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照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本專利(特開2010-061878號)中,公開了一種照明裝置的方案,該照明裝置包括后部開放的前部外罩、前方開放的后部外罩、中部外罩、前部連結機構和后部連接機構,前部外罩的前壁上設置有聚焦透鏡,后部外罩相對于前部外罩被配置在后方,后部外罩在后壁上設置有光源和發(fā)散來自該光源的熱的多片散熱板,該光源發(fā)射出要經(jīng)聚焦透鏡投射出來的光,中部外罩配置在前部外罩和后部外罩之間,圍住該前部外罩的后方的部位和該后部外罩的前方的部位,前部連結機構把前部外罩連結在中部外罩上,可使前部外罩沿iu后方向相對中部外罩自如地移動,后部連結機構把后部外罩連結在中部外罩上,可使后部外罩沿前后方向相對中部外罩自如地移動,前部外罩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周壁被配置在后部外罩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周壁的外周側或內(nèi)軸側,使前部外罩能夠在中部外罩的內(nèi)部與后部外罩相重合。但是,現(xiàn)有照明裝置中,雖然用被安裝在后部外罩的后方側的面上的多片散熱板能夠發(fā)散來自光源的熱,但最好再進一步提高對光源的散熱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上述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散熱效率的照明裝置。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光源、保持住該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狀的外罩,所述筒狀的外罩上安裝著光源保持座,同時在所述筒狀上的、該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裝有聚焦透鏡;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裝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熱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開口的凹部內(nèi),多片散熱板圍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側方。下面對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多片散熱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被安裝在光源保持座上,從而形成連通外罩的內(nèi)部與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側的通路。設置有安裝在外罩上的調(diào)節(jié)機構,用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在前后方向上相對于聚焦透鏡的相對位置。設置有在前后方向上插在聚焦透鏡與光源之間并吸收或透過來自光源的一部分光的濾光片。光源包括發(fā)光二極管。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或原理進行說明:1、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包括光源、保持住該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狀的外罩,該筒狀的外罩上安裝著光源保持座,同時在該筒狀的外罩上的、該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裝有聚焦透鏡,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裝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熱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開口的凹部內(nèi),多片散熱板圍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側方,所以能夠有效地用圍繞在光源周圍的多片散熱板散去來自光源的熱,從而能夠提高散熱效率。2、多片散熱板也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被安裝在光源保持座上,從而形成連通外罩的內(nèi)部與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側的通路,如果采用這種照明裝置,在通路內(nèi)能夠產(chǎn)生從外罩的內(nèi)部向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側的空氣流,從而能夠進一步提聞散熱效率。3、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中還可以設置有安裝在外罩上的調(diào)節(jié)機構,用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前后方向上相對于聚焦透鏡的相對位置,如果采用這種照明裝置,用調(diào)節(jié)機構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前后方向上相對于聚焦透鏡的相對位置,就能夠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來自照明裝置的照射光的焦點。