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624036閱讀:257來源:國知局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揭露一種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凹面,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當(dāng)滿足特定條件時,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體積,以提升攜帶便利性。本發(fā)明還公開具有上述取像鏡頭組的取像裝置及具有取像裝置的電子裝置。
【專利說明】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是有關(guān)于一種取像鏡頭組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guān)于一種應(yīng)用在電子裝 置上的小型化取像鏡頭組及取像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 近年來,隨著具有攝影功能的電子產(chǎn)品的興起,光學(xué)系統(tǒng)的需求日漸提高。一般光 學(xué)系統(tǒng)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禪合元件煙l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互補性氧化金 屬半導(dǎo)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 CMOS Sensor)兩種, 且隨著半導(dǎo)體制程技術(shù)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縮小,光學(xué)系統(tǒng)逐漸往高像素領(lǐng) 域發(fā)展,因此對成像品質(zhì)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0003] 傳統(tǒng)搭載于電子產(chǎn)品上的光學(xué)系統(tǒng)多采用四片或五片式透鏡結(jié)構(gòu)為主,但由于智 能手機(Smart化one)與平板計算機燈油let PC)等高規(guī)格移動裝置的盛行,帶動光學(xué)系 統(tǒng)在像素與成像品質(zhì)上的迅速攀升,已知的光學(xué)系統(tǒng)將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系統(tǒng)。
[0004] W遠景拍攝(Telephoto)的五片式光學(xué)系統(tǒng)為例,其多搭配球面玻璃透鏡,然而, 此種配置不僅造成鏡頭體積過大而不易攜帶,同時,產(chǎn)品單價過高也使消費者望之卻步,因 此已知的光學(xué)系統(tǒng)已無法滿足目前一般消費者追求便利與多功能性的攝影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W及電子裝置,取像鏡頭組的第一透鏡具 有正屈折力,能將取像鏡頭組整體的光線匯聚能力集中在其物側(cè)端,借此可有效控制取像 鏡頭組的體積,W提升攜帶的便利性。此外,取像鏡頭組的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皆具有負屈 折力,借此可使取像鏡頭組的主點(Principal化int)遠離其像側(cè)端,而可有效控制取像鏡 頭組的后焦距,有利于維持微型化。
[0006] 依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 =透鏡、第四透鏡W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 有屈折力。第=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四透鏡具有負屈 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凹面,其 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取像鏡頭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取像鏡頭 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l,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為Rl,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l,其滿足下列條 件:
[0007] 3.4<(f/Rl)-(f/R2) + ((fXCTl)/〇?lXR2))<7.5;
[0008] -1. 0鐘1處4<0 及
[0009] 3. 4<f/Rl。
[0010] 依據(jù)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鏡頭組W及電子感光元件,其 中電子感光元件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
[0011] 依據(jù)本發(fā)明再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鏡頭組、棱鏡W及電子感光元 件,其中棱鏡設(shè)置于被攝物與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之間的光路上,電子感光元件設(shè)置于取 像鏡頭組的成像面。
[0012] 依據(jù)本發(fā)明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
[0013] 依據(jù)本發(fā)明又提供一種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 第=透鏡、第四透鏡W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 具有屈折力。第=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四透鏡具有負 屈折力,其像側(cè)表面為凹面,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 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取像鏡頭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取像鏡 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l,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 徑為Rl,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l,其滿足下列 條件:
[0014] 3. 4<(f/Rl)-(f/R2) + ((fXCTl)/(RlXR2))<7. 5 ;
[001 引-1. 0鐘1處4<0 ; W及
[001 引 3. 4<f/Rl。
[0017] 當(dāng)(f/Rl)-(f/R2) + ((fXCTl)/(RlXR2))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同時平衡取像鏡頭 組整體與第一透鏡的表面形狀及厚度間的關(guān)系,使第一透鏡發(fā)揮最大效果,進而控制攝影 范圍,W達到最佳的遠景拍攝品質(zhì)。
[0018] 當(dāng)fl/f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強化取像鏡頭組物側(cè)端的光線偏折度,可在有限空 間內(nèi),提升鏡頭倍率,使相同影像范圍可接收更多光線。
[0019] 當(dāng)f/R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有效控制攝影范圍,使局部影像的成像品質(zhì)具備較高 的解析度。
【附圖說明】
[0020] 圖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21] 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22] 圖3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2引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24] 圖5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S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25] 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S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26] 圖7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27] 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2引圖9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29] 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0] 圖1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31] 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2] 圖13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屯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33] 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屯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4] 圖15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35] 圖1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6] 圖17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37] 圖1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8] 圖19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39] 圖2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0] 圖2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41] 圖2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2] 圖23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43] 圖2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4] 圖25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0045] 圖2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S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6] 圖27繪示依照圖1第一實施例中取像鏡頭組與被攝物及其成像面設(shè)置關(guān)系的示 意圖;
[0047] 圖28繪示依照圖1第一實施例中取像鏡頭組與棱鏡、被攝物及其成像面另一種設(shè) 置關(guān)系的示意圖;
[004引圖29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0049] 圖30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W及
[0050] 圖3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六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00川【符號說明】
[0052] 電子裝置:10、20、30
[0053] 取像裝置:11、21、31
[0054]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 [00巧]光闊:1001
[0056] 第一透鏡: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10、1310
[0057] 物側(cè)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1111、1211、1311
[0058] 像側(cè)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1112、1212、1312
[0059] 第二透鏡: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1120、1220、1320
[0060] 物側(cè)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1121、1221、1321
[0061] 像側(cè)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1122、1222、1322
[0062] 第S透鏡: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1230、1330
[0063] 物側(cè)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1131、1231、1331
[0064] 像側(cè)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1132、1232、1332 [00巧]第四透鏡: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1140、1240、1340
[0066] 物側(cè)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1041、1141、1241、1341
[0067] 像側(cè)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1142、1242、1342
[0068] 第五透鏡: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1150、1250、1350
[0069] 物側(cè)表面: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1051、1151、1251、1351
[0070] 像側(cè)表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1052、1152、1252、1352
[0071]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1160、 1260、1360
[0072] 成像面: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1170、1270、1370
[0073] 電子感光元件: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1080、1180、1280、1380
[0074] 0 :被攝物
[00巧]L :取像鏡頭組
[0076] P :棱鏡
[0077] f :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07引化O :取像鏡頭組的光圈值
[0079] HFOV:取像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0080] Nl :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0081] N2: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0082] N3 :第S透鏡的折射率
[0083] M :第四透鏡的折射率
[0084] N5 :第五透鏡的折射率
