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硬板貼合方法及其涂布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硬板貼合方法,特別是一種適用于二剛性板件間的硬板貼合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信息科技的提升發(fā)展,許多信息產(chǎn)品均以觸控式面板取代傳統(tǒng)的鍵盤或鼠標等輸入裝置,以達到便利、輕巧及人性化的功效。以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為例,其由一液晶顯示器、一光學膜及一觸控式面板堆棧而成,其中于該液晶顯示器表面貼合該軟性光學膜的技術,已為業(yè)者廣為使用且不構成問題。惟,該液晶顯示器黏貼觸控式面板時,由于該液晶顯示器以諸多積層及電路所構成,且加上該液晶顯示器及觸控式面板均屬剛性板件,若使用軟板貼合硬板的滾壓技術,往往容 易因二剛性板件間的壓合力量過大,而造成該液晶顯示器表面的電路破壞,甚至導致該觸控式面板產(chǎn)生破裂的情形。更重要的是,盡管該二剛性板件間沒有產(chǎn)生大范圍的碎裂,仍然會于該二剛性板件的貼合過程,因貼合度的不均勻及剛性板件與涂膠的面狀接觸,而導致該二剛性板件之間產(chǎn)生大量氣泡,嚴重影響該二剛性板件的貼合質(zhì)量,而始終無法提升產(chǎn)品的合格率。傳統(tǒng)以點膠方式貼合該二剛性板件,依循點膠路徑以將該涂膠分布于其一剛性板件的表面,再通過另一剛性板件接觸點膠區(qū)域后壓合,以完成該二剛性板件間的貼合。然而,操作點膠方式往往僅能依循點膠路徑給予適當?shù)耐磕z,始終無法精準掌握該涂膠于該剛性板件表面的覆蓋量,以致于該二剛性板件貼合完成后,即產(chǎn)生溢膠或不足膠的困擾,不僅無法達到較佳的貼合效果,還因此耗費多余的成本且增加重新制作的困擾;甚至,更因該二剛性板件于壓合過程無法控制與該涂膠間的接觸順序,而容易將空氣包覆于該二剛性板件間,而造成該二剛性板件間最終殘留有大量氣泡,嚴重影響貼合的質(zhì)量與產(chǎn)品的合格率。若為了改善溢膠或不足膠的情形,而選擇以膠帶取代液狀膠水時,更可能因該二剛性板件貼合后仍存有大量氣泡,且加上膠帶貼合的方式無法拆離重新操作,不僅導致產(chǎn)品質(zhì)量不佳,更因此造成貼合模塊必須整組報銷,而相對增加成本的負擔。此外,如中華民國公告第1331564號“在液晶顯示器(IXD)上黏貼觸控式面板及其它光學玻璃的方法”專利案,其揭示一種在液晶顯示器上進行黏貼的制程,以于粗略真空狀態(tài)下,進行觸控式面板或其它光學玻璃等剛性面板的黏貼。該現(xiàn)有專利案必須操作一真空壓合機臺,以將該觸控式面板或其它光學玻璃等待黏貼面板,送至一罩體下方;利用一可于該罩體中升降的拾取裝置,將該待黏貼面板拾取并直線上升一高度而呈騰空狀;接著,將一表面具有黏著層的液晶顯示器送至該罩體下方,且正對應于該待黏貼面板的底面;以一動力裝置使該罩體下降,并使其底部開口呈密封狀態(tài),再以一連接的抽氣裝置使該罩體內(nèi)呈低于760mmHg大氣壓力的粗略真空狀態(tài),以完成該待黏貼面板與該液晶顯示器的壓合。然而,由于操作該真空壓合機時,必須將欲進行貼合的二板件相對固定,故于該真空壓合機開始形成真空時,容易影響該二板件間的固定力度,而造成該二板件間存有偏移甚至脫落的可能,嚴重影響該二板件的貼合質(zhì)量。再且,盡管于真空環(huán)境中貼合該二板件,仍然容易于該二板件貼合完成后,生成大量的低壓微氣泡,而必須操作另一除泡機,通過該除泡機的高壓高溫,使得該低壓微氣泡可以被涂膠所吸收。如此,該現(xiàn)有專利案不僅因操作額外處理工序,而增加所須耗費的時間及成本,更無法以簡易的操作手段去除該二板件貼合可能產(chǎn)生的氣泡,而相對提高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困難度。有鑒于上述缺點,確實有必要發(fā)展一種足以排除空氣衍生氣泡的硬板貼合方法,以期望適用于二剛性板件貼合時,能夠解決如上所述的各種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乃改良上述缺點,以提供一種硬板貼合方法,其能夠控制該二剛性板件與涂膠的接觸順序,而避免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氣泡的情形,以提升貼合質(zhì)量且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本發(fā)明的次一目的提供一種硬板貼合方法,能夠于大氣環(huán)境下進行二剛性板件貼 合,以降低二剛性板件貼合相關設備取得所需耗費的成本,并簡化二剛性板件的貼合工序。