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該解絮機具有解絮筒體,該筒體內裝有解絮轉子,該筒體的內壁上設有多級阻尼機構,對重新合成的輕質碳酸鈣乳液進行解絮處理,可以解除輕質碳酸鈣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
背景技術:
輕質碳酸鈣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塑膠、涂料以及造紙等領域充填增重的碳酸鈣微細粉體?,F有技術中,生產輕質碳酸鈣的方法是將碳酸鈣礦石原料煅燒生成石灰,加水消化生成氫氧化鈣乳液并除渣凈化,再通入CO2氣體重新合成碳酸鈣沉淀,之后進行脫水干燥包裝成輕質碳酸鈣產品。通常在輕質碳酸鈣的重新合成過程中,包括反應溫度、反應速度和反應濃度等關鍵工藝參數的控制對輕質碳酸鈣產品的結構和細度影響非常大,由于參數控制容易出現偏差,經常會發(fā)生輕質碳酸鈣團聚結絮粘連現象,并形成團絮狀粘連狀態(tài),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輕質碳酸鈣產品的細度,降低輕質碳酸鈣產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效果。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有待于提供一種設備,通過物理或機械的方法將形成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打開以保證產品的細度要求。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該解絮機利用解絮轉子和阻尼機構對重新合成的輕質碳酸鈣乳液進行解絮處理,解決輕質碳酸鈣在重新合成過程中發(fā)生的團聚結絮粘連現象,解除輕質碳酸鈣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從而保證輕質碳酸鈣產品的細度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有一個基座,該基座上面裝有驅動裝置,基座下面裝有解絮筒體,該筒體內裝有解絮轉子,所述解絮轉子中有一個豎直軸,該豎直軸上沿軸向依序裝有多級解絮盤,所述解絮筒體底部設有進料口,所述解絮筒體頂部設有集料斗,該集料斗上設有出料口,所述解絮筒體的內壁上設有多級阻尼機構,所述阻尼機構與所述解絮盤對應設置,所述豎直軸和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合理分配各個解絮區(qū)之間的過渡梯度,使內部乳液能量密度分布有利于解除團絮粘連狀態(tài);
2、本實用新型能實現連續(xù)進出料,可對乳液進行連續(xù)的解絮處理,保證了產品質量的一致性;3、本實用新型在解絮筒體內壁增加了阻尼機構,大大增加了物料之間的相對運動,特別是能高效解除輕質碳酸鈣在重新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可以使產品的細度達到600-800目,沉降體積可以穩(wěn)定在2.8-3.0ml/g。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解絮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1的A-A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解絮盤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的B-B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解絮區(qū)劃分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解絮轉子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解絮盤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一詳細描述。
實施例1參見
圖1,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有一個基座10,該基座上面裝有驅動裝置,基座下面裝有解絮筒體12,該筒體內裝有解絮轉子,所述解絮轉子中有一個豎直軸13,在豎直軸上沿軸向依序裝有多級解絮盤131,所述解絮筒體底部設有進料口123,所述解絮筒體頂部設有集料斗8,該集料斗上設有出料口801,所述解絮筒體的內壁上設有多級阻尼機構121,所述阻尼機構與所述解絮盤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豎直軸和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轉動連接。
本實施例中,在豎直軸上沿軸向自下而上依序裝有多級解絮盤,解絮盤之間的距離在每個解絮區(qū)內相等,解絮盤之間的距離在不同的解絮區(qū)內不相等,且自下而上遞增;解絮盤可以與豎直軸一體鍛造而成,也可以直接焊接在豎直軸上,還可以靜配合固定。對于豎直軸上的每一級解絮盤,在解絮筒體的內壁上都有一級阻尼機構與其相對應,以增加物料之間的剪切力。
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包括電機4、減速機構、軸承箱6、連軸器7;減速機構由主動皮帶輪3和從動皮帶輪1以及傳動皮帶2構成;所述基座上有一個支架5,在支架上裝有電機,所述軸承箱內裝有徑向軸承和止推軸承,軸承箱的輸出軸通過連軸器與豎直軸連接,豎直軸吊掛在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豎直軸的轉速為300-500轉/分。
