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包括透鏡主體,所述透鏡主體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同時透鏡主體的中上部開設有一與所述容腔頂部相連通的出光孔,所述容腔的側壁為一能夠反射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的圓弧側壁,同時出光孔中擱置有用于聚光的凸透鏡,該凸透鏡的底部平面朝向所述容腔,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的側壁設置成圓弧側壁,通過該圓弧側壁反射照射在其上的光線并使得該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只能從出光孔處經(jīng)凸透鏡聚攏形成主光束后再從出光孔處射出,防止了其他光線可以穿過聚光透鏡并折射形成雜散光,有效避免了雜散光影響主光束的照亮效果,因此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專利說明】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聚光透鏡。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光線從光源處發(fā)出后,一般都會朝各個方向散發(fā)開來,因此照射在特定位置上的光線不足而導致該位置處的亮度達不到人們的需求,針對上述情況,現(xiàn)在市面上出現(xiàn)了一些能夠將光線聚集在一起的聚光透鏡,雖然現(xiàn)有的聚光透鏡絕大部分都能將光線聚攏在一起形成主光束,然后人們可以利用主光束照射到人們所需要照亮的地方,大大地提高了該處的亮度,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但是這些聚光透鏡在聚光的同時,會有一小半部分的光線穿過聚光透鏡的側壁時經(jīng)折射后偏離了主光束,使得主光束照亮的地方處出現(xiàn)了 一些雜散光,影響了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又不會出現(xiàn)雜散光的聚光透鏡。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包括透鏡主體,所述透鏡主體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同時透鏡主體的中上部開設有一與所述容腔頂部相連通的出光孔,所述容腔的側壁為一能夠反射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的圓弧側壁,同時出光孔中擱置有用于聚光的凸透鏡,該凸透鏡的底部平面朝向所述容腔。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透鏡主體上還開設有連通所述容腔和出光孔的梯形通孔,所述梯形通孔的外型呈上大下小。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梯形通孔的側壁為磨砂平面。
[0008]優(yōu)選地,所述透鏡主體的外表上還一體成型有一環(huán)形套筒,該環(huán)形套筒的下部至少開設有一用于定位安裝的凹槽。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的側壁設置成圓弧側壁,通過該圓弧側壁反射照射在其上的光線并使得該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只能從出光孔處經(jīng)凸透鏡聚攏形成主光束后再從出光孔處射出,防止了其他光線可以穿過聚光透鏡并折射形成雜散光,有效避免了雜散光影響主光束的照亮效果,因此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同時由于凸透鏡是擱置在出光孔中,人們可以調節(jié)凸透鏡與光源之間的距離,便于調節(jié)主光束照射的光斑的大小;另外,出光孔與容腔之間還設置有一用于連通兩者的梯形通孔,梯形通孔的側壁經(jīng)磨砂處理形成磨砂平面,當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照射在凸透鏡的底部平面上并經(jīng)該底部平面反射后,光線會照射在梯形通孔的側壁上或從容腔的敞口處離開,由于梯形通孔的側壁為磨砂平面,因此該磨砂平面不會反射光線,進一步保證不會有光線穿過透鏡主體并經(jīng)折射形成雜散光,大大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聚光透鏡的照明效果?!緦@綀D】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4]圖4是圖3中A-A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至圖4,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包括透鏡主體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透鏡主體I為PMMA (即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的,當然采用其他透光材料制造也是可以的,所述透鏡主體I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10,優(yōu)選地,所述容腔10優(yōu)先加工成一半圓球形容腔,因此該容腔10的側壁為一能夠反射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11的圓弧側壁,同時透鏡主體I的中上部開設有一與所述容腔10頂部相連通的出光孔11,該出光孔11中擱置有用于聚光的凸透鏡2,該凸透鏡2的底部平面朝向所述容腔10,上述凸透鏡2優(yōu)先采用PC材料(即聚碳酸脂)制成,當然采用其他材料制造也是可以的,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10的側壁加工成圓弧側壁,通過該圓弧側壁反射照射在其上的光線并使得該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11,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只能從出光孔11處經(jīng)凸透鏡2聚攏形成主光束后再從出光孔處射出,防止了其他光線可以穿過聚光透鏡并折射形成雜散光,有效避免了雜散光影響主光束的照亮效果,因此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同時由于凸透鏡2是擱置在出光孔11中,人們可以移動凸透鏡2,從而調節(jié)凸透鏡2與光源之間的距離,便于調節(jié)主光束照射的光斑的大小。
[0016]進一步,為了便于盛放凸透鏡2,所述透鏡主體I上還開設有連通所述容腔10和出光孔11的梯形通孔12,所述梯形通孔12的外型呈上大下小,同時所述梯形通孔12的上端開口直徑小于出光孔11的直徑,因此凸透鏡2可以擱置于梯形通孔12的上端面處,進一步,為了防止梯形通孔12的側壁反射光線,優(yōu)選地,所述梯形通孔12的側壁經(jīng)打磨后形成磨砂平面,當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照射在凸透鏡2的底部平面上并經(jīng)該底部平面反射后,光線會照射在梯形通孔12的側壁上或從容腔10的底部敞口處離開,由于梯形通孔12的側壁為磨砂平面,因此該磨砂平面不會反射光線,進一步保證不會有光線穿過透鏡主體I并經(jīng)折射形成雜散光,大大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聚光透鏡的照明效果。
[0017]進一步,為了便于本實用新型的聚光透鏡定位安裝,所述透鏡主體I的外表上還一體成型有一環(huán)形套筒3,該環(huán)形套筒3的下部至少開設有一用于定位安裝的凹槽30,優(yōu)選地,所述凹槽30的數(shù)量為兩個,兩個凹槽30均勻開設在該環(huán)形套筒3的下部。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包括透鏡主體(1),所述透鏡主體(I)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光源的容腔(10),同時透鏡主體(I)的中上部開設有一與所述容腔(10)頂部相連通的出光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0)的側壁為一能夠反射光線背離所述出光孔(11)的圓弧側壁,同時出光孔(11)中擱置有用于聚光的凸透鏡(2),該凸透鏡(2)的底部平面朝向所述容腔(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主體(I)上還開設有連通所述容腔(10)和出光孔(11)的梯形通孔(12),所述梯形通孔(12)的外型呈上大下小。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通孔(12)的側壁為磨砂平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雜散光小角磨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主體(I)的外表上還一體成型有一環(huán)形套筒(3),該環(huán)形套筒(3)的下部至少開設有一用于定位安裝的凹槽(30)。
【文檔編號】F21V5/04GK203810282SQ201420167894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8日
【發(fā)明者】周玉龍, 李曉成 申請人:周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