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帶電裝置、處理盒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32776閱讀:780來源:國知局
帶電裝置、處理盒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使感光鼓帶電的帶電裝置、具有該帶電裝置的處理盒及具備該處理盒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照片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為了使作為像載持體的感光鼓的表面均勻帶電而使用帶電裝置,作為這種帶電裝置,已知電暈帶電裝置。

電暈帶電裝置具備:放電電極,其對感光鼓進行電暈放電,使感光鼓帶電;柵電極,其用于控制由放電電極對感光鼓的表面賦予的電荷量;屏蔽殼體,其收容這些部件,柵電極能夠幾乎精確地控制感光鼓的表面的帶電電位,因此,廣泛用作對感光鼓的帶電裝置。

特別是組合了在由不銹鋼等構成的金屬板(柵極基材)上網眼狀或縫隙狀地形成有多個貫通孔的多孔板狀的柵電極和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放電電極的電暈帶電裝置,由于污物對柵電極的附著較少,能夠使感光鼓的表面均勻帶電,因此,備受關注,提出了各種改良(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51310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此,上述的電暈帶電裝置通常設計屏蔽殼體的寬度及柵電極的開口率等,使得能夠取得感光鼓的帶電性能和感光鼓在長邊方向上的均勻性及控制性的平衡。另一方面,近來,期望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的小型化及高速化,電暈帶電裝置也需要小型化及高速化。

但是,為了使電暈帶電裝置小型化而縮小屏蔽殼體的寬度,且為了高速化而增大柵電極的開口率時,難以兼顧上述的感光鼓的帶電性 能和感光鼓在長邊方向上的均勻性及控制性,可能在感光鼓的表面上產生帶電不均。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感光鼓的表面的帶電不均的產生,同時進行小型化及高速化的帶電裝置、具有該帶電裝置的處理盒及具備該處理盒的圖像形成裝置。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是一種帶電裝置,其以面向感光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使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帶電,該帶電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放電電極,其進行電暈放電,對所述感光鼓的表面施加電壓而對該表面帶電;

多孔板狀的柵電極(柵格電極),其在所述放電電極與所述感光鼓之間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控制該表面的帶電電位,

所述柵電極在沿著所述感光鼓的旋轉方向的方向上被分割成多個區(qū)域,

所述多個區(qū)域被設定成:靠近所述感光鼓的區(qū)域的開口率大于其它區(qū)域的開口率。

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種處理盒,其特征在于,具備:

所述帶電裝置;

感光鼓,其由所述帶電裝置帶電;和

顯影裝置,其將由曝光裝置形成于所述感光鼓的靜電潛像顯影而形成調色劑像。

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圖像形成部,其具有:所述處理盒、所述曝光裝置、將形成于所述感光鼓上的調色劑像轉印至片材的轉印單元和使轉印于片材上的調色劑像定影于片材上的定影單元;和

片材進給部,其向所述圖像形成部進給片材。

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感光鼓;

帶電單元,其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用于使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帶電;和

顯影單元,其用于通過將形成于帶電的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潛像顯影而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形成調色劑像;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顯影單元具備:

顯影輥,其包含用于將顯影劑載持于表面而使所述顯影劑所包含的調色劑附著于所述感光鼓的顯影套筒;和

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其用于為了調整附著于所述感光鼓的調色劑量而限制所述顯影套筒上的所述顯影劑的層厚,

所述顯影劑通過自重和所述顯影套筒向所述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的旋轉所引起的力而被壓實,被壓實的所述顯影劑的膜厚被所述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限制,

所述帶電單元具備:

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放電電極,其進行電暈放電,對所述感光鼓的表面施加電壓而使該表面帶電;和

多孔板狀的柵電極,其在所述放電電極與所述感光鼓之間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控制該表面的帶電電位,

所述柵電極在沿著所述感光鼓的旋轉方向的方向上被分割成多個區(qū)域,

所述多個區(qū)域被設定成:靠近所述感光鼓的區(qū)域的開口率大于其它區(qū)域的開口率。

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感光鼓;

帶電單元,其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用于使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帶電;和

顯影單元,其用于通過將形成于帶電的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潛像顯影而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形成調色劑像,

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顯影單元具備:

顯影輥,其包含用于將顯影劑載持于表面而使所述顯影劑所包含的調色劑附著于所述感光鼓的顯影套筒;和

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其用于為了調整附著于所述感光鼓的調色劑量而限制所述顯影套筒上的所述顯影劑的層厚,

所述顯影劑通過自重和所述顯影套筒向所述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的旋轉所引起的力而被壓實,被壓實的所述顯影劑的膜厚被所述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限制,

所述帶電單元具備:

線狀的放電電極,其進行電暈放電,對所述感光鼓的表面施加電壓而使該表面帶電;和

多孔板狀的柵電極,其在所述放電電極與所述感光鼓之間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控制該表面的帶電電位,

所述柵電極在沿著所述感光鼓的旋轉方向的方向上被分割成多個區(qū)域,

所述多個區(qū)域被設定成:靠近所述感光鼓的區(qū)域的開口率大于其它區(qū)域的開口率。

發(fā)明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在抑制感光鼓表面的帶電不均的產生的同時實現小型化及高速化的帶電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剖視圖;

圖2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功能的框圖;

圖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帶電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圖3所示的帶電裝置的正視圖;

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柵電極的圖;

圖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柵電極的圖;

圖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柵電極的圖;

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第三實施方式的帶電裝置及其周邊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帶電裝置及其周邊的立體圖;

圖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的處理盒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是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及它們的復合機等,以下,作為圖像形成裝置的一例,使用能夠以處理速度320~375mm/秒左右的高速進行圖像形成的電子照片方式的激光束打印機(以下,簡稱為“打印機”)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5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

首先,參照圖1及圖2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的概略結構。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的剖視圖。圖2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的功能的框圖。

如圖1所示,打印機100具備:進給片材的片材進給部10;能夠手動進給片材的手動進給部20;在由片材進給部10或手動進給部20進給的片材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部30;將形成有圖像的片材排出至設備外的片材排出部40;和控制這些部件的控制部50。

片材進給部10具備:裝載收容片材的進給片材裝載部11;和將裝載于進給片材裝載部11的片材逐張分離進給的分離進給部12。進給片材裝載部11具備以轉動軸13為中心轉動的中板14,中板14在進給片材時進行轉動,向上方抬起片材(圖1所示的雙點劃線的狀態(tài))。分離進給部12具備:進給被中板14抬起的片材的拾取輥15;與拾取輥15壓接的分離墊16。

