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啟瓶蓋裝置,尤其是能不打滑地開啟瓶蓋的開瓶器。
背景技術(shù):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金屬開瓶器,利用杠桿原理將瓶蓋打開。但是在開啟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開瓶器很容易打滑,不方便開啟,還有可能會誤傷手。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開瓶器容易出現(xiàn)打滑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會打滑的開瓶器。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該開瓶器有一對下部帶鉤,上部帶斜面的柱形開瓶夾,開瓶夾的下部橫向通過銷釘鉸連接有手柄,在兩個銷釘之間向上垂直固定連接有螺絲柱,在開瓶夾上部斜面上吻合安裝有錐體,錐體的中間開有與螺絲柱匹配的絲孔,錐體的上部為一個柱形體,柱形體表面帶有刻紋,以便用手拿著轉(zhuǎn)動。使用時,轉(zhuǎn)動錐體,絲孔向下旋入螺絲柱,錐體向下轉(zhuǎn)動,使得開瓶夾將瓶蓋牢牢鉤住,然后用力往上扳動手柄,即可將瓶蓋從瓶子上拔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僅使瓶蓋與開瓶器緊密咬合、不打滑,而且適合開啟不同大小的瓶蓋。
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jìn)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 的剖面圖。圖中1.瓶蓋,2.開瓶夾,3.手柄,4.銷釘,5.螺絲柱,6.絲孔,7.錐體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該開瓶器包括開瓶夾2、手柄3、銷釘4、螺絲柱5、絲孔6、錐體7 ;該開瓶器有一對下部帶鉤上部帶斜面的柱形開瓶夾2,開瓶夾2的下部橫向通過銷釘4鉸連接有手柄3,在兩個銷釘4之間向上垂直固定連接有螺絲柱5,在開瓶夾2上部斜面上吻合安裝有錐體7,錐體7的中間開有與螺絲柱5匹配的絲孔6,錐體7的上部為一個柱形體,柱形體表面帶有刻紋,以便用手拿著轉(zhuǎn)動。使用時,轉(zhuǎn)動錐體7,絲孔6向下旋入螺絲柱5,錐體7向下轉(zhuǎn)動,使得開瓶夾2將瓶蓋I牢牢鉤住,然后用力往上扳動手柄3,即可將瓶蓋I從瓶子上拔開。在圖1中,手柄3在開瓶夾2外的部分是帶有刻紋的,以便在使用時不會打滑。在圖1中,錐體7上部的柱形體外部是帶有刻紋的,以便在扳動手柄3時,不會打滑。
權(quán)利要求1.開瓶器,包括開瓶夾(2)、手柄(3)、銷釘(4)、螺絲柱(5)、絲孔(6)、錐體(7),其特征是該開瓶器有一對下部帶鉤上部帶斜面的柱形開瓶夾(2),開瓶夾(2)的下部橫向通過銷釘(4)鉸連接有手柄(3),在兩個銷釘(4)之間向上垂直固定連接有螺絲柱(5),在開瓶夾(2)上部斜面上吻合安裝有錐體(7),錐體(7)的中間設(shè)有與螺絲柱(5)匹配的絲孔(6),錐體(7)的上部為一個柱形體。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開瓶器,其特征是手柄(3)在開瓶夾(2)外的部分帶有刻紋。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開瓶器,其特征是錐體(7)的上部為一個柱形體,柱形體表面帶有刻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瓶蓋緊密咬合、不打滑的開瓶器。該開瓶器有一對下部帶鉤上部帶斜面的柱形開瓶夾,開瓶夾的下部橫向通過銷釘鉸連接有手柄,在兩個銷釘之間向上垂直固定連接有螺絲柱,在開瓶夾上部斜面上吻合安裝有錐體,錐體的中間開有與螺絲柱匹配的絲孔,錐體的上部為一個柱形體,柱形體表面帶有刻紋,以便用手拿著轉(zhuǎn)動。使用這種開瓶器,不僅使瓶蓋與開瓶器緊密咬合、不打滑,而且適合開啟不同大小的瓶蓋。
文檔編號B67B7/14GK202897981SQ20122059243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1月12日
發(fā)明者李仲, 楊麗, 張超, 于輝耀, 魏濤, 張宇軒 申請人: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