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研磨陰極射線管表面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研磨陰極射線管(CRT)表面的設備,特別涉及毛氈沿著CRT表面的曲線研磨其表面、以便能明顯減少研磨產(chǎn)生的缺陷、同時可容易地更換磨壞的毛氈的設備。
通常,用于CRT表面研磨的毛氈因能清除CRT表面的凸起或缺陷而防止屏幕圖像失真。
韓國專利申請94-33173中披露了一種用于研磨CRT表面的常規(guī)設備。如圖6所示,該設備包括車輪形毛氈104。車輪形毛氈104安裝在從動輪106的旋轉軸108上。
從動輪106通過皮帶114與馬達110的主動輪112相連。
馬達110和旋轉軸108分別安裝在支架116上。支架116連在可上下移動的桿的下端。在支架116中還設置有為研磨表面提供研磨液的軟管117。
與桿118組合的柱體120固定在側向移動的板122上。柱體以及輔助柱體設置于板的中心和側邊上。
移動板122裝配在上框架124上,其工作動力來自于馬達(未示出)。
借助樞軸機構,支承板140牢固地支承用以固定CRT 102的夾具托架128。利用多根固定柱體136將CRT 102牢固地安裝在夾具托架128中。
樞軸機構包括分別裝配于夾具托架128兩側邊之下的一對樞軸銷組件和分別裝配于夾具托架128另外兩側邊之下的一對柱體136。樞軸銷組件包括一對分別固定于兩側邊之下的上固定塊134,一對相應于上固定塊的下支承塊130,以及一對樞軸定位銷132,各樞軸定位銷132使上固定塊134與下支承塊130可旋轉地連接。樞軸銷組件裝配于夾具托架128兩側邊中心之下,通過兩柱體136的工作可使夾具托架128繞樞軸定位銷132旋轉。
支承塊130和柱體136固定于支承板140上。支承板140置于基座138上,并可沿其長度方向移動??梢苿拥闹С邪?40利用從安裝于下框架142中的馬達144的動力進行工作。
工作中,用固定柱體126將CRT 102固定于夾具托架128上。
當桿118向下運動并到達相應于CRT表面上高點線的高度時,支架116的馬達110使車輪形毛氈104旋轉,同時上框架124的馬達使它沿CRT一側邊移動。
操縱支承板140的柱體136,使夾具托架旋轉預定角度,車輪形毛氈便可沿著CRT表面的曲線研磨其表面。
軟管117將研磨液噴在CRT表面。
如上所述,研磨了CRT的部分表面后,按與上述相同的方式操縱下框架142的馬達144,用車輪形毛氈104研磨未研磨的其余部分。
如上所述,研磨CRT表面的毛氈研磨CRT表面一部分,然后移動到另外部分上進行研磨。但是,在移動途中可能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研磨深度誤差。
因此,該誤差在CRT表面上產(chǎn)生不平度,使整個表面不均勻。
此外,由于軟管供給研磨液的位置距CRT與車輪形毛氈的距離很遠,因而研磨表面上的研磨液厚度不均勻。于是,研磨表面過熱,無法得到均勻的表面。
因此,本發(fā)明正是致力于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研磨CRT表面的設備,它能均勻地研磨CRT表面,從而獲得高質量的CRT,而且能有效地將研磨液噴射在研磨面上,防止出現(xiàn)過熱狀態(tài)。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研磨CRT表面的設備。該設備包括置于支承板上的用以提供動力的馬達。萬向接頭連接馬達與旋轉軸,并將第一和第二法蘭連至旋轉軸側端。研磨CRT表面的毛氈與第二法蘭連在一起。
當萬向接頭因得到自旋轉軸的動力而轉動時,為提供對該轉角的阻力,將橡皮附著于第一和第二法蘭的外周上。
在旋轉軸上開有用作研磨液通道的小孔。該小孔連至輸送研磨液的軟管的一端。
該軟管的另一端連至第一法蘭上的孔。并且,通過毛氈形成流體出口,將從軟管提供的研磨液噴射在CRT的整個表面上。
附圖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它展示出本發(fā)明實施例,并和說明部分一起,用以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圖1是按照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的研磨陰極射線管表面的設備的局部剖面圖2是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設備的平面圖;圖3是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研磨設備的右視剖面圖;圖4是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研磨設備的組合剖面圖;圖5是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毛氈的正視圖;和圖6是研磨安裝在中心裝置中的CRT表面的常規(guī)設備。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
