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場館頂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燈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用于室內場館的高效場館頂燈。
背景技術:
在一些室內場館中,例如室內籃球館、羽毛球館、排球館等,通常需要使用照明燈具,來進行照明。現(xiàn)有的燈具通常包括電氣箱、安裝在電氣箱下方的燈罩、以及安裝在燈罩下方的透明件。電氣箱內安裝有電流處理裝置以及燈座。所述燈座上安裝有大功率的燈泡。所述電流處理裝置一般包括鎮(zhèn)流器、電容、觸發(fā)器等元件,將外界的電源進行處理而點亮所述燈泡?,F(xiàn)有的燈具的燈罩通常是圓弧形板件,其內表面為反光表面,從而將所述燈泡發(fā)出的光線反射,并透過所述透明件向外照射。為了增加光的照射亮度,在所述燈罩內還安裝有圍繞所述燈泡外圍的反光鏡。然而,現(xiàn)有的這些燈具的燈罩與反光鏡的配合得到的配光曲線通常是靠近燈泡的中心位置很亮,而遠離燈泡的邊緣位置則較暗,形成中心亮點;或者,靠近燈泡的中心位置很暗,而遠離燈泡的邊緣位置則較亮,形成中心黑洞;這兩種情況都無法適應室內場館的照明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燈具無法適應室內場館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亮度均勻的配光曲線的、適用于室內場館照明的高效場館頂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高效場館頂燈,包括設有電流處理裝置和燈座的電氣箱、安裝在所述燈座上的燈泡、連接在所述電氣箱上的燈罩、以及安裝所述燈罩下方的透明件;所述燈泡的外圍安裝有反光鏡;所述燈罩的內側為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為特定曲線的繞所述燈泡軸線的旋轉的回轉面;所述特定曲線包括與所述電氣箱連接的連接段,與所述連接段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圓弧段,與所述圓弧段的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漸變曲線段,以及在所述漸變曲線段向外設置的透明件連接段。
本發(fā)明的高效場館頂燈中,所述圓弧段的半徑為148.80mm,其兩個端點的垂直距離為74.76mm。
本發(fā)明的高效場館頂燈中,所述圓弧段與所述漸變曲線段通過半徑為28.80mm的圓弧連接。
本發(fā)明的高效場館頂燈中,所述漸變曲線段的上端點和下端點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07.11mm,所述上端點距離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為242.265mm,所述下端點距離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為263.41mm。
本發(fā)明的高效場館頂燈中,所述漸變曲線段在其上端點和下端點之間的曲線段的點到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逐漸的增加,并且增加的量首先逐漸增加,然后逐漸減少。
本發(fā)明的高效場館頂燈中,所述透明件連接段與所述漸變曲線段通過與水平線成30°的斜邊連接。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高效場館頂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燈罩與反光鏡的配合,得到平緩的配光曲線,具有照射均勻、無亮點、無暗點的優(yōu)點,適合在室內場館中使用。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效場館頂燈的結構剖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高效場館頂燈的燈罩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高效場館頂燈,包括設有電流處理裝置和燈座1的電氣箱2、安裝在所述燈座1上的燈泡3、連接在所述電氣箱2上的燈罩4、以及安裝所述燈罩4下方的透明件5。所述燈泡3的外圍安裝有反光鏡6,以提高燈泡3的出光率。所述電流處理裝置一般包括鎮(zhèn)流器、電容、觸發(fā)器等元件,從而將外界接入的電源進行處理,為所述燈泡提供穩(wěn)定的電源。
所述燈罩4的內側為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為特定曲線的繞所述燈泡軸線的旋轉形成的回轉面。所述特定曲線包括與所述電氣箱連接的連接段AB,與所述連接段AB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圓弧段BC,與所述圓弧段BC的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漸變曲線段DO,以及在所述漸變曲線段DO向外設置的透明件5連接段。所述透明件5連接段PQ與所述漸變曲線段DO通過與水平線成30°的斜邊OP連接。在安裝所述透明件5時,將所述透明件5連接段的末端彎折,而將透明件5的圓周包裹起來,從而固定所述透明件5。
所述連接段AB包括垂直部和水平部。在組裝時,所述垂直部的頂端彎折,緊密鉤設在所述電氣箱的連接件上;并且所述水平部與所述電氣箱的底部緊密接觸,從而使得所述燈罩與所述電氣箱密封連接。
所述圓弧段BC與所述連接段的水平部的外側末端圓滑連接,該圓弧段BC的半徑為148.80mm,其兩個端點的垂直距離為74.76mm。
