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69227閱讀:1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把在感光體鼓上形成的顯像劑像,復制到由滾動接觸到感光體鼓上移動的轉印帶所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來輸出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
近些年來,在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數(shù)字化不斷進展,數(shù)字復印機已開始普及。數(shù)字復印機具有保持由顯像劑形成的像的感光體鼓,在滾動接觸到感光體鼓上的狀態(tài)下移動的轉印帶,和把感光體鼓上邊的顯像劑像轉印到作為在轉印帶上被搬運的被轉印媒體的記錄紙上的轉印構件。
在這種數(shù)字復印機中,由于主流是反轉顯像方式,故在轉印工序中,感光體鼓的極性與轉印構件的極性相反。其結果是,記錄紙與感光體鼓的極性也相反,兩者因靜電吸引而互相吸附,所以需要想些辦法使記錄紙與感光體鼓分離。
在現(xiàn)有的激光打印機等中,由于處理速度慢的機器多,且感光體直徑小,故用記錄紙的“硬挺性”使記錄紙與感光體鼓分離,作為輔助裝置設有電暈帶電器等的剝離裝置。但是,在處理速度快的數(shù)字復印機等中,由于采用靈敏度比較低的有機感光體,故鼓的直徑將變大,難于用紙的“硬挺性”進行分離。于是,不用感光體鼓而代之以用帶狀的感光體,僅僅加大轉印區(qū)域的該感光體的曲率來進行分離的方法,和在轉印構件中使用帶狀的構件,使記錄紙靜電吸附到帶一側的方法等已實用化。
但是,在現(xiàn)有的裝置中,要在維持用于輸出品質良好的圖像的足夠的轉印效率的同時,實現(xiàn)記錄紙對感光體鼓的良好的剝離是困難的。
本發(fā)明就是有鑒于以上各點而發(fā)明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xiàn)足夠的轉印效率,又可以輸出品質良好的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第1方案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是具備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對上述像保持體,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搬運夾持部作滾動接觸,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和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并在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轉印夾持部與上述搬運構件接觸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比上述搬運夾持部靠上述搬運構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一側,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上述轉印構件接觸到上述搬運構件上的轉印夾持部以上述搬運構件離開上述像保持體的位置為基準,位于沿著上述搬運構件的移動方向前后1mm以內(nèi)。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2方案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上述搬運構件是具有109Ω·cm以上,1012Ω·cm以下的體積電阻的轉印帶,上述轉印構件是具有20°~60°的硬度的轉印輥子,上述像保持體與轉印帶之間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大于1mm,上述轉印輥子接觸到上述轉印帶上的轉印夾持部的寬度大于2mm。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3方案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有支持上述搬運構件的輔助構件,使得把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保持有可視像被轉印媒體向像保持體的切線方向搬運。