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提供一種硬板貼合方法,能夠改善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溢膠或不足膠的情形,以提升貼合強度且避免涂膠的額外損失。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種用于硬板貼合方法的涂布模塊,能夠成形出僅具有一個一維樣式接觸部的涂膠,以維持該涂膠與硬板的接觸順序。為達到前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包含涂布步驟,于一塊硬板表面涂覆一層涂膠,該涂膠僅具有一個接觸部,該接觸部為點或線的一維樣式,且該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及壓合步驟,以另一塊硬板接觸該涂膠的接觸部,逐步將該二塊硬板相互壓合,以排出該二塊硬板間的空氣,使得該二塊硬板相互貼合。優(yōu)選的,該涂膠的截面為具有一個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異型截面,且該異型截面所具有的最高處為該接觸部,使得該接觸部具有點或線的一個維樣式。優(yōu)選的,該涂膠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且該頂邊為二條等長相接的直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優(yōu)選的,該涂膠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且該頂邊是一條彎曲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半圓形。優(yōu)選的,該涂膠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個直線,且該頂邊是一拋物線。優(yōu)選的,該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Γ70%。優(yōu)選的,于該涂布步驟中操作一個涂布刮刀,且該涂布刮刀與該硬板表面形成有一個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狹縫,以借助該涂布刮刀的狹縫成形出具有單一線狀接觸部的涂膠。優(yōu)選的,線狀接觸部與該硬板表面間的垂直距離為25(Γ450微米。優(yōu)選的,成形于所述各硬板間的涂膠層厚度為13(Γ150微米。優(yōu)選的,于該涂布步驟中,于該硬板表面涂覆數(shù)個并排的涂膠,該數(shù)個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每一涂膠僅具有一個呈一維樣式的接觸部,且于該壓合步驟進行時,任兩相鄰涂膠位于該硬板外緣的延展速度小于該兩相鄰涂膠位于該硬板內(nèi)緣的延展速度。為達到前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涂布模塊,用于如上所述硬板貼合方法,其包含一塊硬板;及一個板體,該板體的一側形成一個刮涂部,且該刮涂部與該硬板表面形成有一個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狹縫,以借助該狹縫于該硬板表面成形具有單一線狀接觸部的涂膠。優(yōu)選的,該狹縫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該頂邊為二條等長相接的直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優(yōu)選的,該狹縫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該頂邊為一條彎曲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半圓形。優(yōu)選的,該狹縫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該頂邊則為一條拋物線。
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其能夠避免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氣泡的情形,以達到提升貼合質(zhì)量且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的功效。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能夠于大氣環(huán)境下進行二剛性板件貼合,以降低二剛性板件貼合相關設備取得所需耗費的成本,并達到簡化二剛性板件貼合工序的功效。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能夠改善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溢膠或不足膠的情形,以達到提升貼合強度且避免涂膠額外損失的功效。