手動進給部20具備:能夠裝載片材的手動托盤21;和能夠將裝載于手動托盤21的片材一邊逐張分離一邊進給的分離進給部22。手動托盤21轉動自如地支承于打印機主體101,在手動進給時,通過轉動而能夠裝載片材(圖1所示的雙點劃線的狀態(tài))。分離進給部22具備:進給裝載于手動托盤21的片材的進給輥23;和與進給輥23壓接的分離墊24。

圖像形成部30具備:形成黃色(Y)、品紅(M)、青色(C)、黑色(K)的圖像的4個處理盒(圖像形成單元)31Y~31K;對后述的感光鼓310Y~310K的表面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32;將形成于感光鼓310Y~310K的表面的調色劑像轉印至片材的轉印部(轉印單元)33; 和使轉印至片材的未定影調色劑像定影的定影部34(定影單元)。本實施方式中,圖像形成部30被設定成能夠以處理速度320~375mm/秒左右的高速進行圖像形成。

4個處理盒31Y~31K分別構成為從打印機主體101可拆裝,并且能夠進行更換。此外,4個處理盒31Y~31K除了形成的圖像的顏色不同以外,為相同的結構,因此,通過說明形成黃色(Y)的圖像的處理盒31Y的結構,省略處理盒31M~31K的說明。另外,在附圖標記的最后標注的字母(Y、M、C、K)表示各自的顏色(黃色、品紅、青色、黑色)。

處理盒31Y具備:作為像載持體的感光鼓310Y;使感光鼓310Y帶電的電暈帶電裝置(以下,簡稱為“帶電裝置”)311Y;將形成于感光鼓310Y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的顯影裝置312Y;和除去殘留在感光鼓310Y的表面的調色劑的清潔單元313Y。感光鼓310Y形成為大致圓筒狀,由未圖示的驅動單元以可繞軸線旋轉驅動的方式支承。另外,感光鼓310Y具有導電性基體和形成于導電性基體表面的感光層。導電性基體能夠采用圓筒狀、圓柱狀、薄膜狀等形狀,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圓筒狀。感光層通過將具有電荷產生物質的電荷產生層和具有電荷輸送物質的電荷輸送層疊層而形成,優(yōu)選在電荷產生層與電荷輸送層之間設置底涂層。帶電裝置311Y面向感光鼓310Y的表面,且沿著感光鼓310Y的長邊方向配置。此外,對于帶電裝置311Y將在后文詳細說明。

顯影裝置312Y具備:在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的帶電裝置311Y的下游側,以面向感光鼓310Y的表面的方式配置,利用調色劑對形成于感光鼓310Y的表面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的顯影裝置主體314Y;和向顯影裝置主體314Y供給調色劑的調色劑盒315Y。調色劑盒315Y可拆裝地構成于顯影裝置主體314Y,當收容的調色劑變沒時,能夠從顯影裝置主體314Y摘下并進行更換。清潔單元313Y配置于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的顯影裝置312Y的下游側。

曝光裝置32具備射出激光的光源320和將激光導向感光鼓310Y~310K的表面的多個反射鏡321等。

轉印部33具備:載持形成于感光鼓310Y~310K的調色劑像的一次轉印帶330;將形成于感光鼓310Y~310K的調色劑像一次轉印至一次轉印帶330的一次轉印輥331Y~331K;將一次轉印帶330所載持的調色劑像二次轉印至片材的二次轉印輥332;除去殘留于一次轉印帶330的調色劑的清潔單元333。一次轉印帶330架設于驅動輥334及從動輥335,由一次轉印輥331Y~331K推壓感光鼓310Y~310K。二次轉印輥332與驅動輥334一起夾壓一次轉印帶330,利用夾壓部N將一次轉印帶330載持的調色劑像轉印至片材。

定影部34具備加熱片材的加熱輥340和與加熱輥340壓接的加壓輥341。片材排出部40具備排出輥對41,排出輥對41具備能夠正反旋轉的排出輥42和從動于排出輥42而旋轉的從動輥43。

如圖2所示,控制部50具備:對片材進給部10、手動進給部20、圖像形成部30及片材排出部40進行驅動控制的CPU50a;和存儲各種程序及各種信息等的存儲器50b。控制部50使用這些部件統一控制片材進給部10、手動進給部20、圖像形成部30及片材排出部40的動作,并在片材上形成圖像。

接著,說明如上述那樣構成的打印機100的圖像形成動作(控制部50進行的圖像形成控制)。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基于從外部PC輸入的圖像信息在裝載于進給片材裝載部11的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動作進行說明。

從外部PC向打印機100輸入圖像信息時,基于輸入的圖像信息,曝光裝置32向感光鼓310Y~310K照射激光。此時,感光鼓310Y~310K因帶電裝置311Y~311K而預先帶電,通過被照射激光,在感光鼓310Y~310K上形成靜電潛像。然后,利用顯影裝置312Y~312K使靜電潛像顯影,在感光鼓310Y~310K上形成黃色(Y)、品紅(M)、青色(C)及黑色(K)的調色劑像。形成于感光鼓310Y~310K上的各色的調色劑像由一次轉印輥331Y~331K依次重疊轉印至沿著箭頭A方向旋轉的一次轉印帶330上,重疊轉印而成的調色劑像(全彩色的調色劑像)由一次轉印帶330輸送至夾壓部N。

與上述的圖像形成動作并行地,裝載于進給片材裝載部11的片材由分離進給部12逐張進給至片材輸送路102。而且,利用處于片材輸 送路102的下游的定位輥對103修正斜行,并且在規(guī)定的輸送時刻輸送至夾壓部N,利用夾壓部N轉印一次轉印帶330上的調色劑像。被轉印了調色劑像的片材被定影部34加熱及加壓,由此,調色劑像被熔融定影,由排出輥對41排出至設備外。排出至設備外的片材裝載于在打印機主體101的上表面設置的排出片材裝載部104。

此外,在片材的兩面(第一面及第二面)形成圖像的情況下,將在第一面(正面)上形成有圖像的片材排出至排出片材裝載部104前,使排出輥42逆向旋轉,將片材輸送至兩面輸送路105,經兩面輸送路105再次輸送至圖像形成部30。而且,與第一面同樣地在第二面(背面)上形成圖像,并排出至設備外。