4、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也可以設置有在前后方向上插在聚焦透鏡與光源之間并吸收或透過來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的濾光片,如果采用這種照明裝置,更換濾光片就能夠改變照射光的色彩或圖案,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照明演出。本發(fā)明所述照明裝置可用于電視演播室、照相工作室、舞臺等內(nèi)使用的聚光燈、用作帆船燈的照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立體說明圖。圖2是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側視斷面說明圖。圖3是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側視斷面說明圖。圖4是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俯視斷面說明圖。圖5是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俯視斷面說明圖。圖6是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前視斷面說明圖。圖7是有關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可安裝的遮光裝置的說明圖。圖8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側面說明圖。圖9是圖8所示的其他實施例的局部說明圖。圖10是圖8所示的其他實施例的局部說明圖。附圖標記說明:I...照明裝置,2...光源,3...光源保持座,4...聚焦透鏡,5...外罩,11...凹部,12...光源托,13...散熱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6所示,本例的作為聚光燈的照明裝置I包括光源2、保持住光源2的光源保持座3、筒狀的外罩5和調(diào)節(jié)機構6,該筒狀的外罩5中安裝了光源保持座3,同時在該筒狀的外罩5中該光源保持座3的前方安裝有由菲涅爾透鏡等構成的聚焦透鏡4,調(diào)節(jié)機構6被安裝在外罩5上,用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3前后方向X上相對于聚焦透鏡4的相對位置。光源2包括發(fā)光二極管及非球面透鏡,并將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出來的光經(jīng)非球面透鏡照射到前方。這樣的光源2大約60W就能夠進行與白熾燈IkW的照明同等的照明。光源保持座3包括光源托12和安裝在光源托12上的多片散熱板13,光源托12把光源2保持在前方開口的凹部11內(nèi),多片散熱板13圍住光源托12的凹部11的后方和側面。如圖3所示,例如,光源托12包括從側面看朝前形成為凹狀的盒托構件15和一對側板17、17a,該對側板17、17a分別固定在與盒托構件15的前后方向X正交的橫方向Y上的一對側面16、16a上。盒托構件15包括在正交于前后方向X和橫方向Y的上下方向Z上相互面對的上板21和下板22以及將上板21和下板22各自的后端面橋接起來的后板23。俯視時上板21和下板22分別是矩形,后板23從前面看是矩形。上板21和下板22形狀相同。上板21的下表面24、下板22的上表面25和后板23的前表面26共同形成凹部11。上板21的上表面27、下板22的下表面28和后板23的后表面29上分別安裝有散熱板13。光源2被安裝在后板23的前表面26上,這樣安裝就能夠?qū)⑵浔3衷诎疾?1內(nèi)。側板17從側面看是矩形,并用面對上板21、下板22和后板23的各自的側面16的內(nèi)側面31固定在相應的側面16上。側板17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上緣32相對于上板21位于上方,與側板17的上緣32平行同時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下緣33相對于下板22位于下方。側板17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前緣34與上板21和下板22各自的沿橫方向Y延伸的前緣35和36同一平面。側板17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后緣37相對于上板21和下板22各自的沿橫方向Y延伸的后緣38和39位于后方。側板17沿前后方向X比上板21和下板22延伸長,同時沿上下方向Z比后板23高。側板17a用面對上板21、下板22和后板23的各自的側面16a的內(nèi)側面31a固定在相應的側面16a上。側板17a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上緣32a相對于上板21位于上方,與側板17a的上緣32a平行同時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下緣33a相對于下板22位于下方。側板17a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前緣34a與前緣35和36同一平面。側板17a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后緣37a相對于后緣38和39位于后方。側板17a沿前后方向X比上板21和下板22長,同時沿上下方向Z比后板23高。側板17和17a各自的內(nèi)側面31和31a與下表面24、上表面25及前表面26 —起形成凹部11。多片散熱板13由從前面看是矩形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1、從前面看是矩形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2和從側面看是C形的多片中央散熱板43構成,俯視時多片側方散熱板41沿橫方向Y延伸,被配置在側板17上,沿前后方向X并排且相互具有間隔,多片側方散熱板42與多片側方散熱板41形狀相同,俯視時側方散熱板42沿橫方向Y延伸,被配置在側板17a上,沿前后方向X并排且相互具有間隔,俯視時多片中央散熱板43分別沿前后方向X延伸,被配置在盒托構件15上,沿橫方向Y并排且相互具有間隔。