圖I :本發(fā)明的操作流程圖。圖2a 2f :本發(fā)明的操作示意圖。圖3a 3e :本發(fā)明的涂膠型態(tài)示意圖。圖4a 4d :本發(fā)明的涂布刮刀型態(tài)示意圖。圖4e 4g :本發(fā)明的涂布刮刀型態(tài)示意圖又一。圖5a 5d :本發(fā)明的操作不意圖又一。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本發(fā)明〕
SI涂布步驟S2壓合步驟I 硬板
11布膠區(qū)12擴膠區(qū)I’硬板
2涂膠21接觸部S 空間
G 氣體H 垂直高度W 寬邊
Rl延展速度R2延展速度3 涂布刮刀
31板體32刮涂部33狹縫
331底邊332頂邊。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適用于二剛性板件間的貼合,如液晶顯示器的表面黏貼一剛性觸控面板,本發(fā)明并不受限于此一實施例,故于下詳細說明時以“硬板”統(tǒng)稱所有待黏貼的剛性板件。請參照圖I所示,其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該硬板貼合方法包含一涂布步驟SI及一壓合步驟S2。請參照圖2a至2f所示,該涂布步驟SI是于一硬板I表面涂覆一涂膠2,該涂膠2僅具有一接觸部21,該接觸部21為點或線的一維樣式(該一維樣式泛指非平面),且該涂膠2于該硬板I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其中,該覆蓋率指位于該硬板I表面布膠區(qū)11的該涂膠2,相對于該硬板I面積所占的比例(詳見圖2b所示)。更詳言之,本發(fā)明于該硬板I所涂覆的涂膠2的截面,為一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異型截面,換言之,該涂膠2的截面的寬度由底部往上漸縮,該涂膠的截面可以形成有一底邊及一頂邊,該底邊可以為一直線,且該頂邊可以為二條等長相接的直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等腰三角形;或者,該頂邊還可以是一彎曲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半圓形;再者,該頂邊也可以是一拋物線〔請容配合后續(xù)附圖再詳述之〕。上述該涂膠2的異型截面所具有的最高處即為本發(fā)明的接觸部21,而能于該接觸部21具有點或線的一維樣式,可以理解的是,本發(fā)明于該硬板I所涂覆的涂 膠2型態(tài),可以為一屋頂形狀(如圖3a,3b)、一半球形(如圖3c)、一角錐形(如圖3d)或一圓錐形(如圖3e)。此外,于該硬板I上所涂布的涂膠2的使用量多寡,是依據(jù)該硬板I的寬邊W尺寸、該涂膠2本身的特性及所需涂膠層2的厚度,而具有多種選擇,故該涂膠2的使用量僅須維持于該硬板I表面的覆蓋率達50%以上即可,且較佳的是使該涂膠2于該硬板I表面的覆蓋率為5(Γ70%,使得于該硬板I布膠區(qū)11的涂膠2可以往該硬板I四周的一擴膠區(qū)12緩慢延展(如圖2e所示),借以于后續(xù)該壓合步驟S2時達到足膠且不溢膠的功效。 再且,涂布于該硬板I表面的涂膠2僅能具有一接觸部21,且可通過任意方式使該接觸部21具有點或線的一維樣式,以供另一硬板I’與該涂膠2的接觸部21具有點或線狀的相對接觸,借以控制該涂膠2與硬板I’間的接觸順序,可以于較小的接觸面積下避免氣泡于面狀接觸時產(chǎn)生,且更可以于該二硬板1、1’間留有適當?shù)目臻gS,以逐一排除該二硬板1、1’貼合過程所殘留的多余氣體G。其中,該硬板I可以選擇為任意尺寸,特別以10英寸以上的中大型硬板為主要貼合目標,以于該二硬板1、1’間顯現(xiàn)較佳的無氣泡貼合效果。舉例而言,本發(fā)明選擇操作一涂布刮刀3 (請參照圖4a至4c所示),以涂布涂膠2于硬板I的表面上,但形成涂膠2于硬板I表面的方法并不以此例為限。該涂布刮刀3可以與該硬板I構成一涂布模塊,其中該涂布刮刀3包含一板體31,該板體31的一側形成一刮涂部32,該刮涂部32與一硬板31表面形成有一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狹縫33 (如圖4d朝X方向所示),換言之,該狹縫33的寬度由底部往上漸縮,以借助該狹縫33于該硬板I表面成形具有單一線狀接觸部21的涂膠2。其中,由圖4d朝X方向的剖視看來,該狹縫33的截面形成有一底邊331及一頂邊332,且如圖4e所示,該底邊331可以為一直線,且該頂邊332可以為二條等長相接的直線,以共同與底邊331圈圍成如圖面所示的一等腰三角形;或者,如圖4f所示,該底邊331可以為一直線,該頂邊332則可以是一彎曲線,以共同與底邊331圈圍成如圖面所示的一半圓形;再者,如圖4g所示,該底邊331可以為一直線,該頂邊332更可以是如圖面所示的一拋物線。