接著,參照圖3~圖5具體地說明上述的帶電裝置311Y。首先,參照圖3~圖5說明帶電裝置311Y的概略結構。圖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帶電裝置311Y的立體圖。圖4是圖3所示的帶電裝置311Y的正視圖。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柵電極的圖。

如圖3及圖4所示,帶電裝置311Y具備:放電電極610;保持部件620;清掃部件630a、630b;支承部件640;移動用部件650;屏蔽殼體660;和柵電極670。

放電電極610是例如不銹鋼制的薄板狀部件,具備沿一方向較長地延伸的平板部611和以從平板部611的短邊方向的一端部向短邊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尖狀的突起部(尖狀突起部)612。本實施方式中,平板部611的短邊方向的長度L1形成為10mm,突起部612的突出方向的長度L2形成為2mm,突起部612的前端的曲率半徑R形成為40μm,形成突起部612的間距TP形成為2mm。放電電極610與未圖示的電源電連接,通過來自電源的電壓的施加,對感光鼓310Y表面進行電暈放電。本實施方式中,在使感光鼓310Y帶電的動作中,對放電電極610施加5kV左右的電壓,進行電暈放電。

放電電極的形狀只要是進行電暈放電的形狀即可,除了鋸齒狀、針狀以外,也可以是線電極。

放電電極610通過例如包含化學研磨工序、水洗工序、酸浸漬工序、水洗工序及純水浸漬工序的制造方法來制造?;瘜W研磨工序中,通過對金屬板進行遮蔽及蝕刻,在金屬板上形成多個針形狀。蝕刻能 夠通過公知的方法實施,例如可舉出向金屬板噴涂氯化鐵水溶液等蝕刻液的方法等。在此,作為成為金屬板材料的金屬,可使用能夠進行針狀電極形狀的加工且能夠鍍敷的材料,例如可舉出不銹鋼、鋁、鎳、銅、鐵等。其中,優(yōu)選為不銹鋼。作為不銹鋼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SUS304、SUS309、SUS316等,其中優(yōu)選SUS304。金屬板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制,但優(yōu)選為0.05~1.0mm,進一步優(yōu)選為0.05~0.3mm。將化學研磨工序中得到的形成為針形狀的金屬板,在水洗工序、酸浸漬工序、水洗工序及純水浸漬工序中進行水洗、酸凈洗或純水凈洗,由此,從其表面除去異物,得到針狀電極基板。該針狀電極基板能夠直接用作放電電極610。

也可以在放電電極610的表面形成含有聚四氟乙烯顆粒的鎳層(以下,稱為“鎳PTFE復合層”)。以下,將聚四氟乙烯稱為“PTFE”。通過形成含有聚四氟乙烯顆粒的鎳層,可防止在放電電極進行放電時副產的氮氧化物附著于柵電極上。因此,柵電極670穩(wěn)定地發(fā)揮放電量控制功能,能夠長期間不伴隨放電電流量的增加地使感光鼓310Y表面均勻地帶電。另外,通過在放電電極610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形成含有聚四氟乙烯顆粒的鎳層,能夠將附著于放電電極610的前端的附著物利用構造簡單的清掃部件等容易地除去,能夠使放電電極610的放電量長期不會變化,使感光鼓310表面穩(wěn)定地帶電。

鎳PTFE復合層優(yōu)選能夠通過鍍敷法形成。例如,通過對針狀電極基板依次實施鍍鎳及鍍鎳PTFE,而形成鎳PTFE復合鍍層。此外,鍍鎳不是必須的,也可以僅進行鎳PTFE復合鍍敷。鍍鎳能夠通過公知的方法實施,但當考慮之后形成鎳PTFE復合鍍層時,優(yōu)選進行電鍍。另外,鎳鍍層的層厚也沒有特別限制,但優(yōu)選為0.03~3.0μm,進一步優(yōu)選為0.5~1.5μm,特別優(yōu)選為1.0μm左右。鎳PTFE復合鍍敷優(yōu)選通過催化劑鍍鎳法(Kanigen法,鎳合金鍍敷法)等非電解鍍鎳法進行實施。

在此,作為鍍浴,例如能夠使用向包含次磷酸或其鹽及鎳鹽的水溶液中進一步添加聚四氟乙烯而成的鍍浴。鍍浴的pH通常調整成5.0~5.5的范圍。在此,使用的PTFE為顆粒狀,其粒徑只要比要形成的鍍層的厚度小,就沒有特別限制,優(yōu)選為10~20體積%。形成的鎳PTFE 復合鍍層的層厚沒有特別限制,優(yōu)選為PTFE顆粒的粒徑以上,進一步優(yōu)選為PTFE顆粒的粒徑的2倍~20μm,特別優(yōu)選為PTFE顆粒的粒徑的2倍~10μm。若厚度低于PTFE顆粒的粒徑,則由于PTFE顆粒的粒徑的空隙產生針孔,引起以針孔為核的腐蝕或異物的附著,導致帶電不均。

另外,含有粒徑1μm的PTFE顆粒的鎳PTFE復合層中,不會生成粗大的2次凝聚體,可得到PTFE顆粒均勻分散的層。另一方面,在含有粒徑0.2μm的PTFE顆粒的鎳PTFE復合層中,產生對放電電極610的電暈放電性能造成不良影響的粗大的PTFE的2次凝聚體,分散狀態(tài)變得不均勻。其結果,2次凝聚體從鎳PTFE復合層表面脫落,由此,產生針孔。針孔成為核,引起腐蝕、異物的附著等,而成為帶電不均的原因。由于這些,PTFE顆粒的粒徑優(yōu)選為0.7μm以上。

另一方面,當大幅超過20μm時,由于應力,可能容易產生鎳PTFE復合層的剝離。鍍浴的PTFE含量沒有特別限制,優(yōu)選為鍍浴總量的0.01~10重量%,進一步優(yōu)選為0.1~1.0重量%。這種鍍浴是市售的,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Kaniflon S(商品名,日本Kanigen(株式會社)制),Nimuflon(商品名,上村工業(yè)(株式會社)制),Top Nickosite(商品名,奧野制藥工業(yè)(株式會社)制)等。將表面形成有鎳層的針狀電極基板在浴溫80℃以上(優(yōu)選為90℃以上)浸漬在這種鍍浴中而進行非電解鍍敷,由此,在該基板的表面上形成鎳PTFE復合鍍層。