本發(fā)明的第4方案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備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對上述像保持體,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搬運夾持部作滾動接觸,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和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并在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轉印夾持部與上述搬運構件接觸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比上述搬運夾持部靠上述搬運構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一側,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在上述搬運構件脫離開上述像保持體的位置上,上述搬運構件也從上述轉印構件脫離開來。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5方面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上述搬運構件是具有109Ω·cm以上,1012Ω·cm以下的體積電阻的轉印帶,上述轉印構件是具有20°~60°的硬度的轉印輥子,上述像保持體與轉印帶之間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大于1mm,上述轉印輥子接觸到上述轉印帶上的轉印夾持部的寬度大于2mm。
此外,本發(fā)明的第6方面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備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被配置得滾動接觸到上述像保持體上,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和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且觸接到上述搬運構件上,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把在由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的搬運方向兩個端部所通過的位置上的上述轉印構件的觸接壓力設置得低于在被轉印媒體的搬運方向中央部分所通過的位置上的上述轉印構件的觸接壓力。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7方案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兩個端部附近的觸接壓力為10~40g/cm,在上述中央部分附近的觸接壓力為40~100g/cm。
本發(fā)明的第8方面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具備有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被配置得滾動接觸到上述像保持體上,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支持上述搬運構件的支持構件;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且觸接到上述搬運構件上,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和移動裝置,它采用使上述支持構件移動的辦法,使上述搬運構件在橫切其移動方向的方向上移動。
再有,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9方案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上述移動裝置,每當通過規(guī)定張數(shù)的被轉印媒體時,就使上述支持構件以規(guī)定的移動量進行移動。
如上所述,由于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上述那樣的構成和作用,故可以得到足夠的轉印效率,可以輸出品質良好的圖像。


圖1是復印機的關鍵部分的示意圖。
圖2是說明圖1的復印機中的轉印輥子的配置位置的說明圖。
圖3是與圖2的各圖相對應地示出了相對轉印電流的轉印效率的曲線圖。
圖4的示意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復印機的關鍵部分的構成。
圖5的曲線示出了相對圖4的復印機中的轉印電流的轉印效率。
圖6示出了在圖4的復印機中使輔助輥子移動后的狀態(tài)。
圖7示出了在圖4的復印機中不配置輥子而代之以配置轉印刷后的狀態(tài)。
圖8比較并示出了作為轉印構件使用了轉印輥子和轉印刷時的轉印特性。
圖9的示意圖示出了在圖4的復印機中把轉印輥子配置到感光體鼓與轉印帶脫離開來的位置上時的狀態(tài)。
圖10示出了在改變了感光體鼓和轉印帶相接觸的搬運夾持部寬度及感光體鼓和轉印輥子相接觸的轉印夾持部寬度時的轉印特性。
