗輪堆、取料機的活動橫梁低位固定,去掉原有設備中只起固定連接作用的處于20米左右高的上橫梁,去掉活動梁升降系統(tǒng),簡化橫梁兩端的支架。同時將原有設備中的橫梁上下兩層共三部皮帶機改作位于梁上部的貫通全梁的一部皮帶機,在該梁上設置一套堆料工作中的散料轉(zhuǎn)送與堆放機構。附
圖1為該機構的正面和側面示意圖。其中1為可沿梁上原有的斗輪運行軌道運行的堆料運行臺車。它的運行動力機構可采用和斗輪動力機構相同的形式。2是固定在運行臺車上,使橫梁中的堆、取料傳輸皮帶機的皮帶穿過運行臺車并使之升起一個需要的高度(下面要談到的料斗上沿的高度)并折回橫梁的托滾和改向滾,3為料斗,它的作用是承接順橫梁送來的散料并經(jīng)下口將料放出,其大小根據(jù)流量設計,其形狀根據(jù)相鄰設備的配合及幾何關系確定,4為一端連接在運行臺車底板上,另一端沿橫梁徑向伸出的堆料皮帶機,它連接于臺車底板上,把從料斗下部出口流出的散料承載過來,輸送并拋落到擬堆放位置上。
由于裝有傳輸皮帶機的橫梁被低位固定,這就取得了堆、取料皮帶機和系統(tǒng)皮帶機很小的高差的效果,不僅可使在保持原尾車皮帶機斜升角的條件下大大縮短了尾車的長度(長約10米,僅是原有設備的5分之一),而且可以使在取料作業(yè)中使從橫梁中皮帶機的來料直接落到系統(tǒng)皮帶機上。這就避免了原設備中因為必須經(jīng)尾車皮帶機轉(zhuǎn)送到系統(tǒng)皮帶機上而必須有尾車頭部位置變換機構的結構難題,和操作上的不便只需有相應的散料導向槽(或斗)就可以了,由于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端部位于尾車皮帶機上、下之間,這就需要有位于上方將尾車皮帶機拋下的散料導向橫梁中的堆取料傳輸皮帶機的導向槽(或斗)以滿足堆料工作。有位于下方的將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上的散料,拋入系統(tǒng)皮帶機的導向槽(或斗),以滿足取料工作。槽(或斗)可用鋼板圍成矩形,根據(jù)橫梁上堆、取料傳輸皮帶機伸出的長度,確定槽(或斗)的各部及整體置,固定在橫梁的端部。附圖2為這種導向槽(或斗)的形式及和相鄰設備關系的示意圖。其中5為堆料導向槽(或斗),6為取料導向槽(或斗),7為系統(tǒng)皮帶機,8為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9為尾車。如果將上、下兩個導向槽(或斗)外殼制成一體,內(nèi)設導向隔板也可。
至于行走機構可采用已有設備中的基本形式,控制操縱機構也采用原有設備的基本形式,只需隨整機的簡化而簡化罷了。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是堆料,移動整機和堆料皮帶機使皮帶機落料端靠近堆料位置。尾車將由系統(tǒng)皮帶機上承載過來的散料經(jīng)很小的斜升便送到尾車皮帶機與橫梁內(nèi)堆、取傳輸皮帶機過渡散料導向槽中,經(jīng)散料導向槽導向后落到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上,送往堆料行走臺車,當散料到達堆料運行臺車時,被升起后拋進堆料導向料斗,再由堆料料斗下出口落到堆料皮帶機上,再經(jīng)該機運到落料端落到堆放位置上。取料作業(yè)時,將堆料運行臺車停靠在橫梁的遠端移動整機和斗輪到擬定取料位置,開動斗輪,斗輪將散料拋在橫梁內(nèi)的堆、取料傳輸皮帶機上,此時皮帶向尾車方向運動,將散料經(jīng)導料槽拋在系統(tǒng)皮帶機。