通過將鍍浴的浴溫設為80℃以上,減少在鍍層的表面上形成鐘乳洞的壁面那樣的具有凹凸的表面或粒狀的表面,而形成光滑的表面。當表面上具有凹凸或為粒狀時,在放電電極610的前端會附著異物。該附著物由合成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制的片材小片等構成,即使用刮擦放電電極表面而進行清掃的后述的清掃部件630a、630b也不能完全除去,引起帶電不良。因此,如果使鍍層表面光滑,則能夠進一步防止帶電不良的產生。另外,附著于光滑的表面的附著物能夠利用清掃部件630a、630b容易地除去。

保持部件620與放電電極610同樣,是沿一方向較長地延伸且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截面為倒T字狀的部件,保持放電電極610。保持部件 620由例如合成樹脂構成。放電電極610在其長邊方向的兩端部附近,利用螺紋部件621螺固于保持部件620的突出部分的一面。

清掃部件630a、630b是相對于放電電極610可相對移動地設置,通過在移動時刮擦放電電極610,而清掃放電電極610的表面的板狀部件。清掃部件630a、630b的平面投影形狀為大致T字狀,厚度t為20~40μm。若厚度t低于20μm,則雖然在與放電電極610抵接時容易變形,但是伴隨變形的反力即對放電電極610的推壓力變弱,因此,不能充分除去附著于放電電極610的污染物質。另一方面,當厚度t超過40μm時,雖然能夠充分除去附著于放電電極610的污染物質,但是剛性變高,對放電電極610的推壓力過強,因此,可能使放電電極610的突起部612的前端變形破損。

該結果,清掃部件630a、630b的厚度t如果脫離20~40μm的范圍時,則可能產生帶電不良引起的圖像不均等。清掃部件630a、630b由例如磷青銅、普通鋼、不銹鋼等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構成。其中,當考慮清掃部件630a、630b在通過電暈放電產生的臭氧氛圍中使用時,從基于抗氧化性的耐久壽命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不銹鋼。作為不銹鋼,沒有特別限制,但優(yōu)選使用被日本工業(yè)標準(JIS)G4305規(guī)定的作為奧氏體類不銹鋼的SUS304、作為鐵素體類不銹鋼的SUS430等。

清掃部件630a、630b的硬度以被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標準D785規(guī)定的洛氏硬度M尺度來計量,優(yōu)選為115以上。若洛氏硬度低于115,則過于軟質,因此,與放電電極610抵接地刮擦時,清掃部件630a、630b必要以上地過于變形,而得不到清掃效果。就清掃部件630a、630b的硬度的上限而言,ASTM標準D785中的上限設定成130,因此,為130。清掃部件630a、630b的作為與放電電極610抵接的部分的T字的豎條部分的寬度尺寸w、即與清掃部件630a、630b的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且與突起部61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清掃部件630a、630b的寬度尺寸w,從延長耐用壽命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為3.5mm以上,進一步優(yōu)選為3.5~10mm。若寬度尺寸w低于3.5mm,則在對放電電極610推壓而變形時產生的力的每單位面積的值變大,因此,易于引起對重復變形的疲勞毀壞,耐久壽命減低。

另外,從延長耐用壽命,并且防止裝置的大型化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將寬度尺寸w的上限設為10mm。此外,清掃部件630a、630b和放電電極610優(yōu)選以放電電極610的突起部612相對于清掃部件630a、630b的咬合量d成為0.2~0.8mm的方式配置。在此,咬合量d是指,在將清掃部件630a、630b和突起部612投影于與清掃部件630a、630b相對于放電電極610相對移動的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的狀態(tài)下,清掃部件630a、630b和突起部612在突起部612延伸的方向上重疊的長度。若咬合量d低于0.2mm,則伴隨清掃部件630a、630b的變形的反力即對放電電極610的推壓力變弱,不能充分除去附著于放電電極610的污染物質,可能產生帶電不均。當咬合量d超過0.8mm時,雖然可充分除去附著于放電電極610的污染物質,但伴隨清掃部件630a、630b的變形的反力(對放電電極610的推壓力)過強,因此,可能使放電電極610的突起部612前端變形破損,而產生帶電不均。

支承部件640是支承清掃部件630a、630b的具有倒L字狀的形狀的部件,在其梁狀部分安裝有具有T字狀的清掃部件630a、630b的臂部分。兩個清掃部件630a、630b以具有在相對于放電電極610相對移動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間隔L3的方式設置。就間隔L3而言,選擇一清掃部件630a與放電電極610抵接而變形時,另一清掃部件630b不與變形的清掃部件630a碰撞的距離,并能夠以安裝的支承部件640的梁狀部分的厚度進行調整。由于變形狀態(tài)根據構成清掃部件630a、630b的原材料不同而改變,因此,該間隔L3優(yōu)選預先試驗之后設定該原材料的變形狀態(tài)。清掃部件630a、630b由例如厚度t為30μm的不銹鋼構成時,間隔L3優(yōu)選為2mm。通過對兩個清掃部件630a、630b設置間隔L3,在一個清掃部件630a刮擦放電電極610的期間,能夠維持適當范圍的推壓力而不會被另一清掃部件630b阻礙其變形,因此,能夠充分清掃而不會使放電電極610的突起部612變形損傷。

移動用部件650以在支承部件640的柱狀部分插通于與放電電極610延伸的方向平行地形成的貫通孔641的方式設置。移動用部件650在插通于貫通孔641的部位固定于支承部件640,因此,通過在放電電極610延伸的方向上牽引移動用部件650,支承部件640相對于槽部601滑動,且由槽部601引導,能夠在放電電極610延伸的方向上移動。 即,能夠使被支承部件640支承的清掃部件630a、630b與放電電極610抵接地刮擦。移動用部件650為絲狀或線狀的部件,從形成于屏蔽殼體660的孔或間隙向屏蔽殼體660的外側延伸,經在屏蔽殼體660的外表面或打印機100的機體上設置的滑輪602a、602b,使其端部垂下。

此外,移動用部件650中,除了支承部件640的周邊部分、滑輪602a的周邊部分、滑輪602b的周邊部分以外的部分在圖4中省略。優(yōu)選移動用部件650的端部延長到安裝有帶電裝置311Y的打印機100的機體外側。由此,不從打印機100拆卸帶電裝置311Y或不將打印機100打開,就能夠實施放電電極610的清掃。優(yōu)選通過移動用部件650的牽引使清掃部件630a、630b與放電電極610抵接進行清掃時,調整清掃部件630a、630b相對于放電電極610的推壓力,使其成為10~30gf。若推壓力低于10gf,則可能不能充分除去附著于放電電極610的調色劑、紙粉等污染物質,如果超過30gf,則放電電極610的突起部612的前端可能變形破損。