于本實施例,特別形成三角形狹縫33,以借助該涂布刮刀3使該涂膠2的接觸部21形成點或線的一維樣式。于此,選擇以長寬為20X10厘米的硬板為例,且于該硬板I的欲黏貼表面先行擠上長條狀的涂膠2,較佳的是使該長條狀的涂膠2成形于該硬板I的側邊(如圖2b上方的側邊),且配合該硬板I的寬邊W尺寸及該涂膠2本身的特性,控制該涂膠2的使用量足以于該兩貼合硬板1、1’之間形成13(Γ150微米的涂膠層,以通過該涂布刮刀3帶動該長條狀的涂膠2,于該硬板I表面直線延伸展開(如圖2b由上方的側邊往下延伸),使得該涂膠2可以均勻涂布于該硬板I表面,以借助該涂布刮刀3與硬板I間的三角形狹縫33成形出具有單一線狀接觸部21的涂膠2 (如圖2a所示)。此時,該線狀接觸部21與該硬板I間的垂直距離H較佳的是維持于25(Γ450微米,借以確保該另一硬板I’與該線狀接觸部21先行抵接時,于該另一硬板I’與該涂膠2間具有較小的接觸面積,以避免氣泡于面狀接觸時瞬間生成,更可以控制該另一硬板I’與該涂膠2的接觸順序,使得該二硬板間1、1’間留有適當?shù)目臻gS,以于后續(xù)該壓合步驟S2相互壓合該二硬板1、1’時,輕易將多余的氣體G逐一自該空間S排除而避免氣泡殘留(如圖2c及圖2d所示)。請再參照圖2a至2f所示,該壓合步驟S2以另一硬板I’接觸該涂膠2的接觸部21,逐步將該二硬板1、1’相互壓合,以排出該二硬板1、1’間的氣體G,使得該二硬板1、1’ 相互貼合。更詳言之,待該涂膠2經(jīng)由上述涂布步驟SI沿一方向成形于該硬板I表面后,操作該另一硬板I’抵接于該涂膠2的接觸部21,較佳的,該另一硬板I’以平行于該硬板I的方式抵接于該涂膠2的接觸部21,此時該硬板I位于該涂膠2的下層,且該另一硬板I’位于該涂膠2的上層,再自該上層硬板I’上端相對于該涂膠2的接觸部21處,給予一下壓的力量,使得該上層硬板I’下壓于該下層硬板I時,該涂膠2于該二硬板間1、1’緩慢延展,且由該硬板I的布膠區(qū)11移行至該硬板I的擴膠區(qū)12,不僅可以均勻覆蓋于該硬板I表面,以增強該二硬板1、1’的貼合強度,更可以同時排除該二硬板1、1’之間所殘留的氣體G。如此,能夠避免貼合后于該二硬板1、1’之間產(chǎn)生氣泡的情形,以達到提升貼合質(zhì)量且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的功效。特別要說明的是,該壓合步驟S2可于大氣環(huán)境下操作,無需使用真空設備及除泡機,可大幅降低貼合設備取得所需耗費的成本,并簡化貼合工序。此外,本發(fā)明還可以選擇操作一反轉(zhuǎn)機構及一貼合機構,該反轉(zhuǎn)機構及貼合機構各自承載一硬板,以于該反轉(zhuǎn)機構所承載的硬板I涂布該涂膠2,且通過該涂布刮刀3與硬板I間的三角形狹縫33于該涂膠2成形出一線狀接觸部21后,再將該反轉(zhuǎn)機構進行180度的翻轉(zhuǎn),使得該涂膠2的接觸部21對位于該貼合機構所承載的硬板I’,通過該貼合機構的壓合力量進行該二硬板1、1’間的貼合,以使該涂膠2于該二硬板間1、1’緩慢延展。借此,不僅可以排除壓合過程該二硬板間1、1’殘留的氣體G,避免氣泡產(chǎn)生于該二硬板1、1’間的涂膠2內(nèi),更可以借助該反轉(zhuǎn)機構與貼合機構的搭配,使得該涂膠2的接觸部21于該壓合步驟S2中具有較佳的一維樣式效果,以確保硬板貼合后的質(zhì)量且提升產(chǎn)品的合格率。其中,該反轉(zhuǎn)機構及貼合機構的細部結構及操作手段,為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輕易思及,且非本發(fā)明欲強調(diào)的特征所在,故于此僅作為一實施例說明,不受限于此也不加以贅述。此外,由本發(fā)明如上所述的實施例,能夠確實獲得無氣泡的硬板貼合效果,且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以最簡單的方式成形該涂膠2的單一一維接觸部21,因此,若欲貼合較大尺寸的硬板1、1’時,請參照圖5a至5d所示,可視實際操作的情況依照上述方式成形數(shù)個涂膠2于該硬板I表面,每一涂膠僅具有一個呈一維樣式的接觸部,特別以并排方式于該硬板I表面成形數(shù)個該涂膠2為較佳,且所述各涂膠2于該硬板I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較佳的是如上所述為5(Γ70%,且于該壓合步驟S2進行時,任兩相鄰涂膠2位于該硬板I外緣的延展速度Rl小于該兩相鄰涂膠2位于該硬板I內(nèi)緣的延展速度R2,以確保該二硬板I、I’壓合過程中,任兩相鄰涂膠2位于該硬板I內(nèi)緣的部份可以先行接觸,使得該硬板I外緣留有適當?shù)呐艢饪臻gS(如圖5d所示)。