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粉末合成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領域,尤其是涉及秸桿粉末合成筷子。
【背景技術】
[0002]秸桿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桿中。由于農田現(xiàn)在都由化肥的使用,使得農業(yè)對秸桿所制肥料的需求大大減少,秸桿的處理成為一大難題。如秸桿不及時處理,會影響小麥等秋播作物的播種。因此造成大規(guī)模焚燒秸桿屢禁不止的客觀原因。根據(jù)1995年中國公布的統(tǒng)計資料,糧食播種面積16.5億畝,糧食總產量4.67億噸,按粒桿比1:1.2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桿,全國年生產稻桿近6億噸。
[0003]—次性木筷子在生產過程中采取的硫磺熏、雙氧水和硫酸鈉浸泡、漂白、滑石粉拋光等工藝,會殘留下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用廢木料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存在致癌物人稱〃毒筷〃,中國現(xiàn)在每年生產和丟棄450多億雙一次性筷子,另外向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出口 150億雙筷子,按照目前的木材使用速度,中國將在大約10年內消耗掉它剩下的森林.因此,我國急需一種新型的環(huán)??曜蛹右匀〈?,如在姚齊、馮江的論文中提及,一次性筷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利用農間的廢料產品一秸桿。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利用農作物的秸桿為原料,制作一次性筷子,使廢物能夠得到二次利用,旨在實現(xiàn)綠色環(huán)保、節(jié)約木材。
[0005]本發(fā)明稻桿粉末合成鍥子的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將農作物的稻桿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的任一種莖葉進行清洗干凈,曬干后進行研磨成粉狀,摻和無毒的粘劑和顏料,其配比為:秸桿粉25kg、粘劑0.5kg、群青0.002kg、増白劑0.015kg、鈦白粉0.15kg進行攪拌均勻,經(jīng)液壓機壓制成相對應的板狀,然后通過剪刀床栽剪獲得筷子毛坯;再將毛坯放入加熱的模腔中,由液壓機進行第二次壓制成型。
[0006]—種形式中,將成型的筷子進行去廢邊、整毛刺和拋光加工,使筷子獲得整潔的外表。
[0007]進一步,將成品筷子進行水煮殺毒處理。
[0008]進一步,將殺毒后的疾子進彳丁包裝即制造完畢。
[0009]本發(fā)明秸桿粉末合成筷子,釆用農作物的秸桿為原料,經(jīng)清洗、研磨后通過液壓機壓制出成品筷子,使每一筷子形狀外表一致,實現(xiàn)了廢物的再次利用,較比公知的一次性筷子,具有綠色環(huán)保、制作成本輕、節(jié)約木材之優(yōu)勢。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發(fā)明公開了稻桿粉末合成鍥子,其特征在于將農作物的稻桿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的任一種莖葉進行清洗干凈,曬干后進行研磨成粉狀,摻和無毒的粘劑和顏料,其配比為:秸桿粉25kg、粘劑0.5kg、群青0.002kg、増白劑0.015kg、鈦白粉
0.15kg進行攪拌均勻,經(jīng)液壓機壓制成相對應的板狀,然后通過剪刀床栽剪獲得筷子毛坯;再將毛坯放入加熱的模腔中,由液壓機進行第二次壓制成型。
[0011]—種形式中,將成型的筷子進行去廢邊、整毛刺和拋光加工,使筷子獲得整潔的外表。
[0012]進一步,將成品筷子進行水煮殺毒處理。
[0013]進一步,將殺毒后的筷子進行包裝即制造完畢。
[0014]本發(fā)明秸桿粉末合成筷子,釆用農作物的秸桿為原料,經(jīng)清洗、研磨后通過液壓機壓制出成品筷子,使每一筷子形狀外表一致,實現(xiàn)了廢物的再次利用,較比公知的一次性筷子,具有綠色環(huán)保、制作成本輕、節(jié)約木材之優(yōu)勢。
[0015]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情況下,可以對公開的配置進行適當?shù)恼{整,因此如上描述的實例僅用于示例而不是限制之目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清楚的認識到在不明顯改變上述操作情況下可以對配置或者制作工藝進行小的修改達到相同之目的,本發(fā)明由權利要求書作出限制。
【主權項】
1.秸桿粉末合成筷子,其特征在于將農作物的秸桿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的任一種莖葉進行清洗干凈,曬干后進行研磨成粉狀,摻和無毒的粘劑和顏料,其配比為:秸桿粉25kg、粘劑0.5kg、群青0.002kg、増白劑0.015kg、鈦白粉0.15kg進行攪拌均勻,經(jīng)液壓機壓制成相對應的板狀,然后通過剪刀床栽剪獲得筷子毛坯;再將毛坯放入加熱的模腔中,由液壓機進行第二次壓制成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桿粉末合成筷子,其特征在于將成型的筷子進行去廢邊、整毛刺和拋光加工,使筷子獲得整潔的外表。
【專利摘要】秸稈粉末合成筷子,其特征在于將農作物的秸稈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的任一種莖葉進行清洗干凈,曬干后進行研磨成粉狀,摻和無毒的粘劑和顏料,其配比為:秸稈粉25kg、粘劑0.5kg、群青0.002kg、増白劑0.015kg、鈦白粉0.15kg進行攪拌均勻,經(jīng)液壓機壓制成相對應的板狀,然后通過剪刀床栽剪獲得筷子毛坯;再將毛坯放入加熱的模腔中,由液壓機進行第二次壓制成型。
【IPC分類】C08K3/22, B29C43/14, C08L97/02
【公開號】CN105462280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12857
【發(fā)明人】陳妙青
【申請人】陳妙青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