[0085] Nmax :N1、N2、N3、M 及 N5 中最大者
[0086] V4 :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
[0087] V5 :第五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
[0088] T12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89] T23 :第二透鏡與第S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90] T34 :第立透鏡與第四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91] T45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92] Rl :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0093] R2 :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0094] R8 :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0095] R9 :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0096] fl :第一透鏡的焦距
[0097] f4 :第四透鏡的焦距
[0098] 巧:第五透鏡的焦距
[0099] fl2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
[0100] f45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
[0101] CTl :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
[0102] SD :光圈至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
[0103] TD :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
[0104] Im巧: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
[0105] EPD :取像鏡頭組的入射瞳直徑
[0106] TL :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0107] 提供一種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透鏡、第 四透鏡W及第五透鏡,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
[0108] 前段所述取像鏡頭組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S透鏡、第四透鏡W及第五透鏡 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也就是說,取像鏡頭組具有五片單一非 粘合的透鏡。由于粘合透鏡的制程較非粘合透鏡復(fù)雜,特別在兩透鏡的粘合面需擁有高準(zhǔn) 度的曲面,W便達到兩透鏡粘合時的高密合度,且在粘合的過程中,也可能因偏位而造成密 合度不佳,影響整體光學(xué)成像品質(zhì)。因此,本發(fā)明取像鏡頭組中,任二相鄰的具有屈折力的 透鏡間具有一空氣間隔,可有效改善粘合透鏡所產(chǎn)生的問題。
[0109]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可為凸面,借此,能將取 像鏡頭組整體的光線匯聚能力集中在其物側(cè)端,而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的體積,W提升 攜帶的便利性。
[0110] 第二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借此,可修正取像鏡頭組的像差,W提升成像品質(zhì)。
[0111] 第=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其像側(cè)表面可為凸面。借此,可平衡取像鏡頭組正屈折 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
[0112] 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可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可為凹面。借此,可使 取像鏡頭組的主點遠離其像側(cè)端,而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的后焦距,有利于維持微型化, 并可加強修正取像鏡頭組的像差,W提升成像品質(zhì)。
[0113] 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可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可為凸面。借此,可使 取像鏡頭組的主點遠離其像側(cè)端,而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的后焦距,有利于維持微型化, 并可修正取像鏡頭組的像散,W提升成像品質(zhì)。
[0114] 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cè)表 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3.4<(f/Rl)-(f/ R2) + ((f X CT1) / (Rl X R2)) <7. 5。借此,可同時平衡取像鏡頭組整體與第一透鏡的表面形狀 及厚度間的關(guān)系,使第一透鏡發(fā)揮最大效果,進而控制攝影范圍,W達到最佳的遠景拍攝品 質(zhì)。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 7< (f/Rl) - (f/R2) + ((f X CT1) / (Rl X R2)) <6. 0。
[0115]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n,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i.0<n^4<0。借 此,可強化取像鏡頭組物側(cè)端的光線偏折度,可在有限空間內(nèi),提升鏡頭倍率,使相同影像 范圍可接收更多光線。
[0116] 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其滿足下列條件: 3. 4<f/Rl。借此,可有效控制攝影范圍,使局部影像的成像品質(zhì)具備較高的解析度。
[0117] 取像鏡頭組可還包含一光圈,光圈可設(shè)置于第一透鏡與第=透鏡間。光圈至第五 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 離為T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5<SD/TD<1.0。借此,有利于取像鏡頭組在遠屯、特性與廣視 場角特性中取得平衡。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〇. 65<SD/TD<0. 87。
[0118] 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9,其可滿 足下列條件:-〇. K(R8+R9)/(R8-R9)。借此,可控制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間的空氣間隔,進 而調(diào)控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間的光線偏折,W平衡近軸與離軸的光束匯聚能力。
[0119] 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可滿 足下列條件:-1. 5< ^1+R2) /巧1-R2) <0。借此,有利于減少球差與像散的產(chǎn)生W提升成像品 質(zhì),并具有控制攝影范圍W達到最佳的遠景拍攝品質(zhì)。
[0120] 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I,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第=透鏡的折射率為N3,第四 透鏡的折射率為N4,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 N1、N2、N3、M及N5中最大者為Nmax,其可滿 足下列條件:1. 50<Nmax<l. 70。借此,適當(dāng)?shù)恼凵渎逝渲每蓽p少色差,有助于提升成像品質(zhì)。
[0121]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可具有正屈折 力,且此具有正屈折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小于30。借此,可平衡取像鏡頭組正屈折力的分布, 降低其敏感度,并修正其色差。
[0122]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透鏡于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與第四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 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 T45可大于T12、T23及T34。借此,使取像鏡頭組具備足夠的 空間緩和光路,同時助于增加成像高度。
[0123] 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巧(亦即電子感光元件的有 效感測區(qū)域?qū)蔷€長的一半),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 3<f/Im巧<6. 0。借此,可有效控制取 像鏡頭組體積,維持取像鏡頭組的小型化并提升攜帶便利性。
[0124] 取像鏡頭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巧,其可滿足下列 條件:0. 7<EPD/Im巧<2. 0。借此,可增加取像鏡頭組的進光量W獲得較高的解像能力。
[01巧]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S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可包含至少一 反曲點。借此,有助于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W提升周邊影像品質(zhì)。
[0126] 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化,其可 滿足下列條件:〇. 75<TL/f<l. 0。借此,可有效控制透鏡的空間配置,并提升遠景拍攝的能 力。
[0127] 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 化<7. 5mm。借此,有利于維持取像鏡頭組的小型化。
[0128]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S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屈折力中,第一透鏡的屈 折力可為最強。(屈折力的強與弱為屈折力的凈數(shù)值的大小相對比較結(jié)果,強屈折力表示凈 數(shù)值較大,弱屈折力表示凈數(shù)值較?。=璐?,可強化第一透鏡的匯聚能力,有助于縮短取像 鏡頭組的總長。
[0129] 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五透鏡的焦距為巧,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fV巧。借此, 可使取像鏡頭組的主點遠離其像側(cè)端,而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的后焦距,有利于維持微 型化。
[0130] 第S透鏡與第四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于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T45,其可滿足下列條件:T34/T45<1. 2。借此,可幫助第=透鏡與第四透鏡間 的搭配更為緊密,W交互削減像差,同時與第五透鏡間保有足夠平衡空間。
[0131] 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化,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 Im巧,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 0<TL/Im巧<3. 5。借此,可有效縮短取像鏡頭組的總長度,維持 其小型化。
[0132] 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V4,第五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V5,其可滿足下列條件: 90<V4+V5<130。借此,有助于取像鏡頭組色差的修正。
[0133] 取像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0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 0. 3<tan(2XHF0V)<l. 1。借此,可具有適當(dāng)?shù)囊晥鼋羌叭∠穹秶?,并減少雜散光的影響。
[0134]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l2,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 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 0<fl2/f45<0。借此,有助于形成前正后負的望遠光學(xué)系統(tǒng),使遠景 攝影能夠清晰地成像。
[0135] 本發(fā)明提供的取像鏡頭組中,透鏡的材質(zhì)可為塑膠或玻璃。當(dāng)透鏡的材質(zhì)為塑膠, 可W有效降低生產(chǎn)成本。另當(dāng)透鏡的材質(zhì)為玻璃,則可W增加取像鏡頭組屈折力配置的自 由度。此外,取像鏡頭組中的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可為非球面(ASP),非球面可W容易制作 成球面W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shù),用W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shù)目,因此 可W有效降低本發(fā)明取像鏡頭組的總長度。
[0136] 再者,本發(fā)明提供的取像鏡頭組中,若透鏡表面為凸面且未界定該凸面位置時,貝U 表示該透鏡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為凹面且未界定該凹面位置時,則表示該 透鏡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本發(fā)明提供的取像鏡頭組中,若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或負屈折 力,或是透鏡的焦距,皆指透鏡近光軸處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0137] 本發(fā)明的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依其對應(yīng)的電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為一平面或 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cè)方向的曲面。
[0138] 另外,本發(fā)明取像鏡頭組中,依需求可設(shè)置至少一光闊,W減少雜散光,有助于提 升影像品質(zhì)。
