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裝配技術領域,具體地來說,是一種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工業(yè)生產(chǎn)率亟待提高,從而對工業(yè)自動化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工業(yè)自動化的基礎是具備多種功能的自動化設備。目前,自動化設備的功能主要通過自動化零部件組裝而實現(xiàn)。其中,直線運動是自動化設備最為基礎而重要的功能之一。直線運動中最為常見的結構是由滾珠絲杠與直線導軌組成的直線運動機構,二者結合而實現(xiàn)直線運動的傳動與導向。
滾珠絲杠傳動屬于螺旋傳動的一種形式,其主要功能是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線性運動,或將扭矩轉換成軸向反復作用力,同時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點。
直線導軌又稱線軌、滑軌、線性導軌、線性滑軌,用于直線往復運動場合,且可以承擔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負載的情況下實現(xiàn)高精度的直線運動。在直線導軌的各種形式中,滾動導軌由于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而應用更為廣泛。
無論是滾珠絲杠或滾動導軌,需要很高的安裝精度,因而安裝工藝要求很高。目前的安裝工藝過于繁復,對于工人的操作要求很高,極大地影響直線運動機構的安裝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具有極高的安裝效率與裝配精度。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0:將第一滾動導軌安裝到安裝平面上并通過第一螺紋緊固件鎖緊;
S20:將第二滾動導軌安裝到所述安裝平面上并通過第二螺紋緊固件連接,所述第二滾動導軌保持未鎖緊狀態(tài);
S30:利用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基準面與第二基準面并具有千分表的第一檢測裝置調(diào)節(jié)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相對于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行走平行度;
S40:利用具有一基準底面及千分表的第二檢測裝置調(diào)節(jié)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高度精度;
S50:利用所述第二檢測裝置調(diào)節(jié)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的高度精度;
S60:將固定側軸承單元以鎖緊螺母鎖緊于滾珠絲杠一端軸頸部,并將所述固定側軸承單元裝配到固定側支撐座的配合孔內(nèi);
S70:將支撐側軸承以止動環(huán)固定于所述滾珠絲杠另一端軸頸部,并將所述支撐側軸承裝配到支撐側支承座的配合孔內(nèi);
S80:將所述固定側支撐座以第三螺紋緊固件安裝到所述安裝平面上,將所述支撐側支承座以第四螺紋緊固件安裝到所述安裝平面上,所述第三螺紋緊固件與所述第四螺紋緊固件均保持未鎖緊狀態(tài);
S90:以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為基準而利用所述第二檢測裝置檢測所述固定側支撐座與所述支撐側支承座的安裝精度,并將所述固定側支撐座與所述支撐側支承座的位置調(diào)整到位,然后依次鎖緊所述第三螺紋緊固件與所述第四螺紋緊固件;
S100:以定位銷固定所述固定側支撐座及所述支撐側支承座于所述安裝平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S1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安裝基面緊貼于所述安裝平面,使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安裝孔依次對準所述安裝平面的導軌固定孔,并依次通過所述第一螺紋緊固件完全鎖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2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的安裝基面緊貼于所述安裝平面,使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的安裝孔依次對準所述安裝平面的導軌固定孔,并依次鎖入所述第二螺紋緊固件,所述第二螺紋緊固件保持未鎖緊狀態(tài)。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3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所述第一檢測裝置安放于所述安裝平面,所述第一基準面與所述安裝平面保持貼合,所述第二基準面貼緊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豎直精度面;
使所述第一檢測裝置的千分表測頭與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的豎直精度面之最外側接觸,并使所述第一檢測裝置在所述安裝平面上貼緊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豎直精度面而滑動;
觀察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并微調(diào)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的位置,直至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處于行走平行度標準范圍內(nèi);
分別完全鎖緊所述第二滾動導軌兩端的兩個所述第二螺紋緊固件,并依次鎖緊所述第二滾動導軌上的其余所述第二螺紋緊固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滾動導軌的豎直精度面與所述第二滾動導軌的豎直精度面保持相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4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一滑塊安裝到所述第一滾動導軌上,將所述第二檢測裝置安放于所述安裝平面,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所述基準底面與所述安裝平面保持貼合,使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千分表測頭與所述第一滑塊的上部基準面中心接觸;
使所述第一滑塊于所述第一滾動導軌上運動,觀察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并調(diào)節(jié)所述第一螺紋緊固件鎖緊程度,直至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處于第一滑塊高度標準范圍內(nèi);
完全鎖緊所述第一螺紋緊固件,并以螺紋膠加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5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二滑塊安裝到所述第二滾動導軌上,所述第二檢測裝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塊的上部基準面中心,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基準底面與所述第一滑塊的上部基準面保持貼合,使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千分表測頭與所述第二滑塊的上部基準面中心接觸;