以上即是本發(fā)明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技術構成及其工作過程。為了使這種橋式斗輪堆、取料設備更加完美,還可以對其中的一些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與選擇,如堆料皮帶機可以設計成對稱布置的兩部以實現(xiàn)橫梁兩側堆料,同時,為了保持堆料皮帶機落料端與料堆的小落差,進一步將堆料皮帶機設計成可仰俯的變幅機構,附圖3為這種機構示意圖其中11牽引鋼絲繩,12為可繞下支點轉(zhuǎn)動的倒三角形牽引架,13為倒三角支架轉(zhuǎn)動動作機構,在這里可以用液壓挺桿,也可用絲杠,甚至齒輪、齒條,14為牽引機構在運行臺車上的固定架,工作時可根據(jù)送料高度動作挺桿確定變幅堆料皮帶機的位置。還可以不采用轉(zhuǎn)動三角架,而采用固定羊角架架后用卷揚機來牽動連接變幅堆料皮帶機并繞過固定在羊角架頂端的滑輪的鋼絲繩組成。在安裝兩部堆料皮帶機時,兩個堆料皮帶機共用一個變幅控制機構,堆料運行臺車上的料斗內(nèi)須設一翻板,即附圖3中的10通過該翻板的位置變換,可將料斗內(nèi)的散料導向其中的一個推料皮帶機上,同時擋住通往另一側堆料皮帶機通路,采用一部堆料皮帶機也可以實現(xiàn)橫梁雙側堆料,只需將堆料皮帶機通過一個轉(zhuǎn)盤安裝在運行臺車上,這里不作進一步探討。但采用一部堆料皮帶機時應安裝配重。
為了使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從尾車上接料和向系統(tǒng)皮帶機送料的兩個工作過程,更加可靠和散料的分流,折返等功能的需要。設計了一種多功能料斗,用以代替皮帶機之間的散料導向槽。附圖4是該多功能料斗的正面和側面示意圖。其中9為尾車,起著把散料斜升到多功能料斗上沿的功能,10為多功能料斗斗體,用鋼板圍成,起散料流的集中和導向作用,8為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16和18為翻板,翻板的轉(zhuǎn)軸在斗料上,用推桿控制起不同工作過程散料流導向作用。17為固定在斗體上的皮帶機8的護板,防止尾車落下的大料擦傷皮帶,7為系統(tǒng)皮帶機。堆料時翻板16在虛線位置上,翻板18處在實線位置上。將散料導向皮帶機8上,運向堆料機構。在取料時翻板16在實線位置,翻板18處在虛線位置,使堆、取料傳輸皮帶機8上的散料落到系統(tǒng)皮帶機7上,送往用料設備。當翻板16控制在中間位置,18在實線位置時,起分流作用,即使尾車皮帶機的來源一部分送去堆料,一部分回落到系統(tǒng)皮帶機上送往用料設備。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為搬用已有的門式斗輪堆、取料機的活動橫梁作為本發(fā)明的橫梁在該梁內(nèi)安裝一部貫通全梁的皮帶機,作為堆、取料傳輸皮帶機,整機行走機構前面已經(jīng)說過可采用原有設備的基本形式,此時的橫梁的支撐機構已不是框架了,只需將橫梁枕在行走車輪的連接梁上并加以固定就可以了。如高度不夠可在兩梁之間加墊使中線處于料場平面3米高左右,在橫梁上象在原設備中活動橫梁那樣安裝斗輪。再在橫梁安裝堆料運行臺車,如果以橫梁和尾車銜接端為基準的話,運行臺車安裝在斗輪之外,運行臺車以金屬框架連接成底板,在底板下安裝可沿斗輪運行臺車軌道行走的車輪。底板上面安裝可以使橫梁中堆、取料皮帶機,皮帶起升并折回橫梁的托輪和導向輪使皮帶起升高差為1.8米,斜升角16°~18°較適宜,在皮帶起升最高點前部安裝料斗,料斗為倒四棱臺形,上口邊長為1.4米,下口邊長為1.4米,高為0.8米。料斗用鋼板圍成,料斗內(nèi)用鋼板制成翻板控制,使其能開通一側,封閉另一側,在底板上離橫梁中線垂面4米處,距橫梁上面0.3米處,設鉸結點將兩部堆料皮帶機對稱鉸接在臺車上,該皮帶機寬和原有設備中的皮帶機相同,機長為18米,落料端驅(qū)動該皮帶機。落料端控制在距料場平面3-10米高之間,在堆料皮帶機運行臺車上安裝支架,在支架上端鉸接控制牽引鋼絲繩的倒三角形框架。并采用前面所提到的幾種三角板架動作機構之一,控制三角框架以達到堆料皮帶機的變幅要求。