多片側方散熱板41沿上下方向Z從上緣32延伸到下緣33。多片側方散熱板41中位于前方的側方散熱板(最前部的側方散熱板)41a被一體地設置在側板17的前緣34上,多片側方散熱板41中位于后方的側方散熱板(最后部的側方散熱板)41b與側方散熱板41a形狀相同,被一體地設置在側板17的后緣37上。側方散熱板41a與側方散熱板41b相互面對,在前后方向X上具有間隔。側方散熱板41a是彎折側板17的前部而形成;側方散熱板41b是彎折側板17的后部而形成。側方散熱板41a的前表面45與前緣34和36同一平面。多片側方散熱板41中位于側方散熱板41a和側方散熱板41b之間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1c分別安裝在側板17的外側面44上。相互同形狀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1c包括沿橫方向Y延伸形成的矩形的主體51和彎折主體51的內(nèi)側部而沿與側板17同方向(前后方向X)延伸的安裝部52。用螺釘?shù)葘惭b部52緊固在側板17的外側面44上。由于側方散熱板41c的安裝部52位于該側方散熱板41c的主體51與沿前后方向X鄰接該側方散熱板41c的其他側方散熱板41c的主體51之間,所以能容易地把多片側方散熱板41c配置得相互鄰接的側方散熱板41c的主體51之間前后方向X上的間隔為規(guī)定間隔。多片側方散熱板42沿上下方向Z從上緣32a延伸到下緣33a。多片側方散熱板42中位于前方的側方散熱板(最前部的側方散熱板)42a被一體地設置在側板17a的前緣34a上,多片側方散熱板42中位于后方的側方散熱板(最后部的側方散熱板)42b與側方散熱板42a形狀相同,被一體地設置在側板17a的后緣37a上。側方散熱板42a與側方散熱板42b相互面對,在前后方向X上具有間隔。側方散熱板42a是彎折側板17a的前部而形成;側方散熱板42b是彎折側板17a的后部而形成。側方散熱板42a的前表面46與前緣34a和36同一平面。多片側方散熱板42中位于側方散熱板42a和42b之間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2c分別安裝在側板17a的外側面44a上。相互同形狀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2c包括沿橫方向Y延伸形成的矩形的主體51a和彎折主體51a的內(nèi)側部而沿與側板17a同方向(前后方向X)延伸的安裝部52a。用螺釘?shù)葘惭b部52a緊固在側板17a的外側面44a上。由于側方散熱板42c的安裝部52a位于該側方散熱板42c的主體51a與沿前后方向X鄰接該側方散熱板42c的其他側方散熱板42c的主體51a之間,所以能容易地把多片側方散熱板42c配置得相互鄰接的側方散熱板42c的主體51a之間前后方向X上的間隔為規(guī)定間隔。這樣的多片側方散熱板41和42圍住光源托12的橫方向Y的側方。多片中央側方散熱板43形狀相同,多片中央側方散熱板43分別包括沿前后方向X延伸形成的C狀的C狀主體55、和彎折C狀主體55的內(nèi)側部而成并安裝在盒托構件15上的C狀安裝部56。C狀主體55包括沿上下方向Z延伸同時沿上板21的上表面27而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矩形板狀的上板部57、沿上下方向Z延伸同時沿下板22的下表面28而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矩形板狀的下板部58以及沿前后方向X延伸同時沿后板23的后表面29而在上下方向Z上延伸的矩形板狀的中間板部59,該中間板部59 —體地設置在上板部57和下板部58上,將上板部57和下板部58的后部橋接起來。上板部57被配置在上板21的上方,下板部58被配置在下板22的下方,中間板部59被配置在后板23的后方。上板部57和下板部58形狀相同,在上下方向Z上相互對著。上板部57和下板部58的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前緣60和61與前緣34、34a、35及36同一平面。中間板部59的后緣62與后緣37及37a
同一平面。中央散熱板43的C狀主體55與橫方向Y上鄰接該C狀主體55的其他中央散熱板43的C狀主體55之間形成連通外罩5的內(nèi)部8和光源保持座3的后方外側9的通路10。不僅在相互鄰接的中間板部59之間形成有通路10,在相互鄰接的上板部57之間和相互鄰接的下板部58之間都形成有通路10,所以能夠形成長的通路10,從而就容易產(chǎn)生熱對流,能夠提高散熱效率。C狀安裝部56包括由上板部57的內(nèi)側部彎折而成同時沿上板21的上表面27在橫方向Y上延伸的上側安裝部65、由下板部58的內(nèi)側部彎折而成同時沿下板22的下表面28在橫方向Y上延伸的下側安裝部66以及由中間板部59的內(nèi)側部彎折而成同時沿后板23的后表面29在橫方向Y上延伸的后側安裝部67。上側安裝部65和下側安裝部66的后部分別一體地連結在后側安裝部67上。用螺釘?shù)劝焉蟼劝惭b部65緊固在上板21的上表面27上,用螺釘?shù)劝严聜劝惭b部66緊固在下板22的下表面上,用螺釘?shù)劝押髠劝惭b部67緊固在后板23的后表面29上。由于中央散熱板43的C狀安裝部56位于該中央散熱板43的C狀主體55與橫方向Y上相鄰的其他中央散熱板43的C狀主體55之間,所以能容易地配置多片中央散熱板43,而使相互鄰接的中央散熱板43的C狀主體55之間橫方向Y上的間隔為規(guī)定間隔。這樣的多片中央散熱板43圍住光源托12的前后方向X上的后方和光源托12的上下方向Z上的上方和下方。