借此,同樣可以發(fā)揮本發(fā)明的較佳功效,獲得無氣泡的貼合效果,且達到提升貼合質(zhì)量及產(chǎn)品合格率的功效。由上述得知,本發(fā)明使該涂膠2成形有一維樣式的接觸部21,且不論該接觸部21的一維樣式屬點狀或線狀,僅須于該涂膠2呈現(xiàn)有單一接觸部21,且該接觸部21屬該涂膠2與該硬板I’接觸的最高處且非平面狀。于此,可以供本發(fā)明操作該二硬板1、1’壓合時,使該硬板I’與接觸部21先行點狀或線狀接觸,以控制該硬板I’與涂膠2的接觸順序且具有較小的接觸面積,避免該硬板I’與涂膠2直接大面積的接觸而于其中形成無數(shù)微氣泡;接著,再于該硬板I’相對該接觸部21處均勻施壓,使得位于該布膠區(qū)11的涂膠2由最高
點逐漸向該硬板I四周的擴膠區(qū)12延展,于此同時順勢自該二硬板1、1’間的空間S排除殘留的氣體G,以避免該二硬板1、1’貼合后產(chǎn)生氣體G殘留而生成氣泡的情形,借以提升該二硬板1、1’的貼合質(zhì)量及產(chǎn)品合格率。再且,本發(fā)明的操作過程不受限于外界的大氣壓力,僅須通過簡易的操作手段,限制該涂膠2具有單一點狀或線狀的一維接觸部21,即可輕易解決傳統(tǒng)硬板貼合所產(chǎn)生的種種問題,而相對降低硬板貼合程序所需耗費的時間及成本;甚至,無論選擇何種尺寸的硬板及何種特性的涂膠,僅須控制本發(fā)明的涂膠2使用量,以確保該涂膠2可以達該硬板I表面的覆蓋率50%以上,特別的為5(Γ70%,即可使該布膠區(qū)11的涂膠2充分移行擴展至該硬板I四周的擴膠區(qū)12,而于該二硬板1、1’貼合后達到足膠且不溢膠的功效,不僅具有較佳的貼合強度,更因此避免該涂膠2過度涂布所造成的成本損失,嚴重影響貼合后的產(chǎn)品外觀,而衍生須操作額外清潔處理工序的困擾。以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與一般貼合方式針對二玻璃硬板貼合的情形進行實驗比較后,得知以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于其一玻璃硬板表面形成具有該線狀接觸部21的涂膠2,再以另一玻璃硬板低接該線狀接觸部21壓合后,該二玻璃硬板間的貼合情形呈現(xiàn)無氣泡且準確對位的均勻貼合樣式。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其能夠避免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氣泡的情形,以達到提升貼合質(zhì)量且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的功效。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能夠于大氣環(huán)境下進行二剛性板件貼合,以降低二剛性板件貼合相關設備取得所需耗費的成本,并達到簡化二剛性板件貼合工序的功效。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能夠改善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溢膠或不足膠的情形,以達到提升貼合強度且避免涂膠額外損失的功效。雖然本發(fā)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之內(nèi),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fā)明所保護之技術范疇,因此本發(fā)明之保護范圍當視后附之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涂布步驟,于一塊硬板表面涂覆一層涂膠,該涂膠僅具有一個接觸部,該接觸部為點或線的一維樣式,且該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及 壓合步驟,以另一塊硬板接觸該涂膠的接觸部,逐步將該二塊硬板相互壓合,以排出該二塊硬板間的空氣,使得該二塊硬板相互貼合。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膠的截面為具有一個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異型截面,且該異型截面所具有的最高處為該接觸部,使得該接觸部具有點或線的一個維樣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膠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且該頂邊為二條等長相接的直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膠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且該頂邊是一條彎曲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半圓形。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膠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個直線,且該頂邊是一拋物線。
