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14909閱讀:886來源:國知局
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利用前連動桿、后連動桿、上支撐桿及下支撐桿,使前承板、前連接板、后連接板、后承板、座椅產生連動折疊,而達到折疊及縮減電動車體積效果。
【專利說明】
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的折疊機構,尤指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興起休閑風,使忙碌的人們期望能到戶外散心及運動,而自行車及電動車達成在戶外行走得更遠目的,但若想到達郊外或更遠處散心及運動,即須憑借汽車等工具來承載該自行車或電動車。
[0003]若要憑借助汽車等工具載送,須將自行車或電動車設計成折疊式結構使盡可能縮小其體積。
[0004]—般以雙腳旋轉踩踏驅動的折疊自行車及以電動馬達驅動的折疊電動車,兩者主要差別在于:自行車包含有一較小的座墊、二個直徑較大的輪子、一組腳踩動力機構、一位于腳踏機構下方的驅動齒輪、一設于后車軸的從動齒輪及一連接驅動齒輪及從動齒輪鏈條;而電動車包含有一較大的座墊、一供乘座者雙腳放置的腳踏板、三或四個直徑較小的輪子、一組電動馬達及電池動力機構。
[0005]顯然電動車主要使用對象是較年長者或肢體較不便者,故其車體須具備有較低車身、舒適座椅、腳踏板及三或四個可車體自行站立的輪子,由于兩者主要結構差別甚大,故欲將其設計成可折疊功能,其結構設計完全不同,本發(fā)明主要標的是折疊電動車。
[0006]雖然近年來已有業(yè)者推出電動折疊車,例如美國公告US8,720,995B2專利案,其主要以聯(lián)結于主支撐柱(main supporting rods)的上支桿(upper rods)、下支桿(lower rods)及卡勾(hooks)支撐座椅(seat),經由把手(handle)控制一設于座墊下方之中央橫桿 (middle shaft)使座墊解除被卡扣,并由上支桿、下支桿的支軸轉動將水平狀座椅旋轉成近立狀。
[0007]因此,當卡勾脫離中央橫桿時,座椅將只剩與上支桿、下支桿連結,其有座椅支撐強度欠缺的顧慮。
[0008]再者,上述上支桿或下支桿與具旋轉動的車體桿(chassis plates)無任何連結, 因此,當旋轉座椅及車體桿無法產生連動效果及使折疊施力較困難。
【發(fā)明內容】

[0009]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解決現(xiàn)有結構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〇〇1〇]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0011 ]—種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主要由一前承板、一前連接板、一后連接板、一后承板、數(shù)枚旋轉軸組、一組前連動桿、一組后連動桿、一座椅以及二組旋動支撐桿組成:
[0012]該前承板,其上前段處設有一把手桿座并供把手桿柱套設固定,前承板兩側分別設有前輪,前承板后端側面上設有一組連結板;
[0013]該前連接板,其前端兩側下方固定一轉動連結板,前連接板后端面處設有一^^扣槽;
[0014]該后連接板,其前端兩側下方設有一轉動連結板,后連接板上方處設有一旋動把手,旋動把手在后連接板底部連接一套有彈簧圈并能夠左右移動的卡扣桿,卡扣桿能夠伸入前連接板后端面的卡扣槽內;
[0015]該后承板,其下方兩側固定有后輪,后承板前端下方固定一連結板,后承板上兩端斜向設有一組對稱的主支撐柱,后承板上方內緣設有一卡鉤;
[0016]在上述前承板后端與前連接板前端間、前連接板與后連接板間、后連接板與后承板間分別固定一該旋轉軸組;
[0017]該一組前連動桿,其兩端分別聯(lián)結于前輪及前承板的連結板及后連接板的轉動連結板;
[0018]該一組后連動桿,其兩端分別聯(lián)結于前連接板的轉動連結板及后承板的連結板; [〇〇19]該座椅,其下方具有一下框體,座椅位于主支撐柱上方,下框體上橫向設有一拉桿,拉桿連接有套有彈黃圈并能夠左右移動的卡扣桿,座椅定位時卡扣桿如端能夠置入主支撐柱上方對應處的卡鉤內;
[0020]每一組該旋動支撐桿,其兩端分別活紐聯(lián)結固定在主支撐柱及座椅的下框體上, 使座椅后朝后方轉動并折合。
[0021]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中:連接板的旋動把手的卡扣桿在連接板與前連接板水平展開時,旋動把手的卡扣桿受彈簧圈張力,自動將卡扣桿前端頂入連接板后端面的卡扣槽內,進行鎖閉連接板及連接板。