所述圓弧段BC與所述漸變曲線段DO通過半徑為28.80mm的圓弧CD連接。所述漸變曲線段的上端點D和下端點O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07.11mm,所述上端點D距離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為242.265mm,所述下端點O距離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為263.41mm。所述漸變曲線段DO在其上端點D和下端點O之間的曲線段的點到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逐漸的增加,并且增加的量首先逐漸增加,然后逐漸減少。例如,E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87.89mm,回轉半徑為243.22mm;F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99.19mm,回轉半徑為245.16mm;G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111.19mm,回轉半徑為247.15mm;H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125.38mm,回轉半徑為249.39mm;I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141.53mm,回轉半徑為251.765mm;J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159.96mm,回轉半徑為254.215mm;K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180.92mm,回轉半徑為256.675mm;L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205.33mm,回轉半徑為259.045mm;M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234.19mm,回轉半徑為261.225mm;N點與B點的垂直距離為268.86mm,回轉半徑為262.965mm。
通過燈罩與反光鏡的配合,使得所述燈泡發(fā)出來的光線得到充分均勻的反射,從而得到平緩的配光曲線,具有照射均勻、無亮點、無暗點的優(yōu)點,適合在室內場館中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場館頂燈,包括設有電流處理裝置和燈座的電氣箱、安裝在所述燈座上的燈泡、連接在所述電氣箱上的燈罩、以及安裝所述燈罩下方的透明件;所述燈泡的外圍安裝有反光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的內側為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為特定曲線的繞所述燈泡軸線的旋轉的回轉面;所述特定曲線包括與所述電氣箱連接的連接段,與所述連接段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圓弧段,與所述圓弧段的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漸變曲線段,以及在所述漸變曲線段向外設置的透明件連接段。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場館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段的半徑為148.80mm,其兩個端點的垂直距離為74.76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場館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段與所述漸變曲線段通過半徑為28.80mm的圓弧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場館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漸變曲線段的上端點和下端點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07.11mm,所述上端點距離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為242.265mm,所述下端點距離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為263.41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場館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漸變曲線段在其上端點和下端點之間的曲線段的點到所述燈泡軸線的距離逐漸的增加,并且增加的量首先逐漸增加,然后逐漸減少。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場館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件連接段與所述漸變曲線段通過與水平線成30°的斜邊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場館頂燈,包括設有電流處理裝置和燈座的電氣箱、安裝在所述燈座上的燈泡、連接在所述電氣箱上的燈罩、以及安裝所述燈罩下方的透明件。所述燈泡的外圍安裝有反光鏡。所述燈罩的內側為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為特定曲線的繞所述燈泡軸線的旋轉的回轉面;所述特定曲線包括與所述電氣箱連接的連接段,與所述連接段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圓弧段,與所述圓弧段的下端平滑連接的、向外延伸的漸變曲線段,以及在所述漸變曲線段向外設置的透明件連接段。通過燈罩與反光鏡的配合,得到平緩的配光曲線,具有照射均勻、無亮點、無暗點的優(yōu)點,適合在室內場館中使用。
文檔編號F21V17/00GK2872082SQ20062005417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月18日
發(fā)明者周明杰, 賴珍珠 申請人:深圳市海洋王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