本實施例中,基座10設置在水泥基礎11上。
本實施例中,進料口設在解絮筒體底部中心,有利于輕質碳酸鈣乳液進入解絮筒體后均勻分配。
參見
圖1、圖3,(圖中的箭頭表示轉子的旋轉方向),為了降低物料隨解絮轉子旋轉的速度,增加物料之間的相對運動和剪切力,在所述解絮筒體的內壁上設有多級阻尼機構,本實施例采用的阻尼機構為阻尼環(huán)121,所述阻尼環(huán)的內徑為所述解絮筒體內徑的0.92-0.96倍,所述阻尼環(huán)的厚度為15-30mm,其上設有多個剪切孔122,該剪切孔為通孔。所述解絮筒體內徑為800mm。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4,所述阻尼機構為阻尼樁125,所述阻尼樁沿所述筒體的內壁圓周均勻分布,并徑向設置;每級阻尼機構設有8-12個阻尼樁,所述阻尼樁的高度為所述筒體內徑的0.04-0.08倍,所述阻尼樁的直徑為15-30mm。
實施例2參見圖3、圖4,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基礎上的改進,為了增加物料之間剪切力,所述解絮盤上設有多個剪切孔132,所述剪切孔的總面積占所述解絮盤面積的15%;剪切孔的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在本實施例中,采用魚形剪切孔133。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解絮盤的直徑為所述筒體內徑的0.85-0.9倍,所述解絮盤的厚度為15-30mm。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解絮轉子上設有10-20級所述解絮盤,所述解絮轉子沿軸向劃分為三個解絮區(qū),位于同一個解絮區(qū)內的多級解絮盤按等間距排列,三個解絮區(qū)內的解絮盤按三種間距排列,所述的間距值自下而上遞增,所述間距值為80-150mm。
參見圖5,在本實施例中,解絮轉子上設有10個解絮盤,自下而上,最下端的解絮盤稱其為一級解絮盤,依次排序,最上端的解絮盤稱其為十級解絮盤;一級解絮盤至四級解絮盤構成一個初級解絮區(qū)16,在初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四級解絮盤至七級解絮盤構成一個中級解絮區(qū)17,在中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但是,中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較初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為大;七級解絮盤至十級解絮盤構成一個高級解絮區(qū)18,在高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但是,高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較中級解絮區(qū)里相鄰的兩個解絮盤之間的距離為大。在初級解絮區(qū)里,大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被處理成中等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在中級解絮區(qū)里中等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被處理成小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在高級解絮區(qū)里小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被處理成符合產品要求的細度。
實施例3參見圖6,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基礎上的改進,所述筒體內懸浮設置多個解絮介質球14,所述解絮介質球體積的總和占所述筒體容積的50%;所述解絮介質球的直徑為0.5-2.0mm,其中,直徑為0.5-1.2mm的小球占20%,直徑為1.2-1.5mm的中球占40%,直徑為1.5-2.0mm的大球占40%,所述解絮介質球的材質為氧化鋯;解絮介質球的材質也可以是增強氧化鋁。
為了防止解絮介質球隨輕質碳酸鈣乳液從出料口流出,所述集料斗內設有環(huán)形過濾網9,所述環(huán)形過濾網和集料斗同心安裝;環(huán)形過濾網的網孔直徑不大于0.5mm。
實施例4參見圖7,本實施例中,所述相鄰解絮盤之間裝有隔套135;所述解絮盤和隔套依序套裝在豎直軸上,利用隔套保持多級解絮盤之間的距離,在豎直軸下端設置有羅紋137,用螺母138將多級解絮盤、隔套、豎直軸鎖固成一體。