[0139] 本發(fā)明的取像鏡頭組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 光圈設(shè)置于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shè)置于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 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取像鏡頭組的出射瞳巧Xit Pupil)與成像面產(chǎn)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 有遠屯、燈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 中置光圈,有助于擴大系統(tǒng)的視場角,使取像鏡頭組具有廣角鏡頭的優(yōu)勢。
[0140] 本發(fā)明的取像鏡頭組更可視需求應(yīng)用于移動對焦的光學(xué)系統(tǒng)中,并兼具優(yōu)良像差 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zhì)的特色。本發(fā)明亦可多方面應(yīng)用于=維(3D)影像揃取、數(shù)字相機、移 動產(chǎn)品、數(shù)字平板、智能電視、網(wǎng)絡(luò)監(jiān)控設(shè)備、體感游戲機、行車記錄儀、倒車顯影裝置與可 穿戴式產(chǎn)品等電子裝置中。
[0141]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鏡頭組W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 感光元件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通過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能將取像鏡頭組整體 的光線匯聚能力集中在其物側(cè)端,借此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的體積,W提升攜帶的便利 性。此外,取像鏡頭組的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皆具有負屈折力,借此可使取像鏡頭組的主 點(Principal化int)遠離其像側(cè)端,而可有效控制取像鏡頭組的后焦距,有利于維持微型 化。較佳地,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度arrel Member)、支持裝置化OIder Member)或 其組合。
[0142] 取像裝置可還包含一棱鏡,棱鏡設(shè)置于被攝物與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之間的光路 上,其可設(shè)置于被攝物與取像鏡頭組間(如圖28所示),亦可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內(nèi)(圖未掲 示)或取像鏡頭組與成像面間(圖未掲示)。借此,可依實際需求使入射光的光路轉(zhuǎn)向,減 少取像鏡頭組所需設(shè)置的高度,更能促進取像裝置或者其所搭載的電子裝置的小型化。
[0143]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借此,在發(fā)揮小型化優(yōu)勢的同 時,提供較佳的遠景攝影效果,并可提升成像品質(zhì)。較佳地,電子裝置可進一步包含控制 單元(Control Unit)、顯示單元值isplay)、儲存單元(Storage Unit)、隨機存取存儲器 (RAM)或其組合。
[0144] 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W下提出具體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予W詳細說明。
[0145] <第一實施例〉
[0146] 請參照圖1及圖2,其中圖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 圖,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1可知,第一實施例 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1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 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光圈100、第二透鏡120、第=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 1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60 W及成像面170,而電子感光元件1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 像面1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110-150),且第一透鏡110、第二 透鏡120、第=透鏡130、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 有一空氣間隔。
[0147]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1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4引第二透鏡1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1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1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49] 第=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1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131及像側(cè)表面13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150] 第四透鏡1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1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14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51] 第五透鏡1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1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
[0152] 另外,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S透鏡130、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1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153]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150及成像面1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154] K冰各巧鏡的非揀而的曲線方巧式親示化下:
[0155]
[0156] 其中:
[0157] X :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于非球面光軸上交點切面的相對距離;
[015引 Y :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0159] R :曲率半徑;
[0160] k:錐面系數(shù);化及
[0161] Ai:第i階非球面系數(shù)。
[0162]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取像鏡頭組的光圈值 (f-number)為化0,取像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0V,其數(shù)值如下:f = 6. 07mm ;化O = 2. 95 ; W及 HFOV = 18. 5 度。
[0163]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第一透鏡110的折射率為NI,第二透鏡120的折射率 為N2,第=透鏡130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140的折射率為M,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 Nl、N2、N3、M及N5中最大者為Nmax,其滿足下列條件:Nmax= 1.639。
[0164]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第四透鏡140的色散系數(shù)為V4,第五透鏡150的色散 系數(shù)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V4+V5 = 111.8。
[016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第=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為T34,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T34/T45 = 0. 21。
[0166]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的曲 率半徑為R1,其滿足下列條件:f/Rl = 4. 10。
[0167]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 像側(cè)表面112的曲率半徑為R2,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142的曲率半徑為R8,第五透鏡物側(cè) 表面151的曲率半徑為R9,其滿足下列條件:(R1+R2)/(R1-R2) = -0. 58 及(R8+R9)/ (R8-R9) = 0.22。
[016引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l,第四透鏡140的焦距為 f4,第五透鏡150的焦距為巧,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的合成焦距為fl2,第四透鏡 140與第五透鏡150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f l/f4 = -0. 56 ;f4/巧=0. 08 ; W及 fl2/f45-l. 19。
[0169]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的 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112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一透鏡110于光軸上的厚度為 CTl,其滿足下列條件:(f/Rl)-(f/R2) + ((fXCTl)/(RlXR2))=4.40。
[0170]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取像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0V,其滿足下列 條件:tan (2 X HFOV) = 0. 75。
[0171]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光圈100至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152于光軸上的距離 為SD,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至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152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 條件:SD/TD = 0. 76。
[0172]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 Im巧,取像鏡頭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f/Im巧=2. 89 ; W及EPD/Im巧= 0. 98 O
[0173]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軸上的距 離為化,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巧,其滿足下列條件:TL = 5. 89 JlVf = 0. 97 ; W及 IlVlm巧=2. 81。
[0174]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 W及表二。
[01 ICl
[0176]
[0
[017 引
[0179] 表一為圖I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 且表面0-14依序表示由物側(cè)至像側(cè)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其中,k表 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系數(shù),A4-A14則表示各表面第4-14階非球面系數(shù)。此外,W下 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yīng)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 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寶述。
[0180] 另外,由上列表一可知,第一實施例中,第S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系 數(shù)小于30。
[0181] 再者,由上列表一可知,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于光軸上的 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20與第=透鏡1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130 與第四透鏡1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182] 請配合參照圖27,是繪示依照圖1第一實施例中取像鏡頭組L與被攝物0及其成 像面170設(shè)置關(guān)系的示意圖。由圖27可知,入射光會自被攝物0直線入射于取像鏡頭組以 并于其成像面170成像。
[0183] 再參照圖28,是繪示依照圖1第一實施例中取像鏡頭組L棱鏡P與被攝物0及其 成像面170另一種設(shè)置關(guān)系的示意圖。由圖28可知,取像裝置可還包含一棱鏡P,其設(shè)置于 被攝物0與取像鏡頭組L的成像面170之間的光路上。透過棱鏡P的設(shè)置,可使入射光的 光路轉(zhuǎn)向,減少取像鏡頭組L所需設(shè)置的高度,更能促進取像裝置或其所搭載的電子裝置 的小型化。
[0184] 下列各實施例皆可W上述圖27或圖28配置,故不另加寶述。
[0185] <第二實施例〉
[0186] 請參照圖3及圖4,其中圖3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 圖,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2可知,第二實施例 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2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 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210、光圈200、第二透鏡220、第=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 2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260 W及成像面270,而電子感光元件2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 像面2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210-250),且第一透鏡210、第二 透鏡220、第=透鏡230、第四透鏡240與第五透鏡2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 有一空氣間隔。