6.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0 70%。
7.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該涂布步驟中操作一個涂布刮刀,且該涂布刮刀與該硬板表面形成有一個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狹縫,以借助該涂布刮刀的狹縫成形出具有單一線狀接觸部的涂膠。
8.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線狀接觸部與該硬板表面間的垂直距離為250 450微米。
9.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形于所述各硬板間的涂膠層厚度為130 150微米。
10.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該涂布步驟中,于該硬板表面涂覆數(shù)個并排的涂膠,該數(shù)個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每一涂膠僅具有一個呈一維樣式的接觸部,且于該壓合步驟進行時,任兩相鄰涂膠位于該硬板外緣的延展速度小于該兩相鄰涂膠位于該硬板內(nèi)緣的延展速度。
11.一種涂布模塊,用于權利要求I所述硬板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塊硬板;及 一個板體,該板體的一側形成一個刮涂部,且該刮涂部與該硬板表面形成有一個中央厚且二側薄的狹縫,以借助該狹縫于該硬板表面成形具有單一線狀接觸部的涂膠。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涂布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狹縫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該頂邊為二條等長相接的直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涂布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狹縫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該頂邊為一條彎曲線,以共同與底邊圈圍成一個半圓形。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涂布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狹縫的截面形成有一個底邊及一個頂邊,該底邊為一條直線,該頂邊則為一條拋物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包含一涂布步驟,于一硬板表面涂覆一涂膠,該涂膠僅具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為點或線之一維樣式,且該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覆蓋率為50%以上;及一壓合步驟,以另一硬板接觸該涂膠之接觸部,逐步將該二硬板相互壓合,以排出該二硬板間的空氣,使得該二硬板相互貼合,其中該涂膠于該硬板表面的較佳覆蓋率為50~70%。本發(fā)明的硬板貼合方法,其能夠控制二剛性板件與涂膠的接觸順序,而避免二剛性板件貼合產(chǎn)生氣泡的情形,以提升貼合質(zhì)量且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
文檔編號B05C5/02GK102815080SQ20121018657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8日
發(fā)明者陳進和 申請人:財團法人金屬工業(yè)研究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