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動車及其換擋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應用該換擋機構的機動車。
背景技術:
換擋機構是機動車的重要組成機構之一,被廣泛地應用于機動車制造領域,尤其在汽車制造領域被普遍采用。目前,自動變速器中的換擋機構主要包括換擋機構本體,該換擋機構本體上部具有覆蓋件,該換擋機構還包括鎖止桿,鎖止桿縱向貫穿裝配于其外部的套筒,該套筒外部還設置有擋板,且上述擋板及套筒均固定于車體上,從而保證鎖止桿的縱向運動精度并保護鎖止桿不受來自橫向的撞擊或磨損。上述鎖止桿由與其相連接的繼電器控制,同時該鎖止桿的一端還與上述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棘輪盤可選擇地插裝配合,以鎖定換擋棘輪盤,從而達到鎖止上述換擋機構的目的。在此情況下,上述鎖止桿及與其相連接的繼電器共同構成了上述換擋機構的排檔鎖定裝置。該種排檔鎖定裝置為防止車輛暴沖提供了有效保障。工作過程中,駕駛員啟動車輛后,必須在踩制動的情形下才能夠將檔位由泊車檔或空檔排到倒車檔或前進檔,以防止車輛在未踩制動的情形下,直接排入前進擋或倒車檔時,使得車輛突然行進而引起的駕駛人員慌張,進而造成車毀甚至人亡的事故。請參考圖1,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換擋機構的排檔鎖定裝置解鎖過程普遍采用的控制策略示意圖。應當明確,圖1中所示的執(zhí)行機構即為上文所述的鎖止桿,P檔即泊車檔。其實現(xiàn)防范作用的具體原理是當駕駛人員啟動車輛并踩下制動時,制動踏板會發(fā)送一個剎車信號到所述繼電器中,而后所述繼電器會打開上述鎖止桿,以便換擋桿可以從泊車檔移出,從而解除上述鎖止桿對上述換擋棘輪盤的鎖定,使車輛可以安全平穩(wěn)地正常行駛。通過圖1所示的該排檔鎖定裝置的控制策略可以看出,繼電器在接收到制動燈開關信號和P檔信號后開始工作,并開啟執(zhí)行機構,進而解除所述執(zhí)行機構對換擋棘輪盤的鎖定,從而實現(xiàn)車輛的安全啟動。然而,該控制策略具有一個明顯缺陷,即,當繼電器損壞或上述開關信號、P檔信號傳輸出現(xiàn)問題時,上述執(zhí)行機構將無法正常開啟,從而無法通過換擋桿將檔位從P檔換出,進而導致車輛無法行駛,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保證在出現(xiàn)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lián)Q擋機構的鎖止桿能夠正常開啟并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的鎖定,從而保證車輛能夠啟動并能夠實現(xiàn)基本的臨時行車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擋機構,該換擋機構能夠保證在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使鎖止桿能夠正常開啟并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
3的鎖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上述換擋機構的機動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擋機構,包括固設于機動車本體上的換擋機構本體,以及貫穿并伸出于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的鎖止桿;在繼電器的控制下,所述鎖止桿軸向位移且其一端與換擋棘輪盤配合鎖定;所述換擋機構設有手動傳動裝置,所述鎖止桿上固設有接觸件,所述手動傳動裝置與所述接觸件相接觸或脫離,以驅動所述鎖止桿軸向位移。優(yōu)選地,所述接觸件具體固定于所述鎖止桿的另一端。優(yōu)選地,所述手動傳動裝置具體為杠桿,所述杠桿與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相鉸接,且所述杠桿的阻力端與所述接觸件在其接觸面上相配合。優(yōu)選地,所述杠桿中部設有轉軸,且所述杠桿具體通過所述轉軸鉸接于所述換擋機構本體上。優(yōu)選地,所述杠桿的阻力端具體為環(huán)狀,且所述杠桿的阻力端套裝于位于所述接觸件內側的所述鎖止桿上。優(yōu)選地,所述杠桿與所述換擋機構本體之間設有彈性支撐件。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支撐件的一端與所述杠桿相固定,所述彈性支撐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相接觸。優(yōu)選地,所述杠桿的動力端上表面設有凹槽,且所述杠桿的動力端與外部施力物體在其凹槽接觸面上相配合。