[0187]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2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2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2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8引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2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2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2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89] 第=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23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2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23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90] 第四透鏡2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2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2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
[0191] 第五透鏡2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2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2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25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192] 另外,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透鏡230、第四透鏡240與第五透鏡2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2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193]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2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250及成像面2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194]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S W及表四。
[0195]
[0196]
[C
[019 引
[0199]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200] 配合表=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1
[0202] 另外,由上列表=可知,第二實施例中,第=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系 數(shù)小于30。
[0203] 再者,由上列表=可知,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透鏡210與第二透鏡220于光軸上的 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220與第=透鏡2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230 與第四透鏡2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240與第五透鏡2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204] <第^實施例〉
[0205] 請參照圖5及圖6,其中圖5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 圖,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S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5可知,第S實施例 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3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 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310、光圈300、第二透鏡320、第=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 3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360 W及成像面370,而電子感光元件3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 像面3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310-350),且第一透鏡310、第二 透鏡320、第=透鏡330、第四透鏡340與第五透鏡3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 有一空氣間隔。
[0206]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3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3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3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07]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3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3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3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0引第=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3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3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33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09] 第四透鏡3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3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3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
[0210] 第五透鏡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3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3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35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11] 另外,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透鏡330、第四透鏡340與第五透鏡3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3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212]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3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350及成像面3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213]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五W及表六。
[0214]
[U21bJ
[0
[0217]
L0218J 第S實施例中,非球曲的曲線萬程巧表不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巧?;?,h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219]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220]
[0221] 另外,由上列表五可知,第=實施例中,第=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系 數(shù)小于30。
[0222] 再者,由上列表五可知,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310與第二透鏡320于光軸上的 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320與第=透鏡3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330 與第四透鏡3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340與第五透鏡3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22引 < 第四實施例〉
[0224] 請參照圖7及圖8,其中圖7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 圖,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7可知,第四實施例 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4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 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光圈400、第二透鏡420、第=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 4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460 W及成像面470,而電子感光元件4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 像面4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410-450),且第一透鏡410、第二 透鏡420、第=透鏡430、第四透鏡440與第五透鏡4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 有一空氣間隔。
[0225]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4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4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4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26]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4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4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4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27] 第=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4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4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431及像側(cè)表面43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22引第四透鏡4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4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44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44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29] 第五透鏡4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4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45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45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30] 另外,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透鏡430、第四透鏡440與第五透鏡4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4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231]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4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450及成像面4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232]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屯W及表八。
[0233]
[0234]
[0235]
[(
[0237]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23引配合表屯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239]
[0240] 另外,由上列表屯可知,第四實施例中,第=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系 數(shù)小于30。
[0241] 再者,由上列表屯可知,第四實施例中,第一透鏡410與第二透鏡420于光軸上的 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420與第=透鏡4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430 與第四透鏡4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440與第五透鏡4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242] <第五實施例〉
