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包括燈罩、燈座、發(fā)光體、線路板,所述燈罩底部設置有固定塊,該固定塊上開有通孔;所述發(fā)光體的上部通過通孔設置于燈罩內、發(fā)光體的下部設置于燈座內,且燈座通過連接機構固定于燈罩下方位置;所述線路板設置于發(fā)光體內,并與發(fā)光體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燈具結構簡單,可360°旋轉,有效的利用燈具照明時所述散發(fā)的熱量,通過紅外傳感器產(chǎn)生遠紅外線,在該熱量的作用下,釋放遠紅外線,同時解決了現(xiàn)有燈具存在的摸黑開燈不方便和忘記關燈造成能源浪費的問題。
【專利說明】
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具,尤其涉及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
【背景技術】
[0002]普通照明用燈泡,例如,鎢絲燈泡、節(jié)能燈等,其功能僅限于照明。照明過程所產(chǎn)生的熱量被耗散到空氣中,是一種浪費。而且,人們晚上工作或學習時都是使用燈具來提供照明,這樣不僅自己可以工作學習,而且還不會影響其他人。正因為它給人們提供了極大方便,所以,如今燈具已經(jīng)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生活必備用品。然而,當夜晚來臨時,人們就需要摸黑去開燈,非常不方便;當用完時,又經(jīng)常會忘記關燈,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結構簡單,可360°旋轉,有效的利用燈具照明時所述散發(fā)的熱量,通過紅外傳感器產(chǎn)生遠紅外線,在該熱量的作用下,釋放遠紅外線,同時解決了現(xiàn)有燈具存在的摸黑開燈不方便和忘記關燈造成能源浪費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包括燈罩、燈座、發(fā)光體、線路板,所述燈罩底部設置有固定塊,該固定塊上開有通孔;所述發(fā)光體的上部通過通孔設置于燈罩內、發(fā)光體的下部設置于燈座內,且燈座通過連接機構固定于燈罩下方位置;所述線路板設置于發(fā)光體內,并與發(fā)光體電性連接。
[0005]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發(fā)光體包括中空殼體、連接架、紅外傳感器、負離子發(fā)生器,所述中空殼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組成并形成一放置線路板的容腔;所述上殼體的上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與線路板電性連接的燈管,且上殼體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穿孔;所述連接架的上部延伸一承載部、連接架的中部延伸一限位部,該承載部與紅外傳感器固定連接;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上部固定設置于限位部上,負離子發(fā)生器下部穿過穿孔設置于容腔內;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設有一放電部,該放電部與線路板電性連接。
[0006]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線路板包括單片機以及與單片機相連接的光敏電阻、燈光控制電路、計時電路,且燈光控制電路與燈管相連接;所述單片機還與紅外傳感器、負離子發(fā)生器相連接。
[0007]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至少兩個與線路板電性連接的燈管包圍該負離子發(fā)生器。
[0008]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定位套、上螺紋套、下螺紋套,所述下螺紋套設置于燈座內;所述定位套的上部設置有焊接部與槽部,該焊接部與固定塊焊接;所述上螺紋套的上端設置有與槽部配合限位的卡環(huán),上螺紋套的下端依次穿過定位套并與下螺紋套螺紋鎖緊。
[0009]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上螺紋套與下螺紋套之間設置有橡膠圈。
[001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燈具結構簡單,可360°旋轉,有效的利用燈具照明時所述散發(fā)的熱量,通過紅外傳感器產(chǎn)生遠紅外線,在該熱量的作用下,釋放遠紅外線,同時解決了現(xiàn)有燈具存在的摸黑開燈不方便和忘記關燈造成能源浪費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發(fā)光體的爆炸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發(fā)光體的剖視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線路板的電路原理框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機構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7]實施例:
[0018]如圖1所示,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包括燈罩1、燈座2、發(fā)光體3、線路板5,所述燈罩I底部設置有固定塊4,該固定塊4上開有通孔41;所述發(fā)光體3的上部通過通孔41設置于燈罩I內、發(fā)光體3的下部設置于燈座2內,且燈座2通過連接機構固定于燈罩I下方位置;所述線路板5設置于發(fā)光體3內,并與發(fā)光體3電性連接。