圖11的示意圖示出了在圖4的復印機中不設置輔助輥子而代之以加大驅動輥子的直徑的實施例。
圖12的曲線示出了轉印輥子的觸接壓力與轉印帶的壽命之間的關系。
圖13示出了用于按轉印輥子的中央部分和端部改變觸接壓力的構成例。
圖14的曲線示出了轉印輥子的中央部分和端部中的觸接壓力和轉印壽命之間的關系。
圖15示出了把轉印輥子的端部附近加工成尖錐狀時的狀態(tài)。
圖16的曲線示出了轉印輥子的端部的直徑與轉印帶的壽命之間的關系。
圖17示出了用來按轉印刷的中央部分和端部處改變觸接壓力的構成例。
圖18的曲線示出了轉印刷的毛的長度與轉印帶的壽命之間的關系。
圖19示出了提高了轉印刷的中央部分的毛的密度時的狀態(tài)。
圖20是示出了使支持轉印帶的帶單元移動后的狀態(tài)的動作圖。
圖21示出了改變條件移動了帶單元時的轉印帶的狀態(tài)。
以下,邊參照附圖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詳細地進行說明。
在圖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復印機1的關鍵部分。復印機1,在其大體上中央位置上具有作為像保持體的感光體鼓2。在感光體鼓2的周圍,沿著感光體鼓2的旋轉方向配設有使感光體鼓2的表面(以下,僅稱之為鼓表面)帶上規(guī)定的電位的帶電器3;使帶電后的鼓表面曝光以形成靜電潛像的曝光裝置4;把作為顯像劑的帶電調(diào)色劑供給靜電潛像上使之可視像化的顯像裝置5;作為把顯像后的調(diào)色劑像(顯像劑像)轉印到作為被轉印媒體的記錄紙P上邊的轉印構件的轉印輥子6;清掃未轉印到記錄紙P上邊而殘留在鼓表面上邊的調(diào)色劑的清掃裝置7和除去鼓表面的電荷的消電燈8。
在感光體鼓2的下方,設有作為用來搬運記錄紙P的搬運構件的轉印帶11。轉印帶11在繞到了驅動輥子12和從動輥子13上的狀態(tài)下滾動接觸到鼓表面上,并用與感光體鼓2的圓周速度相同的速度在同一方向上移動。此外,轉印輥子6被設于轉印帶11的內(nèi)側,并被配設于把轉印帶11夾持在與感光體鼓之間的位置,即,配設于轉印位置上,以在與感光體鼓之間形成有轉印夾持部。此外,轉印輥子6連接到高壓電源9上。
再有,在從繞有轉印帶11的驅動輥子12往下游一側,介以引導構件14設有定影裝置15。
這樣一來,鼓表面借助于帶電器3而均勻地帶電(于-500~-800V的表面電位),并借助于曝光裝置4形成靜電潛像,再用顯像裝置5供給帶上負電的調(diào)色劑使靜電潛像可視像化。這樣形成的調(diào)色劑像借助于感光體鼓2的旋轉被搬運往轉印位置。這時,轉印輥子6把轉印帶11推壓到鼓表面上,通過在轉印帶11與感光體鼓2之間的轉印夾持部搬運記錄紙P。再用由高壓電源9加到轉印帶11上的偏壓(+300~5kV)把鼓表面上邊的調(diào)色劑像轉印到記錄紙上。
轉印帶11由具有108~1012Ω·cm的體積電阻的彈性帶形成,轉印輥子6由具有102~108Ω·cm的體積電阻的導電性的彈性輥子形成。轉印輥子6在鼓表面和轉印帶11所接觸的轉印夾持部位置上,從轉印帶11的內(nèi)側供電。
通常的印制中,在轉印帶11和感光體鼓2脫離開的狀態(tài)下,分別進行驅動,在兩者變成為大體相同的速度后進行觸接,把轉印偏置電壓加到轉印輥子6上,同時,搬運記錄紙P使之通過轉印夾持部。通過轉印夾持部的記錄紙P雖然在靜電吸附到轉印帶11上邊的狀態(tài)下進行搬運,但是由于卷繞上轉印帶11的驅動輥子12的曲率大(通常為Φ12mm~Φ40mm),故在轉印帶11的下游一側,記錄紙P的頂端將脫離開轉印帶11,通過引導構件14向定影裝置15搬運。然后,用定影裝置15熔融并定影記錄紙P上邊的調(diào)色劑像,向記錄紙P上邊輸出圖像。
另一方面,通過了轉印位置的鼓表面,在被清掃裝置7進行了清掃之后,用消電燈8消電,為下一個的圖像形成過程作準備。
然而,被配置為滾動接觸到感光體鼓2上的轉印輥子6,一般說,如圖2(a)所示的例1那樣,被配置在感光體鼓2的正下方。除此之外,還有的如圖2(b)的例2所示,把轉印輥子6配置到在感光體鼓2的正下方向轉印帶11的搬運方向下游一側偏離開來的位置上,也有的如圖2(c)的例3那樣,與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之間的轉印夾持部相連續(xù)地把轉印輥子6配置到從感光體鼓2的正下方往下游少許偏開來的位置上。
如果如例2所示在從感光體鼓2脫離開來的狀態(tài)下配置轉印輥子6,由于轉印輥子6和感光體鼓2不作滾動接觸,所以可以把轉印輥子6做成為金屬輥子,使構成簡化。
在這3種構成中,變更加到轉印輥子6上的轉印電流和轉印帶11的帶電阻,并對各自的轉印容限的廣度,記錄紙P的剝離性能等進行了比較。其結果分別示于圖3(a)~(c)。其中,在處理速度為400mm/sec的反轉顯像中,用的是鼓表面白地電位為-600V,顯像偏壓為-400V的復印機。圖3(a)~(c)的各條曲線是在恒定電流控制下改變轉印電流時的、測定測試圖剛一轉印后的鼓表面上邊的殘留調(diào)色劑的反射濃度的曲線,可以說,該濃度越低轉印效率就越好。