[0243] 請參照圖9及圖10,其中圖9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 圖,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9可知,第五實施例 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5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至像 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510、光圈500、第二透鏡520、第=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 5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560 W及成像面570,而電子感光元件5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 像面5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巧10-550),且第一透鏡510、第二 透鏡520、第=透鏡530、第四透鏡540與第五透鏡5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 有一空氣間隔。
[0244]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5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5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5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45]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5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5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5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46] 第=透鏡5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5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5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像側(cè)表面53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47] 第四透鏡5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5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54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cè)表面541及像側(cè)表面54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24引第五透鏡5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5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55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55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49] 另外,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透鏡530、第四透鏡540與第五透鏡5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5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巧0]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5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550及成像面5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巧1 ]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九W及表十。
[(
[0 巧 4]
[C
[0256]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257]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巧引
[0巧9] 再者,由上列表九可知,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透鏡510與第二透鏡520于光軸上的 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520與第=透鏡5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530 與第四透鏡5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540與第五透鏡5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260] <第六實施例〉
[0261] 請參照圖11及圖12,其中圖1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 意圖,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11可知,第六實 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6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 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光圈600、第=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 鏡6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660 W及成像面670,而電子感光元件6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 的成像面6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化10-650),且第一透鏡610、 第二透鏡620、第=透鏡630、第四透鏡640與第五透鏡6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 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262]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6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6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6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63]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6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6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621及像側(cè)表面62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264] 第=透鏡6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6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6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像側(cè)表面63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65] 第四透鏡6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6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6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
[0266] 第五透鏡6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6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6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
[0267] 另外,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透鏡630、第四透鏡640與第五透鏡6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6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26引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6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650及成像面6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269]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 W及表十二。
L--J 「02701
[
[0273]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274]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275]
[0276] 再者,由上列表十一可知,第六實施例中,第一透鏡610與第二透鏡620于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620與第=透鏡6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630 與第四透鏡6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640與第五透鏡6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277] <第屯實施例〉
[027引請參照圖13及圖14,其中圖13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屯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 意圖,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屯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13可知,第屯實 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7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 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光圈700、第=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 鏡7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760 W及成像面770,而電子感光元件7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 的成像面7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710-750),且第一透鏡710、 第二透鏡720、第=透鏡730、第四透鏡740與第五透鏡7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 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279]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7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7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7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80] 第二透鏡7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7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72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721及像側(cè)表面72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281] 第=透鏡7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7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7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像側(cè)表面73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82] 第四透鏡7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74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7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cè)表面74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83] 第五透鏡7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7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7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75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84] 另外,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透鏡730、第四透鏡740與第五透鏡7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7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285]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7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750及成像面7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286]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S W及表十四。
[02871
[0
[0289]
[0290] 第屯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291] 配合表十=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2921
[OzaiSJ

[0294] 另外,由上列表十=可知,第屯實施例中,第二透鏡72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 系數(shù)小于30。
