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射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水冷射筒,以解決射筒中的無機砂易固化的問題。本方案中的水冷射筒,包括射筒主體,其特征在于:射筒主體內設有用于通過冷卻劑的流道,流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設于射筒主體的外壁,流道環(huán)繞射筒主體中用于容置砂芯的內壁。本方案在射筒內壁之中增設了通過冷卻劑的流道,灌注冷卻水等物質用于降低射筒內部溫度。流道環(huán)繞經過射筒主體中用于容置砂芯的內壁,可全面均勻的降低射筒內部的溫度。本發(fā)明的水冷射筒可是雙層封閉式結構,使無機型砂在設備工作時,型砂溫升很小,具有足夠的流動性,滿足射砂的要求。
【專利說明】水冷射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射芯機的射筒。
【背景技術】
[0002]當今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需要更加環(huán)保的制造工業(yè)技術來保證,特別是對于傳統(tǒng)鑄造工業(yè)而言顯得更為急切,以解決鑄造全過程的環(huán)境排放問題。自上世紀40年代德國工程師開發(fā)出酚醛樹脂為粘結劑的熱芯盒型芯砂技術以前,傳統(tǒng)的鑄造型砂主要是用無機類材料為粘結劑的技術,如采用以粘土、硅酸鹽類、鋁硅酸鹽類、磷酸鹽類等等為粘結劑做成的型砂材料技術方法。盡管傳統(tǒng)的無機粘結劑型砂在制型、澆注過程中比熱芯盒酚醛樹脂砂對環(huán)境的影響要小,環(huán)保型要好,但出于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的效率性需求,最終人們還是選擇了污染物排放更大的有機類粘結劑型砂。經過近百年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在認清楚有機粘結劑應用對環(huán)境污染、工人健康的危害之后,工程師們又重新評估曾經使用過的無機材料作為型芯砂粘結劑存在的問題,并開始尋找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法,以解決其在工程應用過程中的性能不足、效率不足、可靠性不足的諸多方面問題。
[0003]有研究人員從無機材料種類方面入手,開發(fā)出以無機樹脂材料進行復配改性的無機粘結劑技術,并成功地應用到型砂中解決單硅酸鹽作為粘結劑的即時強度不足的問題;國外近年來也將開發(fā)出的這種新型無機粘結劑應用在型砂中,取得了較好型芯質量,包括良好的即時和常溫強度、良好的型芯表面質量和較好的抗吸濕性。我們都知道有機砂的制芯過程需要在高溫環(huán)境中進行,而無機砂的要求則大不相同,其要求整個應用工程過程必須在溫度適中的環(huán)境中進行,無機砂只有在這樣的溫度環(huán)境中才能保持需要的流動性,如果溫度過高,由于材料特性的原因,無機砂則會固化,這點也是無機砂制芯工藝與有機砂制芯工藝的主要區(qū)別之一。
[0004]典型的射芯機由機身、射砂壓緊裝置、儲砂斗、射砂筒、射斗、射板、射嘴等結構組成。射砂筒的下端是導流段,裝有射板,射板的下方安裝有射嘴,射板在射砂時與模具緊密接觸,同時將射嘴伸入模具內部,型砂從射砂筒中射出至射斗,然后經過射板和射嘴的型砂流道進入模具。儲砂斗位于整個設備的最上方,用于貯存芯砂并向射筒加砂。
[0005]現(xiàn)在的單層開放式射筒使用在無機溫態(tài)腹膜砂工藝射砂時,由于單層開放式射筒會受到環(huán)境溫度、設備溫度的影響而迅速升溫,而無機樹脂在高溫環(huán)境下易固化,型砂快速固化后流動性急劇降低導致無法射砂。
[0006]整個說明書對【背景技術】的任何討論,并不代表該【背景技術】是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曉的現(xiàn)有技術;整個說明書中的對現(xiàn)有技術的任何討論并不代表認為該現(xiàn)有技術是廣泛公知的或是構成本領域的公知常識。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意在提供一種水冷射筒,以解決射筒中的無機砂易固化的問題。
[0008]專利方案:本方案中的水冷射筒,包括射筒主體,其特征在于:射筒主體內設有用于通過冷卻劑的流道,流道的入口和出口均設于射筒主體的外壁,流道環(huán)繞射筒主體中用于容置砂芯的內壁。