在例1中,記錄紙P對轉印帶11的吸附性良好,雖然即便是使帶電阻變化到109~1011Ω·cm(圖中示出了109、1010、1011Ω·cm這3種數(shù)據(jù))性能上也不會變化,但是在轉印電流過強時,在圖像上將發(fā)生放電斑痕,特別是在半灰度圖像中這種圖像不均很顯眼。另一方面,在例2中,雖然轉印電流的容限廣,記錄紙P向轉印帶11的吸附也是良好的,但是要是用電阻值大于1010Ω·cm的轉印帶11的話,則不能得到良好的轉印。此外,在例3中,帶電阻一直到109~1011Ω·cm也沒什么大的差別,此外轉印電流的容限也和例2一樣地廣,但記錄紙P有吸附到感光體鼓2上的傾向,記錄紙P的剝離性是不充分的。
在例1的復印機中,雖然發(fā)生了放電斑痕,但是人們認為這是由于在轉印夾持部入口附近,在感光體鼓2的電位高的情況下,與轉印帶11之間的電位差變大,發(fā)生放電的緣故。另一方面,在轉印帶11的表面電位于轉印夾持部入口附近低的例2和例3的復印機中,就不易發(fā)生這樣的轉印斑痕。
此外,在例2的復印機中,由于轉印輥子6從轉印夾持部脫離了開來,故轉印帶11的電阻的容限將變窄。這是因為在電阻高的轉印帶11中偏壓沒能送到轉印夾持部部分,而在電阻低的轉印帶11中,由于該構成使轉印夾持部入口附近的轉印帶11的電位下降,從而使轉印部分上游一側的輥子變成為GND或者比轉印部分還低的電位,故使電流順著轉印帶11向那里流,實際上所使用的電流值因轉印帶11的電阻而大幅度地變動的緣故。
在例3中,記錄紙P的吸附性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在記錄紙P從轉印夾持部出來時的轉印帶11一側的角度因轉印輥子6的曲率而變陡的緣故,如例1和例2所示,如果在感光體鼓2的切線方向上使記錄紙P脫離,就不會發(fā)生了。
于是,在本發(fā)明中,如圖4所示,把轉印輥子6和輔助輥子16配置到轉印帶11的內(nèi)側。就是說,為了抑制轉印夾持部的入口一側的放電,首先,設置感光體鼓2僅僅與轉印帶11觸接的搬運夾持部,與該搬運夾持部連續(xù)地于搬運夾持部的下游一側介以轉印夾持部設置轉印輥子6。這一構成雖然和圖2(c)的例3相同,但是在轉印夾持部的下游,還設置有用于使轉印帶11從感光體鼓2脫離開來的角度為感光體鼓2的切線方向的輔助輥子16。
用這樣的構成,進行了與上述例1到例3的時候相同的容限的比較。其結果示于圖5。根據(jù)這一結果,在轉印輥子6的硬度為20°和60°時,轉印殘余物的濃度,在轉印帶11的帶電阻為109~1012Ω·cm時,與上述例3沒什么不同,記錄紙P的剝離性也和例2一樣的良好。這樣一來,若從感光體鼓2的切線方向上使記錄紙P脫離,就可以提高記錄紙P的剝離性。
但是,當如圖6所示,使輔助輥子16位于使轉印帶11進而卷繞到感光體鼓2上那樣的位置時,就將發(fā)生轉印漏掉和轉印模糊。就是說,要想全部兼顧不發(fā)生轉印漏掉或模糊的良好的轉印,與記錄紙P的剝離性能和寬的容限的話,在轉印輥子6從轉印帶11脫離開來之后,在下游一側,在感光體鼓2和記錄至P和轉印帶11之間不能有超過需要的夾持部。
在圖8中,示出了實驗結果。在該表中,比較示出了把轉印輥子6和固定型的轉印刷17用作轉印構件的各自的情況,如圖6所示,用正的數(shù)值表示在從轉印構件往下游一側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相接觸的寬度18,如圖7所示,用負的數(shù)值表示在感光體鼓2從轉印帶11脫離開來的區(qū)域上轉印構件接觸到轉印帶11上的寬度19。接著,比較了各自的情況下的轉印漏掉或模糊及放電斑痕。
其結果是,轉印輥子6和轉印刷17同樣,在轉印輥子6脫離開轉印帶11之后,當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在1mm以上相接觸時轉印模糊就開始變得顯眼起來,此外,用轉印刷17,在感光體鼓2與轉印帶11脫離開之后,轉印刷17觸接到轉印帶11上的狀態(tài)下,當仍然是1mm以上觸接到轉印刷17上時,就發(fā)生若干放電斑痕。就是說,采用把轉印構件配置到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脫離開的位置的前后1mm以內(nèi)的辦法,就可以抑制轉印漏掉或模糊及放電斑痕等的發(fā)生。
如圖9所示,在把轉印構件定位為使得轉印構件(轉印輥子6或轉印刷17)在記錄紙P脫離感光體鼓2的位置上從轉印帶11的背面脫離開的地方(圖8的0mm的地方),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圖像。因記錄紙P的厚度的差異等,這樣的條件在通常的裝置上不一定能經(jīng)常得以實現(xiàn),但這樣的狀態(tài)是理想的。
此外,在圖10中,示出了在本發(fā)明中,在從轉印位置往上游一側,使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進行接觸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轉印輥子6和感光體鼓2介以轉印帶11進行接觸的轉印夾持部的寬度變化時的實驗結果。由此結果可知,在從轉印位置往上游一側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為1mm以上,轉印輥子6和感光體鼓2之間的轉印夾持部寬度為2mm以上時,半灰度的放電也難于發(fā)生,從而可以得到良好的轉印圖像。