[0295] 再者,由上列表十=可知,第屯實施例中,第一透鏡710與第二透鏡720于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720與第=透鏡7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730 與第四透鏡7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740與第五透鏡7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29引 < 第八實施例〉
[0297] 請參照圖15及圖16,其中圖15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 意圖,圖1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15可知,第八實 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8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 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810、光圈800、第二透鏡820、第=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第五透 鏡8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860 W及成像面870,而電子感光元件8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 的成像面8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810-850),且第一透鏡810、 第二透鏡820、第=透鏡830、第四透鏡840與第五透鏡8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 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29引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8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8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8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299]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8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8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8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00] 第=透鏡8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83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83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像側(cè)表面83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01] 第四透鏡8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8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84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cè)表面841及像側(cè)表面84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302] 第五透鏡8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8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85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851及像側(cè)表面85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303] 另外,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透鏡830、第四透鏡840與第五透鏡8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8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304]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8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850及成像面8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305]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W及表十六。
[030引 ^QOncI
[0
[0309]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310]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311]
[0312」

[0313] 另外,由上列表十五可知,第八實施例中,第=透鏡8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 系數(shù)小于30。
[0314] <第九實施例〉
[0315] 請參照圖17及圖18,其中圖17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 意圖,圖1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17可知,第九實 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980。取像鏡頭組由物側(cè) 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910、光圈900、第二透鏡920、第=透鏡930、第四透鏡940、第五透 鏡9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960 W及成像面970,而電子感光元件9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 的成像面9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巧10-950),且第一透鏡910、 第二透鏡920、第=透鏡930、第四透鏡940與第五透鏡9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 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316] 第一透鏡9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9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9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9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17] 第二透鏡9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9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9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9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1引第=透鏡9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93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面 9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931及像側(cè)表面93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319] 第四透鏡9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9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9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cè)表面94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20] 第五透鏡9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9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面 9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951及像側(cè)表面952皆具有至少一反 曲點。
[0321] 另外,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透鏡930、第四透鏡940與第五透鏡950的 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9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322]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9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950及成像面970間,且 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323]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屯W及表十八。
[0324]
[0325]
[0326]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327] 配合表十屯及表十八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3281
[0329]
[0330] 另外,由上列表十屯可知,第九實施例中,第=透鏡9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 系數(shù)小于30。
[0331] 再者,由上列表十屯可知,第九實施例中,第一透鏡910與第二透鏡920于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920與第=透鏡9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鏡930 與第四透鏡9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940與第五透鏡950于光軸上的間隔 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332] <第十實施例〉
[0333] 請參照圖19及圖20,其中圖19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 意圖,圖2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19可知,第十實 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1080。取像鏡頭組由物 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010、光圈1000、第二透鏡1020、第=透鏡1030、光闊1001、 第四透鏡1040、第五透鏡10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060 W及成像面1070,而電子感光元 件10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10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 (1010-1050),且第一透鏡1010、第二透鏡1020、第S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與第五透鏡 10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334] 第一透鏡10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0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0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0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35] 第二透鏡10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0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0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10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36] 第=透鏡10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03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0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像側(cè)表面103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37] 第四透鏡10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0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0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104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3引第五透鏡10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0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05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1051及像側(cè)表面1052皆具有至 少一反曲點。
[0339] 另外,第一透鏡1010、第二透鏡1020、第=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與第五透鏡 1050的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10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340]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0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1050及成像面1070 間,且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341]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九W及表二十。
[0342]
[0
[0344]
[0345] 第十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 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346] 配合表十九及表二十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347]