[0019]如圖2、圖3所示,所述發(fā)光體3包括中空殼體、連接架31、紅外傳感器32、負離子發(fā)生器33,所述中空殼體由上殼體34與下殼體35組成并形成一放置線路板5的容腔36;所述上殼體34的上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與線路板5電性連接的燈管37,且上殼體34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穿孔38;所述連接架31的上部延伸一承載部39、連接架31的中部延伸一限位部310,該承載部39與紅外傳感器32固定連接;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33上部固定設置于限位部310上,負離子發(fā)生器33下部穿過穿孔38設置于容腔36內;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33設有一放電部311,該放電部311與線路板5電性連接。實施時,開啟燈具,燈管37所散發(fā)的熱量輻射到紅外傳感器32,使其產(chǎn)生釋放遠紅外線,負離子發(fā)生器33通過放電部311作用,激發(fā)空氣產(chǎn)生負離子,凈化空氣,調節(jié)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等。
[0020]如圖4所示,所述線路板5包括單片機51以及與單片機51相連接的光敏電阻52、燈光控制電路53、計時電路54,且燈光控制電路53與燈管37相連接;所述單片機51還與紅外傳感器32、負離子發(fā)生器332相連接;實施時,單片機51為AVR單片機Atemegal6,光敏電阻52用于檢測人體的光強信號,單片機51控制計時電路54和燈光控制電路53,計時電路54用于對人離開燈具或者太靠近燈具的時間進行計時,燈光控制電路53控制燈管37的亮度,當人靠近燈具且環(huán)境光強較弱時,燈管37就會自動變亮,當人離開燈具時,燈管37就會自動關閉,當人太靠近燈具時,燈管37就會變暗。
[0021]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所述至少兩個與線路板5電性連接的燈管37包圍該負離子發(fā)生器33ο
[0022]如圖5所示,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定位套61、上螺紋套62、下螺紋套63,所述下螺紋套63設置于燈座2內;所述定位套61的上部設置有焊接部611與槽部612,該焊接部611與固定塊4焊接;所述上螺紋套62的上端設置有與槽部612配合限位的卡環(huán)621,上螺紋套62的下端依次穿過定位套61并與下螺紋套63螺紋鎖緊;當360°范圍轉動燈罩I時,由于定位套61與上螺紋套62之間依靠摩擦轉動,所以燈罩I可以自由轉動。
[0023]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所述上螺紋套62與下螺紋套63之間設置有橡膠圈64,起到防水作用,較為安全。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燈罩、燈座、發(fā)光體、線路板,所述燈罩底部設置有固定塊,該固定塊上開有通孔;所述發(fā)光體的上部通過通孔設置于燈罩內、發(fā)光體的下部設置于燈座內,且燈座通過連接機構固定于燈罩下方位置;所述線路板設置于發(fā)光體內,并與發(fā)光體電性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光體包括中空殼體、連接架、紅外傳感器、負離子發(fā)生器,所述中空殼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組成并形成一放置線路板的容腔;所述上殼體的上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與線路板電性連接的燈管,且上殼體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穿孔;所述連接架的上部延伸一承載部、連接架的中部延伸一限位部,該承載部與紅外傳感器固定連接;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上部固定設置于限位部上,負離子發(fā)生器下部穿過穿孔設置于容腔內;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設有一放電部,該放電部與線路板電性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線路板包括單片機以及與單片機相連接的光敏電阻、燈光控制電路、計時電路,且燈光控制電路與燈管相連接;所述單片機還與紅外傳感器、負離子發(fā)生器相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與線路板電性連接的燈管包圍該負離子發(fā)生器。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定位套、上螺紋套、下螺紋套,所述下螺紋套設置于燈座內;所述定位套的上部設置有焊接部與槽部,該焊接部與固定塊焊接;所述上螺紋套的上端設置有與槽部配合限位的卡環(huán),上螺紋套的下端依次穿過定位套并與下螺紋套螺紋鎖緊。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紋套與下螺紋套之間設置有橡膠圈。
【文檔編號】F21V17/10GK205669773SQ201620470430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fā)明人】黃天飛
【申請人】蘇州市電子產(chǎn)品檢驗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