在橫梁和尾車銜接的位置上安裝多功能料斗,料斗的中心對準系統(tǒng)皮帶機的中線,下口靠近系統(tǒng)皮帶機邊長略小于皮帶寬,靠橫梁一側開洞,使堆、取料傳輸皮帶機端都適當伸入(靠近料斗中線)在堆、取料傳輸皮帶機伸入端上方安裝導流翻板,翻板與垂線夾角不大于50度為宜,料斗整體固定在梁上,至于尾車的結構沒有什么難點,只須采用原有設備尾車中的付尾車的基本結構,只需尺寸上的調(diào)整,以適應多功能料斗上部投料口高度就可以了。這里需說明一點的是,由于尾車很小,又不涉及頭部的升降和位置變換,尾車可不象原有設備那樣雙軌走行,只需支撐在整機運行軌道上單軌走行就可以了。
采用本發(fā)明所取得的效果是1.簡化了結構,節(jié)省了材料,高價購件,如升電變換,減少了制造工序和工時,以有設備為350噸,本發(fā)明為200噸以下。
2.改善了整機的力學性能,降低了高度,受外界動力環(huán)境影響小,整體運行慣性距大大降低。
3.少了散料運行程序,取消了尾車和活動橫梁的隨動及位置變換,不僅減少了工作環(huán)節(jié),而且免除了運動沖擊,提高了設備的操縱性。
4.由于尾車大大縮短提高了料場利用率,增加了1300米2的料場有效面積。
5.在同等出力條件下,降低了二分之一運行功率。
6.由于不受高度提升等限制,出力可以不受限制,也就是可制造出更大工作能力的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包括橫梁、行走機構、操縱機構、尾車、皮帶機、斗輪的橋式斗輪散料堆、取設備,其特征在于a.所說的橫梁兩端固定在整機行走車輪的連接梁上,橫梁內(nèi)安裝有貫通全梁的散料傳輸皮帶機;b.在橫梁上有由可沿梁縱向移動的由堆料運行臺車1,安裝在臺車上的皮帶改向?qū)L2、料斗3.和安裝在臺車上向橫梁徑向伸出的堆料皮帶機4組成堆料機構;c.安裝在橫梁和尾車之間,橫梁和系統(tǒng)皮帶機之間的散料導向槽(或斗)5和6,這里的導向槽5和6也可制成一體,內(nèi)設導料隔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式斗輪散料堆、取設備,其特征在于堆料皮帶機有變幅牽引鋼絲繩11,可轉(zhuǎn)動的鋼絲繩三角引架12,三角支架動作機構13,牽引機構的固定架構成的變幅系統(tǒng)。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橋式斗輪散料堆、取設備,其特征在于橫梁與尾車和系統(tǒng)皮帶機銜接的一端安裝有由斗體10,可翻轉(zhuǎn)的導料擋板16,18,皮帶機護板17和翻轉(zhuǎn)擋板的控制機構的多功能料斗。
全文摘要
一種散料堆、取設備,它通過將已有的雙橫梁門式斗輪散料堆、取料機活動橫梁低位固定,取消上橫梁及活動梁的升降機構。補充了由可沿橫梁移動的堆料運行臺車和安裝在臺車上向橫梁徑向伸出的可變幅堆料皮帶機,和橫梁內(nèi)堆、取料傳輸皮帶機與運行臺車上的堆料皮帶機之間的過渡料斗和堆料皮帶機變幅控制裝置構成的堆料機構。同時由于橫梁被低位固定,省去了龐大的和橫梁隨動與相對位置變換的尾車。
文檔編號B65G65/28GK1061382SQ9111076
公開日1992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1991年1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11月12日
發(fā)明者王元龍 申請人:王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