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機動車,包括換擋機構,所述換擋機構上方設置有變速器覆蓋件,所述換擋機構具體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換擋機構,且所述手動傳動裝置上方的所述變速器覆蓋件上可拆卸地設置有蓋板。優(yōu)選地,所述蓋板與所述變速器覆蓋件間的連接形式具體為卡扣式。相對上述背景技術,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換擋機構包括換擋機構本體和鎖止桿, 所述換擋機構本體固設于機動車本體上,所述鎖止桿貫穿并伸出于所述換擋機構本體,所述鎖止桿可在繼電器的控制下產生軸向位移,使得所述鎖止桿的一端能夠與換擋棘輪盤相配合鎖定;所述換擋機構設置有手動傳動裝置,該手動傳動裝置能夠與固設于所述鎖止桿上的接觸件相接觸或脫離,以驅動所述鎖止桿產生軸向位移,從而使所述鎖止桿的一端與所述換擋棘輪盤脫離配合并解除鎖定。當出現(xiàn)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故障時,該手動傳動裝置可以由外部施力物體提供其工作所需的驅動力,從而使得所述換擋機構可以在信號無法傳輸或者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保證所述鎖止桿能夠正常開啟并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的鎖定;進而保證車輛能夠啟動并能夠實現(xiàn)基本的臨時行車。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機動車包括上述換擋機構和變速器覆蓋件,且所述變速器覆蓋件設置于所述換擋機構的上方,所述手動傳動裝置上方的所述變速器覆蓋件上可拆卸地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能夠在需要時較方便地由變速器覆蓋件上拆卸下來,從而使得外部施力物體能夠由卸除蓋板后的變速器覆蓋件上的開口位置伸入變速器覆蓋件內側,并與所述手動傳動裝置相配合,進而保證了相關人員能夠便捷、 安全、有效地完成對所述手動傳動裝置的實際操作。綜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換擋機構加裝了手動傳動裝置以及設于鎖止桿上的與上述手動傳動裝置相配合的接觸件,從而使得鎖止桿與換擋棘輪盤間的鎖止關系可以通過手動方式解除,進而保證了在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使鎖止桿能夠正常開啟并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的鎖定。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換擋機構的排檔鎖定裝置解鎖過程普遍采用的控制策略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位于機動車內的換擋機構及變速器覆蓋件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3為圖2中變速器覆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機動車整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換擋機構,該換擋機構能夠保證在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使鎖止桿能夠正常開啟并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的鎖定;同時,提供一種應用上述換擋機構的機動車。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位于機動車內的換擋機構及變速器覆蓋件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在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換擋機構,包括換擋機構本體21以及鎖止桿23,換擋機構本體21固設于機動車本體上,且鎖止桿23貫穿并伸出于換擋機構本體 21,在繼電器的控制下,鎖止桿23能夠產生軸向位移且其一端可以與換擋棘輪盤22相配合并鎖定。該換擋機構還設置有手動傳動裝置對,鎖止桿固設有接觸件231,手動傳動裝置M 與接觸件231可以在需要時相互接觸或脫離,以驅動鎖止桿23軸向位移。該手動傳動裝置 M可以具體為杠桿對,且接觸件231具體固定于鎖止桿23的另一端。顯然,上述“另一端”指鎖止桿23與換擋棘輪盤22無接觸的一端,即接觸件231具體位于鎖止桿23與換擋棘輪盤22無接觸的一端。應當明確,上述手動傳動裝置M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杠桿對,且接觸件231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位置,只要手動傳動裝置M與接觸件231可以相互配合并滿足換擋機構的使用需要均可。