[0022]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中:座椅旋轉展開定位時,其下框體下緣頂于主支撐柱上端緣,以增進其承受力及穩(wěn)固性。[〇〇23]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中:座椅的下框體的卡扣桿受彈簧圈張力,自動將卡扣桿前端頂入主支撐柱的卡鉤內,進行鎖閉定位該座椅。
[0024]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中:前連接板與后連接板間的旋轉軸組固定在前連接板后端下方與后連接板前端下方,使其展開時表面呈平整狀。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在于:利用該旋轉軸組、前連動桿及后連動桿的聯(lián)結,使該四組件具有旋轉展開、折合及支撐效能,并以旋動支撐桿使座椅具有旋轉展開定位、折合及支撐效果?!靖綀D說明】
[0025]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電動車實施例左前方立體圖。
[0026]圖2為本發(fā)明整體電動車實施例右后方立體圖。
[0027]圖3為本發(fā)明整體電動車實施例側視圖。
[0028]圖4為本發(fā)明折疊座椅與架體底右后方立體圖。
[0029]圖5為本發(fā)明折疊座椅與架體底右后方剖面立體圖。
[0030]圖6為本發(fā)明折疊座椅與架體側視圖。[〇〇31]圖7為本發(fā)明折疊座椅與架體局部剖面?zhèn)纫晥D。
[0032]圖8為本發(fā)明折疊座椅與架體解除卡扣示意側視圖。
[0033]圖9為本發(fā)明折疊座椅與架體解除卡扣進行折疊示意側視圖。[0〇34]圖10為本發(fā)明折置座椅與架體完成折置不意側視圖。
[0035]附圖標記說明:1-前承板;11-把手桿座;12-把手桿柱;13-前輪;14-連結板;2-前連接板;21-轉動連結板;22-卡扣槽;3-后連接板;31-轉動連結板;32-旋動把手;33-卡扣桿;34-彈黃圈;4-后承板;41-后輪;42-連結板;43-主支撐柱;44-卡鉤;5-旋轉軸組;6-前連動桿;7-后連動桿;8-座椅;81-下框體;82-拉桿;83-卡扣桿;84-彈簧圈;9-旋動支撐桿。【具體實施方式】:
[0036]參圖1至圖6所示,本發(fā)明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主要由一前承板1、一前連接板2、一后連接板3、一后承板4、數(shù)枚旋轉軸組5、一組前連動桿6、一組后連動桿7、一座椅8、 二組旋動支撐桿9等組件組成。
[0037]該前承板1,其上前段處設有一把手桿座11并供把手桿柱12套設固定,前承板1兩側分別設有前輪13、后端側面上設有一組連結板14。
[0038]該前連接板2,其前端兩側下方固定一轉動連結板21,另前連接板2后端面處設有一^^扣槽22。
[0039]該后連接板3,其前端兩側下方設有一轉動連結板31,其上方處設有一旋動把手 32,旋動把手32并于后連接板3底部連接一套有彈簧圈34具左右移動的卡扣桿33,卡扣桿33 可伸入前連接板2后端面的卡扣槽22內。[0〇4〇]該后承板4,其下方兩側固定有后輪41、前端下方固定一連結板42,后承板4上兩端斜向設有一組對稱的主支撐柱43,其上方內緣設有一卡鉤44。[0041 ]該數(shù)枚旋轉軸組5,分別于上述前承板1后端與前連接板2前端間、前連接板2與后連接板3間、后連接板3與后承板4間固定一旋轉軸組5。
[0042]該一組前連動桿6,其兩端分別聯(lián)結于前輪及前手承板1的連結板14及后連接板3 的轉動連結板31。
[0043]該一組后連動桿7,其兩端分別聯(lián)結于前連接板2的轉動連結板21及后承板4的連結板42。[〇〇44]該座椅8,其下方具有一下框體81,座椅8位于主支撐柱43上方。[〇〇45]上述座椅8的下框體81,其上橫向設有一拉桿82,拉桿82連接有套有彈簧圈84具左右移動的卡扣桿83,座椅8定位時卡扣桿83前端可置入主支撐柱43上方對應處的卡鉤44內。
[0046]該二組旋動支撐桿9,其各自兩端分別活紐聯(lián)結固定在主支撐柱43及座椅8的下框體81上,使座椅8后朝后方轉動并折合。
[0047]如上結構,利用該旋轉軸組5、前連動桿6及后連動桿7的聯(lián)結,使該四組件具有旋轉展開、折合及支撐效能,并以旋動支撐桿9使座椅具有旋轉展開定位、折合及支撐效果。 [〇〇48]上述連接板3,其旋動把手32的卡扣桿33于連接板3與前連接板2水平展開時,旋動把手32的卡扣桿33受彈簧圈34張力,自動將卡扣桿33前端頂入連接板2后端面的卡扣槽22 內,進行鎖閉連接板2及連接板3。[〇〇49]上述座椅8,其旋轉展開定位時,其下框體81下緣頂于主支撐柱43上端緣,以增進其承受力及穩(wěn)固性。
