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鋸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切割加工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新型鋸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車輛零部件加工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使用鋸子進行切割加工作業(yè),鋸子在使用過程中常會出現折斷現象,而傳統(tǒng)折斷后的鋸條不能再裝入鋸子上繼續(xù)使用,造成浪費;同時,傳統(tǒng)鋸子只裝有單個鋸條,單個鋸條出現故障時不能及時保證切割作業(yè)的連續(xù);同時,切割加工過程涉及切割面情況繁多復雜,而傳統(tǒng)鋸條的鋸齒固定朝向鋸體外側,適用性較弱。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保障切割作業(yè)連續(xù)性、便于折斷鋸條再利用、適用性強的新型鋸子。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鋸子,包括兩側開設有開口間隙的H型鋸體、分別設置于兩側開口間隙內的第一鋸條及第二鋸條,所述鋸體包括中間的橫向部及兩端的縱向部,所述橫向部上滑動套接一套筒,所述套筒上螺紋連接有定位螺栓;所述第一鋸條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座對應轉動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座外側固定有帶外螺紋的轉軸,所述轉軸穿過該側鋸體側壁螺紋連接配合有鎖緊螺母;所述第二鋸條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連接座,一端的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對應端、另一端的第二連接座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套筒。
[0005]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yōu)先,所述第一連接座與第二連接座結構相同。
[0006]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yōu)先,所述第一連接座上開設有與第一鋸條兩端相對應的放置槽,所述第二連接座上開設有與第二鋸條相對應的放置槽,第一鋸條、第二鋸條、第一連接座及第二連接座上均開設有安裝孔,第一連接座及第二連接座上對應安裝孔的位置固定有凸焊螺母,有緊固螺栓穿過安裝孔后配合于凸焊螺母。
[0007]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yōu)先,一端的縱向部上設有長度刻度線。
[0008]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新型鋸子,其第二連接座之間固定有第二鋸條,因第二連接座之間間隔可通過滑動套筒進行改變,故第二連接座之間可用于安裝不同長度的第二鋸條,可以安裝一些折斷后的鋸條,實現折斷鋸條的再利用;其第一鋸條通過兩端的第一連接座可實現轉動,進而改變第一鋸條的朝向,實現內外切換,當其與第二鋸條同向時,能夠適用于不同切割需求,適用性強,當兩者方向時,能夠相互替補,充當備份,功能多樣。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一連接座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標號為:1-鋸體,2-開口間隙,3-第一鋸條,4-第二鋸條,5-橫向部,6-縱向部,7-套筒,8-定位螺栓,9-第一連接座,10-轉軸,11-鎖緊螺母,12-第二連接座,13-連接桿,14-放置槽,15-安裝孔,16-緊固螺栓,17-長度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12]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13]參照圖1和圖2可知,一種新型鋸子,包括兩側開設有開口間隙2的H型鋸體1、分別設置于兩側開口間隙2內的第一鋸條3及第二鋸條4,所述鋸體I包括中間的橫向部5及兩端的縱向部6,所述橫向部5上滑動套接一套筒7,所述套筒7上螺紋連接有定位螺栓8;所述第一鋸條3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座9對應轉動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座9外側固定有帶外螺紋的轉軸10,所述轉軸10穿過該側鋸體側壁螺紋連接配合有鎖緊螺母11;所述第二鋸條4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連接座12,一端的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對應端、另一端的第二連接座通過連接桿13固定連接于套筒7。
[0014]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座9與第二連接座12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連接座9上開設有與第一鋸條3兩端相對應的放置槽14,所述第二連接座12上也開設有與第二鋸條4相對應的放置槽14,第一鋸條3、第二鋸條4、第一連接座9及第二連接座12上均開設有安裝孔15,第一連接座9及第二連接座12上對應安裝孔的位置固定有凸焊螺母,有緊固螺栓16穿過安裝孔后配合于凸焊螺母。
[0015]本發(fā)明提供的新型鋸子,其第二連接座12之間固定有第二鋸條4,因第二連接座12之間間隔可通過滑動套筒7進行改變,故第二連接座12之間可用于安裝不同長度的第二鋸條,可以安裝一些折斷后的鋸條,實現折斷鋸條的再利用;其第一鋸條3通過兩端的第一連接座9可實現轉動,進而改變第一鋸條3的朝向,實現內外切換,當其與第二鋸條4同向時,能夠適用于不同切割需求,適用性強,當兩者方向時,能夠相互替補,充當備份,功能多樣。
[0016]更好的,一端的縱向部6上設有長度刻度線17,在切割加工過程中,經過遇到需要測量長度進行標記的情況,利用鋸體I上的長度刻度線17方便測量標記,操作方便,節(jié)省時間,工作效率高。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鋸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側開設有開口間隙的H型鋸體、分別設置于兩側開口間隙內的第一鋸條及第二鋸條,所述鋸體包括中間的橫向部及兩端的縱向部,所述橫向部上滑動套接一套筒,所述套筒上螺紋連接有定位螺栓;所述第一鋸條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座對應轉動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座外側固定有帶外螺紋的轉軸,所述轉軸穿過該側鋸體側壁螺紋連接配合有鎖緊螺母;所述第二鋸條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連接座,一端的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對應端、另一端的第二連接座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套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鋸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座與第二連接座結構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鋸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座上開設有與第一鋸條兩端相對應的放置槽,所述第二連接座上開設有與第二鋸條相對應的放置槽,第一鋸條、第二鋸條、第一連接座及第二連接座上均開設有安裝孔,第一連接座及第二連接座上對應安裝孔的位置固定有凸焊螺母,有緊固螺栓穿過安裝孔后配合于凸焊螺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鋸子,其特征在于:一端的縱向部上設有長度刻度線。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鋸子,包括兩側開設有開口間隙的H型鋸體、分別設置于兩側開口間隙內的第一鋸條及第二鋸條,所述鋸體包括中間的橫向部及兩端的縱向部,所述橫向部上滑動套接一套筒,所述套筒上螺紋連接有定位螺栓;所述第一鋸條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座對應轉動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座外側固定有帶外螺紋的轉軸,所述轉軸穿過該側鋸體側壁螺紋連接配合有鎖緊螺母;所述第二鋸條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連接座,一端的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于該側開口間隙的對應端、另一端的第二連接座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套筒。本發(fā)明便于保障切割作業(yè)連續(xù)性、便于折斷鋸條再利用、適用性強。
【IPC分類】B23D51/12, B23D49/12
【公開號】CN105665819
【申請?zhí)枴緾N201610106513
【發(fā)明人】胡立宇
【申請人】胡立宇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