杠桿M的中部設置有轉軸M1,且杠桿M通過該轉軸241與換擋機構本體21相鉸接,使得杠桿M的使用過程中更加靈活。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杠桿M具體通過其阻力端與上述接觸件231相接觸,杠桿M的阻力端與接觸件231在其接觸面上相配合,且杠桿M 的阻力端可以具體為環(huán)狀結構,從而可以將該杠桿M的環(huán)狀阻力端套裝于鎖止桿23上并具體套裝于接觸件231的內側,以使杠桿M的阻力端與接觸件231能夠更加充分地相接觸并配合,使兩者間的傳動更有效并減少杠桿M阻力端以及接觸件231的磨損。當然,此處杠桿M的阻力端采用環(huán)狀結構僅為優(yōu)選方案,杠桿M的阻力端并不局限于環(huán)狀結構,只要是能夠與接觸件231相配合并滿足換擋機構的工作需要即可。杠桿M的動力端上表面設置有凹槽M3,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外界施力物體具體與杠桿M的動力端在其凹槽243的接觸面上相配合,從而保證了施力過程中施力物體與杠桿M動力端的充分接觸,使作用力能夠穩(wěn)定、連續(xù)地在施力物體與杠桿M間傳遞。應當指出,該凹槽243的形狀結構并不唯一, 只要是能夠使外界施力物體與杠桿M動力端充分接觸并滿足工作需要均可。另一方面,杠桿M與換擋機構本體21之間還設置有彈性支撐件M2,該彈性支撐件242的一端具體固定于杠桿M上,且其另一端可以與換擋機構本體21相接觸,彈性支撐件242可在外界施力物體對杠桿M施加作用力的過程中產生彈性形變,而該彈性支撐件 242發(fā)生彈性形變可以在外界施力物體對杠桿M施加作用力時起到緩沖的作用,且在杠桿 24完成工作過程后,彈性支撐件242的復位力可以驅動杠桿M整體復位,以便下一次換擋機構的手動解鎖過程的實施。請參考圖3和圖4,圖3為圖2中變速器覆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機動車整體示意圖。在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機動車,包括換擋機構,所述換擋機構具體為圖2中所示的換擋機構;該換擋機構的上方設置有變速器覆蓋件25,變速器覆蓋件25 上設置有蓋板251,且蓋板251具體位于前述手動傳動裝置M的上方,蓋板251具體為可拆卸地設置于變速器覆蓋件25上,從而使蓋板25可以在需要時由變速器覆蓋件25上取下, 方便外界施力物體通過卸除蓋板251后的變速器覆蓋件25上的開口位置伸入變速器覆蓋件內側,以與手動傳動裝置M相配合并施加作用力,從而驅動手動傳動裝置工作,進而解除鎖止桿23與換擋棘輪盤22的鎖定。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蓋板251與變速器覆蓋件間的配合方式可以具體為卡扣式, 該種配合方式所需的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同時,裝配完成后,蓋板251上表面與變速器覆蓋件25的上表面持平,有效節(jié)省了機動車的內部空間,同時也使得整個變速器覆蓋件25的外觀較為整齊、簡潔。當然,蓋板251與變速器覆蓋件25間的配合關系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卡扣式結構,只要是能夠滿足整個換擋機構工作需要的配合方式均可。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換擋機構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蓋板251由變速器覆蓋件25 上卸下,外界施力物體由卸除蓋板251后的開口位置伸入變速器覆蓋件25的內側,而后與杠桿M的動力端所設有的凹槽243充分接觸并相配合,進而對杠桿M的動力端施加作用力。此過程中,彈性支撐件242在作用力影響下產生彈性形變,并產生復位力作用于杠桿M 以起到緩沖的效果;杠桿M在該作用力影響下繞轉軸241作定軸轉動,使得杠桿M的阻力端與接觸件231充分接觸并通過與該接觸件231相配合驅動鎖止桿23整體產生軸向位移, 從而使鎖止桿23與換擋棘輪盤22配合鎖定的一端脫離與換擋棘輪盤22間的接觸,進而解除了鎖止桿23與換擋棘輪盤間的配合鎖定,而后彈性支撐件242產生的復位力驅動杠桿M 復位,以便于鎖止桿23與換擋棘輪盤22在需要時能夠重新接觸并鎖定。由上述工作過程可知,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換擋機構設置了手動傳動裝置M,并在鎖止桿23上固設了接觸件231,二者相互配合;使得鎖止桿23能夠在通過外接施力物體施加的手動作用力的驅動下解除與換擋棘輪盤22之間的鎖定狀態(tài)。