如上所述,若采用本實施例的復印機,則采用設置用來使轉印帶11從感光體鼓2脫離的角度為感光體鼓2的切線方向的輔助輥子16,把轉印構件配置在轉印帶11從感光體鼓2脫離的位置的前后1mm以內(nèi),把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所接觸的搬運夾持部寬度設定為1mm以上,把介以轉印帶11感光體鼓1和轉印構件所接觸的轉印夾持部寬度設定為2mm以上的辦法,就可以實現(xiàn)足夠的轉印效率,同時,還可以實現(xiàn)記錄紙P的良好的剝離性,可以輸品質優(yōu)良的圖像。
另外,作為取代上邊說過的實施例的復印機的別的構成,可以考慮圖11所示的那樣的構成。若采用這樣的構成,則采用不設置輔助輥子16而代之以某種程度地加大驅動輥子12的直徑的辦法,使記錄紙P在感光體鼓2的切線方向上脫離。
對上述那樣構成的復印機1送入400K張的記錄紙P進行了運行實驗。在這里,應用上邊說過的復印機1,轉印構件使用了硬度為45°(Asker--c)的轉印輥子。轉印偏置為以50μA進行恒流控制,在A4尺寸的紙上印制5%的圖。
這樣一來,在大約200張后,與記錄紙P的端部對應的轉印帶11的表面層剝落,發(fā)生了帶清掃剝離現(xiàn)象。
在轉印帶11的表面上,因記錄紙P通過搬運夾持部和轉印夾持部時的感光體鼓2與記錄紙P的接觸,特別是在記錄紙P的端部,發(fā)生大量的紙粉。紙粉在這些夾持部或清掃裝置7中切削帶表面,如果同一尺寸的記錄紙P連續(xù)通過,則與記錄紙P的端部對應的帶的表面層將很快地被削掉而剝露出橡膠層,清掃裝置7中發(fā)生葉片剝離。
轉印帶11的壽命與由記錄紙P發(fā)生的紙粉量和葉片與轉印帶11之間的適合性,以及把記錄紙P夾在中間的感光體鼓2和轉印帶11之間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或壓力有關。因此,要想延長轉印帶11的壽命的話,人們認為例如應減少轉印帶11的壓力。這樣的夾持部部分的壓力,雖然由帶自身向感光體鼓2施加的壓力和轉印構件向轉印帶11施加的壓力來決定,但是改變帶自身向感光體鼓2施加的壓力,由于對轉印帶11的蛇行限制有影響,故難于進行大的變更。
于是,在本實施例中,想了一些辦法來改變轉印構件對轉印帶11的觸接壓力,延長轉印帶11的壽命。
在圖12中,示出的是在改變轉印構件施加到轉印帶11上的觸接壓力進行運行實驗時的結果。在上述運行實驗中,轉印輥子6對轉印帶11的觸接壓力在轉印構件的長度方向上的每1cm約為40 g/cm。根據(jù)圖12,觸接壓力越低則運行壽命越長,但是當壓力過低時,則用超過130 g/m2的厚紙在對記錄紙P的搬運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將發(fā)生轉印不合格或搬運不合格。這是因為記錄紙P硬,在通過轉印夾持部部分時記錄紙P跳動部分地偏離了夾持部的緣故,如果用能克服記錄紙P的“硬挺性”的壓力把記錄紙P夾住就沒問題了。
于是,例如,如圖13(a)所示,轉印輥子的中央部分保持通常的硬度不變,降低記錄紙P的端部經(jīng)常通過的轉印輥子的兩端部的硬度。這樣一來,由于厚紙被保持在轉印輥子6的中央部分附近,故不會發(fā)生轉印不合格,此外,由于在記錄紙P的端部壓力低,故工作壽命延長。
此外,如圖13(b)所示,通過把轉印輥子6的中央部分的軸的直徑作得比端部的直徑還大,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這是因為在軸直徑大的輥子中央部分附近輥子的視在硬度變高的緣故。
如圖14的曲線所示,僅僅在轉印輥子6的中央部分附近大體上約100mm的區(qū)域提高輥子的硬度,在與記錄紙的端部位置之間設有觸接壓力差的情況下,在中央部分壓力為40~100g/cm,端部壓力為10~40 g/cm之間可以得到大體上濃度差不顯眼的品質優(yōu)良的圖像,此外還可以延長轉印帶11的工作壽命。
此外,采用沿著轉印輥子6的軸方向使其直徑具有分布的辦法,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轉印輥子6的硬度在軸方向上是恒定的,但在記錄紙P的端部通過的區(qū)域上把輥子的直徑減小Φ1~4左右。在實驗中,把轉印輥子的中央部分在長度方向上10cm的部分設定為通常的直徑,從該處開始向兩端部以尖錐形狀來減小輥子的直徑(參照圖15)。
在圖16的曲線中,示出了與A4的記錄紙P相當?shù)亩瞬康闹睆健S稍撉€可知,當使輥子的直徑過小時雖然易于發(fā)生轉印不合格,但是如果小于Φ3mm的話,可以充分地兼顧兩者,故用該方法也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作為轉印構件使用了轉印刷的情況下,如圖17(a)、(b)所示,也可以改變刷的毛的長度來改變觸接壓力。在實驗中,與改變輥子直徑時相同,把轉印刷中央部分在其長度方向上在10cm的范圍內(nèi)使毛長固定為6mm,從該處開始向著兩端部使毛長變短。用這種辦法,可以得到與轉印輥子的情況下相同的效果(參照圖18)。