[0009]本方案在射筒內壁之中增設了通過冷卻劑的流道,灌注冷卻水等物質用于降低射筒內部溫度。流道環(huán)繞經過射筒主體中用于容置砂芯的內壁,可全面均勻的降低射筒內部的溫度。本發(fā)明的水冷射筒可是雙層封閉式結構,使無機型砂在設備工作時,型砂溫升很小,具有足夠的流動性,滿足射砂的要求。
[0010]進一步,射筒主體包括疊合套設在一起的外套和內套,外套和內套之間形成的夾層即為流道。此方案便于流道的加工以及維護。
[0011]進一步,流道中設有隔板,隔板位于入口和出口較近的一側。流道的截面為環(huán)形,出口和入口之間亦在此結構中,意味著出口和入口具有兩條通道連通,如果不設置隔板,大部分的冷卻劑就會在進入流道后,迅速的通過較短的通道來到出口流出,不能對整個射筒主體起到良好的降溫效果。隔板可把進出水口間較近的通道隔開,確保低溫冷卻水在射筒內部充分流動,盡可能的流經整個環(huán)形的流道,對射筒內套產生足夠的冷卻效力。
[0012]進一步,流道的出口和入口位于同一高度,可以降低對冷卻劑輸入壓力的要求,不需太高的壓力即可將推送冷卻劑通過流道。
[0013]進一步,射筒主體的側方設有進氣口,可使壓縮空氣均勻地分布于射沙筒的氣孔,促使完成射制較為復雜的砂芯。
[0014]進一步,射筒主體的下方設有法蘭,便于射筒與其下方的射斗等部件進行聯(lián)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示意圖,圖中左部分被剖開。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1、聯(lián)接法蘭;2、進氣口 ;3、射筒外套;4、射筒內套;5、排氣口 ;6、進水口 ;7、出水口。
[0017]實施例基本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水冷射筒是雙層封閉式結構,包括射筒外套3和射筒內套4,射筒外套3和射筒內套4是一大一小的筒狀結構,套設固定在一起,其間具有一定的空心夾層空間作為流道。射筒外套3和射筒內套4上部設有頂蓋,下部設有聯(lián)接法蘭
1。上述結構使得流道成為一個相對密閉的內部空間。在射筒外套3和射筒內套4的側方設有進氣口 2,進氣口直接通入射筒內套4的內壁且不與流道連通,同樣的在射筒外套3和射筒內套4的側方還配套設置有出氣口 5。
[0018]在射筒外套3上設置進水口 6和出水口 7,進水口 6和出水口 7均位于同一高度且相互靠近,流道中進水口 6和出水口 7相近的部位設置有豎向的隔板,隔板從上至下把進水口 6和出水口 7較近的通道徹底隔開,確保低溫冷卻水進入射筒內部后必須繞經整個射筒才能從出水口流出,對射筒內套4產生足夠的冷卻,這樣可使型砂在設備工作時,型砂溫升很小,具有足夠的流動性,滿足射砂的要求。
[0019]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如將以上記載的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或部件組合相互替換構成本申請中沒有直接描述的技術方案,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權利要求】
1.水冷射筒,包括射筒主體,其特征在于:射筒主體內設有用于通過冷卻劑的流道,流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設于射筒主體的外壁,流道環(huán)繞射筒主體中用于容置砂芯的內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射筒,其特征是:射筒主體包括疊合套設在一起的外套和內套,外套和內套之間形成的夾層即為流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射筒,其特征是:流道中設有隔板,隔板位于入口和出口較近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射筒,其特征是:流道的出口和入口位于同一高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射筒,其特征是:射筒主體的側方設有進氣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射筒,其特征是:射筒主體的下方設有法蘭。
【文檔編號】B22C15/23GK104226929SQ20141053354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蔣永明, 陳利華, 湯渝生, 王振民, 陳龍, 劉云, 劉小紅, 陳建軍 申請人:重慶新紅旗缸蓋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