這樣,當出現(xiàn)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時,換擋機構的鎖止桿23能夠正常開啟并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22的鎖定,從而保證車輛能夠啟動并能夠實現(xiàn)基本的臨時行車。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了上述換擋機構的機動車還在位于上述換擋機構上方的變速器覆蓋件25上設置有可拆卸的蓋板251,以便外界施力物體能夠在需要時通過卸除蓋板251后的變速器覆蓋件25上所具有的開口位置伸入變速器覆蓋件25內側,從而與手動傳動裝置M相接觸并施加作用力,進而更加便捷地驅動鎖止桿23解除其與換擋棘輪盤22間的鎖定狀態(tài)。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換擋機構以及應用了該換擋機構的機動車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換擋機構,包括固設于機動車本體上的換擋機構本體,以及貫穿并伸出于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的鎖止桿;在繼電器的控制下,所述鎖止桿軸向位移且其一端與換擋棘輪盤配合鎖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擋機構設有手動傳動裝置,所述鎖止桿上固設有接觸件,所述手動傳動裝置與所述接觸件相接觸或脫離,以驅動所述鎖止桿軸向位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件具體固定于所述鎖止桿的另一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傳動裝置具體為杠桿,所述杠桿與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相鉸接,且所述杠桿的阻力端與所述接觸件在其接觸面上相配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中部設置有轉軸,且所述杠桿具體通過所述轉軸鉸接于所述換擋機構本體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的阻力端具體為環(huán)狀,且所述杠桿的阻力端套裝于位于所述接觸件內側的所述鎖止桿上。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與所述換擋機構本體之間設有彈性支撐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件的一端與所述杠桿相固定,所述彈性支撐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相接觸。
8.如權利要求3至7所述的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的動力端上表面設有凹槽,且所述杠桿的動力端與外部施力物體在其凹槽接觸面上相配合。
9.一種機動車,包括換擋機構,所述換擋機構上方設置有變速器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換擋機構具體為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換擋機構,且所述手動傳動裝置上方的所述變速器覆蓋件上可拆卸地設置有蓋板。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與所述變速器覆蓋件間的連接形式具體為卡扣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擋機構,包括固設于機動車本體上的換擋機構本體,以及貫穿并伸出于所述換擋機構本體的鎖止桿,所述鎖止桿可在繼電器控制軸向位移且其一端與換擋棘輪盤配合鎖定;所述換擋機構設有手動傳動裝置,所述鎖止桿上固設有接觸件,所述手動傳動裝置與所述接觸件相接觸或脫離,以驅動所述鎖止桿軸向位移。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應用上述換擋機構的機動車,該機動車的變速器覆蓋件上可拆卸地設置有蓋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換擋機構及機動車能夠保證在出現(xiàn)信號無法傳輸或繼電器等控制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lián)Q擋機構的鎖止桿能夠解除其對換擋棘輪盤的鎖定,從而保證車輛能夠啟動并能夠實現(xiàn)基本的臨時行車。
文檔編號B60K20/02GK202065459SQ20112015779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8日
發(fā)明者盧海勇, 繆雪中 申請人: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