清掃部件630a、630b相對于放電電極610的推壓力例如能夠如下調整。在移動用部件650的一端部懸掛有砝碼的狀態(tài)下,測定對清掃部件630a或清掃部件630b負載的力的大小。測定通過例如將彈簧秤與清掃部件650a或清掃部件650b連接而進行。而且,選定對清掃部件650a或清掃部件650b負載的力成為10~30gf的砝碼,清掃放電電極610時,通過將預先選定的砝碼懸掛于移動用部件650的端部,能夠以規(guī)定的推壓力進行清掃。另外,也可以將調整了旋轉扭矩的電動機與移動用部件650的端部連接,使得能夠負載規(guī)定的推壓力。

屏蔽殼體660是將面向感光鼓310Y的表面的面開放而形成開口部,并具有由側壁661和與面向感光鼓310Y的表面的面相對的面(底面662)形成的內部空間的大致長方體狀的容器狀部件。在屏蔽殼體660的內部空間收容放電電極610、保持部件620、清掃部件630a、630b及支承部件640。另外,屏蔽殼體660沿著與放電電極610相同的方向較長地延伸,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狀形成為大致U字狀。在屏蔽殼體660的底面662安裝保持部件620。另外,在由屏蔽殼體660的側壁661和保持部件620形成的槽部601中,可滑動地插入支承部件640的柱狀部分的端部。屏蔽殼體660由例如不銹鋼等構成。

也可以在屏蔽殼體660的內壁面的一部分或整個面上形成絕緣性層或半導電性層。作為形成絕緣性層的絕緣性材料,可使用該領域中常用的材料。另外,半導電性層的方塊電阻優(yōu)選為1×10的5次方~1×10的13次方Ω/□,例如,可使用由含有合成樹脂和碳黑的樹脂組合物構成的層、由氧化錫和氧化鋁的復合體(Sn-Al-O)構成的層等。絕緣性層可通過如下方式形成,即:將由含有絕緣性材料的樹脂組合物構成的片材利用粘接劑等粘貼;使該片材熱熔接;涂布使含有絕緣性材料的樹脂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適當的溶劑而構成的涂料并使其干燥等。除了使用半導電性材料代替絕緣性材料以外,半導電性層也與絕緣性層同樣地形成。

通過在屏蔽殼體660的內壁面的一部分或整個面上形成絕緣性層或半導電性層,放電電極610的放電效率提高,能夠以比不形成這些層的情況少的放電電流量使感光鼓表面均勻地帶電。

此外,屏蔽殼體也可以在處于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的上游側的側壁的靠近感光鼓310Y的部分形成缺口部。通過形成缺口部,能夠提高帶電性能。缺口部的寬度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在未形成缺口部的側的側壁及底面的尺寸為15mm的情況下,能夠將缺口部形成為1mm。

柵電極670是以與放電電極610沿著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設置于放電電極610與感光鼓310Y之間的多孔板狀部件。柵電極670調整感光鼓310Y表面的帶電狀態(tài)的不均,使帶電電位均勻化。

柵電極670以與大致正交于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方向(感光鼓的軸方向)大致平行的邊界被分割成多個區(qū)域。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的(a)所示,柵電極670分割成位于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的上游區(qū)域671、位于上游區(qū)域671的下游側的中游區(qū)域672和位于中游區(qū)域672的下游側的下游區(qū)域673,上游區(qū)域671、中游區(qū)域672及下游區(qū)域673設置于金屬框架674內。

另外,中游區(qū)域672以與感光鼓310Y的表面(感光層)最靠近的方式配置,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設置成與感光鼓310Y的距離大致相等。

另外,上游區(qū)域671、中游區(qū)域672及下游區(qū)域673中,金屬薄板以規(guī)定的間距排列,通過適當變更金屬薄板的排列間距(柵電極670 的長邊方向上的1個金屬薄板跟與該金屬薄板相鄰的金屬薄板之間的間隔。以下,簡稱為“排列間距”)和金屬薄板寬度(柵電極670的長邊方向上的1個金屬薄板的寬度。以下,簡稱為“金屬薄板寬度”),來調整開口率(%)。此外,開口率(%)是指,排列間距除以排列間距和金屬薄板寬度的合計的值。另外,作為多孔形狀,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網眼狀,但也可以形成為例如縫隙狀或網狀。

另外,柵極開口率的區(qū)域不限于上游、中游、下游的3個區(qū)域,例如也可以為5區(qū)域(最上游、上游、中游、下游、最下游)。

如圖5的(b)所示,中游區(qū)域672的開口率以比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大的方式形成。即,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以比中游區(qū)域672的開口率小的方式形成。此外,中游區(qū)域672和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之差優(yōu)選為10~25%。

另外,上游區(qū)域671的開口率和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也可以相同,但在改變大小的情況下,優(yōu)選雙方的差在10%以內。

上游區(qū)域671、中游區(qū)域672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可根據圖像形成裝置的性能適當選擇,但優(yōu)選例如上游區(qū)域671從65~85%的范圍選擇,中游區(qū)域672從80~90%的范圍選擇,下游區(qū)域673從65~85%的范圍選擇。本實施方式中,中游區(qū)域672的開口率形成為90%,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分別形成為75%。

另外,柵電極670相對于帶電裝置311Y拆裝自如地設置。柵電極670相對于帶電裝置311Y的拆裝機構沒有特別限制,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柵電極670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形成嵌合孔675a、675b,通過將嵌合孔675a、675b嵌合于在屏蔽殼體660的內部空間設置的未圖示的支承部件,能夠對帶電裝置311Y拆裝柵電極670。

如果將柵電極670以與長邊方向平行的邊界被分割成多個區(qū)域,構成為與感光鼓310Y靠近的中游區(qū)域672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并且,如果適當調整上游區(qū)域671、中游區(qū)域672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則能夠適用于圖像形成速度等規(guī)格不同的各種圖像形成裝置。即,能夠將帶電裝置311Y平臺化,能夠對照圖像形成裝置的規(guī)格選擇柵電極670。