外罩5包括筒狀主體71和透鏡座73,該透鏡座73安裝在筒狀主體71的前后方向X上的前部,包括保持聚焦透鏡4的圓形的射光用開口 72。在外罩5上設置有往頂棚等上吊裝用的支架75。支架75支持住外罩5,使其能繞沿橫方向Y延伸的軸自如地轉(zhuǎn)動,且能夠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軸自如地轉(zhuǎn)動。筒狀主體71從前面看是矩形的,包括在橫方向Y上相互面對的一對側壁77和78,以及分別將一對側壁77和78的上緣和下緣橋接起來的上壁79和下壁80。光源保持座3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構6配置在由側壁77和78以及上壁79和下壁80形成的筒狀主體71的內(nèi)部8中,能夠在前后方向X上自如地進行移動調(diào)節(jié)。支架75被安裝在側壁77和78上。本例中,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構6將光源保持座3安裝在外罩5內(nèi)。調(diào)節(jié)機構6包括移動導向機構81和移動力賦予機構82,移動導向機構81對光源保持座3在外罩5內(nèi)沿前后方向X導向,移動力賦予機構82對由移動導向機構81沿前后方向X相對外罩5移動導向的光源保持座3賦予移動力。移動導向機構81包括被固定在光源保持座3上的固定框架85和安裝在固定框架85上的滑動裝置86和87。固定框架85由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臂部88、89和沿橫方向Y延伸的橋接臂部90構成,臂部88經(jīng)螺釘?shù)染o固在側方散熱板41a和41b上,臂部89經(jīng)螺釘?shù)染o固在側方散熱板42a和42b上,橋接臂部90在光源保持座3的后方將臂部88和89橋接起來。臂部88安裝有滑動裝置86、臂部89上安裝有滑動裝置87,橋接臂部90上設置有把持構件91?;瑒友b置86包括緊固在臂部88上的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導軌92、帶有與導軌92嵌合的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導向槽同時固定在側壁77的內(nèi)面93上的導向架94,依靠導軌92相對于導向架94沿前后方向X移動就引導光源保持座3相對于外罩5沿前后方向X移動?;瑒友b置87包括固定在臂部89上的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導軌92a、帶有與導軌92a嵌合的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導向槽同時固定在側壁78的內(nèi)面93a上的導向架94a,依靠導軌92a相對于導向架94a沿前后方向X移動就能夠引導光源保持座3相對于外罩5沿前后方向X移動。移動力賦予機構82包括沿橫方向Y延伸同時被轉(zhuǎn)動自如地支承在外罩5上的轉(zhuǎn)軸95和作為傳遞機構的齒條齒輪機構96,該齒輪齒條機構96把使轉(zhuǎn)軸95的轉(zhuǎn)動作為前后方向X的移動力傳遞給光源保持座3。轉(zhuǎn)軸95轉(zhuǎn)動自如地被支承在側壁77和78上,其兩端突出到側壁77和78的外側。在轉(zhuǎn)軸95的兩端設置有操作鈕97。齒輪齒條機構96包括安裝在轉(zhuǎn)軸95上的小齒輪98和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齒條99,該齒條99與小齒輪98嚙合并經(jīng)緊固構件100固定在光源保持座3上。緊固構件100沿前后方向X延伸呈臂狀,在其兩端用螺釘?shù)染o固在側方散熱板41a、41b和側方散熱板42a、42b上。本例中設置有兩個齒條齒輪機構96, —方齒條齒輪機構96配置在側壁77上,另一方齒輪齒條機構96配置在側壁78上。
在操作這樣的調(diào)節(jié)機構6的操作鈕97將轉(zhuǎn)動力賦予轉(zhuǎn)軸95時,該調(diào)節(jié)機構6就經(jīng)齒條齒輪機構96把該轉(zhuǎn)動力轉(zhuǎn)化為前后方向X的移動力傳遞給光源保持座3,通過這種傳遞而被賦予了前后方向X的移動力的光源保持座3就在移動導向機構81引導下沿前后方向X移動,從而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3在前后方向X上對于聚焦透鏡4的相對位置。轉(zhuǎn)軸95沿一個方向轉(zhuǎn)動時,光源保持座3沿前后方向X朝前方移動而接近聚焦透鏡4 ;轉(zhuǎn)軸95沿另一個方向轉(zhuǎn)動時,光源保持座3沿前后方向X朝后方移動而遠離聚焦透鏡4。照明裝置I還可以包括如圖7所示的遮光裝置101。這樣的遮光裝置101包括安裝在透鏡座73上的安裝部102和經(jīng)鉸鏈103轉(zhuǎn)動自如地連結在安裝部102上的遮光板104、105、106和107。遮光板104和105形狀相同,在上下方向Z上相互面對;遮光板106和107形狀相同,在橫方向Y上相互面對。如圖1到圖6所示,光源保持座3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構6安裝在外罩5上,如圖8所示,也可以不用調(diào)節(jié)機構6而經(jīng)濾光片座112安裝在外罩5上,該濾光片座112在前后方向X上插在聚焦透鏡4與光源2之間,裝拆自如地保持住吸收或透過來自光源2的部分光的濾光片111。這種情況下,外罩5還可以包括安裝有透鏡座73的前部外罩113,該前部外罩113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構6a連結在外罩5上。支架75也可以安裝在濾光片座112上,而不是裝在外罩5上。