使所述第一滑塊于所述第一滾動導軌上運動,觀察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并調(diào)節(jié)所述第二螺紋緊固件鎖緊程度,直至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處于所述第二滑塊高度標準范圍內(nèi);
完全鎖緊所述第二螺紋緊固件,并以螺紋膠加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9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所述第二檢測裝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塊的上部基準面中心,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基準底面與所述上部基準面保持貼合;
使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千分表測頭與所述滾珠絲杠位于所述固定側支撐座一側的軸頸之外圓周面最外側處接觸,然后旋轉所述滾珠絲杠,觀察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并調(diào)整所述固定側支撐座的位置,直至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位于驗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nèi),隨即鎖緊所述第三螺紋緊固件;
使所述第二檢測裝置的千分表測頭與所述滾珠絲杠位于所述支撐側支承座一側的絲杠螺紋之外圓周面最外側處接觸,然后旋轉所述滾珠絲杠,觀察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并調(diào)整所述支撐側支承座的位置,直至所述千分表的讀數(shù)位于所述驗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nèi),隨即鎖緊所述第四螺紋緊固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檢測裝置包括大理石表座及設于所述大理石表座上的所述千分表,所述大理石表座設有所述第一基準面與所述第二基準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檢測裝置包括磁性表座及設于所述磁性表座上的所述千分表,所述磁性表座具有一所述基準底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簡明的裝配步驟,依次完成滾動導軌、滾珠絲杠與固定側支撐座、支撐側支承座、安裝平面的安裝調(diào)節(jié),安裝工藝步驟明確、步驟較少,極大地簡化了裝配工人的工作負擔,有效地提高了精密機械的裝配效率。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步驟流程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一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二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三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一檢測裝置的透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四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二檢測裝置的透視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五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六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七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八示意圖;
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九示意圖;
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第十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100-安裝平面,0200-第一滾動導軌,0210-第一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220-第一滑塊,0300-第二滾動導軌,0310-第二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320-第二滑塊,0400-第一檢測裝置,0410-大理石表座,0411-第一基準面,0412-第二基準面,0420-千分表,0500-第二檢測裝置,0510-磁性表座,0511-基準底面,0600-滾珠絲杠,0610-第一軸頸部,0620-第二軸頸部,0621-止動環(huán)安裝槽,0630-絲杠螺紋,0700-固定側軸承單元,0710-鎖緊螺母,0720-固定側支撐座,0721-固定側定位銷孔,0800-支撐側軸承,0810-止動環(huán),0900-支撐側支承座,0910-支撐側定位銷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是,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公開內(nèi)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相反,當元件被稱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時,不存在中間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直線運動機構安裝工藝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直線運動機構包括滾珠絲杠0600與滾動導軌,其安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0:請參閱圖2,將第一滾動導軌0200安裝到安裝平面0100上并通過第一螺紋緊固件鎖緊。
優(yōu)選地,S1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一滾動導軌0200的安裝基面緊貼于安裝平面0100,使第一滾動導軌0200的安裝孔依次對準安裝平面0100的導軌固定孔,并依次通過第一螺紋緊固件完全鎖緊。
S20:請參閱圖3,將第二滾動導軌0300安裝到安裝平面0100上并通過第二螺紋緊固件連接,第二滾動導軌0300保持未鎖緊狀態(tài)。
優(yōu)選地,S2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二滾動導軌0300的安裝基面緊貼于安裝平面0100,使第二滾動導軌0300的安裝孔依次對準安裝平面0100的導軌固定孔,并依次鎖入第二螺紋緊固件,第二螺紋緊固件保持未鎖緊狀態(tài)。
優(yōu)選地,第一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210與第二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310保持相對。