另外,未圖示的電源與柵電極670電連接,未圖示的電源在使感光鼓310Y的表面帶電的帶電動作時,對柵電極670施加電壓。柵電極670使用例如與放電電極610同樣的金屬材料構成,且能夠通過遮蔽及蝕刻來制造。優(yōu)選在柵電極670中的上游區(qū)域671、中游區(qū)域672及下游區(qū)域673的至少面向感光鼓310Y的表面形成鎳PTFE復合層。鎳PTFE復合層能夠與在放電電極610的表面上形成鎳PTFE復合層同樣地實施。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就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的帶電裝置311Y而言,在將包含柵電極670那樣的面定義為感光鼓310Y的投影目的地即投影面的情況下,不將柵電極670以與沿著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線在上述投影面上的投影線平行的方向的線為邊界線分割成多個區(qū)域(即,不分割成沿著與上述感光鼓310Y的旋轉軸平行的線排列那樣的多個區(qū)域),而是以與上述投影線垂直的線為邊界線分割成多個區(qū)域(即,分割成沿著上述投影線(與上述感光鼓310Y的旋轉軸垂直的線)排列那樣的多個區(qū)域)。而且,使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中游區(qū)域672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

因此,感光鼓310Y的表面從帶電初期到結束時刻連續(xù)不間斷地暴露于放電中,并且因中游區(qū)域672而于帶電初期暴露在最多的放電中并粗略帶電,然后,因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而暴露于比帶電初期少的放電,能夠對帶電不充分的部分也賦予電荷。

由此,感光鼓310Y的表面成為大致均勻的帶電狀態(tài)前不中斷放電,而總是暴露于放電中,因此,即使減少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的柵電極670的放電量,也能夠對帶電不充分的部分賦予電荷。另外,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可減少放電量,因此,能夠幾乎不增加放電量進而幾乎不增加放電電流量地提高使感光鼓310Y表面帶電的能力。

其結果,能夠在抑制感光鼓表面的帶電不均的產生的同時實現小型化及高速化。例如,即使在用于以處理速度320~375mm/秒左右的高速進行圖像形成的打印機(以下,稱為“高速機”)的情況下,也能夠使感光鼓310Y適當帶電。

特別是通過使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中游區(qū)域672的開口率比上游區(qū)域671及下游區(qū)域673的開口率大,能夠在抑制放電電流量的增加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帶電裝置311Y的帶電能力,實現感光鼓310Y表面的帶電狀態(tài)的更進一步的均勻化。

另外,在320mm/秒以下的低速機中,能夠實現帶電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因此,能夠進一步實現小型化。

<第二實施方式>

接著,援引圖1~圖4,并且參照圖6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A。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A的帶電裝置的柵電極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這里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即以柵電極為中心進行說明,對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明。圖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柵電極670A的圖。

如圖6所示,柵電極670A分割成位于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的上游側的上游區(qū)域671A、位于上游區(qū)域671A的下游側的中游區(qū)域672A和位于中游區(qū)域672A的下游側的下游區(qū)域673A,上游區(qū)域671A、中游區(qū)域672A及下游區(qū)域673A設置于金屬框架674內。

另外,中游區(qū)域672A以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表面(感光層)的方式配置,上游區(qū)域671A及下游區(qū)域673A設置成與感光鼓310Y的距離大致相等。

另外,形成為:中游區(qū)域672A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A及下游區(qū)域673A的開口率,上游區(qū)域671A的開口率大于下游區(qū)域673A的開口率。

如以上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A的柵電極670A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中游區(qū)域672A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A及下游區(qū)域673A的開口率,并且上游區(qū)域671A的開口率大于下游區(qū)域673A的開口率。

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即使減少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的柵電極670的放電量,也能夠對帶電不充分的部分賦予電荷。另外,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可減少放電量,因此, 能夠幾乎不增加放電量進而幾乎不增加放電電流量地提高使感光鼓310Y表面帶電的能力。

<第三實施方式>

接著,援引圖1~圖4,并且參照圖7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B。第三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B的帶電裝置的柵電極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這里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即以柵電極為中心進行說明,對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明。圖7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柵電極670B的圖。

如圖7所示,柵電極670B分割成位于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的上游側的上游區(qū)域671B、位于上游區(qū)域671B的下游側的中游區(qū)域672B和位于中游區(qū)域672B的下游側的下游區(qū)域673B,上游區(qū)域671B、中游區(qū)域672B及下游區(qū)域673B設置于金屬框架674內。

另外,中游區(qū)域672B以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表面(感光層)的方式配置,上游區(qū)域671B及下游區(qū)域673B設置成與感光鼓310Y的距離大致相等。

另外,形成為:中游區(qū)域672B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B及下游區(qū)域673B的開口率,下游區(qū)域673B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B的開口率。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第三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00B的柵電極670B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中游區(qū)域672B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B及下游區(qū)域673B的開口率,并且下游區(qū)域673B的開口率大于上游區(qū)域671B的開口率。

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即使減少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的柵電極670的放電量,也能夠對帶電不充分的部分賦予電荷。另外,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可減少放電量,因此,能夠幾乎不增加放電量進而幾乎不增加放電電流量地提高使感光鼓310Y表面帶電的能力。

<第四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中,如圖8所示,利用了鋸齒狀的放電電極610。與之相對,第四實施方式中,如圖9所示,利用線狀的放電電極680。

<第五實施方式>

第五實施方式中,利用具有圖10的剖視圖所示那樣的截面形狀的圖像形成裝置。顯影裝置主體314在內部包含兩個螺旋鉆351及353、顯影輥357以及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359。

圖10所示的兩個螺旋鉆中的一個螺旋鉆351一邊攪拌顯影劑,一邊將顯影劑向紙面的進深方向輸送,另一個螺旋鉆353一邊攪拌顯影劑,一邊將顯影劑向紙面的跟前方向輸送。另外,到達一個螺旋鉆351的出口的顯影劑被另一個螺旋鉆353輸送到入口,同樣,到達另一個螺旋鉆353的出口的顯影劑被一個螺旋鉆351輸送到入口,因此,顯影劑在顯影裝置主體314的內部循環(huán)。顯影輥357將循環(huán)的顯影劑吸起,在自身包含的顯影套筒上輸送顯影劑,并使顯影劑附著于感光鼓310上。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359限制顯影套筒上的顯影劑的層厚,由此,限制附著于感光鼓310的調色劑的量。