如圖1-5所示,支承板16借助樞軸機構牢固地支承用于固定CRT2均夾具托架6。用多根固定柱體4將CRT牢固地裝于夾具托架6中。
樞軸機構包括一對分別裝配于夾具托架6兩側邊下的樞軸銷組件和一對分別裝配于夾具托架6另外兩側邊下的柱體14。樞軸銷組件包括一對分別固定于兩側邊下的上固定塊12、一對相應于上固定塊的下支承塊10、和一對樞軸定位銷,每一樞軸定位銷使一個上固定塊與一個下支承塊可旋轉地連接。
柱體14與夾具托架6的下端相連并垂直于鉸接軸裝配。
柱體14和下支承塊10裝配于可縱向移動的支承板16上。支承板16能在裝配于下框架18的基座20上滑動。
為支承板16提供動力的馬達22裝配于下框架18的一側上。
框架柱24焊在下框架18的兩側。上框架26焊在框架柱24的上部。
在馬達27的驅動下,板28沿朝向CRT的方向軸向移動。板28經(jīng)安裝后可在配置于上框架26中的基座30上滑動。與桿32組合的柱體34以及輔助柱體分別裝配在板28的中心和側邊。支承板36安裝在桿的下端并可上下移動。
馬達38裝配在支承板36的一側上。皮帶42的一端連至與馬達38相連的皮帶輪上。
皮帶42的另一端連至與旋轉軸44相連的皮帶輪上。旋轉軸44可旋轉地連在支承板36上,在其中心形成有接收來自外部的研磨液的小孔46。
與外部的研磨液容器(未示出)相通的軟管48連至小孔46的入口。另一根軟管50連至小孔46的出口,引導研磨液向外流動。
第一法蘭52固定于旋轉軸44的前端。穿過第一法蘭52的第一通孔54引導研磨液向內流動。
萬向接頭56的一端連至第一法蘭52的一部分上,同時用螺釘將萬向接頭56的另一部分與第二法蘭60相連,萬向接頭56可自由控制旋轉角度并傳遞動力,第二法蘭60中配置有引導研磨液流出的第二通孔58。
軟管74使第一通孔54與第二通孔58相通。
橡皮64彈性地附在第一法蘭52和第二法蘭60的外圍上,對萬向接頭56的旋轉產(chǎn)生阻力。
用多個螺釘72將研磨CRT表面的毛氈40聯(lián)到第二法蘭的一側。
在毛氈40的前部上突出有不規(guī)則四邊形狀的研磨部分。以預定角度安裝有引導研磨液流出的出口70。排液噴嘴66安裝在毛氈40的中部,與第二法蘭60的孔58相通,并噴射研磨液。
工作中,用夾具托架6夾持CRT2,并用固定柱體固定,夾具托架6設置于可沿基座20移動的預定位置處。
柱體34和設置于上框架26中的馬達27使毛氈40下降,移到CRT2的一側邊上,同時當上支承板36的馬達38帶動毛氈旋轉時,通過出口70和排液噴嘴66噴射提供的研磨液。
此時,設置于支承板16上的柱體14使CRT2轉動,以便毛氈40從一側邊至另一側邊均勻地研磨CRT的整個表面。
毛氈40研磨CRT曲面時,萬向接頭56使毛氈40偏離旋轉軸44的中心。同時該表面相對于旋轉軸44的中心軸偏斜預定角度。
毛氈40偏斜預定角度時,彈性的橡皮64對萬向接頭56的偏斜角度施加阻力,形成彈性偏斜。
因此,毛氈40的研磨部分能夠均勻地研磨CRT2的整個表面。
供應的研磨液通過旋轉軸44中的小孔46和軟管50流入第一法蘭52中的孔54中。
同時,通過第二法蘭60中的孔58,將研磨液排入排液噴嘴66中,然后噴射在CRT2的整個表面上。
因此,噴射的研磨液吸收研磨中產(chǎn)生的濺射塵埃,同時將帶走CRT2表面上產(chǎn)生的熱量并使其冷卻。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磨陰極射線管表面的設備,包括支承板;提供動力的馬達,該馬達設置于所述支承板中以提供動力;萬向接頭,它連接旋轉軸與所述馬達以及使第一和第二法蘭與旋轉軸側端相連;和研磨CRT表面的毛氈,該毛氈附在第二法蘭上。
2.如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毛氈的前緣形成突起的研磨部分。
3.如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將橡皮連在第一和第二法蘭的周圍以對旋轉軸傳遞的動力造成的萬向接頭偏斜角度提供阻力。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中的用作研磨液通道的小孔連至引導研磨液流動的軟管的一端。
5.如權利要求4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的下端連至所述第一法蘭中的孔,在所述毛氈中設置有排液噴嘴,該噴嘴將從所述軟管流入的研磨液噴射在CRT的整個表面上。
6.如權利要求5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噴射研磨液的所述排液噴嘴設置于所述毛氈中部。
全文摘要
一種研磨陰極射線管表面的設備,包括提供動力的馬達,連接旋轉軸與馬達以及使第一和第二法蘭與旋轉軸的側端相連的萬向接頭,和連至第二法蘭、研磨陰極射線管表面的毛氈。
文檔編號B24B13/00GK1152184SQ9611923
公開日1997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全泓錫 申請人:三星電管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