調(diào)節(jié)機構6a包括位于前部外罩113與外罩5之間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滑動裝置118、形成在外罩5上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長孔119、和經(jīng)長孔119擰在前部外罩113上的緊固用的蝶形螺釘120,擰緊蝶形螺帽120就將前部外罩113固定在外罩5上,擰松蝶形螺帽120就能使前部外罩113處于相對外罩5沿前后方向X移動自如的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機構6a依靠調(diào)節(jié)前部外罩113相對于外罩5的前后方向X的移動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3相對于聚焦透鏡4在前后方向X上的相對位置。濾光片座112包括在如部固定在外罩5上而在后部固定在光源保持座3上的沿ill后方向X延伸的、從前面看是矩形的筒體115,和用來插入濾光片111的形成在筒體115上的插入孔116。如圖9和圖10所示,在筒體115上沿前后方向X形成多個相鄰接的插入孔116,這樣,就能夠適當使用多片濾光片111來進行多種多樣的照明演出。如果采用本例的照明裝置1,由于包括光源2、保持住光源2的光源保持座3和安裝著光源保持座3的筒狀的外罩5,外罩5相對于光源保持座3在前方安裝了聚焦透鏡4,光源保持座3包括將光源2保持在前方開口的凹部11內(nèi)的光源托12和安裝在光源托12上圍住光源托12的凹部11的后方和側方的多片散熱板13,所以用圍在光源2周圍的多片散熱板13能夠有效地散掉來自光源2的熱,從而能夠提高散熱效率。如果采用照明裝置1,由于作為多片散熱板13的多片中央散熱板43沿前后方向X延伸安裝在光源保持座3上,由此而形成連通外罩5的內(nèi)部8與光源保持座3的后方外側
9的通路10,所以在通路10內(nèi)能夠形成從外罩5的內(nèi)部8朝光源保持座3的后方外側9的空氣流,從而提聞了散熱效率。如果采用照明裝置1,由于包括安裝在外罩5上同時用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3相對于聚焦透鏡4的前后方向的相對位置的調(diào)節(jié)機構6或6a,所以通過用調(diào)節(jié)機構6或6a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3相對于聚焦透鏡4的前后方向的相對位置就能夠適宜地調(diào)節(jié)來自照明裝置I的照射光的焦點。如果采用照明裝置1,由于包括在前后方向X上插在聚焦透鏡4與光源2之間用來吸收或透過來自光源2的一部分光的濾光片111,所以更換濾光片111就能夠改變照射光的色彩或圖案,從而進行各種各樣的照明演出。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保持住該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狀的外罩,所述筒狀的外罩上安裝著光源保持座,同時在所述筒狀上的、該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裝有聚焦透鏡;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裝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熱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開口的凹部內(nèi),多片散熱板圍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側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多片散熱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被安裝在光源保持座上,從而形成連通外罩的內(nèi)部與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側的通路。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安裝在外罩上的調(diào)節(jié)機構,用來調(diào)節(jié)光源保持座在前后方向上相對于聚焦透鏡的相對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的任一項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在前后方向上插在聚焦透鏡與光源之間并吸收或透過來自光源的一部分光的濾光片。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光源包括發(fā)光二極管。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光源、保持住該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狀的外罩,所述筒狀的外罩上安裝著光源保持座,同時在所述筒狀上的、該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裝有聚焦透鏡;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裝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熱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開口的凹部內(nèi),多片散熱板圍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側方。本發(fā)明能夠提高照明裝置的散熱效率。
文檔編號F21S2/00GK103115259SQ20131000979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3日
發(fā)明者池田喜明, 梁志遠 申請人:廣州市珠江燈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