此外,在轉印刷的情況下,不僅改變刷的毛長,如圖19所示,用改變刷的密度的辦法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即,使得轉印刷的中央部分的毛的密度比端部的密度高。
如上所述,采用使轉印構件的中央部分和兩端部處的觸接壓力變化的辦法,可以在實現(xiàn)足夠的轉印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延長轉印帶11的工作壽命,可以在長期內(nèi)形成品質優(yōu)良的圖像。
然而,因與記錄紙P的端部對應的轉印帶11的表面層被削掉而露出的筋,其原因之一是記錄紙P的端部反復地碰撞帶表面的同一地方的緣故。于是,即便是連續(xù)地使用同一尺寸的記錄紙P,采用使轉印帶11在感光體鼓2的長度方向上移動,并使得記錄紙P的端部不連續(xù)碰撞同一場所的辦法,也可以延長轉印帶11的壽命。
在圖20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來使轉印帶11在感光體鼓2的軸方向上移動的構成。轉印帶11被卷繞在從動輥子13和驅動輥子12上而被拉緊設置,各個輥子·12、13用圖中未畫上的支持構件安裝,形成為帶單元。在這里,安裝了使該支持構件在轉印帶11移動的同時慢慢地在感光體鼓2的軸方向上移動這樣的機構。即,該移動機構具有固定于支持構件上的齒條21和用圖中未畫出的馬達使之旋轉的小齒輪22,并借助于馬達的驅動使帶單元在圖中的箭頭方向上移動。
帶單元被設定為每通過大約100K張紙就移動約10mm,100K張后再次加上100K張紙返回原來的地方使之不斷地反復。
在圖21中示出了實驗結果。由此結果可知,轉印帶11的壽命因上述構成而被延長。此外,在該方式中,雖然在印制動作中也可使轉印帶11向箭頭a的方向移動,但其移動量100K張約為10mm,故每一張的移動量約為1μm,所以不會產(chǎn)生因轉印帶11的移動而招致圖像不合格或記錄紙P的搬運不合格。
此外,如果在印制動作中帶單元不動,在印制完一定張數(shù)的時刻,在非印制動作時才使帶單元移動,則更為有效。在實驗中,每印制100K張,就使帶單元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3mm,在600張共計5次,移動了15mm的時候,如圖21所示,不發(fā)生轉印帶11的端部的筋,可以把轉印帶11的壽命延長到600張。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是使轉印帶11以帶單元整體進行移動,但不言而喻,即便是僅僅使繞有轉印帶11的驅動輥子12或從動輥子13移動也具有相同的效果。此外,還可以使帶單元固定而使記錄紙P的搬運路徑錯開,顯然,這樣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另外,本發(fā)明并不受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nèi),可以有種種的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備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對上述像保持體,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搬運夾持部作滾動接觸,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和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并在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轉印夾持部與上述搬運構件接觸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比上述搬運夾持部靠上述搬運構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一側,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上述轉印構件接觸到上述搬運構件上的轉印夾持部以上述搬運構件離開上述像保持體的位置為基準,位于沿著上述搬運構件的移動方向前后1mm以內(nèi)。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上述搬運構件是具有109Ω·cm以上,1012Ω·cm以下的體積電阻的轉印帶,上述轉印構件是具有20°~60°的硬度的轉印輥子,上述像保持體與轉印帶之間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大于1mm,上述轉印輥子接觸到上述轉印帶上的轉印夾持部的寬度大于2mm。