圖10所示那樣的成像單元的結構中,顯影劑被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359壓實,因此,容易產生顯影劑的凝聚,對于該凝聚的顯影劑而言,由顯影套筒358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變得大于顯影輥356所包含的磁輥357的磁約束力,該凝聚的顯影劑當通過了顯影劑層厚限制部件359時,會向帶電單元311側飛翔。

另外,鋸齒電極610具有集塵作用,因此,從顯影單元314飛來的凝聚顯影劑易于附著至柵電極670,而助長柵電極670的顯影劑污染。

但是,通過設計成使用了本申請的柵電極670的顯影單元314的結構,能夠提供在抑制顯影劑對柵電極670的污染,進而抑制感光鼓310表面的帶電不均的產生的同時實現小型化及高速化的成像單元。

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另外,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效果只不過列舉從本發(fā)明產生的最適當的效果,本發(fā)明的效果不限定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效果。

例如,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區(qū)域,使用中游區(qū)域672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上游區(qū)域671為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區(qū)域。通過這樣構成,即使減少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中游側及下游側的柵電極670的放電量,也能夠對帶電不充分的部分賦予電荷。另外,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中游側及下游側可減少放電量,因此,能夠幾乎不增加放電量以及放電電流量地提高使感光鼓310Y表面帶電的能力。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下游區(qū)域673為最靠近感光鼓310Y的區(qū)域。通過這樣構成,即使減少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及中游側的柵電極670的放電量,也能夠對帶電不充分的部分賦予電荷。另外,感光鼓310Y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及中游側可減少放電量,因此,能夠幾乎不增加放電量進而幾乎不增加放電電流量地提高使感光鼓310Y表面帶電的能力。

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放電電極,如圖8所示,利用具有前端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金屬,但也能夠如圖9所示,利用線狀的金屬。另外,線狀的放電電極的數量在圖9中為1個,但也可以是兩個以上。

另外,能夠以圖10所示那樣的形態(tài)將帶電裝置裝入圖像形成裝置。

實施例

接著,使用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7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如圖8那樣,就放電電極而言,能夠將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金屬用作放電電極。

對由不銹鋼(SUS304)構成的金屬板(尺寸20mm×310mm×厚度0.1mm)進行遮蔽處理及蝕刻處理,制作放電電極基板。具體而言,蝕刻通過對不銹鋼的金屬板以液溫90℃噴涂2小時的30重量%氯化鐵水溶液而進行。蝕刻后,從蝕刻液取出放電電極基板,進行水洗以及純水的凈洗,制作放電電極基板。在該放電電極基板的表面,通過電鍍形成厚度0.5μm的Ni鍍層。

接著,將形成有該Ni鍍層的放電電極基板浸漬在鎳PTFE復合鍍浴中(浴溫90℃)30分鐘,該鎳PTFE復合鍍浴中是分散了粒徑1μm的PTFE顆粒使得PTFE顆粒含有量成為18體積%之后進行了脫氣處 理(減壓:1/10氣壓,脫氣時間:10分鐘)的鎳PTFE復合鍍浴,制造了表面形成有厚度6μm的鎳PTFE復合鍍層作為完成的鍍層的放電電極。此外,作為鎳PTFE鍍浴,使用對上村工業(yè)株式會社制的Nimuflon(商品名)如上述那樣實施了PTFE顆粒含有量的調整及脫氣處理的鍍浴。鍍敷結束后,將放電電極從鍍浴中取出,進行水洗及純水的凈洗,并進行干燥,制造出放電電極。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商品名:Real Surface View,基恩士(Keyence)株式會社制)觀察所形成的鎳PTFE復合鍍層表面,結果,未確認到PTFE顆粒的2次凝聚體,PTFE顆粒均勻地分散,也未觀察到針孔。

接著,對由不銹鋼(SUS304)構成的金屬板(尺寸20mm×310mm×厚度0.1mm)進行遮蔽處理及蝕刻處理,制造具有利用與長邊方向大致平行的邊界進行分割且形成網眼狀的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

就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另外,在將該柵電極安裝于電子照片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情況下,位于感光鼓的旋轉方向上游側(最上游側)的上游區(qū)域中,排列間距為0.30mm,金屬薄板寬度為0.1mm,開口率為75%。位于與上游區(qū)域相鄰的下游側的中游區(qū)域中,排列間距為0.90mm,金屬薄板寬度為0.1mm,開口率為90%。位于與中游區(qū)域相鄰的下游側(最下游側)的下游區(qū)域中,排列間距為0.30mm,金屬薄板寬度為0.1mm,開口率為75%。

另外,在將該柵電極用于照片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時,在面向感光鼓的表面上,與上述一樣,形成了厚度0.5μm的Ni鍍層,在分散了粒徑1μm的PTFE顆粒使得PTFE顆粒含有量成為18體積%并進行了脫氣處理的鎳PTFE復合鍍浴中(浴溫90℃)浸漬15分鐘,在Ni鍍層表面上形成層厚3μm的鎳PTFE鍍層作為完成的鍍層。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商品名:Real Surface View,基恩士(Keyence)株式會社制)觀察鎳PTFE復合鍍層表面,結果,未觀察到PTFE顆粒的2次凝聚,PTFE顆粒均勻地分散,也未觀察到針孔。

將上述中得到的放電電極及柵電極與將市售的圖像形成裝置(商品名:MX3500,夏普株式會社制)改造成處理速度320~375mm/秒的高速機的評價裝置中的帶電裝置的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交換。使用該圖像形成裝置復印半色調圖像,測定此時的帶電性能,并通過目測觀察得到的半色調圖像。就評價基準而言,根據以下基準對帶電性能進行評價?!颍悍浅A己?,○:良好,△:尚可,×:不良。另外,對于圖像均勻性,根據以下基準進行評價。○:目測時,沒發(fā)現圖像不均,△:識別到認為是稍微的圖像不均的部分,×:在圖像的一部分識別到白線、黑線等的圖像不均。作為綜合評價,根據以下基準進行?!颍悍浅A己茫穑毫己?,△:尚可?!粒翰涣?。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2>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19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65%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19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65%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3>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5%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57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5%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5%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4>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5>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6>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5%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及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5%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5.0mm,中游區(qū)域 為3.0mm,下游區(qū)域為5.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7>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5%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5%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5mm,中游區(qū)域為4.0mm,下游區(qū)域為4.5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8>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3.0mm,中游區(qū)域為4.0mm,下游區(qū)域為5.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0.8mm,中游區(qū)域為1.1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9>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下游 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5.0mm,中游區(qū)域為4.0mm,下游區(qū)域為3.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1.1mm,下游區(qū)域為0.8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實施例10>