參見圖8,本實用新型所處理的物料為堿性乳液,有一定程度的腐蝕性,為了防止所使用的設備受到腐蝕,所述解絮轉子和所述解絮筒體采用不銹鋼材料。解絮轉子和解絮筒體也可以使用普通鋼材,在普通鋼材外面包覆一層防護層136,如聚氨酯防護層,也可用其它常規(guī)材料的防護層。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將濃度為10%的輕質碳酸鈣乳液從進料口輸入并使乳液的進口壓力為2-4kg,進料速度為5-8m3/小時;在解絮轉子的作用下,連續(xù)輸入的輕質碳酸鈣乳液不斷地在阻尼機構、解絮介質球以及剪切孔的沖擊、剪切作用下解除團絮粘連狀態(tài);本實施例的解絮轉子沿軸向劃分為三個解絮區(qū)初級解絮區(qū)、中級解絮區(qū)和高級解絮區(qū),三個解絮區(qū)里的解絮盤的間距自下而上呈遞增趨勢,由于合理分配各個解絮區(qū)之間的過渡梯度,使內部乳液能量密度分布有利于解除團聚絮狀粘連狀態(tài);在初級解絮區(qū)里,大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被處理成中等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在中級解絮區(qū)里中等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被處理成小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在高級解絮區(qū)里小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被處理成符合產品要求的細度;經過處理并達到細度要求的乳液進入集料斗,通過環(huán)形過濾網從出料口流出,環(huán)形過濾網將解絮介質球截留在集料斗。
權利要求1.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有一個基座,該基座上面裝有驅動裝置,基座下面裝有解絮筒體,該筒體內裝有解絮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絮轉子中有一個豎直軸,該豎直軸上沿軸向依序裝有多級解絮盤,所述解絮筒體底部設有進料口,所述解絮筒體頂部設有集料斗,該集料斗上設有出料口,所述解絮筒體的內壁上設有多級阻尼機構,所述阻尼機構與所述解絮盤對應設置,所述豎直軸和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轉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機構為阻尼環(huán),所述阻尼環(huán)的內徑為所述解絮筒體內徑的0.92-0.96倍,所述阻尼環(huán)的厚度為15-30mm,其上設有多個剪切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機構為阻尼樁,所述阻尼樁沿所述解絮筒體的內壁圓周均勻分布,每級阻尼機構設有8-12個阻尼樁,所述阻尼樁的高度為所述解絮筒體內徑的0.04-0.08倍,所述阻尼樁的直徑為15-3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絮盤上設有多個剪切孔,所述剪切孔的總面積占所述解絮盤面積的1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絮盤的直徑為所述解絮筒體內徑的0.85-0.9倍,所述解絮盤的厚度為15-30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絮轉子上設有10-20級所述解絮盤,所述解絮轉子沿軸向劃分為三個解絮區(qū),位于同一個解絮區(qū)內的多級解絮盤按等間距排列,三個解絮區(qū)內的解絮盤按三種間距排列,所述的間距值自下而上遞增,所述間距值為80-15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絮筒體內懸浮設置多個解絮介質球,所述解絮介質球體積的總和占所述解絮筒體容積的50%;所述解絮介質球的直徑為0.5-2.0mm;其中,直徑為0.5-1.2mm的小球占20%,直徑為1.2-1.5mm的中球占40%,直徑為1.5-2.0mm的大球占40%,所述解絮介質球的材質為氧化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內設有環(huán)形過濾網。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兩個相鄰的所述解絮盤之間裝有隔套。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碳酸鈣解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絮轉子和所述解絮筒體采用不銹鋼材料。
專利摘要一種輕質碳酸鈣解絮機,有一個基座,基座上面裝有驅動裝置,基座下面裝有解絮筒體,筒體內裝有解絮轉子,解絮轉子中有一個豎直軸,豎直軸上沿軸向依序裝有多極解絮盤,解絮筒體底部設有進料口,解絮筒體頂部設有集料斗,集料斗上設有出料口,解絮筒體的內壁上設有多極阻尼機構,阻尼機構與解絮盤對應設置,豎直軸和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合理分配各個解絮區(qū)之間的過渡梯度,使內部乳液能量密度分布有利于解除團絮粘連狀態(tài);能實現連續(xù)進出料,可對乳液進行連續(xù)的解絮處理,保證了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在解絮筒體內壁增加了阻尼機構,大大增加了物料之間的相對運動,特別是能高效解除輕質碳酸鈣在重新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團絮粘連狀態(tài)。
文檔編號C01F11/18GK2934210SQ20062013217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8月11日
發(fā)明者張自林 申請人:張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