S30:請結合參閱圖3、圖4與圖5,利用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基準面0411與第二基準面0412并具有千分表0420的第一檢測裝置0400調(diào)節(jié)第二滾動導軌0300相對于第一滾動導軌0200的行走平行度。
優(yōu)選地,S3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一檢測裝置0400安放于安裝平面0100,第一基準面0411與安裝平面0100保持貼合,第二基準面0412貼緊第一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210;
使第一檢測裝置0400的千分表測頭與第二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310之最外側接觸,并使第一檢測裝置0400在安裝平面0100上貼緊第一滾動導軌豎直精度面0210而滑動;
觀察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并微調(diào)第二滾動導軌0300的位置,直至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處于行走平行度標準范圍內(nèi);
分別完全鎖緊第二滾動導軌0300兩端的兩個第二螺紋緊固件,并依次鎖緊第二滾動導軌0300上的其余第二螺紋緊固件。
優(yōu)選地,第一檢測裝置0400包括大理石表座0410及設于大理石表座0410上的千分表0420,大理石表座0410設有第一基準面0411與第二基準面0412。
S40:請結合參閱圖6與圖7,利用具有一基準底面0511及千分表0420的第二檢測裝置0500調(diào)節(jié)第一滾動導軌0200的高度精度。
優(yōu)選地,S4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一滑塊0220安裝到第一滾動導軌0200上,將第二檢測裝置0500安放于安裝平面0100,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基準底面0511與安裝平面0100保持貼合,使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千分表測頭與第一滑塊0220的上部基準面中心接觸;
使第一滑塊0220于第一滾動導軌0200上運動,觀察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并調(diào)節(jié)第一螺紋緊固件鎖緊程度,直至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處于第一滑塊0220高度標準范圍內(nèi);
完全鎖緊第一螺紋緊固件,并以螺紋膠加固。
優(yōu)選地,第二檢測裝置0500包括磁性表座0510及設于磁性表座0510上的千分表0420,磁性表座0510具有一基準底面0511。
S50:請參閱圖8,利用第二檢測裝置0500調(diào)節(jié)第二滾動導軌0300的高度精度。
優(yōu)選地,S5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二滑塊0320安裝到第二滾動導軌0300上,第二檢測裝置0500固定于第一滑塊0220的上部基準面中心,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基準底面0511與第一滑塊0220的上部基準面保持貼合,使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千分表測頭與第二滑塊0320的上部基準面中心接觸;
使第一滑塊0220于第一滾動導軌0200上運動,觀察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并調(diào)節(jié)第二螺紋緊固件鎖緊程度,直至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處于第二滑塊0320高度標準范圍內(nèi);
完全鎖緊第二螺紋緊固件,并以螺紋膠加固。
S60:請結合參閱圖9、圖10與圖11,將固定側軸承單元0700以鎖緊螺母0710鎖緊于滾珠絲杠0600一端軸頸部,亦即第一軸頸部0610,并將固定側軸承單元0700裝配到固定側支撐座0720的配合孔內(nèi)。
其中,固定側軸承單元0700包括角接觸球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能在較高的轉速下工作。接觸角越大,軸向承載能力越高。進一步地,其形式可包括單列角接觸球軸承與雙利角接觸球軸承。
S70:請參閱圖12,將支撐側軸承0800以止動環(huán)0810固定于滾珠絲杠0600另一端軸頸部,亦即第二軸頸部0620,并將支撐側軸承0800裝配到支撐側支承座0900的配合孔內(nèi)。
具體而言,第二軸頸部0620上設有止動環(huán)安裝槽0621。止動環(huán)0810置入止動環(huán)安裝槽0621內(nèi),用以限制支撐側軸承0800,防止支撐側軸承0800在運轉中于支撐側支承座0900上發(fā)生竄動,保證滾珠絲杠0600的運轉平穩(wěn)。
S80:請參閱圖13,將固定側支撐座0720以第三螺紋緊固件安裝到安裝平面0100上,將支撐側支承座0900以第四螺紋緊固件安裝到安裝平面0100上,第三螺紋緊固件與第四螺紋緊固件均保持未鎖緊狀態(tài)。
S90:以第一滾動導軌0200為基準而利用第二檢測裝置0500檢測固定側支撐座0720與支撐側支承座0900的安裝精度,并將固定側支撐座0720與支撐側支承座0900的位置調(diào)整到位,然后依次鎖緊第三螺紋緊固件與第四螺紋緊固件。
優(yōu)選地,S90的具體步驟如下:
將第二檢測裝置0500固定于第一滑塊0220的上部基準面中心,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基準底面0511與上部基準面保持貼合;
使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千分表測頭與滾珠絲杠0600位于固定側支撐座0720一側的軸頸之外圓周面最外側處接觸,然后旋轉滾珠絲杠0600,觀察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并調(diào)整固定側支撐座0720的位置,直至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位于驗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nèi),隨即鎖緊第三螺紋緊固件;
使第二檢測裝置0500的千分表測頭與滾珠絲杠0600位于支撐側支承座0900一側的絲杠螺紋0630之外圓周面最外側處接觸,然后旋轉滾珠絲杠0600,觀察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并調(diào)整支撐側支承座0900的位置,直至千分表0420的讀數(shù)位于驗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nèi),隨即鎖緊第四螺紋緊固件。
S100:以定位銷固定固定側支撐座0720及支撐側支承座0900于安裝平面0100。
具體而言,固定側支撐座0720上設有用于定位的固定側定位銷孔0721。安裝平面0100上亦設有對應的安裝面定位銷孔,定位銷豎直地穿過固定側定位銷孔0721與安裝面定位銷孔,以銷連接而消除固定側支撐座0720的間隙松動,進一步增強滾珠絲杠0600的安裝精度。
支撐側支承座0900上設有用于定位的支撐側定位銷孔0910。安裝平面0100上亦設有對應的安裝面定位銷孔,定位銷豎直地穿過支撐側定位銷孔0910與安裝面定位銷孔,以銷連接而消除支撐側支承座0900的間隙松動,進一步增強滾珠絲杠0600的安裝精度。
優(yōu)選地,第一螺紋緊固件、第二螺紋緊固件、第三螺紋緊固件與第四螺紋緊固件均包括平墊圈、彈簧墊圈及螺栓。其中,平墊圈用于減少摩擦,彈簧墊圈用于鎖緊放松,螺栓用于實現(xiàn)螺紋連接。
在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