實施例10中使用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柵電極。實施例1中,作為放電電極,使用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電極,而實施例10中使用線狀電極,在這一點上,實施例10與實施例1不同。

如圖9所示,就放電電極而言,能夠將沿感光體的軸方向被拉伸的線(帶電線)用作放電電極。該線的原材料只要是金屬即可,可以是任意金屬,例如這里為鎢。就用作放電電極的線的粗細而言,直徑優(yōu)選為30μm~100μm。通過將直徑設為下限值以上,具有能夠使電極保持機械強度的優(yōu)點,通過將直徑設為上限值以下,具有能夠使電場集中而提高放電效率的優(yōu)點。例如這里,直徑為50μm。

另外,也可以對帶電線實施鍍敷,實現防止污染。另外,帶電線不限于1根,也可以使用多根。

使用該帶電線和與實施例1同樣的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1>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57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5%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57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5%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2>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3>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90%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4>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40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0%的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和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5>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30mm、金屬薄板寬度1.1mm及開口率75%的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和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6>

制造與實施例1同樣的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90mm、金屬薄板寬度2.1mm及開口率90%的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比較例7>

比較例7中使用了與比較例1相同的柵電極。比較例1中,作為放電電極,使用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電極,而比較例7中,使用線狀電極,在這一點上,比較例7與比較例1不同。

制造與實施例7同樣的電線放電電極。另外,與實施例10同樣地制造具有排列間距0.57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5%的上游區(qū)域和排列間距0.23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70%的中游區(qū)域以及排列間距0.57mm、金屬薄板寬度0.1mm及開口率85%的下游區(qū)域的柵電極。就該柵電極的與上游區(qū)域、中游區(qū)域及下游區(qū)域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而言,上游區(qū)域為4.0mm,中游區(qū)域為5.0mm,下游區(qū)域為4.0mm,就與感光鼓的距離而言,上游區(qū)域為1.4mm,中游區(qū)域為0.8mm,下游區(qū)域為1.4mm。

使用該放電電極及柵電極,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測定及基于目測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總結>

實施例1~7中,設定成:中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比上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及下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體之間的距離短。另外,上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跟下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體之間的距離相等。這表示在帶電裝置的短邊方向上看,帶電裝置以帶電裝置的中心與感光鼓最靠近的方式設置。而且,中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高于上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及下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這些實施例中,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得到“非常良好”或“良好”的結果。

實施例8中,設定成:上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比中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短,中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下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短。這表示在帶電裝置的短邊方向上觀察,帶電裝置以與帶電裝置的中心相比上游側與感光鼓最靠近的方式設置。而且,上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比中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高,中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比下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高。該實施例中,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得到“良好”的結果。

在實施例9中,與實施例8相比,將上游和下游替換。該實施例中,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也得到“良好”的結果。

在實施例10中,如上所述,使用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柵電極。實施例1中,作為放電電極,使用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電極,而在實施例10中使用線狀的電極,在這一點上,實施例10與實施例1不同。實施例10中,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得到與實施例1同樣的結果。

放電電極為鋸齒狀電極或者為線狀電極的不同,造成在帶電裝置的長邊方向上觀察時的形狀的不同,但幾乎不會造成在帶電裝置的短邊方向上觀察時的形狀的不同。而且,實施例1~9是改變了在帶電裝置的短邊方向上觀察時的數值的例子,因而實施例1~9在帶電裝置的長邊方向上觀察時沒有不同。因此,如果實施例1和實施例10的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的結果相同,則若設置與實施例2~9相比僅將放電電極從鋸齒狀電極變更成線狀電極這一點不同的實施例,可推測 從這些實施例分別會得到與實施例2~9同樣的結果。因此,省略與實施例2~9對應的實施例11~18。

比較例1~3中,與實施例1~5一樣,設定成:中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比上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及下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體之間的距離短。另外,比較例1~3中,與實施例1~5一樣,上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鼓之間的距離跟下游的柵電極與感光體之間的距離相等。這表示在帶電裝置的短邊方向上觀察,帶電裝置以帶電裝置的中心與感光鼓最靠近的方式設置。而且,比較例1~3中,與實施例1~5不同,中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比上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及下游的柵電極的開口率低。這些比較例中,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得到至少1個停留在“不良”或“尚可”那樣的結果。

比較例4~6中,與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3不同,柵電極的開口率在上游、中游及下游相同。這些比較例中,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得到至少1個停留在“不良”或“尚可”那樣的結果。

如上所述,比較例7中使用了與比較例1相同的柵電極。比較例1中,作為放電電極,使用具有多個尖狀突起部的鋸齒狀的電極,而在比較例7中使用線狀電極,在這一點上,實施例7與比較例1不同。比較例7中,得到與比較例1同樣的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的結果。

如果實施例1和實施例10的關于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的結果相同,則若設置與實施例2~9相比僅將放電電極從鋸齒狀電極變更成線狀電極這一點不同的實施例,可推測到從這些實施例分別會得到與實施例2~9同樣的結果,能夠將與此相同的理由應用到比較例1~6。因此,省略與比較例2~6對應的比較例8~12。

根據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7能夠確認到,不管放電電極的形狀為鋸齒狀還是線狀,作為柵電極,通過選擇在沿著感光鼓的旋轉方向的方向上被分割成多個區(qū)域的電極,且以與上述感光鼓靠近的區(qū)域的開口率比其它區(qū)域的開口率大的方式設定多個區(qū)域,都能夠提高帶電性能及圖像均勻性。

因此,如表1所示,可知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盡管以非常高的速度進行圖像形成,感光鼓也均勻地帶電,由此,顯著地抑制了圖像不均(半色調不均)的產生。

附圖標記說明

10 片材進給部

30 圖像形成部

31Y~31B 處理盒

32 曝光裝置

33 轉印部(轉印單元)

34 定影部(定影單元)

50 控制部

100 激光束打印機(圖像形成裝置)

310Y 感光鼓

311Y 電暈帶電裝置(帶電裝置)

312Y 顯影裝置

610 放電電極(鋸齒狀)

612 突起部(尖狀突起部)

670 柵電極

671 上游區(qū)域

672 中游區(qū)域

673 下游區(qū)域

680 放電電極(線狀)。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