[0348」
[0349] 另外,由上列表十九可知,第十實施例中,第S透鏡10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色散 系數(shù)小于30。 防350] 再者,由上列表十九可知,第十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010與第二透鏡1020于光軸 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020與第=透鏡10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透 鏡1030與第四透鏡10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040與第五透鏡1050于光 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351] <第^ 實施例〉
[0352] 請參照圖21及圖22,其中圖21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 的示意圖,圖2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21可知, 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1180。取像鏡 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10、光圈1100、第二透鏡1120、第=透鏡1130、第 四透鏡1140、第五透鏡11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160 W及成像面1170,而電子感光元 件11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11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 (1110-1150),且第一透鏡1110、第二透鏡1120、第S透鏡1130、第四透鏡1140與第五透鏡 11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353] 第一透鏡1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1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11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111及像側(cè)表面1112皆具有至 少一反曲點。
[0354] 第二透鏡11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12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1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
[0355] 第=透鏡1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1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1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113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56] 第四透鏡11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1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1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114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57] 第五透鏡11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1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1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
[035引另外,第一透鏡1110、第二透鏡1120、第S透鏡1130、第四透鏡1140與第五透鏡 1150的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11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359]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1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1150及成像面1170 間,且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360]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一 W及表二十二。
[0361]
[0
[0363」

[0364] 第十一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 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365] 配合表二十一及表二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366]
[0367] 另外,由上列表二十一可知,第十一實施例中,第S透鏡11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 色散系數(shù)小于30。
[036引再者,由上列表二^^一可知,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10與第二透鏡1120于 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120與第=透鏡11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 =透鏡1130與第四透鏡11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140與第五透鏡1150 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36引 < 第十二實施例〉
[0370] 請參照圖23及圖24,其中圖23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 的示意圖,圖2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23可知, 第十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1280。取像鏡 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210、光圈1200、第二透鏡1220、第=透鏡1230、第 四透鏡1240、第五透鏡12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260 W及成像面1270,而電子感光元 件12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12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 (1210-1250),且第一透鏡1210、第二透鏡1220、第S透鏡1230、第四透鏡1240與第五透鏡 12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371] 第一透鏡1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2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21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1211及像側(cè)表面1212皆具有至 少一反曲點。
[0372] 第二透鏡1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22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2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
[0373] 第=透鏡12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23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23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1231及像側(cè)表面1232皆具有至 少一反曲點。
[0374] 第四透鏡12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2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24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cè)表面1241及像側(cè)表面1242皆具有至 少一反曲點。
[0375] 第五透鏡12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2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2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
[0376] 另外,第一透鏡1210、第二透鏡1220、第=透鏡1230、第四透鏡1240與第五透鏡 1250的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12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377]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2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1250及成像面1270 間,且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37引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S W及表二十四。
[0379]
[(
[0381 J

[0382] 第十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 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383] 配合表二十=及表二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3JU1
[0385] 再者,由上列表二十=可知,第十二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210與第二透鏡1220于 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220與第=透鏡12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 =透鏡1230與第四透鏡12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240與第五透鏡1250 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386] <第十S實施例〉
[0387] 請參照圖25及圖26,其中圖25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 的示意圖,圖2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S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圖25可知, 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取像鏡頭組(未另標(biāo)號)W及電子感光元件1380。取像鏡 頭組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光圈1300、第一透鏡1310、第二透鏡1320、第=透鏡1330、第 四透鏡1340、第五透鏡13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360 W及成像面1370,而電子感光元 件1380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1370,其中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 (1310-1350),且第一透鏡1310、第二透鏡1320、第S透鏡1330、第四透鏡1340與第五透鏡 1350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038引第一透鏡1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311為凸面,其像側(cè)表 面131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
[0389] 第二透鏡1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32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322為凹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cè)表面132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90] 第=透鏡1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33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33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透鏡物側(cè)表面133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91] 第四透鏡13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34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34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134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92] 第五透鏡1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cè)表面1351為凹面,其像側(cè)表 面1352為凸面,并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1352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0393] 另外,第一透鏡1310、第二透鏡1320、第=透鏡1330、第四透鏡1340與第五透鏡 1350的屈折力中,W第一透鏡1310的屈折力為最強。
[0394]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36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shè)置于第五透鏡1350及成像面1370 間,且不影響取像鏡頭組的焦距。
[0395]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五W及表二十六。
[039引
[0397]
[C
[0399]
[0400] 第十=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 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 W寶述。