[0050]上述座椅8,其座椅8下框體81的卡扣桿83受彈簧圈84張力,自動將卡扣桿83前端頂入主支撐柱43的卡鉤44內,進行鎖閉定位該座椅8。
[0051]上述前連接板2與后連接板3間的旋轉軸組5,系固定在前連接板2后端下方與后連接板3前端下方,使其展開時表面呈平整狀。
[0052]如圖7?圖10所示,當欲折疊本發(fā)明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系將后連接板3的旋動把手32扳起并使卡扣桿33脫離前連接板2后端的卡扣槽22, S卩可同時將前承板1、一前連接板2、一后連接板3折疊并朝后承板4的主支撐柱43靠攏。[〇〇53]另將座椅8下框體81的拉桿82向一側推動使卡扣桿83脫離主支撐柱43上方對應處的卡鉤44,使座椅8后朝后方轉動并向主支撐柱43靠攏,而達到折疊及縮減電動車體積效果。
【主權項】
1.一種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主要由一前承板(1)、一前連接板(2)、一后連接板 (3)、一后承板(4)、數(shù)枚旋轉軸組(5)、一組前連動桿(6)、一組后連動桿(7)、一座椅(8)以及 二組旋動支撐桿(9)組成:該前承板(1),其上前段處設有一把手桿座(11)并供把手桿柱(12)套設固定,前承板 (1)兩側分別設有前輪(13),前承板(1)后端側面上設有一組連結板(14);該前連接板(2),其前端兩側下方固定一轉動連結板(21),前連接板(2)后端面處設有 一卡扣槽(22);該后連接板(3),其前端兩側下方設有一轉動連結板(31),后連接板(3)上方處設有一 旋動把手(32),旋動把手(32)在后連接板(3)底部連接一套有彈簧圈(34)并能夠左右移動 的卡扣桿(33),卡扣桿(33)能夠伸入前連接板(2)后端面的卡扣槽(22)內;該后承板(4),其下方兩側固定有后輪(41),后承板(4)前端下方固定一連結板(42),后 承板(4)上兩端斜向設有一組對稱的主支撐柱(43),后承板(4)上方內緣設有一卡鉤(44);在上述前承板(1)后端與前連接板(2)前端間、前連接板(2)與后連接板(3)間、后連接 板(3)與后承板(4)間分別固定一該旋轉軸組(5);該一組前連動桿(6),其兩端分別聯(lián)結于前輪及前承板(1)的連結板(14)及后連接板 (3)的轉動連結板(31);該一組后連動桿(7),其兩端分別聯(lián)結于前連接板(2)的轉動連結板(21)及后承板(4) 的連結板(42);該座椅(8),其下方具有一下框體(81),座椅(8)位于主支撐柱(43)上方,下框體(81)上 橫向設有一拉桿(82),拉桿(82)連接有套有彈簧圈(84)并能夠左右移動的卡扣桿(83),座 椅(8)定位時卡扣桿(83)前端能夠置入主支撐柱(43)上方對應處的卡鉤(44)內;每一組該旋動支撐桿(9),其兩端分別活紐聯(lián)結固定在主支撐柱(43)及座椅(8)的下框 體(81)上,使座椅(8)后朝后方轉動并折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特征在于:連接板(3)的旋動把手 (32)的卡扣桿(33)在連接板(3)與前連接板(2)水平展開時,旋動把手(32)的卡扣桿(33)受 彈簧圈(34)張力,自動將卡扣桿(33)前端頂入連接板(2)后端面的卡扣槽(22)內,進行鎖閉 連接板(2)及連接板(3)。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特征在于:座椅(8)旋轉展開定位 時,其下框體(81)下緣頂于主支撐柱(43)上端緣,以增進其承受力及穩(wěn)固性。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特征在于:座椅(8)的下框體(81) 的卡扣桿(83)受彈簧圈(84)張力,自動將卡扣桿(83)前端頂入主支撐柱(43)的卡鉤(44) 內,進行鎖閉定位該座椅(8)。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車的折疊座椅與架體,其特征在于:前連接板(2)與后連接 板(3)間的旋轉軸組(5)固定在前連接板(2)后端下方與后連接板(3)前端下方,使其展開時 表面呈平整狀。
【文檔編號】B62J1/08GK205601977SQ201620324267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8日
【發(fā)明人】陳正
【申請人】五昌宏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