3.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有支持上述搬運構件的輔助構件,使得在像保持體的切線方向上搬運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保持有可視像的被轉印媒體。
4.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備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對上述像保持體,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搬運夾持部作滾動接觸,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和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并在介以規(guī)定寬度的轉印夾持部與上述搬運構件接觸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比上述搬運夾持部靠上述搬運構件的移動方向的下游一側,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在上述搬運構件脫離開上述像保持體的位置上,上述搬運構件也從上述轉印構件脫離開來。
5.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上述搬運構件是具有109Ω·cm以上,1012Ω·cm以下的體積電阻的轉印帶,上述轉印構件是具有20°~60°的硬度的轉印輥子,上述像保持體與轉印帶之間的搬運夾持部的寬度大于1mm,上述轉印輥子接觸到上述轉印帶上的轉印夾持部的寬度大于2mm。
6.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備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被配置得滾動接觸到上述像保持體上,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和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且觸接到上述搬運構件上,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把在由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的搬運方向兩個端部所通過的位置上的上述轉印構件的觸接壓力,設置得低于在被轉印媒體的搬運方向中央部分所通過的位置上的上述轉印構件的觸接壓力。
7.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在上述兩個端部附近的觸接壓力為10~40g/cm,在上述中央部分附近的觸接壓力為40~100g/cm。
8.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具備有在像保持體上形成可視像的像形成裝置;搬運構件,它被配置得滾動接觸到上述像保持體上,用于在與上述像保持體之間通過上述搬運夾持部搬運被轉印媒體,并在保持住被轉印媒體的狀態(tài)下,將其向規(guī)定的方向移動;支持上述搬運構件的支持構件;轉印構件,它設置在對于上述搬運構件和上述像保持體相反的一側,且觸接到上述搬運構件上,并把形成于上述像保持體上的可視像轉印到用上述搬運構件搬運的被轉印媒體上;和移動裝置,它采用使上述支持構件移動的辦法,使上述搬運構件在橫切其移動方向的方向上移動。
9.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是上述移動裝置,每當通過規(guī)定張數(shù)的被轉印媒體時,就使上述支持構件以規(guī)定的移動量進行移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實現(xiàn)足夠的轉印效率,且可以輸出品質優(yōu)良的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解決方案是:復印機1具有在滾動接觸到感光體鼓2上的狀態(tài)下無接頭環(huán)狀移動的轉印帶11。在轉印帶11的內(nèi)側,配設有轉印輥子6和輔助輥子16。轉印輥子6在感光體2和轉印帶11相接觸的搬運夾持部內(nèi)且在從感光體鼓2的正下方往下游一側,被配置為觸接到轉印帶11上,輔助輥子16被設置于從感光體鼓2和轉印輥子6相接觸的轉印夾持部往下游一側。輔助輥子16被定位得使轉印帶11從感光體鼓2脫離開來的角度成為感光體鼓2的切線方向,轉印輥子6配置到轉印帶11從感光體鼓2脫離開的位置的前后1mm以內(nèi)。
文檔編號G03G15/16GK1206130SQ9811605
公開日1999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7月15日
發(fā)明者渡邊猛, 泉貴雄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