[0401] 配合表二十五及表二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shù)據(jù):
[0402]
[0403] 另外,由上列表二十五可知,第十S實施例中,第S透鏡1330具有正屈折力,且其 色散系數(shù)小于30。
[0404] 再者,由上列表二十五可知,第十=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310與第二透鏡1320于 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320與第=透鏡133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 =透鏡1330與第四透鏡1340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340與第五透鏡1350 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中T45大于T12、T23及T34。
[040引 <第十四實施例〉
[0406] 請參照圖29,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10的示意圖。第 十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是一智能手機,電子裝置10包含取像裝置11,取像裝置11包含 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取像鏡頭組(圖未掲示)W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掲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 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取像裝置11亦可進一步包含棱鏡(圖未掲示)。
[0407] <第十五實施例〉
[0408] 請參照圖30,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20的示意圖。第 十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是一平板計算機,電子裝置20包含取像裝置21,取像裝置21包 含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取像鏡頭組(圖未掲示)W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掲示),其中電子感光元 件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取像裝置21亦可進一步包含棱鏡(圖未掲示)。
[040引 < 第十六實施例〉
[0410] 請參照圖31,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十六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30的示意圖。第 十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是一頭戴式顯示器化ead-mounted display, HMD),電子裝置30 包含取像裝置31,取像裝置31包含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取像鏡頭組(圖未掲示)W及電子感光元 件(圖未掲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shè)置于取像鏡頭組的成像面,取像裝置31亦可進一步包 含棱鏡(圖未掲示)。
[0411] 雖然本發(fā)明已W實施方式掲露如上,然其并非用W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藝 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dāng)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dāng) 視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zhǔn)。
【主權(quán)項】
1. 一種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凸面; 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 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 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 一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凹面,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中,該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該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 透鏡的焦距為Π ,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 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該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 3. 4<(f/Rl)-(f/R2) + ((fXCTl)/(RlXR2))<7. 5 ; -1. 0〈fl/f4〈0 ;以及 3. 4〈f/Rl。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三透鏡像側(cè)表面為凸面。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光圈,其中該光圈至該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 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0.65<SD/TD<1. 0〇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光圈設(shè)置于該第一透鏡與該第 三透鏡間,該光圈至該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該 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0. 65〈SD/TD〈0. 87。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四透鏡物側(cè)表面為凹面。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五透鏡像側(cè)表面為凸面。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四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為R8,該第五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9,其滿足下列條件: -0. 1<(R8+R9)/(R8-R9) 〇10.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 為R1,該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 -1. 5<(R1+R2)/(R1-R2)<0〇11.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該第 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該第五透鏡 的折射率為N5, Nl、N2、N3、N4及N5中最大者為Nmax,其滿足下列條件: 1. 50〈Nmax〈l. 70〇1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 透鏡、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且該具有正屈折力透鏡的色 散系數(shù)小于30。1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于光軸 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 該第四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 T45, T45 大于 T12、T23 及 T34。1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取像 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2.3〈f/ImgH〈6. 0。1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取像鏡頭組的入射瞳直徑為 EPD,該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0·7〈EPD/ImgH〈2. 0。1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 透鏡、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該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 f,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 0. 75<TL/f<l. 0〇1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任二 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 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 TL<7. 5mm〇18. -種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其設(shè)置于該取像鏡頭組的一成像面。19. 一種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 一棱鏡,其設(shè)置于一被攝物與該取像鏡頭組的一成像面之間的一光路上;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其設(shè)置于該取像鏡頭組的該成像面。20. -種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裝置。21. -種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由物側(cè)至像側(cè)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為凸面; 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 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 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像側(cè)表面為凹面,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 以及 一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cè)表面及像側(cè)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中,該取像鏡頭組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該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 透鏡的焦距為Π ,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 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該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 3. 4<(f/Rl)-(f/R2) + ((fXCTl)/(RlXR2))<7. 5 ; -1. 0〈fl/f4〈0 ;以及 3. 4〈f/Rl。2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為凸面,該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2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任 二相鄰的透鏡間于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且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 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的屈折力中,該第一透鏡的屈折力為最強。2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取像鏡頭組的入射瞳直徑為 EPD,該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 其滿足下列條件: 0· 7〈EPD/ImgH〈2. 0 ;以及 0<f4/f5〇2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取像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 一透鏡物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透鏡像側(c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該第一透鏡于光 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 3. 7〈(f/Rl)-(f/R2) + ((fXCTl)/(RlXR2))〈6. 0。2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于光 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 條件: T34/T45<1. 2〇2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 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皆為塑膠材質(zhì),該第一透鏡物側(cè)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 軸上的距離為TL,該取像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2. 0〈TL/ImgH〈3. 5。2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V4,該 第五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 90<V4+V5<130〇2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取像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 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0. 3<tan(2XHFOV)<l. 1〇30.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取像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的合 成焦距為Π 2,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 -2. 0<fl2/f45<0〇
【文檔編號】G02B13/00GK105988198SQ201510085564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7日
【發(fā)明人】廖凌峣, 黃歆璇
【申請人】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